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悲劇

美國的悲劇

《美國的悲劇》是美國作家德萊塞的代表作,2005年10月1日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該書的主人公是一位窮牧師的兒子克萊德。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的悲劇
  • 作者:(美)德萊塞 
  • 譯者:黃祿善等
  • ISBN:ISBN: 7540215038
  • 頁數:627
  • 定價:35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0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頁
故事簡介,閱讀引導,相關評價,作者簡介,

故事簡介

《美國的悲劇》是西奧多·德萊塞最為重要的作品。這部小說共分三卷。故事以一個普通美國青年克萊德·格里菲斯短促的一生為線索,將美國現代社會生活的眾多畫面交織進去。
主人公克萊德生活在一個窮牧師家庭,但家裡並沒有因為信仰而獲得幸福,相反卻過得十分糟糕。為了追求幸福,克萊德離家獨自闖蕩世界。貪慕虛榮的他雖然憑著聰明機靈在伯父的工廠里找到了穩定的工作,還遇著了愛戀自己的美麗女孩,但他並不滿足,為了追求富家女,他竟然狠心的把自己已經懷孕的女友害死。最終,沒有實現自己的淘金夢,克萊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美國的悲劇美國的悲劇
著名奧斯卡得獎電影"A Place in the Sun" (1951)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
《美國的悲劇》是德萊塞的代表作。德萊塞先後出版了十幾部具有影響力的小說,而《美國的悲劇》則代表了他文學的最高成就。這部作品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本書主人公克萊德原是一個窮牧師的兒子,他的父母篤信上帝,常帶著他們的孩子上街宣傳上帝的旨意,高唱《讚美詩》。可圍觀者卻不把他們當回事,不是投以白眼,便是諷刺挖苦。他們從小沒有好好讀書,卻一次次受到了心靈的傷害。他一家人也並沒有因為崇拜耶穌而得到幸福,相反卻弄得衣食不保。
在藝術上,德萊塞成功的將弗洛伊德學說運用在小說中,對主人公的性意識、下意識、幻覺、夢境等恰當的表現出來,以此展示克萊德成為美國資本壟斷社會人生哲學俘虜的過程。

閱讀引導

德萊塞在《美國的悲劇》中描寫了主人公克萊德·格里菲思受到社會上邪惡影響,逐漸蛻變、墮落為兇殺犯、最後自我毀滅的全過程。小說共分三卷。
第一卷描寫克萊德這個天真幼稚的青年人怎樣受到外部世界腐蝕與毒害,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玩世不恭、怙惡不悛的人,一直到汽車碾死女孩,逃離堪薩斯城為止,這是小說故事的準備階段。
第二卷描寫克萊德與富商伯父薩繆爾·格里菲思邂逅後,以窮親戚的關係來到萊柯格斯廠內充當工頭助手,隨後陷入與窮女工羅伯達、闊小姐桑德拉的三角戀情。為了高攀桑德拉,克萊德甘願違悖自幼接受的基本道德準則,犧牲羅伯達,於是,他就通過翻船陰謀幹掉了這個被他誘姦而懷孕的年輕的女工。事後,克萊德卻落荒出逃,逍遙法外
第三卷主要描寫案發之後,克萊德如何被捕入獄,受審和定罪,其間還穿插著美國兩黨和司法機構利用克萊德一案大搞政治投機的醜聞。最後經過終審判決,克萊德被送上了電椅。小說結尾處,還描寫牧師出場,為臨終之前克萊德尋求靈魂拯救的故事。小說內容並不新穎,但在一個象德萊塞那樣具有同情心和悲劇感的作家手中卻成為傑作了。

相關評價

內容主題
首先,作品通過克萊特的悲劇深刻揭示出美國社會和美國生活方式的罪惡。克萊特是窮教士的兒子,本質上並不邪惡。步入社會後,耳濡目染金元的魅力,被以吃喝玩樂、以自我為中心、只求個人發跡的美國生活方式所腐蝕毒害。他為了達到和資本家的女兒桑特拉結婚而發財的目的,不惜將已懷孕的女友洛蓓達推進湖中淹死,成為殺人犯被送上了電椅。小說既細緻描繪了克萊特的墮落過程,更深刻地剖析了造成他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正是金元帝國和美國生活方式腐蝕毀滅了千千萬萬的美國青年,克萊特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受害者和犧牲品。克萊特的悲劇不僅是美國青年的悲劇,同時也是腐朽的美國社會本身的悲劇,所以作者稱之為“美國的悲劇”。
美國的悲劇美國的悲劇
另外,作品通過對克萊特全部審判過程的描寫,深刻揭示出美國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黑暗與腐敗。克萊特案發受審期間,正值美國兩黨競選法官,共和黨民主黨全力利用這一案件撈取政治資本。共和黨的候選人梅遜檢查官通過自己控制的法院對克萊特嚴厲審判,以顯示其“公正”,甚至不惜製造假證,組織一百二十七人出庭作證來證明克萊特罪大惡極,騙取選民的信任。民主黨則通過克萊特的辯護律師竭力為他辯護,不惜歪曲事實甚至鼓動克萊特在法庭上發假誓、撒謊抵賴、拒不認罪, 以證明共和黨的審判是不公正的,然後取而代之。案件的審判表面上手續完備,十分民主,但實質上卻不過是爭權奪利的陰謀和騙人把戲。通過這場審判,美國民主政治、公平法律的醜惡本質暴露無遺。 在藝術表現上,小說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在廣闊的社會背景和真實的典型環境中塑造出克萊特這一典型,從而使克萊特成為“發財夢犧牲者”的代名詞。同時,又恰到好處地運用下意識、幻覺、夢境、性壓抑等心理分析描寫,揭示出主人公的深層心理和精神世界。另外,還大量採用檔案資料,用真實案件中的信件、審訊記錄等材料,加強了小說的真實感。
寫作特點
小說以1906年美國吉斯脫·基萊特殺害自己的情人格雷·白朗而被判死刑的真實案件為素材,通過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它發掘上升為“對美國社會制度的一個控訴。”
作品評論
一點題外話,1873年,美國。
在此之前,各種雜誌小報樂此不疲地利用著兇殺、艷情一類的噱頭吸引著普遍低級趣味的讀者。當時的三版當然不如今天《太陽報》(“The Sun”)的一樣活生色香玉體橫陳。他們只有諸如大亨的晚宴上裸體舞女坐在一隻裝滿香檳酒的浴盆里,房地產富商和他的當女店員的十五歲的新娘這樣的故事。然而,在衛道士們的眼中,這樣的場景恐怕已經讓他們看到了巴比倫式的墮落。就在這一年,他們從英判例中引入希克林準則,將一切可能致使讀者腐化墮落的作品以淫穢論罪。在希克林準則被廣泛運用的近八十年間,被列入這個黑名單的包括了勞倫斯(David.Herbert.Lawrence)、喬伊斯(James.Augustine.Aloysius.Joyce)、亨利.米勒(Henry.Miller)等一系列今天已經被賦予崇高意義的名字。這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現代人看來就像活報劇一般,因為時代斷層而具有了黑色幽默的意味。
美國的悲劇美國的悲劇
這也就是為什麼西奧多.德萊塞(Theodore.Dreiser)在1900年出版《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時驚雷乍響,而80後的年輕人卻只會為動輒數十萬字的篇幅哈欠連天。事實上,從小說內容上看,涉及三角關係、始亂終棄等一系列違背當時主流價值觀的情節現在看來也早已平淡無奇。而關於泛英文學的現實主義,前以霍桑(Nathaniel.Hawthorne)和康拉德(Joseph.Conrad)的鋪陳繁敘開路,後用菲茨傑拉德(F.Scott.Fitzgerald)和海明威(Ernest.Hemingway)的洗鍊緊緻封頂,德萊塞在文字上也難免因處於一個尷尬境地。同樣一個題材,假設德萊塞會寫四十萬字的話,隨便給一個海明威的信徒,肯定會把信息的八分之七按進水底,剩下五萬字剛好湊一個中篇。至於可能引起眾怒的情節更不可能再描寫的如此詳盡,而是大玩太極推手,任由讀者自行對號入座,作者概不負責。
回歸正題,德萊塞畢竟沒有必要因為文字對今天的讀者負責。用目的論解釋小說創作,無非是利用情節與文字的煽動性用演繹法以外的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簡而言之,文以載道而已。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美國的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就像春運火車上返鄉民工的蛇皮麻袋,不討人喜歡的文字裡面裝的畢竟是滿滿當當的真材實料。如果說在尤金.維特拉(Eugene.Vitar)或法蘭克.帕伯烏(Frank.Cowperwood)的身上具有太多自然主義必然的事例特殊性,那么在《美國的悲劇》當中,克萊德.格里菲斯(Clyde.Griffiths)的遭遇就使我們能夠居高臨下地審視一個平庸的靈魂被社會環境推向電刑椅的歷程了。對情節所處環境不厭其煩的加工和鋪陳,足以使德萊塞用他的視角令讀者明晰,作為斯賓諾莎最完美的詮釋者,美國社會叢林化的競爭體系是如何在人性的墮落中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導致了類似故事的一再重演。
美國的悲劇美國的悲劇
然而,也正是七十萬字的篇幅,摻入了宗教懷疑、家庭背叛、三角戀情……諸如此類經典橋段,讓一個單純的故事變成了一部浮世繪,也為德萊塞的論證邏輯產生了悖論——假設這樣的悲劇是美國資本主義制度導致的必然,為什麼他的觸發條件卻是這些超越時代存在的人性矛盾?或者可以從反面提出問題:在其它的社會制度之下,這樣的悲劇是否依然會發生?
不幸的是,我們的老祖先就在這方面做出了相當卓絕的貢獻。劉備說得好,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想到戰亂年代所謂兄弟之交無非利益集團相對穩定的合作形式,以此解釋責任與欲望產生衝突時做出的取捨也就順理成章了。用黃健翔的話來說,克萊德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吳起陳世美李甲在這一刻靈魂附體。而在小說中當中大段關於克萊德糾結的心理描寫說明,就連德萊塞自己都無法繞過人性來探論悲劇的發生。那么《美國的悲劇》描寫的只不過是同樣的悲劇,在美國是如何發生的。如果說《天才》(“The Genius”)和欲望三部曲(“Trilogy of Desir”)告訴了我們在怎樣成為站在美國社會風口浪尖的人物,那么《美國的悲劇》就是關於這方面的反面教材。
產生這樣的表達效果,恐怕有違德萊塞的初衷。事實上德萊塞對蘇聯的長期關注和臨終前加入共產黨都說明了他的確有意於通過他所營造的意象促使人們對當下社會體系產生反思與牴觸。然而他的局限性在於,證明資本主義應當被推翻的基本前提就是找出一個比它更適用於人類社會的社會體系,而他卻受認識水平限制,無法在這方面做出多少的貢獻,只能將問題的解決寄希望於共產主義。事實證明,這樣的情節,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對完美道德的一種葉公好龍式的情節罷了。當共產主義的鐵幕真正降臨,多數人又不免如米蘭.昆德拉(Milan.Kundera),一樣開始要自由要人性。在這個問題上,還是喬治.奧維爾(George.Orwell)看得比較透徹——人性本來就彆扭,何必要成天逼著自己存天理滅人慾呢?畢竟,就算有了一套完美的道德體系,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尼采(Friedrieh.Nietzsche)所說的超人。

作者簡介

德萊塞,(Theodore Dreiserl871.8.27~1945)美國小說家。出生於破產小業主家庭。曾長期在社會底層勞動掙扎。青年時期曾任報刊記者和編輯,並開始從事文學創作。1917年後傾向社會主義,1928年應邀訪問蘇聯,1945年申請參加美國共產黨。德萊塞是傾向社會主義的美國現實主義作家。1928年訪蘇前,他的創作仍屬批判現實主義範疇。寫出了揭露美國社會貧富懸殊、道德淪喪的長篇小說《嘉莉妹妹》(1900)、《珍妮姑娘》(1911)和揭露金融資產階級的發家及其必然滅亡的長篇小說《欲望三部曲》(第1部《金融家》1912,第2部《巨人》1914,第3部《斯多葛》1947)。代表作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1925)通過一個窮教士兒子克萊特·格里菲斯為追逐金錢財勢墮落為蓄意殺人犯的故事,不僅揭示了利己主義惡性膨脹的嚴重後果,同時更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美國生活方式對人的普遍的罪惡性腐蝕毒害作用。這時期作者儘管也受社會進化論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學說的影響,且把它們運用於人物構思和心理刻畫上,但他把他們跟社會環境緊密結合起來,並未陷入生物和情慾的泥淖,反使作品具有豐滿的現實主義內容和巨大藝術感染力。1928年訪蘇後,隨著德菜塞政治立場的轉變,他的創作也開始走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道路。這一時期的作品有《德萊塞訪蘇印象記》(1928),政論集《悲劇的美國》(1931),短篇小說集《婦女群像》(1929)等。
美國的悲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