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海牛

美洲海牛

美洲海牛又叫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和佛羅里達海牛等。北美海牛是一種溫馴隨和的動物。它們生長於美洲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岸及加勒比海附近。過去人們認為雌獸是以前肢抱著幼仔,將身體豎立在水面上給幼仔哺乳,很像人類哺乳的樣子,所以稱它為“美人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海牛
  • 拉丁學名:Trichechus manatus Linnaeus
  • 別稱: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和佛羅里達海牛
  • 二名法:Caribbean manate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哺乳綱(Mammalia)
  • 亞綱:真獸亞綱(Eutheria)
  • :海牛目(Sirenia)
  • :海牛科(Trichechidae)
  • :海牛屬
  • :美洲海牛
  • 分布區域:主要棲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灣中去吃水草
  • 日文名:アメリカマナティー
基本信息[span],分類學,簡介,形態特徵,特性,種群分布,生活習性,繁殖,發情,懷孕,產仔,草食,種群分布,

基本信息[span]

美洲海牛又叫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和佛羅里達海牛等,身體肥胖,體長為2.5一4米之間,體重約150一360千克。
美洲海牛美洲海牛

分類學

海牛科(Trichechidae)。

簡介

美洲海牛(學名:Trichechusmanatus)在海洋哺乳動物中是相當特殊的動物,因為它們可以自由往來於淡水與海水之間。它們對棲息地的選擇傾向於水草茂盛的河流,或是平靜、水草多而近河口的海域。平常不容易看到這類行動緩慢的動物,因為它們呼吸時通常只將吻部尖端露出水面。它們的天敵很少,但在某些地區仍不斷遭到非法獵捕,其他如低溫、被水門夾傷與紅潮等也都會造成其受傷死亡

形態特徵

美洲海牛外形呈紡錘形,頗似小鯨,但有短頸,與鯨不同。它的面部十分醜陋,耳朵眼睛極小,嘴巴向下張開,上唇特厚,呈半月形的圓盤狀,具有伸縮性,且從中分成二瓣,每瓣都能分別活動和取食,就像豬的口鼻部,布滿短粗的硬毛,有助於取食。成體門齒退化,以骨質牙床代替,也不生犬齒,只有20—30對石灰質的臼齒,寬厚有力。
美洲海牛美洲海牛
美洲海牛下頜骨明顯地彎曲。鼻孔位於頭上,具有肌肉質的活瓣,出水呼吸時,活瓣打開,入水時則活瓣關閉,堵塞鼻孔,防止嗆水。身體呈圓柱形,頸部不明顯,但有一折皺處可資區分。前肢變為槳狀鰭腳,但有關節,殘留有4個扁平指甲,略有握物或搔癢的功能,適於划水游泳。後肢完全退化,只略有骨盤帶的痕跡,與大而多肉的尾鰭形成水平的圓鏟形。
美洲海牛身體肥胖,體長為2.5一4米之間,體重約150一360千克。海牛皮下儲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體溫;前肢特化呈槳狀鰭肢,沒有後肢,但仍保留著一個退化的骨盆;眼小,視覺不佳;聽覺良好。
現代海牛目僅存兩個科: 海牛科(Trichechidae)下有1屬3種,即南美海牛(巴西海牛),分布在巴西亞馬孫河和委內瑞拉奧里諾科河上游及中游,是淡水海牛;北美海牛,主要棲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灣中去吃水草;西非海牛,分布在西非海岸、淺灣、河流及查德湖喀麥隆湖中。 儒艮科(Dugongidae)僅1屬1種——儒艮,分布自非洲東海岸,經印度洋至中國廣東省和台灣沿岸。海牛類生活在淺海及河口,僅少數種類(如南美海牛)棲息在河流中。禦敵能力不強,行動遲緩。每天吃27~45千克水草,因而淺海和河口的航道很少被水草阻塞。
身體肥胖,體長為2.5一4米之間,體重約150一360千克。
它的面部十分醜陋,耳朵、眼睛極小,嘴巴向下張開,上唇特厚,呈半月形的圓盤狀,具有伸縮性,且從中分成二瓣,每瓣都能分別活動和取食,就像豬的口鼻部,布滿短粗的硬毛,有助於取食。成體門齒退化,以骨質牙床代替,也不生犬齒,只有20—30對石灰質的臼齒,寬厚有力。
下頜骨明顯地彎曲。鼻孔位於頭上,具有肌肉質的活瓣,出水呼吸時,活瓣打開,入水時則活瓣關閉,堵塞鼻孔,防止嗆水。身體呈圓柱形,頸部不明顯,但有一折皺處可資區分。前肢變為槳狀鰭腳,但有關節,殘留有4個扁平指甲,略有握物或搔癢的功能,適於划水游泳。後肢完全退化,只略有骨盤帶的痕跡,與大而多肉的尾鰭形成水平的圓鏟形。
皮膚略似象皮,布滿褶皺,厚達4一5厘米,但上面卻充滿了神經末梢,還被有稀疏的剛毛,皮下積存大量脂肪。背部體色深灰,幾近黑色,而腹面顏色稍淡。乳房一對,位於前肢鰭腳的基部。雄獸睪丸在腹腔中,雌獸為雙角子宮
無論幼仔還是發情期的成體,雄獸和雌獸從個體大小、體毛和外形上都不具有明顯的差異,只是雄獸肛門到生殖孔的距離遠大於生殖孔到臍孔的距離,而雌獸則與此相反,肛門距生殖孔較近,而離臍孔較遠,這一差異從出生一直保持到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

特性

皮膚略似象皮,布滿褶皺,厚達4一5厘米,但上面卻充滿了神經末梢,還被有稀疏的剛毛,皮下積存大量脂肪。背部體色深灰,幾近黑色,而腹面顏色稍淡。乳房一對,位於前肢鰭腳的基部。雄獸睪丸在腹腔中,雌獸為雙角子宮。無論幼仔還是發情期的成體,雄獸和雌獸從個體大小、體毛和外形上都不具有明顯的差異,只是雄獸肛門到生殖孔的距離遠大於生殖孔到臍孔的距離,而雌獸則與此相反,肛門距生殖孔較近,而離臍孔較遠,這一差異從出生一直保持到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

種群分布

美洲海牛分布於大西洋中的熱帶海域沿岸,即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墨西哥灣美國的東南部沿海,能適應海水和稍鹹的水,也能適應淡水,主要棲息在淺海或河口附近,有時也上溯到水草豐盛,環境幽靜,水溫稍高的內陸的深水河湖中。它喜熱怕冷,對溫度十分敏感,能容忍的最高水溫是32℃,水溫低至10℃時,就停止進食,而且易得肺炎,直到水溫升到17℃以上才恢復進食。性情謙和、安詳,喜歡群居,通常以家族為單位,結成小群同棲,最多達15一20隻。
白天大多休息、睡覺,但每隔5一15分鐘便升出水面呼吸一次,進食多在夜間,在水下以各種柔嫩多汁的水草藻類和其它水生植物為食,但也吃些小的軟體動物、甲殼類、小魚蝦等,每天大約要吃27一45千克,約為其體重的百分之十,因此消化系統十分發達,胃分2室,賁門室有腺狀囊,幽門室有發達的盲腸一對,腸道長達45米,用來消化食物。群體成員之間極少因爭食而發生爭鬥,常以鼻部相碰或相互觸摸以示友好。

生活習性


白天大多休息、睡覺,但每隔5一15分鐘便升出水面呼吸一次,每天大約要吃27一45千克水草,約為其體重的百分之十。
美洲海牛與潛水員美洲海牛與潛水員
它在水中很少運動,常靜臥於水底或者休息、取食,直到呼吸時,才緩慢地浮到水面上,主要以前肢慢慢划動游泳,或夾取食物送到嘴邊,與後肢一起形成的寬大扇形尾部,扑打時十分有力,從而獲得很大的動力,使其迅速地遊動,最高時速可達13公里。

繁殖

發情

發情季節,雄獸和雌獸的食慾都開始下降,很少取食,雄獸常常尾隨、追逐雌獸,並且不斷翻轉身體,呼吸急促,用吻部衝撞雌獸的腹部,平時隱於腹內的生殖器露出體外,並不斷勃起。雌獸的發情行為卻不十分明顯,甚至常常試圖擺脫雄獸的襲擾。交配一般在晚上,有時立在水中,有時平臥,雄獸用前肢抱住雌獸,並把雌獸一側前肢使勁往下壓,使其反轉身來,腹面相對地在水中浮起來,沉下去,幾次呼吸後,交配完畢.
美洲海牛美洲海牛

懷孕

雌獸的懷孕期為152一180天,每胎產1—2仔,產期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懷孕的雌獸用吻部、前肢和尾巴支撐,將身體彎曲成弧形,使胸部和腹部抬離地面,而不同於平時在水底平臥的姿勢。雖然雄獸和雌獸在平時,甚至交配時從不發出任何聲音,但在臨產前一星期左右,雌獸不僅呼吸變得粗重而急促,還不時發出低沉而粗重的叫聲,並且不斷翻身,常常伴隨有發自頭部的一陣陣強有力的收縮,從前向後,形成一陣陣明顯的規律性的震顫。

產仔

美洲海牛在水中產仔,幼仔出生後便自己本能地立即垂直地穿出水面進行呼吸,緊接著又急切地浮上換氣,這兩次呼吸時間相距極短,幾乎是一瞬間就完成了,大約一分鐘以後,幼仔才開始做第三次呼吸,這時它的身體已不再與水面垂直,也不那樣急促,不過還很不平穩,此後便隨著雌獸頻繁地抬頭換氣,直到一個多小時以後呼吸才逐漸平穩,渡過了可能會因嗆水而窒息的關鍵時刻。過去人們認為雌獸是以前肢抱著幼仔,將身體豎立在水面上給幼仔哺乳,很像人類哺乳的樣子,所以稱它為“美人魚”。事實上,雌獸既不豎立於水中,也不以前肢抱幼仔,而是雌獸與幼仔的身體都以水平的姿勢浮於水中,雌獸的前肢向側前方伸直,幼仔就在其前肢的後面,用吻部去吸吮乳頭吃奶。初生的幼仔全身體色比雌獸深,呈深灰褐色,近似黑褐色,體長多在120一140厘米之間,哺乳期為1一2年,3至4歲性成熟。
美洲海牛美洲海牛

草食

海牛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哺乳動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能吃水草相當體重的5%一10%。腸子長達30米,是典型的草食動物。它吃草象捲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過去,譽有“水中除草機”之稱。這在水草成災的熱帶和亞 熱帶某些地區,是很有用的。在那些地方,水草阻礙水電站發電,堵塞河道和水渠,妨礙航行,還給人類帶來絲蟲病腦炎血吸蟲病等、非洲有一種叫水生風信子的水草,曾在剛果河上游的1600公里的河道蔓延生長堵塞嚴重,連小船也無法通行,當地居民由於糧食運不進去,被迫背井離鄉。薩伊政府為解決這一社會危機,花了100萬美元,沿河撤除莠劑,僅隔2周,這種水草又加倍生長出來。後來,在河道放入2頭海牛,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美洲海牛美洲海牛
中國引進水葫蘆作為觀賞使用,但後來發現能做豬飼料,就大面積種植,結果導致了水葫蘆的瘋長,後來人們讓海牛去吃水葫蘆,海牛能吃掉幾噸的水葫蘆。也可以說她是個大胃口的“美人魚”呢。
加勒比海牛的外文名字是“manat”在古代加勒比語言中的意思是“婦女的乳房”,因為海牛的乳房頗像人類的乳房,因此土著人以此為它取名。

種群分布

1493年,哥倫布航行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比亞克河河口,看到不計其數的海牛時,他在日記中說當時他都驚呆了。然而,加勒比海牛今天的命運如同我國的大熊貓,正瀕臨滅絕。海牛長期遭到捕殺。因為海牛肉細嫩味美,脂肪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DHA和EPA,還可以提煉潤滑油,皮可以制耐磨皮革,甚至肋骨也可作象牙的代用品,全身是寶。這是導致它滅絕的根本原因。
1973年,美國等北美和拉美國家,都先後把它列入瀕危動物名單,加以保護。但海牛仍然在逐年減少,除了人為偷捕,無意中殺害也很嚴重。如美國佛羅里達沿海,因水質污染,連年發生赤潮,海牛也連年死亡不斷。1990年死206頭。
海牛的聽力較差。據資料報導,僅在佛羅里達半島周圍,每年被螺旋槳和高速快艇撞死的海牛就有百多頭。為了不使海牛成為昔日的恐龍,還成立了各種宣傳和保護海牛的“俱樂部”。加勒比海牛隻有2600頭,也有人說僅有千頭左右。墨西哥政府贈送給中國的海牛,可見其珍貴程度。
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美洲海牛被列入附錄。由於人類生活範圍的擴大,更加劇了對它生存的威脅,美洲海牛每年約有五分之一的死亡是被機動船的螺旋槳打擊致死,另有一些也死於某些人為的因素,而且這樣死亡的比例逐年增高,人們對於它們的前途無不感到憂慮和擔心,在美國的佛羅里達洲海岸,人們已經利用衛星來監測美洲海牛的活動和數量。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進一步擴大,對於海洋的開發也將更為廣泛,如何才能不危及海洋生態系統,挽救那些瀕於滅絕的物種,是擺在人類面前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CITESI、,國內於2018年10月9日被核准為1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