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

肄是一個漢字,讀音為yì ,左右結構,部首為聿。基本解釋為學習,練習:~業。~習。肄也有檢閱,檢查;樹被砍伐後再生的小枝等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肄
  • 外文名:learn
  • 拼音:yì
  • 解釋:學習,練習
基本信息,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常用詞組,

基本信息

肄(拼音:yì)部首:聿,部外筆畫7,總筆畫13,五筆86:XTDH,五筆98:XTDG,倉頡:PKLQ,筆順編號:3531134511112,四角號碼:25807,UniCode:CJK,統一漢字:U+8084。
易混字:肆

字義

肄yìㄧˋ
1.學習,練習:~業。~習。
English:learn, practice, study; toil
2.樹被砍伐後再生的小枝。
詩經《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肄。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詳細字義

◎肄yì
〈動〉
(1) 學習;練習 [study]
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後漢書
(2) 又如:肄業上庠(在京都學堂讀書)
(3) 檢閱,檢查 [review;check]。如:疑儀(古代王者因事舉行祭祀,例須預習威儀,謂之“肄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羊至切《正韻》以智切,𠀤音易。《廣韻》習也。《左傳·文四年》臣以為肄業及之也。《禮·檀弓》君命,大夫與士肄。《注》肄,習也。君有命,大夫則與士展習其事。
勞也。《詩·衞風》有洸有潰,旣詒我肄。《傳》肄,勞也。
《小雅》正大夫離居,莫知我肄。
《廣韻》嫩條也。《博雅》肄,枿也。《詩·周南》遵彼汝墳,伐其條肄。《傳》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左傳·襄二十九年》晉國不恤宗周之闕,而夏肄是屏。《注》夏肄杞也。肄,餘也,是斬而復生之餘也。
水名。《山海經》肄水,出臨晉西南,而東南注海。《注》按卽溱水也。或作肄水。
與肆通。《禮·玉藻·肆束及帶注》肆讀為肄。肄,餘也。

常用詞組

◎肄業yìyè
[study in school or at college]在學校學習,特指在學校學習而沒有達到規定的學習要求而中途離開學校
他曾在大學肄業二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