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前光

梁前光(1916—1973) 蓬萊縣(今蓬萊市)南王鄉宿駕埠村人。鼓詞家,膠東大鼓梁派藝術創始人。 1929年,梁前光去遼寧省營口市商店當學徒。1938年5月參加革命。同年7月,入抗日軍政學校學習。次年3月,入沂南縣山東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7月任膠東軍區獨立營五連幹事。1940年,先後在八路軍五支隊前線劇團、北海區話劇團當演員。其間,編寫了不少唱詞,常在劇團演出前為民眾和戰士演唱,被稱為“梁大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前光
  • 出生地: 蓬萊縣(今蓬萊市)
  • 出生日期:1918.1.28
  • 逝世日期:1973.12.11
  • 職業:膠東大鼓作家、曲藝音樂革新家
  • 主要成就:鼓詞家,膠東大鼓梁派藝術創始人
  • 籍貫:南王鄉宿駕埠村人
  • 性別:男
個人經歷,藝術創作歷程,

個人經歷

梁前光(1916—1973) 蓬萊縣(今蓬萊市)南王鄉宿駕埠村人。鼓詞家,膠東大鼓梁派藝術創始人。 1929年,梁前光去遼寧省營口市商店當學徒。1938年5月參加革命。同年7月,入抗日軍政學校學習。次年3月,入沂南縣山東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7月任膠東軍區獨立營五連幹事。1940年,先後在八路軍五支隊前線劇團、北海區話劇團當演員。其間,編寫了不少唱詞,常在劇團演出前為民眾和戰士演唱,被稱為“梁大鼓”。

藝術創作歷程

1942年日軍對膠東“大掃蕩”,他隨劇團疏散到蓬萊、福山、棲霞接壤的大柳行、燕子夼、門樓一帶,利用組織蓬萊縣盲人救國會的機會,認真向盲藝人周德香學習蓬萊大鼓,吸收福山盲藝人孫某的演唱特點,逐步形成了梁派大鼓獨具特色的緊張調、愉快調、基本調、悲調等四大新腔,配備了圓扁鼓和鼓架,將竹板改為鋼板,形成了獨特的大鼓藝術——膠東大鼓。 此後,他不斷完善其藝術表現形式,學習蓬萊龍山店盲藝人任福庭的鋼板功,又吸收多種民間鑼鼓和秧歌鼓點,形成了大鼓套、起聲、甩腔、平板、花腔、悲調、快板、反調快板、數板、落板、散板、燒紙調等一整套唱腔鼓板結構。表演時,打破了“懷中抱月”式的輕柔打法,鏗鏘有力的鋼板由慢到快、由快到急,很快將觀眾帶進特定的戰鬥氣氛中,具有極大感染力。
戰爭年代,梁前光不斷創新鼓詞為抗戰服務,曾編寫《打大黃家炮樓》《趙保原屠刀下的一家人》《女擔架》等30餘個歌頌戰鬥英雄、反映戰爭和土改生活的曲目,在膠東各地演出,對鼓舞教育人民起了積極作用。梁前光抗日戰爭時期演唱膠
東大鼓用過的鋼板和鼓架,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並陳列。
建國後,他被調至青島市文聯文工團、青島市四方區文化館工作。1956年被選為青島市政協委員、文聯籌委,培養了大批民眾曲藝骨幹。1973年於青島病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