緹襲

緹襲

緹襲,讀音是tí xí,是一個漢語辭彙,釋義為什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緹襲
  • 【詞目】:緹襲
  • 【拼音】:tí xí
  • 【解釋】:猶什襲
詞語解釋,典源,釋義,相關詩詞,

詞語解釋

【詞目】緹襲
【解釋】謂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以示珍貴。

典源

1、《藝文類聚》卷六:“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齋七日,端冕玄服以發寶,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掩口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與瓦甓不殊。”
2、《太平御覽》卷五十一
《闞子》曰:宋之愚人燕石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端冕玄服以發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3、《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子)應劭
昔鄭人以乾鼠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緁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無乃類。【唐·李賢 注引《闕子》曰:“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之,主人父齋七日,端冕之衣,釁之以特牲,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客見之,俛而掩口盧胡而笑曰:‘此燕石也,與瓦甓不殊。’主人父怒曰:‘商賈之言,豎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彌謹。”】
【《後漢書》卷四十八典源譯文】
從前鄭人以乾鼠為璞玉,賣給周人;宋國的愚夫也以燕石為寶,緹緁十重。看到的人掩口大笑,斯文之族,多半像這。
《闕子》:宋國的一個蠢人在齊國梧台的東面得到了一塊燕石,拿回家後珍藏起來,認為是了不起的寶貝。從周王朝來的客人聽說了,就去看這塊寶貝石頭。主人洗澡齋戒7天,穿著玄黑色的禮服,殺掉牲畜,舉行最高規格的祭祀來開啟寶貝,只見它用華美的匣子一重重裝著,又用紅黃色的絲巾一層層包裹著。客人見了石頭,俯下身子,掩住嘴巴,到底還是笑出聲來:“這是燕石啊,與磚瓦沒有什麼差異。”主人大怒道:“你這是商人的說法,騙子的心思!”然後,他把燕石藏得更加嚴密,護守得更嚴謹。

釋義

“革匱十重,緹巾十襲。”就是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以示珍貴。後因謂鄭重珍藏為“緹襲”。

相關詩詞

火數四百炎靈銷,誰其代者當塗高。
窮奸極酷不易取,始知文章基扃牢。
坐揮長喙啄天下,豪傑競起如蝟毛。
董呂傕汜相繼死。紹術權備爭咆咻。
力強者勝怯者敗,豈較才德為功勞。
然猶到手不敢取,而使螟蝗生蝮蜪。
子丕當初不自恥,敢謂舜禹傳之堯。
得之此以失亦此,誰知三馬食一槽。
當其盛時爭意氣,叱吒雷雹生風飈。
干戈戰罷數功閥,周蔑方召堯無皋。
英雄致酒奉高會,巍然銅雀高迢迢。
圓歌宛轉激清徵,妙舞左右回纖腰。
一朝西陵看拱木,寂寞繐帳空蕭蕭。
當時淒涼已可嘆,而況後世悲前朝。
高台已傾漸平地,此瓦一墜埋蓬蒿。
苔文半滅荒土蝕,戰血曾經野火燒。
敗皮弊網各有用,誰使鐫鑱成凸凹。
景山筆力若牛弩,句遒語老能揮毫。
嗟予奪得何所用,簿領朱墨徒紛淆。
走官南北未嘗舍,緹襲三四勤緘包。
有時屬思欲飛灑,意緒軋軋難抽繰。
舟行屢備水神奪,往往冥晦遭風濤。
質頑物久有精怪,常恐變化成靈妖。
名都所至必傳玩,愛之不換魯寶刀。
長歌送我怪且偉,欲報慚愧無瓊瑤。
2、題趙大年金碧山水圖
王孫胸中楚七澤,不學庸史夸水墨。試開緹襲拂蛛絲,半幅鵝溪射金碧。
余聞女媧鍊石補天缺,石破壓天天柱折。五色墮地金嵯峨,六鰲跨海吹銀波。
扶桑玉虹下天半,貝闕珠宮紫雲滿。桃花笑作十洲春,劉郎此地聞雞犬。
系我不從天津槎,自閱妙畫徒驚嗟。迷魂一夜飛蝴蝶,覺來半破篷窗月。
3、送游堯臣歸閩六首 其一
王炎
荊璞天下珍,價重金百鎰。誰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識。
陸沈黃綬間,心不計喧寂。挽之置通津,誰借一臂力。
窮山抱白虹,緹襲貴燕石。
客行端似未歸雲,指點璿杓幾易辰。喜有風花黃作暈,似聞溪漲綠生鱗。
我從走俗言無味,君已鳴文筆有神。繡段炳然空辱贈,急翻緹襲掃蛛塵。
5、金太子允恭墨竹
劉因
手澤明昌秘閣收,當年緹襲為誰留?露盤流盡金人淚,應恨翔鸞不解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