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生

羅華生

羅華生(1910年—1991年9月6日),湖南省湘潭縣人。出生僱農家庭,原名羅大慶。新四軍老戰士、開國少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華生
  • 外文名:Huasheng Luo
  • 別名:羅大慶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湘潭縣
  • 出生日期:1910年
  • 逝世日期:1991年9月6日
  • 職業:開國少將
人物生平,早年,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時期,接收旅順,獲得榮譽,

人物生平

早年

生於1910年,卒於1991年,湖南省湘潭縣人。1925年加入安源煤礦工會,1930年參加安源工人暴動,任工人糾察隊隊長。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

先後任彭楊步兵學校政治指導員,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二師四團政治委員、團長。
1934年10月,中革軍委決定在紅軍總司令部成立防空科,從江西、福建一帶的9個師中抽調了9個排,從瑞金的部隊抽調了3個排,共12個排,每個排帶3挺重機槍,每槍帶150發子彈,進行防空訓練,由彭楊步校第1期指導員羅華生任隊長。3個月訓練結束後,9個排回到各師,原屬瑞金部隊的3個排組成軍委防空隊,羅華生任隊長,廖冠賢任指導員,配備在黨中央駐地周圍的3個山頭上,組成對空火網,進行過防空作戰,敵機再不敢低空轟炸。羅華生參加了長征,擔任紅一方面軍紅1軍團2師4團政委、團長,參加攻占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和臘子口的戰鬥,並參與組織突擊隊。參加了直羅鎮和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

先後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隊長、大隊長,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第五旅政治委員,新四軍獨立旅政治委員,山東濱海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
1942年,115師和山東縱隊合併,取消旅的建制,幹部降職使用,羅華生到4團擔任團長,多少有些情緒,有一次在球場上和團參謀長幹起來了,影響不好。羅華生後離開山東,任新四軍獨立旅政委。解放戰爭是東北野戰軍1縱2師首任師長。2師是山東軍區2師的基礎。進入東北後,未經休整即投入錦州、北鎮戰鬥,曾歸總部直接指揮。該師“富有朝氣,執行命令堅決,戰鬥性頑強,但次於1師。有突擊力,對於攻堅突破較有經驗,善於野戰進攻,為東北之頭等主力師。”

解放戰爭

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二師師長,松江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獨立第七師師長,第四野戰軍三十九軍一五二師師長。
1946年6月,國共雙方下達停戰令的當天,杜聿明指揮國民黨88軍的一個團加一個營占領了拉法新站。1師師長梁興初和1師政委梁必業、2師師長羅華生、2師政委劉西元商量:“吃掉這股敵人,給老蔣點厲害嘗嘗。”羅華生說:“對,這股敵人太放肆,消滅他絕對有把握。”兩位政委都同意上報請戰,梁興初說:“不,這次方案是我們兩個師作出決定的,不能給上級添麻煩。”“那就按梁師長意見辦。”羅華生詭詰地一笑。
2團攻占了拉法以西的466.2高地,1團攻占了拉法以東的574高地,1、2團插入村內,將敵分割包圍,敵大部被殲。接著,1、3、5團向新站守軍發起進攻,這次戰鬥,共斃敵團長以下1800餘人。劉亞樓後來稱讚:1、2師打了一個沒有命令的勝仗。1947年2月,為配合南滿作戰,東野1、2、6縱和3個獨立師15萬人二下江南,東總直接電令2師於拂曉前趕到高麗城子街,堵住敵人,配合6縱殲敵。羅華生派4團趕到指定地域,阻擊了企圖逃竄之敵,受到東總通令嘉獎東北野戰軍有7個“頭等主力師”:梁興初的1師、羅華生的2師、鐘偉的5師、鄧岳的7師、杜光華的10師、梁興初的16師、龍書金的17師。
1947年,羅華生調離2師,由副師長賀東生接替了他的職務。羅華生擔任了一段時間松江軍區第1軍分區司令員,1948年松江軍區部隊組建獨立7師師長,羅華生擔任師長。同年他帶領獨立7師編入39軍,編為152師,羅華生任師長。

新中國時期

先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兼南寧軍分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第四航空學校副校長,鐵道公安部隊司令員,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防空軍高炮指揮部司令員,鐵道兵副司令員。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建國後,39軍打到廣西,羅華生兼任南寧軍分區司令員。不久,調空軍工作,任第4航空學校副校長。羅華生後離開空軍,任鐵道公安部隊司令員。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後任鐵道兵副司令員。

接收旅順

1955年1月,中央軍委命令,調鐵道公安部隊直屬機關部隊改建成旅順口海軍基地司令部。
旅順港修建始於1880年。1897年,俄國強占大連和旅順港,通過《旅大租地條件》,取得25年的租借權。日俄戰爭後,日本於1915年通過廿一條,將旅順和大連的租期延長為99年。1945年美、蘇、英叄國政府首腦在蘇聯雅爾達簽訂《美、蘇、英叄國關於日本的協定》,以蘇聯借用旅順口為海軍基地等為條件,換取蘇聯對日作戰。1945年8月,蘇軍占領旅順口,旅順和大連一直在蘇軍管轄之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周恩來出訪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協定規定:“兩國共同使用旅順口海軍根據地,一俟對日和約締結後,但不遲於1952年末,蘇聯軍隊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順海軍根據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中國,而由中國償付蘇聯自1945年起對上述設備之恢復與建設的費用。”1952年,鑒於韓戰正在進行,中蘇兩國政府協商同意,延長中蘇兩國共同使用旅順口海軍基地的期限。1954年,中蘇兩國發表《關於旅順口海軍根據地問題的聯合公報》,規定蘇聯軍隊在1955年5月31日前撤離旅順口。
1955年2月11日,中央軍委電令成立旅大防衛區接收委員會海軍分會,周希漢為主任,彭林、羅華生等為副主任。3月12日,鐵道公安部隊司令員羅華生、政委彭林、副司令員劉昌毅帶領鐵道公安部隊直屬機關部隊625人赴大連。中央軍委從全軍100多個單位抽調11375名指戰員,陸續到達旅順口。
4月15日,中蘇兩國海軍在旅順基地水兵俱樂部舉行了隆重的簽字儀式。羅華生作為中國海軍代表,與蘇聯海軍代表共同簽署了《遼東半島協定地區海軍防務交給證書》,並自1955年4月25日24時起,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旅順基地首長負責該地區沿岸之防務。羅華生被任命為海軍旅順基地首任司令員。
1991年9月6日,羅華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1歲。

獲得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