臨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

《臨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是宋代詞人葉夢得所作的一首詞。表達了詞人的遺憾落寞、憤懣。以“水明樓”結尾,含蓄不盡,意蘊深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石林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葉夢得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江仙·一醉年年今夜月
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恨無羯鼓打梁州②。遺聲猶好在,風景一時留。
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雙鬢成秋。會須擊節溯中流。一聲雲外笛,驚看水明樓。

注釋譯文

①作者自注云:“去歲中秋,南山台初成,與友連三日極飲其上,嘗作《臨江仙》三首。今歲復會詔芳亭。”
②梁州:即《梁州曲》,又稱《霓裳羽衣曲》。

作品鑑賞

詞後,作者有自注云:“世傳《梁州》,西涼府初進此曲,會明皇游月宮還,記《霓裳》之聲適相近,因作《霓裳羽衣曲》,以《梁州》名之。是夕,約諸君明夜泛舟,故有梁州、中流之句。”又《樂府雅集》有作者自注云:“去歲中秋,南山台初成,與徐敦立氏昆仲,連三日極飲其上,月色達旦無纖雲。嘗作《臨江仙》三首。今歲敦立在館中,招章幾道、朱三復會詔芳亭,追懷去年之集,復用舊韻作。”葉夢得在南山台詔芳亭“連三日極飲其上”事,據查,是指紹興乙卯八月九日至十一日,當時作者連續三天寫了三首《臨江仙》。這一首當寫於紹興丙辰,即1136年(宋高宗紹興六年),作者時年60歲,閒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市)卞山。題中所說“坐客”,是指徐敦立、章幾道、朱三等人。自注云:“約諸君明夜泛舟”,是指月夜遊太湖。
詞的開始,先照應去年中秋遊太湖事:“一醉年年今夜月,酒船聊更同浮。”他希望每年都能為今夜這樣的月色共同一醉,便又共同駕著酒船在湖上飄浮。因為湖上賞月,便想到了唐明皇游月宮後作《霓裳羽衣曲》即《梁州曲》的故事;因為豪飲,便想到了適於表達豪情的羯鼓。可惜,這二者都沒有,非常遺憾,所以說:“恨無羯鼓打梁州”。“羯鼓”,古代的一種兩面蒙皮、腰部細的鼓,據說從匈奴的一個別支羯族傳入中原。這時使他又很自然地聯想到去年今夜舉酒高歌的情景,那高歌笑語聲好象還在耳邊迴響,去年的風光也還留在眼前。“遺聲猶好在,風景一時留”,就是從眼前回想去年。
葉夢得是支持抗金事業、有志恢復中原的愛國志士,他曾經兩次任建康(今江蘇南京市)知府,對軍事的補給工作做得很好,有助於前方的抗金戰爭。如今老了,閒居吳興,不得不以醉酒、賞月、做詩來打發日子,但他並沒有忘記國家大事,並沒有忘記這金甌殘缺的現實。因而在這月夜泛舟,遨遊太湖的時候,便很自然地想起了率部渡江、中流擊楫、發誓要收復中原失地的東晉名將祖逖。
於是,下闋筆鋒一轉,抒發他的酒後豪情:“老去狂歌君勿笑,已拚雙鬢成秋。會須擊節溯中流。”他告訴坐客,不要為自己老了還發狂似地引吭高歌而發笑;他提醒坐客們注意,他已經為抗金事業奮鬥了一生,雖然贏得的是“雙鬢成秋”,無裨於事,但他堅信“會須擊節溯中流”,總有一天還能夠象祖逖一樣,率部渡江,中流擊楫,實現他的壯志宏圖的。
可是,嚴酷的現實告訴他,這是夢想。“一聲雲外笛,驚看水明樓。”忽然響徹雲表的笛聲,把他從幻想中驚醒,那水光和月光把水邊的樓閣照得通明。
葉夢得寫過一部《石林詩話》,對蘇軾的詩有所不滿,可是他的詞卻受了蘇軾的影響。毛晉稱他“不作柔語殢人”,宋人關注在《題石林詞》中稱他晚年的詞“能於簡淡時出雄傑”,都指出了他的作品具有“豪放”的特徵。讀了這首詞,確實如此。

作者簡介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蘇州昊縣(今屬江蘇)人。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歷任翰林學士、戶部尚書、江東安撫大使等職。晚年隱居湖州弁山玲瓏山石林,故號石林居士。作為南渡詞人中年輩較長的一位,葉夢得開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氣”入詞的詞壇新路。其詞在宋代已有單刻本《石林詞》一卷流傳。《全宋詞》收其詞100餘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