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耳

膿耳,中醫病名。是指由外邪侵襲,邪毒熾盛,停聚耳竅或臟腑虛損,正氣虧虛,邪滯耳竅,無力托毒所致的以耳部疼痛、鼓膜穿孔、耳內流膿、聽力下降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本病嚴重者可引起膿耳變證,甚者危及生命。西醫學的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辨證施治。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膿耳
  • 發病部位:耳部
  • 相關西醫疾病: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
  • 主要病因:風熱濕邪侵襲 臟腑功能失調
  • 其他名稱:聤耳、耳疳、耳底子、耳癰等
  • 多發群體:小兒
  • 疾病分類:耳鼻喉科-耳科疾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體針,灸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膿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內流膿、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徵的耳病。西醫學的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辨證施治。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西醫學的化膿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參考本病進行辨證施治。

病因

外因多為風熱濕邪侵襲,內因多屬肝、膽、脾、腎臟腑功能失調所致。

病機

1、外邪侵襲,壅遏耳竅
風熱或風寒外襲,循經上犯,邪毒結聚耳竅。或可因污水入耳,水濕內侵,濕熱鬱蒸耳竅,發為本病。
2、肝膽濕熱,熏蒸耳竅
外感濕熱之邪,內犯肝膽,或嗜食肥甘,內釀濕熱,濕熱壅滯肝膽,上蒸耳竅發為本病。
3、脾虛失運,濕困耳竅
素體虛弱,脾虛失運,濕濁停聚,泛溢耳竅,發為本病。
4、腎元虧損,邪滯耳竅
先天稟賦不足或房勞傷腎,或久病不愈,腎元虧虛,腎虛耳部骨質失養,邪毒滯留,邪毒腐蝕骨質,甚或邪毒內陷,發為本病。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病史
初發者多有外感或鼓膜外傷史;久病者有患耳反覆流膿史。
2、臨床症狀
初發者起病急,耳內疼痛,脹悶,聽力障礙,或有耳鳴。隨病情發展,耳疼加劇,呈跳痛,或如鑽痛、刺痛,痛引頭腦。全身可有畏寒發熱等症。小兒患病全身症狀較重,多有高熱,啼哭,抓耳、搖頭,煩躁不安,拒食甚至耳後紅腫等。鼓膜穿孔溢膿後,則耳痛及全身症狀迅即減輕。病久則以耳內流膿反覆難愈,不同程度聽力減退為主要表現。
3、局部檢查
病初起,鼓膜鬆弛部、錘骨柄、周邊部的血管呈放射狀充血;病情進一步發展,則鼓膜瀰漫性充血;鼓膜穿孔前,其標誌消失,充血呈鮮紅色,鼓膜外凸或突出部位中心有黃點(膿點),若凸出部頂點有閃光點,可見膿液從此處呈搏動性流出,少數患者可有耳後完骨紅腫疼痛。久病者,鼓膜緊張部或鬆弛部大小不等的穿孔。可有灰白色片狀或豆渣樣臭穢分泌物。

病證鑑別

耳癤、耳瘡者也可有耳痛、膿液、分泌物等。耳癤、耳瘡患者耳痛雖劇烈,但部位較淺,按壓耳屏或牽拉耳廓時,疼痛較明顯,其膿液及分泌物來源於外耳道局部,而耳膜無穿孔。膿耳則因耳膜穿孔,膿液流出積於外耳道。兩者病變部位不同,仔細檢查,不難鑑別。

相關檢查

聽力檢查呈傳導性耳聾,亦可見混合性耳聾。血常規:鼓膜穿孔前,白細胞總數偏高,鼓膜穿孔後或慢性者,白細胞可正常。顳骨CT或X線攝片可示骨質破壞或膽脂瘤形成。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耳部流膿為本病的主要特徵。但病情有急緩之分,病程有長短之別。一般來說,急者流膿初起,多屬實證;緩者流膿日久,多屬虛證,或虛中挾實。按其膿色,又有黃膿、紅膿、白膿、青膿、黑臭膿等不同。黃膿者多為濕熱;紅膿者多為肝經火熱,熱傷血分;白膿或青膿者多為脾虛;流膿臭穢黑腐者,多為腎虛,又受濕濁困結之虛實兼雜證候,病情多較危重。至於膿量的多少及膿質的稀稠,亦可作為辨證之參考,如膿水清稀量多,多為脾虛水濕停聚耳竅;若膿液稠粘者,多為火熱偏盛,熱聚化生膿汁。

治療原則

根據膿耳發病特點,以疏風清熱、清瀉肝膽、健脾滲濕,補腎培元為主要內治法;外治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濕排膿的局部治療。

證治分類

內治
(一)外邪侵襲,壅遏耳竅
症狀:起病急,發熱,耳痛逐漸加劇,或劇痛後膿液流出;全身伴發熱、惡寒或鼻塞流涕。舌質偏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方藥:蔓荊子散加減。
常用藥:蔓荊子、菊花、升麻、通草、赤茯苓、桑白皮、前胡、生地、赤芍、麥冬。
(二)肝膽濕熱,熏蒸耳竅
症狀:耳痛劇烈,耳膿黃稠,耳鳴耳聾;全身可見發熱,口苦咽乾,小便黃赤,大便乾結。小兒症狀較成人為重,可有高熱、煩躁、驚厥等症。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治法:清肝瀉火,利濕排膿。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黃芩、梔子、柴胡、當歸、生地、車前子、通草、澤瀉。
(三)脾虛失運,濕困耳竅
症狀:耳內流膿日久,量多而清稀。聽力下降或有耳鳴。全身可有頭暈、面色少華,納差,大便溏薄等。舌質淡,苔白膩,脈緩弱。
治法:健脾滲濕,補托排膿。
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常用藥:黃芪、皂角刺、金銀花、甘草、桔梗、白芷、川芎、當歸、白芍、白朮、茯苓、人參。
(四)腎元虧損,邪滯耳竅
症狀:耳內流膿日久不愈,反覆發作,量不多,膿液穢濁或呈豆腐渣樣,並有臭味,聽力減退明顯。全身可見頭暈,神疲,腰膝酸軟。舌淡紅,苔薄白或少苔,脈細弱。
治法:補腎培元,化濕祛腐。
方藥:腎氣丸加減。
常用藥: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丹皮、桂枝、附子、魚腥草、金銀花、通草、夏枯草、桔梗。
外治
1、清除耳道內膿液
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潔外耳道。也可用負壓吸引的方法清除膿液,以利於膿液流出。
2、滴耳
選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濕去膿作用的藥液滴耳,如黃連滴耳液,或新鮮的虎耳草搗汁,每日滴耳5-6次。
3、吹藥
用具有清熱解毒、斂濕去膿作用的藥物吹耳,如耳疳散等。吹耳法是古代治療膿耳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吹藥前應先將耳道內膿液清除乾淨,每次吹入的藥散不宜過多,否則容易造成堵塞及妨礙引流。
4、滴鼻
未穿孔前急性期鼻塞患者,可用芳香通竅的滴鼻劑或1%麻黃素滴鼻液滴鼻。
5、塗敷
如病情嚴重或膿液刺激,引起耳前後有紅腫疼痛,可用紫金錠磨水塗敷,或用如意金黃散調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
6、摘除
鼓室有肉芽或息肉者,可用藥物腐蝕或手術摘除,有利於膿液的引流。
7、其他
小兒患病耳周紅腫,或膿耳日久流膿臭穢者可擇時手術。

其他療法

體針

實熱證以取手足少陽經及足厥陰肝經穴為主,一般用瀉法;如為虛證,則以足太陰、足陽明、足少陰、足太陽經穴為主,多用補法。主穴選耳門、聽會、翳風,配穴選風池、外關、曲池、合谷、足三里、陽陵泉、脾俞、腎俞等,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鐘。

灸法

虛寒者選用翳風穴懸灸,亦可配合足三里艾灸,每日1次,每次約1分鐘。

轉歸預後

膿耳初發如治療及時,一般預後良好。若遺留鼓膜穿孔多反覆發作者,影響聽力。部分患者,因貽誤治療或治療不當而並發膿耳變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預防調護

1、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時不用力擤鼻,防止邪毒竄入耳竅引發膿耳。
2、防止鼓膜損傷引發膿耳,如遇鼓膜外傷防止污水入耳引發膿耳。
3、患病後保持膿液的引流通暢,合理使用滴耳藥,吹耳藥。
4、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見劇烈耳痛、頭痛、發熱和神誌異常,提示有變證的可能,要及時處理。
5、對於某些誘發或加重本病的食物,要適當加以避忌,如豆類、魚蝦及其他可能引發邪毒的食物。

文獻摘要

1、《諸病源候論·卷二十九》:“耳者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足少陰腎之經也,勞傷血氣,熱乘虛入於其經,邪隨血氣至耳,熱氣聚,則生膿汁,故謂之耵耳。”
2、《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耳膿者……小兒則有胎熱胎風之別……胎熱若何?或洗沐水誤入耳,作痛生膿。初起月內不必治,項後生腫後,毒儘自愈。月外不瘥,治之,宜紅棉散敷之。胎風若何?初生風吹入耳,以致生腫出膿,宜魚牙散吹之。”
3、《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為耳內流出膿水臭穢也。書中云:出黃膿為耵耳,紅膿為風耳,白膿為纏耳,清膿為震耳,名雖有五,其源則一。由足少陰虛熱者,四物湯加丹皮、石菖蒲及地黃丸滋補之。由手少陽風熱者,蔓荊子散、交感丹清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