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大鼓

膠東大鼓

膠東大鼓是產生於膠東半島沿海各縣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迄今已有260餘年的歷史。它起源於盲人調,廣泛流傳於膠東半島,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淳樸的鄉土氣息,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膠東大鼓的藝術手段,主要是說和唱,通過說唱來交代故事,捕繪人物,介紹環境,渲染氣氛。說得親切,唱得動聽。其特點是簡便易行,一兩個人,一兩件樂器,甚至一個人帶著擊節鼓板,不需化妝,不需行頭,走到哪裡就說唱到哪裡。膠東大鼓音域寬廣,音調高低變化很大,高亢又婉轉,十分豐富、動聽,一直保持著健康純樸的鄉土氣息。

2006年山東省煙臺市申報的“膠東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V-1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東大鼓
  • 別名:八板譜、盲人調、瞎唱、瞎腔
  • 始興年代:清朝
  • 流行地區:蓬萊、黃縣、煙臺、福山等地區
  • 代表人物:彭潤芝、徐尚厚、劉岩峰
  • 遺產類別:曲藝
  • 遺產編號:V-11
歷史沿革,藝術特點,表演特徵,唱腔曲調,主要樂器,音樂結構,藝術流派,經典曲目,流行地區,傳承保護,流傳現狀,保護措施,入選非遺,代表人物,曲藝價值,

歷史沿革

膠東大鼓是大鼓書的一種,最初稱“八板譜”,在很長一段時間,其演唱者均系盲人,故又名盲人調、瞎唱、瞎腔。傳說大鼓書的祖師爺是漢武帝時的東方朔。東方朔精通文史,奇智多謀,能推會算。皇帝讓他教了4個盲人徒弟,大徒弟學會了算命,二徒弟學會了說大鼓書,三徒弟學會了推磨,四徒弟最差,只學會了“叫街”(討飯)。
膠東大鼓是一種鼓曲形式,創始人為清嘉慶年間鄒縣石元朗,迄今已傳十代,有近200年歷史。主要流行地區為魯南鄒、滕、嶧諸縣農村及棗莊市部分地區。早期因流行地域而稱作“蓬萊大鼓”、“福山大鼓”、“榮成大鼓”等。按乾隆初年榮成劉學義出現時推算,該曲種至今至少有260年左右的歷史了。
大鼓書在膠東地區的發展歷史約有250年。過去大鼓書在膠東地區非常普及,每個縣都有說大鼓書的,名稱也不統一,多以地名命名,比如棲霞大鼓、海陽大鼓、萊陽大鼓等。盲人們一年四季遊走在村村寨寨之間,靠唱盲人調和算命維持生活。那時候,盲藝人們所演唱的大多是反映下層人生活的一些段子。說大鼓書的藝人有一個組織機構嚴密的盲人自治組織,叫“三皇會”。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召開一次“三皇會”,主要是整頓紀律,對違反幫規的盲人進行懲罰。
1938年,膠東文協(膠東文化界救亡協會)成立,之後各縣文協也相繼成立。為了開展抗日宣傳,文協派出人員廣泛接觸盲人及盲人組織,發揮他們的作用,動員民眾抗日。1942年農曆9月上旬,牙山地區解放,膠東文協派棲霞荊子埠一個叫姜岩的人說服了當時的“三皇會”會長董日清,把盲人組織起來,宣傳抗日救國。不久後, “三皇會”取消,“牙山根據地盲人抗日救國會” 成立,董日清為會長,下設4個組分頭下鄉宣傳抗日救國。為此,棲霞也成為膠東地區最早把盲人們組織起來用大鼓書宣傳抗日的地區之一。 
20世紀20年代,流行膠東半島各地的盲人,吸收東路大鼓、萊陽彈詞、茂腔等唱腔曲調,得到新的發展。1949年,梁前光進入青島演出,始定名“膠東大鼓”。
膠東大鼓膠東大鼓

藝術特點

表演特徵

膠東大鼓表演形式及伴奏樂器,在各個發展階段有所不同。早期演唱靠山調(即膠東大鼓形成前的基礎唱調)時,沒有鼓、板,只有三弦、節子伴奏。後來,從老越調轉化為膠東各地大鼓書,演出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最明顯的是加用高架書鼓和上為月牙形下為長方形的鋼板伴奏。
而目前膠東大鼓的表演形式有3種, 一種是一人演出多自唱自奏,即藝人為所稱“單幫”,演出形式是一人操奏三弦、鼓、板演唱。這種形式要求演唱者具有極強的節奏感和嫻熟的伴奏技藝,方能與高明的演唱技巧溶為一體。因其難度較大,近年已不多見。二種為兩人演出形式,即行話說“搭夥”,或稱“雙擋”。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演出形式。多是一人彈三弦,一人擊鼓說唱。在演唱的過程中,一人演唱,但亦有與伴奏者拆唱或幫腔演唱的,形式比較靈活輕便。三種為三人演出或多人演出,即稱“多擋”。主唱者一、二人,其餘根據內容需要分角色拆唱。由於人員多,樂器全,演出氣氛較為熱烈。這種演出多見於集會,平時並不多見。膠東大鼓的唱詞,一般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其音樂屬板腔體,主要板式有起腔、平腔、悲腔、快板,被稱做四大調。但也有人稱膠東大鼓常用曲調有頭板、平句、落板等。

唱腔曲調

膠東大鼓主要唱腔有三大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垛板等,特點是音域寬廣,音調高低變化很大,高亢又婉轉,十分豐富、動聽。三大腔,是膠東大鼓較早的唱腔之一,由三大句唱腔組成。其特點是節奏寬闊,音域寬廣,音調大起大落.可以無限度地延長,富有粗獷、高亢、婉轉的山歌風味。起腔是全篇開頭演唱的唱腔,一般由上、下兩句唱詞組成。它的特點是節奏平穩,悠長,音調抒情、委婉,優美悅耳。二板是在起腔之後,平腔之前的唱腔,起連線作用。結構也是由上、下兩句唱詞組成,音調特點和起腔相似。平腔,是皎東大鼓的主要唱腔,這種唱腔的結構.多數是以上、下兩句唱詞反覆演唱組成。音調和節奏平穩、流暢,富有口語化和較強的敘述性。快板,藝人們也叫“流水”和“貫口板”,其特點是有板無眼,一板貫底、速度快,情緒緊張熱烈,往往用在全篇故事矛盾激烈的高潮部分:全篇的結尾處也大多採用歡快、熱烈的快板。落腔一般用在故事各段落之間和全篇結束之處。落腔、有的落得乾脆、利落,叫做“煞頭”,也有的落得婉轉、花俏,叫做“花落腔”。兩種落腔的用法,一般是根據詞本的內容和情緒的需要選用的。

主要樂器

膠東大鼓的伴奏樂器起初只有鼓、板和三弦,後來受戲曲的影響,逐漸採用了戲曲樂隊的伴奏形式,增加了墜琴、揚琴、二胡、四胡等多種樂器。

音樂結構

膠東大鼓的音樂結構以【起腔】、【平腔】、【快板】為主體,別有過渡性的【二板】、【落板】以及【花腔】組成。

藝術流派

按地域劃分大致可分為三路,並各有其代表人物。由於方言音調、生活習俗、所受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路在基本曲調相近的基礎上,各有不同發展,風格亦小有變異。
其中“北路”主要流行於膠東半島北部沿海一帶的蓬萊、黃縣、煙臺、福山、牟平等地,在各路大鼓中影響最大。在丁戊辰、楊大田、高傑美等前輩藝人基礎上,有所發展創造的周德香、吳先達等可為代表。這路大鼓特點是高亢明快,曲調婉轉,富於旋律性和濃厚的膠東鄉土風味。
“東路”主要流布膠東東部沿海一帶的文登、榮成、威海、乳山等縣市,以號稱“彭調大鼓”的彭潤芝為代表。其他如紀佩南、宋開振亦頗有聽眾。特點是曲調質樸,少華彩而近口語,富於說唱性。
“南路”膠東大鼓流布於膠東半島南部沿海一帶的萊陽、萊西、海陽、即墨、掖縣、平度,以及中部棲霞等縣市。萊陽徐尚厚為早期著名藝人,而棲霞張振寶、馮玉香則是民國以後的代表性人物。由於這一帶東路大鼓、萊陽彈詞、茂腔等曲藝、戲曲形式相當流行,徐尚厚非常注意吸收姊妹藝術營養,故帶有較明顯的地方戲曲風味。各路大鼓唱腔本來都是板腔體結構,唯有南路大量選用民間俗曲曲牌,不少唱段出現主插體結構。

經典曲目

類別
曲目
富有地方生活特色
《莊稼樂》《大螃蟹》《進寶傳》等
段兒書
《劉伶醉酒》《渡林英》《饞老婆》《周氏拜目》《偷詩》《來遲》《田秀英圓夢》等
中篇書
《紫金鐲》《紅燈記》《雙蘭記》《蜜蜂記》《義孝傳》《盧公案》《雙蘭記》《小英烈》等
長篇書
《呼楊合兵》《五女興唐傳》《大破天門陣》等
(參考資料:

流行地區

主要流行地區為魯南鄒、滕、嶧諸縣農村及棗莊市部分地區以及蓬萊、黃縣、煙臺、福山、牟平等地區。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膠東大鼓在逐步走上舞台的同時,如今膠東大鼓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問題。作為國家首批51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膠東大鼓,目前已處於瀕危狀況,演唱膠東大鼓的藝人青黃不接,面臨後繼乏人問題。雖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文化部門作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弘揚工作,但膠東大鼓仍然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膠東大鼓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膠東大鼓在廣大農村中的展示平台日益減少。二是一些頗有造詣的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繼謝世,目前活躍在文藝舞台上的膠東大鼓演員屈指可數。三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提高,膠東大鼓的發展舉步維艱,瀕危狀況難以改變。正因如此,如果不抓緊培養新人,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成為看不見、抓不著的遺產了。

保護措施

為保護膠東大鼓的傳承與發展,文化部門專門成立保護膠東大鼓領導小組,制定了五年保護計畫,重點建立五大保護機制,提高幹部、民眾的保護意識,逐步健全動態的持續發展保護體系。這五大保護機制是:以文化戰略上定向,發展藍圖中定位,工作決策時定項,領導班子內定人,幹部職責上定責,資金投入上定額為主要內容的領導制度建設機制;現有演員、新生演員、專家學者步調一致,互動互補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原汁原味的原生態保護與不斷提高技藝,發展創新,協調發展的動態持續保護機制;品牌效應與日常演出相結合,以打造品牌帶動一般演出活動開展機制;發展膠東大鼓藝術與開發膠東大鼓產業相結合,以產業實體為依託、以發展膠東大鼓為目的的藝術市場營運機制。
膠東大鼓膠東大鼓

入選非遺

2006年山東省煙臺市申報的“膠東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人物

吳先達(1917—1985),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人。自幼失明,家貧無以為生,遂拜牟平東尚莊盲藝人於一朴為師,習唱大鼓。其師爺為黃縣著名盲藝人高傑美,所習大鼓原為“黃縣調”。 吳先達耳音準確,樂感極佳,多年苦練三弦,彈奏技巧精熟,能巧變絲弦,摹擬雞鳴鳥叫種種聲響,尤喜模仿戲曲演唱,他嗓音洪亮,演唱韻味醇厚,天賦聰慧,雙目雖盲而思路活躍,藝術上富有創造性。由於久居煙臺,常到各娛樂場所聽書聽戲。竟能將京劇、西河大鼓及京韻大鼓等多種曲調,融人所唱大鼓書,使原本平直呆板的唱腔,變得極為舒展瀟灑,優美動人,曲調新鮮,充滿活力。自打鼓板自操三弦自行伴奏演唱,變化多端而又配合嚴密。如不目睹,很難相信是位盲藝人在自行彈唱。1957年6月,他參加山東省第一屆曲藝會演,演出膠東大鼓《劉伶醉酒》,場內掌聲不斷,反映熱烈,榮獲演唱二等獎及音樂獎。吳先達所掌握傳統曲(書)目甚多,短篇書有《饞老婆》、《呂蒙正教學》、《譚香女哭瓜》、《曹秀英賣文》等三十餘段;中長篇有《紅燈記》、《紫金鐲》、《進寶傳》等七八部。1985年吳先達病歿於煙臺家中。
彭潤芝(1911—1976),亦名運之,山東榮成崖頭鎮樓下村人。自幼雙目失明,6歲隨父習唱當地大鼓調。11歲拜盲藝人王三、康八為師,習大鼓及占卜之術,曾隨師去東北及朝鮮等地賣唱。1942年,盲藝人組織“三皇會”,改為“盲人抗日救國會”,彭潤芝出任會長。彭潤芝雖系盲人,但功底紮實,樂感極佳,嗓音圓潤響亮,唱腔質樸流暢,強調唱白語言的通俗化、大眾化。藝術上富有革新精神,所唱大鼓以膠東東海一帶土調為主,廣泛吸收京劇、評劇及西河大鼓音樂養分,形成獨特風格,根據地民眾稱之為“彭調大鼓”。彭潤芝1947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48年參加膠東文協文工團曲藝隊。1949年青島解放後,任青島市文聯文工團曲藝隊長。1952年調任青島市盲啞學校任副校長。1958年因病退休回到家鄉榮成。1960年病癒後任榮成縣曲藝隊長,評為模範黨員,被譽為紅色曲藝隊員。“文化大革命”期間,遭批鬥。1976年秋去世。
梁金華,女,漢族,1944年8月生,山東省青島市人。2009年6月,梁金華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煙臺市申報。梁金華9歲時跟隨父親膠東大鼓創始人梁前光學習膠東大鼓。梁金華的表演,大鼓套敲得乾脆利落,唱腔里風趣幽默,表演惟妙惟肖,在繼承父親的基礎上,大膽借鑑姊妹藝術的精華以充實本曲種,演唱多了女性的溫軟俏皮與機敏,音調優美,板頭靈活多變。其代表作有《豬八戒拱地》、《湘予上壽》、《諸葛亮打狗》、《紫金鐲》、《蜜蜂記》、《呼楊合兵》、《天門陣》等。

曲藝價值

膠東盲人調、膠東盲救會、膠東大鼓,在根據地、解放區黨的關懷和支持下,走過了一段光彩照人的旅途,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膠東大鼓在膠東民間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豐富多彩的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在各個歷史時期,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影響巨大。發掘、搶救和保護膠東大鼓,對炯台地區乃至全國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