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

幼兒美術

幼兒美術是3——7歲學齡前兒童所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反映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認識和體驗。主要分為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幼兒美術
  • 外文名:Children art
簡介,運營模式,幼兒美術,培養階段,小班,中班,大班,培養重點,觀念差異,意義,開發智力,引導創新,培養美感,提高心理素質,提高興趣,成就品質,

簡介

自從1981年美國斯佩里博士關於左右腦分工的理論獲得諾貝爾獎後,許多已開發國家都在競相探求形象思維的教育,一些科學家開始研究均衡地運用左右腦半球的教學法,他們認為:只有繪畫的訓練才是形象思維的突破點。從而促進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對事物的敏銳觀察力感受力,幼兒在美術教育中所獲得的智慧、知識和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所以作用美術教育所解決的不僅僅是幼兒繪畫技能的問題,它開發智力的意義遠遠超過了畫畫本身的含義。素質教育的基礎性指出:基礎教育重在培養人的基礎素質,這些基礎素質將為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並使其終身受益,素質教育倡導“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美術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初步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的欣賞力和表現力;逐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愛好,發展其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並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及用法;運用已學的知識和技能自由地表現對生活的感受,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深入,美術教育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愛畫是孩子們的共性,幼兒繪畫訓練的目地是為了開發幼兒智力,使他們學會一個自我獨立觀察、感覺、組合、表達世界的方法。所以,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給孩子們自由,還孩子本色。只拿“象”與“不象”作為評價一幅幼兒畫的好壞標準,勢必給人才的培養帶來失誤,傷了一些孩子的心。
由於幼兒的生理機制尚不完善,手、眼、腦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協調,所以畫出來的形象荒誕、奇特、不合常理,但這正是幼兒畫的可愛之處,它所展現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塵莫及的。“對於幼兒來講,藝術就是一種遊戲,只有幼兒從中獲得歡樂和愉快的體驗時,藝術才能真正成為幼兒的需要,並且被幼兒所接納”。所以,幼兒繪畫介於遊戲和心理表象之間,他們的繪畫活動更多的像玩一場遊戲,這種“不像”的畫正是幼兒自娛自樂的產物,正是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內心世界的真誠流露,是真、善、美的體現,而正是這種遊戲鍛鍊他們手、眼、腦高度和諧的統一能力,激發了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勇於探索的精神和獨立創新的能力,開啟了他們的心智,培養了他們的個性品質,想像力和創造力。幼兒畫與成人畫相比儘管表現形式和技法無法相提並論,但其純真、質樸的童趣則是成人畫所不及的。這種純真、質樸的童趣往往給人更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因此,教師應珍惜和愛護他們的這一特徵,不要總在“形”上做文章,評價“像不像”、“美不美”,應該遵循他們年齡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善於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徵。只要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愉悅的、投入的,教師就不要過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發揮了想像力,做到了敢想、敢畫,才有可能畫出真正的幼兒畫。

運營模式

常見基本運營模式是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為兒童提供美術教育、創意、設計、表演視頻剪下;同時配合開展以繪畫設計為主題的親子課程、創意手工、小劇場等兒童早期教育活動。

幼兒美術

什麼是幼兒美術:幼兒美術指的是2,6,7歲的學前兒童從事的造型藝術活動和欣賞活動,幼兒美術作品表現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印象,表達了他們的願望和審美追求。
美術活動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美術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實踐,需要幼兒全身心投入,從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發展,自己動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形象,這是內外相互作用的完整過程,幼兒需要發揮他們的全部心理能力和熱情,以此獲得發展。
形式與意味的關係,1)再現性,純心理的再現和以藝術媒介進行再現2)內在情感的外部呈現3)藝術符號表現人的情感。
美術活動,1)美術欣賞2)美術創造 A平面造型,b立體造型。

培養階段

幼兒美術教學培養階段分為三個層次。

小班

以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特別是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為主,豐富幼兒頭腦中的形象積累,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記,強化幼兒的形象記憶。
幼兒美術幼兒美術

中班

以培養幼兒類比、聯想、發散思維及在繪畫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為主。

大班

以培養幼兒的再造想像、創造想像為主,讓幼兒異想天開,幻想未來,創造未來。
在教學中以系統的形象思維訓練為主要內容,以繪畫為手段,以遊戲活動為主要形式,與各學科有機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勇於獨創、有豐富感情、有審美情趣及良好個性品質、更聰明的一代是創造思維教學法的最終目標。

培養重點

關鍵是興趣。不要過早強迫他學習素描和色彩,最好也不要強迫學習國畫。因為幼兒美術講究的是原生態創作。如果看一下中國性甚至國際性大賽,除了少兒書畫賽以外(書畫比賽就是書法和國畫比賽,不算真正的兒童畫比賽)其他的少兒畫講究的是自我的想像和自由的色彩,這個時候用透視啊明暗啊去束縛孩子的想像和美感是不必要的。這個時期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要讓他放鬆,愉快。因為原生態性的創作,幼兒的所有情緒和想法都會變成畫的一部分。可以等到上國小開始接觸水彩,但是注意,依然不建議接觸國畫,可以給他看各種畫冊和圖片讓其自由選擇喜歡的圖畫臨摹或者自己創作,最後等他確立偏好以後再選擇是中國傳統美術訓練還是西洋美術訓練。這個可以在國小4~6年紀甚至初1。因為保持良好的興趣和持續的創作,學什麼都不會遲。就怕沒興趣或者不做自己的創作,那么學起來就會比前者吃力很多。

觀念差異

中外早期美術教育觀念差異在於是強調美術技能重要還是強調自我表現重要。中國的早期教育強調美術技能重要,要把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放在首位。中國的教師認為幼兒什麼都不懂,什麼能力都不具備,而要通過觀察來學習一切,並從中發展各種能力。外國的早期教育強調自我表現重要。他們則認為幼兒具有天然的想像力,這是成人沒有而幼兒獨有的能力,因而是極為珍貴的,不僅需要特意保護,還要深入開發。中國人認為手把手地教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學會比較難的動作或完成比較複雜的活動,從而在最短的時間裡學會一種技巧或一種技能。比如,美國人認為,孩子應該自己去思考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而成人手把手地教孩子,使孩子不可能自己領會完成這項任務的方法,也不可能從中有所領悟。中國人認為技能學得越多、越快,孩子就越聰明;而美國人認為親身經歷越多、體驗越豐富,孩子就越聰明。中國的教育注重的實際能學習,而美國的教育注重的事務性開發,即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機會,讓他們自己教育自己.

意義

開發智力

據研究表明:人腦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維,右半部處理總體形象信息。而部分家長和教師重視的文
字、數字這些教育內容,則使幼兒左腦負擔過重,右腦鍛鍊不足。這種現象有損於幼兒正常的和諧發展。美術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啟發和誘導幼兒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結構,主要通過想像和形象思維,有利於右腦的發育。
美術教育還要求幼兒手腦並用,如手工製作,通過手的操作,鍛鍊
幼兒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協調配合,促進大腦的控制和調節能力,增強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準確性,如剪貼“金魚”,幼兒經先把印有圓形、半圓形、三角形的彩紙,沿線剪下來,然後在紙上拼出金魚的不同姿態,最後粘上,還畫上嘴和眼睛。經常鍛鍊,幼兒就會大膽構思,進一步開發智力,提高幼兒的創造性和想像力。

引導創新

幼兒美術教學的重點應是創造意識的啟迪,而不是技能的傳授。因此,通過繪畫、手工操作指導幼兒如何思考遠比知識技能的傳授重要。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學畫畫要比學說話快的多,在繪畫中表達的心態和對事物的感受,要比語言還要豐富。繪畫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右腦。

培養美感

幼兒對美的追求,不僅反映在對自然的評價上,也表現在對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熱愛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無不引起他們的奇思遐想。正如郭沫若所描繪的那樣:“幼兒看見一隻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翻飛,使他心中發出一種快樂的情趣,他便連聲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這是情趣的直寫,這是幼兒的詩,但等他稍長大了,他便模仿著畫只蝴蝶或者還要添些花草上去”。這段話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幼兒對美的追求與情感的袒露,正是由於有了美的感受,才把表現美的情趣的琴弦撥動起來。
沒有美感,便沒有美的表現。美感是客觀事物給人一種美的刺激後所產生的一種情緒反映,美感的特點是由衷的高興及由於接觸美的事物而產生的內心喜悅,教師要根據美術活動的要求,充分利用環境的有利條件,以積極運用感官為原則,靈活地運用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形式,為幼兒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礎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觀念,產生表現美的情趣,初步具有判斷和評價美的能力。為達到這一要求,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十分重視美術欣賞活動,因為欣賞本身就是審美過程。例如,欣賞那些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年畫、圖片,卡通片等。對於這些作品可以從表現的形象、主題內容、作品類別以及造型手法等方面作些簡單介紹,引起幼兒繪畫的興趣和願望。這樣幼兒通過感受美,就可以大膽地表現美了。

提高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從小開始培養。一個人哇哇落地之時,猶如一張白紙,塗成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所以,家長、老師的責任重大。教育是個很大的範疇,美術教育雖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關重要。美術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較,美術教育對其他教育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它能培養兒童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一說,好似美術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其實它只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一種獨特的手段。它的獨特表現在:美是通過具體、鮮明的美的形象來打動人、感染人、教育人,同時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通過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產生對客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從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斷,正是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素質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可以這樣說:美術教育,“潛移默化”的特點就象“和風細雨”之於禾苗,潤物細無聲,兒童就是在這感受美,發現美,追求美,表現美的過程中,心理素質逐漸提高了。

提高興趣

美術教育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徵。如:幼兒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對問題更加敏感,對實踐的成功抱有更強的信心,更多地體驗到自己的力量。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能增加幼兒對生活的熱情,在美術創造的活動中,生活對他們來講是親切而有趣的,這種活動會使他們感到興奮,令他們嚮往,由多種材料構成的藝術造型千姿百態,往往會令他們感到驚喜並渴望自己的未來,描繪美麗的圖畫,。

成就品質

美術教育可以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社會人際關係,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使之富於同情心和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擺脫困境,並為同伴的進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這些品質,如自信、熱情、頑強、富於同情心和勤奮好學、愛創造等,還是創造型個性的性格特徵,幼兒美術活動是對幼兒實施創造性教育的最佳手段。幼兒美術教育的根本意義在於通過幼兒創造性的美術活動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為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