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結核

脾結核(tuberculosis of spleen)為全身性血行播散性結核的一部分。可為全身粟粒性結核的局部病徵,或並發於另一器官結核,如肺結核、腸結核或腸系膜淋巴結結核等。脾結核常與肝結核互為因果,或同時存在。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多發群體:20~40歲的中青年
  • 常見病因:結核菌反覆感染。
  • 常見症狀:左上腹脹滿,疼痛,伴全身乏力、體重減輕,晚間不時出現間歇性發熱等。
  • 傳染性:有
  • 傳播途徑:空氣-呼吸道傳播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

病因

結核分枝桿菌 (簡稱結核菌),一次或反覆多次進入血液循環,造成全身多臟器結核病變,包括肺、胸膜、肝臟、生殖器、皮膚、外耳道及脾臟結核。

臨床表現

脾結核好發於20~40歲的中青年,臨床上常呈慢性過程,主要表現為脾大,左上腹脹滿,疼痛,伴全身乏力、體重減輕,晚間不時出現間歇性發熱。脾大可繼發脾功能亢進,巨大脾容易外傷破裂。少數也可呈急性過程,表現為脾大和嚴重全身症狀,如高熱、寒戰、出汗、消瘦和衰竭等。可有貧血、血沉增快,抗感染治療無效,試驗性抗結核治療有效。

檢查

1. 血常規檢查;
2. 結核菌素試驗或結核抗體檢查;
3. B超、CT、腹腔鏡檢查;
4. 穿刺或活檢;
5. 組織病理學檢查.

診斷

脾大、多血症和發紺為脾結核的3大主症。
1. 脾大伴長期持續性低熱或反覆高熱,抗感染治療無效。
2. 同時伴有其他臟器非活動性結核。
3. 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或伴血沉增快者。
4. 同時伴三系減少,且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及肝硬化門脈高壓者。
5. B超、CT、腹腔鏡檢查仍不能確診時,可經皮抽吸活檢進行脾臟病理檢查確診。

鑑別診斷

1. 脾膿腫
常單發,邊界清晰,壁較厚。囊內液性暗區可見密集點狀或絮狀回聲。脾結核以多發為主,邊界多不規則,內部回聲雜亂。如壞死、增生、鈣化斑等不同病程的聲像圖表現同時存在,為結核病特點。
2. 脾梗死
其所致凝固性壞死也可在脾內形成強回聲區,但範圍較大,呈楔形,尖端指向脾門,易於鑑別。
3. 脾原發性惡性淋巴瘤
常伴有全身淋巴結腫大及肝轉移,結合病史容易診斷。

併發症

可發生粒細胞缺乏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症、高球蛋白血症或骨髓纖維變性症等併發症。

治療

抗結核藥物治療需要長期治療、足療程。如果藥物治療不能控制感染,引起局部壞死,化膿及嚴重的全身感染,酌情手術切除脾臟,但有一定風險。術前、後均應予以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有嚴重粘連不能作脾切除術的患者,可試予放射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