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報

膠州報

膠州報1900年由民主革命家朱淇創刊於青島,是山東省出版最早的一家民營中文周報。該報的創辦,對傳播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啟蒙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膠州報
  • 外文名稱:Jiaozhou newspaper
  • 語言:中文
  • 類別:綜合
  • 創刊時間:1900年
  • 出版周期:周刊(每周二)
創刊人物,創刊時間,創刊背景,報刊簡介,報刊內容,報刊社址,盈利模式,報刊專欄,貼近生活,最終歸宿,歷史價值,

創刊人物

朱淇(1858—1931)廣東南海人。字季箴、原字籙生。室名聽雪廬。生於清鹹豐八年。在光緒三年(1877)中秀才,不久就放棄舉業,旋專習經史,朱次琦之侄。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為是其入室弟子。後結識孫中山,並加入了孫中山發起組織的“興中會”。

創刊時間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創刊於青島。創辦人是民主革命者、廣東南海人朱淇,該報的創辦,對傳播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啟蒙作用。這是山東省出版最早的一家民營中文周報。每星期四(後改為星期二)出版8開書頁式8頁,鉛印。其欄目有《諭旨》、《論說》、《電訊》、《北京新聞》、《各省新聞》、《德國新聞》、《各國新聞》、《山東新聞》、《本埠新聞》等。
膠州報膠州報

創刊背景

青島一百多年的報業發展歷史上,由中國人自己經營創辦最早的一家中文報紙,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二月由興中會會員朱淇創辦的《膠州報》。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慈禧以光緒帝的名義下詔:更法令、破舊習,求振作、議更張。國內的政治氣氛出現了少有的和緩期。《膠州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背景下誕生的。

報刊簡介

膠州報》作為青島最早的一家民營周報,不僅是青島地區也是山東省出版最早的中文報紙。這張民營周報對當時處於德國侵略者占領和清王朝末年統治雙重體制下的青島,向民眾傳播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啟蒙作用。該報也是山東省出版最早的報紙之一。《膠州報》是由中國人自己經營創辦的中文報紙。社址初在飛芝喜街(現中山路南端右側),1903年5月遷至膠州路,先後由德文書局、德華書局、福昌書局承印。報紙到1907年終刊。創辦人朱淇,廣東人,是民主革命者。這家民營周報對傳播資產階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啟蒙作用。報人朱淇辦報的開創之功當書一筆!

報刊內容

《膠州報》系周報,每星期四(後改為星期二)出版,是八開書頁式八頁結構,鉛印,文言體,豎排,無標點。《膠州報》內容有:諭旨(清政府的)、論說、電報、專件、專件代論、譯件代論、各省新聞、各國新聞、北京新聞、本埠(青島)新聞、廣告等,反映了當時青島地區及國內外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新聞。日前有人見到一份大清光緒三十四年發行的報紙《膠州報》上,除了刊登各種新聞外,報紙還刊登有整版的縫紉機廣告。在每期出版的《膠州報》各頁中,分別闢有專欄是:
1、各國新聞,轉載當時《文匯報》、《字林報》等中國大報紙報導的新聞;
2、山東新聞;
3、本埠新聞;
4、各省新聞;
5、北京新聞(主要是當時北京清廷諭旨,有關朝廷召見、任免各省官員的情況通報);
6、譯件代論(有譯自英國路透社、韓國京城的新聞訊息等等);
7、德國新聞(主要是報導德皇的活動情況及德國政府議會的會議情況);
8、廣告專版。

報刊社址

社址初在飛芝喜街(現中山路南端右側),1903年5月遷至膠州路,先後由德文書局、德華書局、福昌書局承印。報紙只見到1907年,何時終刊不詳。

盈利模式

《膠州報》通常在第一頁都開闢[本館告白]小專欄,內容是對《膠州報》的簡介,告白內容是:“1、本報每逢禮拜二出版一次。2、凡訂購一年者宜先付報資半年。3、本館報費本埠每年收銀一元三角,山東各內地每年收費大錢一千五百文。4、本埠報紙每張零售收大錢二十五文。5、本館代登告白(廣告),以五十字起算,宜先付刊資。”

報刊專欄

《膠州報》作為當時青島很有影響的報紙,特別顯著的是重視刊登言論文章,特辟“論說”專欄,這在當時足以說明朱淇的辦報思想和理念的超前意識。如1903年2月~6月間出版的《膠州報》上的“論說”專欄,曾分別刊載署名“廣州李承恩稿”的文章:“論山東時局之可慮,亟宜設法補救”和“論西伯利亞鐵路告成與中國之關係”。作為《膠州報》主編的朱淇曾經在“論說”專欄里先後刊載了他自己執筆的文章,如:“論中外政治本原之異”、“讀左傳”等等,把傳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溶於文章中。

貼近生活

從《膠州報》當年報導的青島地方新聞中,也可以管窺當時青島城建、自然災害、外國侵略者在青島的活動等等各方面的歷史瞬間。如在《膠州報》上“本埠新聞”專欄中:1903年5月的一期,新聞題目是“電燈新局”,內容是(註:文中標點符號系筆者所加):“德歷七月初一日,新電燈局開市,膠督都大臣概文武官員及新電燈局之司事人齊到,開市事畢後,膠督慶祝電燈局及其司事人。”(這是有關青島市市政建設的新聞報導)。1903年6月一期,題目是“法艦到埠”,內容是:“法巡船名巴士加者於本月20日到港(註:青島港),本埠政府優禮相待,23日德武員借法水師武員同往膠州探候,禮拜三膠督設筵相待,25日該巡船啟輪離港矣。”1903年5月一期報導,題目是“狂風大水”,內容是:“德歷月17至18日,忽發東南大風,本埠樓房毀壞不少,18日內地亦來電報雲,膠州高密大雨,膠州火車站棧房之房頂為巨風吹去,近芝藍莊之鐵路堤為水衝破,所以,是日之火車須回頭,幸該堤是夜即重修,而河水盈溢近處,無異滄海雲,另淮河漸時,鐵路及鐵軌亦為大水衝去,所以,火車至於今日不能過河,往來要用三板或花子(划子),斯時,有管工德人為水沈死,真不幸矣。”(這是有關青島自然災害的新聞報導。)
在中外報業史上,廣告是報紙的重要組成部分,《膠州報》同樣也不例外。《膠州報》在報頁上都辟有廣告版面,如占大半個版面的香菸廣告特別醒目,在1903年中出版的《膠州報》上,當時做的香菸廣告品牌是名為“孔雀牌”和“品海牌”的香菸,從廣告上看,生產商是“美國紙菸公司”,經銷商是“村井紙菸公司”,當時菸草廠家的產品打假意識非常強,廣告版上大號字橫向排列註明“嚴禁假冒老牌孔雀品海紙菸”。當時《膠州報》上“洋行”廣告特別多,這足以顯示當時青島作為口岸開放商埠對內對外貿易的興盛,僅從《膠州報》做廣告的“洋行”名字之繁多可見一斑,如“青島德威洋行”、“青島哈利洋行告白”、“青島德華銀行告白”、“青島瑞記洋行告白”、“青島捷成洋行船務局告白”、“濰縣工藝局廣告”等等,在“哈利洋行”的廣告中,經營品種繁多,如各種花露水、洋胰子(肥皂)、洋蠟燭、水果甜酒等等。此外,還有牛奶飲品廣告,品牌有“企公牛奶”。《膠州報》除了做工商廣告外,還做文化廣告,如“本報館特運上海各書局最新書籍代售廣告”。“開演大戲”廣告:“仁濟公司內四合茶園,準華歷閏五月初六晚,開演奎福班大戲頭等,名角價甚相宜。”
回顧青島一百多年的城市發展歷史,早在上世紀初的1903年,“彩票”就融入了青島市民的生活中,儘管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還達不到人人都有錢買彩票的程度,但作為城市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原始記錄”,“彩票”的出現,也正說明了那時的青島,“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在1903年2月份出版的一期青島《膠州報》上,有一則彩票廣告,標題是“敬啟者本公司承允”,內容是:“大德膠州印捐彩票每月開彩一次,現開第18會,共設票六千張,每張分為10則,每則洋5角,每張英洋五元,擬於西曆1903年3月13日即華歷光緒二十九年二月十五日上午10點鐘,經蒙青島督派委員監督在青島本公司開票台當眾開彩,凡紳商仕庶均可到看,以昭公道,中式彩銀隨時憑票到本公司寫字樓領取或在各埠分局領取無誤,茲將第18會中式彩銀臚列:首彩一張洋1萬元,二彩一張洋2千元,三彩一張洋1千元,四彩4張,每張洋一百元,五彩8張,每張洋50元,六彩9張,每張洋25元,七彩五百零五張,每張洋15元。貴客有欲零買者請移玉至青島各處。青島仁濟公司謹啟。1903年2月。”當時,彩票開獎時,經銷彩票的“青島仁濟公司”在《膠州報》上以“彩票喜志”為標題,公布中獎情況。說明《膠州報》的創辦,是貼近華人平民生活的。

最終歸宿

1903年5月起,《膠州報》被清政府收買,由山東巡撫周馥派候補道(官職)朱鐘琪主持報社事務,同年,報社遷至膠州路,《膠州報》從第89號起,在報頭上加印交叉放置的清廷三角龍旗和德國的三色旗,用“大清光緒”和“大德公曆”兩種年號名稱。此後的《膠州報》,性質已變,由民營改為官辦的了。

歷史價值

《膠州報》作為青島最早的一家民營周報,不僅是青島地區也是山東省出版最早的中文報紙。這張民營周報對當時處於德國侵略者占領和清王朝末年統治雙重體制下的青島,向民眾傳播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啟蒙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