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憲

羅安憲

羅安憲,漢族,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安憲
  • 別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省西安市
  • 出生日期:1960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 擅長領域:中國哲學史,道家哲學,魏晉玄學
校內職務,主講課程,著作,研究方向,研究項目,近期論文,參於會議,人物視頻,

校內職務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

主講課程

1.中國哲學史,授課對象:哲學專業本科生  2.中國哲學專題研究,授課對象:哲學專業研究生
羅安憲
3.中國哲學智慧,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本科生
4.道家哲學概論,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研究生
5.魏晉玄學,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研究生
6.儒家典籍研究,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研究生
7.《論語》導讀,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本科生
8.《老子》研讀,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本科生
9.《莊子》研讀,授課對象:全校各專業研究生

著作

著作類:  1.《虛靜與逍遙——道家心性論研究》,專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280千字。
羅安憲
2.《審美現象學》,專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5月,250千字。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概論》,副主編,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7月,個人撰寫20千字。
4.《和境——易學與中國文化》,合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承擔其中兩章,共40千字。
5.《國學365》,主編,同心出版社,2006年9月,150千字。
6.《中國哲學史新編》,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7.《老莊哲學精神》,專著,首爾出版社,2008年3月,250千字。
8.《中國孔學史》,主編,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880千字。
9.《中國哲學的世界》,合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10.《聖賢氣象》,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365千字。
影像類
《老子——管理哲學》,主講,北京高教影像出版社,2007年4月。
《莊子——逍遙人生》,主講,北京高教影像出版社,2007年4月。

研究方向

先秦哲學、道家哲學、魏晉玄學。

研究項目

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4年度):儒釋道心性論比較研究,項目負責人。
羅安憲
2. 教育部人文社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中國古代的德治與法治,子項目負責人。
3. “211工程”項目:孔子研究與中國傳統文化,子項目負責人。

近期論文

1.《莊子人生追求新解》,《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8千字。
羅安憲
2.《略論古希臘運動理論的歷史發展》,《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6千字。
3.《略論文化的承傳與再建》,《炎黃》1995年1期,6千字。
4.《反思與抉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審美價值取向》,《寶雞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6千字。
5.《論中國人的宇宙意識》,《寶雞文理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6千字,收入大型工具書《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寶典》。
6.《天人同構與中國傳統美學精神》,《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 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美學》分冊1999年第3期轉載,8千字。
7.《容納百川與創新學術》,《社會科學家》2000年第1期,6千字。
8.《儒學心性論的歷史進程》,《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2期,10千字。
9.《對中華和合文化傳統的探索》,《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2千字。
10.《聖人之學的探索》,《哲學研究》2000年第6期,3千字。
11.《從“橫渠四句”看張載哲學的人文精神》,(台灣)《中國文化月刊》第245期,12千字。
12.《莊子的人生理想》,《慧泉》2001年第1期,6千字。
13.《從人學視野審視儒家文化》,《博覽群書》2001年第5期,2千字。
14.《中國哲學的反思與未來走向》,《探索與爭鳴》2001年第7期,7千字。
15.《莊子論命與生死》,《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分冊2001年第11期轉載,8千字。
16.《莊子心性論發微》,《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4期,12千字。
17.《莊子心性論》,(台灣)《中國文化月刊》第264期,15千字。
18.《周易的養生理論》,《大易情性》——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15千字。
19.《試論莊子的人生理想》,《道韻》第十一輯,中華大道出版社,2002年8月,13千字。
20.《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現代反思》,《琛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分冊2004年第8期轉載,8千字。
21.《中國哲學話語系統的現代轉換》,《東方論壇》2004年第3期,6千字。
22.《為師有為師之道》,《中州學刊》2005年第3期,5千字。
23.《整體與貫通》,《中國出版》2005年第6期,3千字。
24.《“學而優則仕”辨》,《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分冊2005年第10期轉載,《新華文摘》2005年第22期摘要轉載,12千字。
25.《儒家的義利觀念與現代市場經濟》,《儒學評論》創刊號,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6千字。
26.《孔子“直”論之內涵及其人格意義》,《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分冊2006年第1期轉載,8千字。
27.《“無為”觀念的歷史演化及現代意義》,《太原師範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一期,1千字。
28.《“學而優則仕”的歷史流變》,《中國社會導刊》2006年第3期下,3千字。
29.《中國心性論第三種形態:道家心性論》,《人文雜誌》2006年第1期,9千字,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4期轉載,《新華文摘》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30.《由禮而仁而藝:孔子人文思想的邏輯展開》,《河北學刊》2006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6年第10期轉載,5千字。
31.《儒家人性論的發展路向》,《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12月28日,5千字。
32.《多元文化交流中的儒家思想》,《哲學動態》2007年第4期,3千字。
33.《道家天命論的精神追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9千字。
34.《道家性本論芻議》,《東方論壇》2007年第1期,8千字。
35.《儒家傳統的當代命運》,《探索與爭鳴》2007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7年第6期轉載,8千字。
36.《儒道人性論之基本差異》,《河北學刊》2007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7年第10期轉載,10千字。
37.《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中國人民大學校報》2008年11月17日,3千字。
38.《現代社會與儒家傳統思想資源》,《河北學刊》2009年第1期,4千字。
39.《孔子的君子論及其現代意義》,《探索與爭鳴》2009年第3期,9千字,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2009年第6期轉載,《新華文摘》2009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0.《李栗谷與羅整菴理氣論比較研究》,《人文雜誌》,2009年第2期,9千字。
41.《李退溪與奇高峰關於四端七情的論辯》,《孔子研究》,2009年第4期,8千字。 43. 《孔子的君子論及其現代意義》《探索與爭鳴》,2009-5-4

參於會議

1.2000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武漢,武漢大學。武漢大學人文學院主辦。提交論文:《〈周易〉的養生理論》。
羅安憲
2.2000年12月24日至26日,“東亞‘和’思想與21世紀”國際學術交流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主辦。
3.2001年6月24日,“東亞哲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主辦。
4.2002年11月30至12月1日,“孔子與當代”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分會場主持人,提交論文:《“學而優則仕”辨》。
5.2004年3月20日至21日,“重寫哲學史與中國哲學學科範式創新”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聯合主辦。提交論文:《中國哲學話語系統的現代轉換》。
6.2004年6月15日至18日,“海峽兩岸全球化問題的哲學省思”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聯合主辦。提交論文:《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現代反思》。
7.2004年7月2日至3日,“走向大眾的儒學”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主辦。
8.2004年8月7日至12日,“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馬來西亞吉隆坡。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主辦。提交論文:《孔子“直”論之內涵及其現代意義》。
9.2004年8月14日至15日,“首屆全國中華老子智慧與21世紀新文明研討會”,北京,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提交論文:《“無為”觀念的歷史演化及其現代意義》。
10.2004年8月24日至25日,“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中表年專家專題研討會”,北京,九華山莊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
11.2004年10月2日至10月5日,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CONVOCATION,韓國漢城,國際教育基金會主辦。
12.2004年10月22日至26日,“2004年哲學前沿問題國際論壇”,安徽合肥,安徽大學。安徽大學哲學系主辦。提交論文:《中國哲學話語系統的現代轉換》。
13.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國際儒學論壇·2004——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傳播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九華山莊。中國人民大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聯合主辦。分會場主持人,提交論文:《孔子“直”論之內涵及其現代意義》。
14.2005年4月29日至30日,“和合學與和諧社會的建構”學術研討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主辦。
15.2005年6月4日至6日,中國哲學史學會2005年會暨“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學術研討會,陝西西安,陝西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政治經濟學院主辦。分會場主持人,提交論文:《“無為”觀念及其現代意義》。
16.2005年9月21日至25日,“第二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孔教學院主辦。提交論文:《儒家的義利觀念與現代市場經濟》。
17.2005年9月28日,“誠信與和諧社會”專題論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主辦,大會主持人。
18.2005年10月11日,“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專題論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主辦,作大會主題發言。
19.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儒家制度化的基礎及其可能性”學術研討會,北京,白鷺園。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主辦,大會主持人。提交論文:《儒家傳統及其現代命運》。
20.2005年12月9日至11日,“國際儒學論壇·2005——儒學與亞洲人文精神”,北京,達園賓館。中國人民大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主辦,大會主持人,閉幕式上作大會總結。提交論文:《儒家“為學”之道的歷史演變及其政治影響》。
21.2006年2月26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路徑”主題論壇,北京,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禮堂。人民政協報主辦。
22.2006年3月26日至4月1日,隨同馮俊副校長對韓國進行學術訪問,並參加“亞太國際教育協會”(APAIE)大學校長論壇和年會。訪問團在韓國期間,先後訪問了慶北大學翰林大學高麗大學
23.2006年6月23至24日,第10屆人大—輔大哲學論壇:“哲學的中國語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主辦,提交論文:《由禮而仁而藝:孔子人文思想的邏輯展開》。
24.2006年8月7日至8日,“構建和諧社會:探討宗教的作用”,巴哈伊澳門總會主辦,澳門。
25. 2006年8月24日至27日,“國學現代化與構建和諧社會國際論壇”,四川德陽,德陽市政府主辦,分會場主持人,提交論文:《論中國人的宇宙意識》。
26.2006年8月28日,“韓中國際退溪學學術發表會”,青島,國際退溪學大邱·慶北支部主辦,發表論文:《李退溪心性論評議》。
27.2006年11月4日至7日,參加泰國皇太后大學孔子學院開學典禮暨儒家思想研討會,並在會上作題為“以儒家思想教育青年”的主題講演。
28.2006年11月25日,“儒家傳統的修身理念及人格塑造”,北京,中華孔子學會主辦,紀念中華孔子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
29.2006年12月1日至3日,“國際儒學論壇·2006:儒家思想與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主辦,閉幕式大會總結,提交論文:《儒道人性論之基本差異》。
30.2007年10月19日至22日,“東亞人文學會第八屆國際學術大會”,韓國嶺南大學,東亞人文學會、嶺南大學校中國言語文化學部主辦,提交論文:《李栗谷與羅整菴理氣論比較研究》。
31.2007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國際儒學論壇·2007: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主辦,閉幕式大會總結。
32.2008年10月18日,“國際莊子文化節”,河南省民權縣,中共民權縣委、民權縣人民政府主辦。
33.2008年10月20至21日,“中國鹿邑國際老子文化節”,河南鹿邑,中國文聯、河南省政協、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主辦。
34.2008年11月28日至30日,“國際儒學論壇·2008:儒家仁愛思想的現代價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韓國高等教育財團主辦,閉幕式大會總結,提交論文:《孔子君子論的精神追求》。
35.2008年12月6日至7日,“國際莊子文化研究會”,深圳,大會上作主題講演,題目:《莊子齊物論》。

人物視頻

《老子管理哲學》
羅安憲
內容簡介:從老子智慧的言論中,挖掘出其中的管理精髓,如能結合企業實際,恰如其分地運用,定會給現代企業管理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明古之理,可知今之事。老子的“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知人善任”的思想閃耀著管理學的光芒。
《莊子逍遙人生》
內容簡介:《莊子逍遙人生》講述了莊子哲學的基本課題是確立人的精神家園。莊子提倡對於功名利祿應當持超越的立場,對於生死、天命應當持超越的態度。莊子還提倡“齊物”,對人世間的是是非非也應當持超越的態度,由此達到個體精神的自由與逍遙。莊子的這種人生哲學,對於我們的調節心理,調整心態和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借鑑莊子的“逍遙遊”精神,可以讓人們在紛擾的世界中尋求心理平衡,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