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歸姓胡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國為春秋時期一歸姓國,國都在今安徽阜陽,子爵,國民多是原歸夷族人及貀國後人。周敬王姬匄25年(公元前495年)被楚國滅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國
  • 外文名:The Hu Kingdom
  • 解釋:春秋時期一歸姓國
  • 結果:公元前495年被楚國滅亡
  • 爵位:子爵
  • 國君姓氏:歸姓
簡介,滅亡,後裔,

簡介

歸姓胡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又一個以胡為國名的諸侯國,子爵,又稱鬍子國,國君為歸姓。前495年亡於楚。歷史上胡國國都在今安徽阜陽市。歸胡國歷史不短,但據說在史籍上僅僅始見於前544年(周景王姬貴元年 楚郟敖熊貟元年 魯襄公二十八年)。《春秋·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6年)記載:“夏,齊侯、陳侯、蔡侯、北燕伯、杞伯、鬍子、沈子、白狄朝於晉,宋之盟故也”。這一年(十有二月)乙未,楚子昭卒(指:楚康王熊招卒,楚郟敖熊貟繼位)。
對於這個商末周初就已有之的鬍子國,學界分歧在於被楚所滅的這個鬍子國,是歸夷後裔建立的國家,還是百越人系統的貀人(也寫作:豽人)被楚所封的子爵國?歸姓起源於堯舜時代的後夔(封伯、歸伯)、夔氏族部落,系東夷一支,也稱歸夷。原活動于山東西南和河南東部一帶。為商的屬國,卜辭中就有關於歸伯的記載。在商朝武丁時期(前1250—前1192年在位),歸夷一分為二,留在中原的歸夷,於今安徽阜陽建胡國,而南遷川鄂交界三峽地區的歸夷,則建立了夔國。據《通志·氏族略》載:“左傳,鬍子國,姓歸,為楚所滅,後以為氏。”
據典籍《周禮·冬官考工記》中記載:“妢胡之笴。妢胡,鬍子之國,在楚旁。”說明:妢胡國盛產“美笴”,也就是用來製作箭桿的一種細木。在春秋末期,胡國被迫參加以楚國為首的諸侯聯盟,結成聯軍去攻打吳國,後來,又參加了吳楚之間的“豫章之戰”,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楚昭王熊珍八年 魯定公二年)“秋,楚人伐吳。”結果,楚昭王熊壬(熊軫熊珍)在“豫章之戰”後的班師回程中,反而順便吞併了同盟國的胡國。胡國被滅後,其國王族子孫多有以故國名為姓氏者。在史籍《路史·國名記》中記載:“鬍子國歸姓。歸姓,夔出。蓋楚之所立。”楚昭王在吞滅了胡國後,又吞滅了貀國(一作:豽國 讀作:納國),然後,將其後代遷徙於潁州汝陰西北的妢胡國故址——胡城(今安徽阜陽市),轉封其為鬍子國。貀人本無姓氏,就以故妢胡國的國姓“歸”為氏,成為歸氏的另一支。 《路史·國名記己》記載:“鬍子國,歸姓。歸姓,夔出。”又《路史·國名記戊》記載:“蓋楚之所立。”這個鬍子國為楚國所立之貀國的後代。(——據《路史·國名記己》等典籍記載) 《路史》的這一說法,應該還是有問題的,胡國也不等同於豽國。因為楚國北侵中原在春秋中葉,而今安徽阜陽市曾經所在的這個鬍子國,早在商代晚期就已經立國(有商末、周初時期的青銅器為證,見下文),一直存在到被楚國滅亡。杜預注《左傳》說:“胡國,歸姓”,說明:胡國到被楚國滅亡之時,仍然是歸姓國。《路史》是南宋人所編,大大晚於杜預那個時代,並且宋人的考據學大都不大精密,不能根據晚出的《路史》而否定早先杜預的說法。
其實,歸姓鬍子國的歷史,比姬姓鬍子國還要早,屢見於卜辭和金文,周初甲骨及周穆王時的銅器銘文都多次提到“胡麩、胡侯”。1973年,在陝西藍田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麩叔鼎。銘文中所說的麩國就是文獻中歸姓的胡國,其地望在今安徽阜陽市,是自成周通往淮水流域的必經要地。而歸胡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時期,是殷商時期就已經有的一個小封國。

滅亡

後來的鬍子國它位於楚國的東北方向,處於楚國與吳國爭奪戰的緩衝地帶,成為楚國的附庸。這時正當吳王闔閭統治的強盛時期,吳人經常從淮北進軍,西上攻楚。據《左傳·昭公四年》(前538年周景王姬貴七年 楚靈王熊圍三年)中記載:“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滕子、頓子、鬍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於申。”“楚人執徐子。”“秋七月,楚子、蔡、陳、許男、頓子、鬍子、沈子、淮夷伐吳。” 在楚國與晉國、齊國、吳國的爭霸戰爭中,歸胡正位於軍事要衝地帶,迫使它不得不依附於強大的楚國。鬍子國曾經跟隨楚國去攻打徐國和吳國。又據《左傳·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記載,楚“遷許、胡、沈、道、易、申於荊焉。”當時,胡國受到吳國的威脅,而內遷於楚。為加強對依附國的控制,公元前531年,楚靈王把胡、許、沈、道、房、易、申等諸小國遷到荊山(今河南靈寶縣,相傳黃帝采首山之銅,曾鑄鼎於荊山)之舉,也是迫不得已。但不久,楚國發生政變,靈王自殺,前528年楚平王熊居即位。平王為籠絡人心,對各附屬國採取了較為寬大的懷柔政策,胡國人民被轉遷回到今安徽阜陽市立國。此時,楚國的強鄰吳國日漸強盛,舉兵北上爭雄。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姬匄元年楚平王熊居十年 魯昭公二十三年),吳國攻打楚國,鬍子又隨楚國抵抗吳國的軍隊。但運氣不佳,《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戊辰,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於雞父。鬍子髡(?--前519年 髡,讀作:昆)、沈子逞滅。”吳公子光在戰前曾分析國際形勢,說“胡、沈之君幼而狂,陳大夫齧(讀:孽)壯而頑,頓與許、蔡疾楚政,……七國同役不同心,帥賤而不能整,無大威命,楚可敗也”。於是,吳國採用了驕兵之計,以麻痹楚、陳、胡、蔡、頓、沈、許等七國的聯軍。結果“三國敗,獲胡、沈之君及陳大夫。”這實際上是吳國肅清楚國外圍,以圖攻楚的一次預備戰爭,其最終的目的是報復楚國。七月,吳與胡、沈、陳、蔡、許、頓諸國軍隊戰於雞父(今河南固始縣東)。吳先以戰鬥力低下的3000名罪人兵(吳把罪犯組成的軍隊)攻打胡、沈、陳三國。當然,罪人兵不堪一擊,三國競相爭獲俘虜。一時三國軍隊陣腳大亂,行陣不整,吳國大軍乘機實行大舉攻擊,分別由吳王僚、公子光、掩余(吳王之子)分別率領中、右、左三軍三路夾攻。三國聯軍大敗,鬍子國國君髡、沈子國國君逞幼,陳國大夫被俘。接著,吳軍又故意釋放了胡、沈之囚,使之棄逃至許、蔡、頓告急,大呼:“吾君死矣。”而吳帥緊隨釋囚之後,趁其不備,在鳴鼓聲中,一舉擊敗許、蔡、頓三國軍隊。六國既敗,楚軍頓顯孤立,指揮官只得下令撤退。公元前512年,吳國發生政變,吳王僚被公子光所殺,其子掩余、燭庸投奔楚國,楚昭王把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的城父堡,春秋時許國國都之所在)和胡田(即胡國之土地)賜與他們。《左傳·昭公三十年》記載:楚國“取於城父與胡田以與之。”意圖培植親楚的吳國反叛勢力。公元前506年,《春秋·定公四年》記載:“公會劉子、晉侯、宋公、蔡侯、衛侯、陳侯、鄭伯、許男、莒子、邾子、頓子、鬍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齊國夏於召陵,侵楚。”同年11月,吳國聯合蔡、唐兩國,大敗楚國於柏舉,攻破了楚都郢城,楚昭王輾轉逃到雲夢、鄖國、隨國。公元前505年,楚國在秦國的救援之下,收復了國土,並把國都遷至鄀郢(今湖北鐘祥縣西北)。楚作為大國,幾年後很快恢復了元氣。這時吳、越兩國連年交戰,無暇對付楚國,於是,楚國有機會向那些跟著吳國攻楚的小國算賬,首先開刀宰割,以報召陵之怨。胡國首當其衝。公元前495年(周敬王姬匄25年 楚昭王熊珍21年 魯定公15年吳王夫差元年),據《左傳·定公十五年》曰:“吳之入楚也,鬍子盡俘楚邑之近胡者。楚既定,鬍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也就是說,鬍子豹竟然乘吳國軍隊攻進楚國都城之機,占領楚國鄰近胡國的一些地方,順便撈一點便宜。聰明反被聰明誤,楚國楚昭王熊珍在率兵回師途中,鬍子國再次被楚所滅,鬍子國地域被正式並人了楚國版圖。《春秋左傳·定公十五年》中記載有“二月辛丑,楚子滅胡,以鬍子豹歸。”的文字。

後裔

胡國被楚滅亡後,其子孫為追念祖先,分成二氏,《通志·氏族略》記載得很清楚:“鬍子國,歸姓,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以姓為氏者世居吳郡(今江蘇蘇州市)。” 歸胡的地望在潁州汝陰,這在古代文獻中多有記載。杜預註明:胡國在汝陰的胡城,戰國時屬楚。《太平寰宇記》則說,胡城在汝陰縣西北二里處,是春秋時鬍子國的故地。在今安徽阜陽市,除胡城這一古蹟外,西北有女郎台,據說是胡國之女嫁給魯昭侯為夫人,於是,築台表示對胡女的禮遇,俗稱女郎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