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CT值

肝/脾CT值指的是肝臟密度除以脾臟密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肝/脾CT值
  • 外文名:CT value of liver and spleen
基本介紹,檢測方法,三大程度,

基本介紹

肝/脾CT值指的是肝臟密度除以脾臟密度。它是依靠現代醫學手段,通過進行“上腹部常規CT平掃”的體檢方式,從中得出一項的重要數據,該數據可以判斷脂肪肝的輕重程度以及後期進行治療時的變化,是目前最為準確檢測脂肪肝的科學方法。
肝/脾CT值肝/脾CT值
目前脂肪肝的檢測手段眾多,但專家指出,能夠準確判斷脂肪肝程度及逆轉變化的,是“肝/脾CT值”,屬於“上腹部常規CT平掃”中的一項數據。
數據顯示:0.7<肝/脾CT值≤1則為輕度脂肪肝,0.5<肝/脾CT值≤0.7為中度脂肪肝,肝/脾CT值≤0.5為重度脂肪肝。患者若想準確獲得自己脂肪肝的輕重程度,可以在體檢過程中請醫生出具這一數據。

檢測方法

醫學上常用脂肪肝檢測方法
血清學檢查
該項檢查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胰島素抵抗檢測。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ALT(谷丙轉氨酶)、GGT(谷氨醯轉肽酶)輕度升高,而血小板降低、AST(穀草轉氨酶)升高,且AST/ALT比值>1,以及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血清白蛋白和膽紅素改變,提示可能已發生肝硬化。25%~40%的脂肪肝患者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後者通常伴有LDL-C(低密度脂蛋白)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降低、LDL/HDL比值升高。這些脂質代謝紊亂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徵的特徵之一。
肝臟影像學檢查
目前醫生主要採用各種影像學這種非侵入性方法診斷脂肪肝,B超、MRI(即磁共振成像)和上腹部CT平掃是研究較多的方法,且在大多數醫院均具備這些儀器。B超診斷脂肪肝的敏感性為67%,特異性為77%,一旦肝脂肪變化程度少於30%超聲則難以檢出,依賴B超可能會漏診25%~33%脂肪肝患者。而MRI評價肝臟的脂肪變化最為敏感,但是MRI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它比CT昂貴且未被普遍套用。所以說,目前最為準確檢測脂肪肝的科學方法還是進行“上腹部常規CT平掃”,得出肝/脾CT值數據。
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
肝活檢
肝活檢是診斷脂肪肝的金標準,可以區分單純性脂肪肝與脂肪性肝炎,並可準確評價肝纖維化的程度。但這是一種侵入性檢查可以造成患者不適,有時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並且花費較高,確診後亦缺乏特效藥物和有效干預措施。為此,目前就肝活檢診斷肪肝的必要性仍存爭議。目前認為,臨床醫師應通過權衡利弊來考慮給哪些病人做肝活檢以及何時做肝活檢。

三大程度

脂肪肝按病情發展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大類,脂肪肝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往往難以察覺,導致病情加重惡化。血液生化檢查、B超、CT等科學的檢查手段是幫助我們正確認識病情的最佳途徑,早發現早治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程度
CT指標
血液指標
B超症狀
輕度
肝臟密度降低,CT值稍低於脾臟,肝/脾CT值≤1.0。
甘油三脂:150-250mg/dl(1.7-2.83mol/L)總膽固醇:2.1-5.2mol/L(90-200mg/dl)
B超檢查前,場回聲增強,後場回聲衰減不明顯,肝內管狀結構仍可見。
中度
肝/脾CT值≤0.7,肝內血管顯示不清。
甘油三脂:250-500mg/dl(2.83-5.65mol/L)總膽固醇:5.23-5.69mol/L(201-219mg/dl)
前場回聲增強,後場衰弱,管狀結構走行模糊,但尚可辨認。
重度
肝臟密度顯著降低甚至呈負值,肝/脾CT值≤0.5,肝內血管清晰可見。
甘油三脂:﹥500mg/dl(﹥5.65mol/L)總膽固醇:﹥5.72mol/L(﹥220mg/dl)
前場回聲明顯增強,後場衰弱明顯,甚至呈無回聲區,輪廓不清,管狀結構難以辨認。
(以上信息可供參考,數據可能因設備差異而有所不同,具體請詢問醫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