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

旃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是zhān,本意 :1、古代的一種赤色曲柄旗。2、通“氈”,一種毛織品。3、之、焉二字的合讀。旃是形聲兼會意字,“(yǎn)”為形旁,“”為聲旁,“丹”也表意,指紅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旃
  • 拼音:zhān
  • 字形結構:左右結構
  • 部首:方
  • 筆畫數:十畫
  • 五筆:YTMY
  • 倉頡:YSOBY
  • 統一碼:65C3
  • 四角號碼:08247
  • 字級:二級
  • 異體(《說文》或體) 
字源解說,釋義,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詞語,

字源解說

旃是形聲兼會意字,“(yǎn)”為形旁,“”為聲旁,“丹”也表意,指紅色。此外《說文》中有一個異體字作“旜”,是形聲字,“㫃”為形旁,“亶”為聲旁。如今規範化,以“旃”為正體。
旃

釋義

(1)本意 〈文言義〉〖名〗古代的一種赤色曲柄旗 [red flag]
以為轅門。――《穀梁傳·昭公八年》
通帛為。通以赤色為之。――《釋名·釋兵》
引申泛指旌旗
收功單于。――晉·陸機《飲馬長城窟行
又如:帛(紅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幟);旃戎(軍旅)
(2)〈文言義〉〖名〗通“氈”,一種毛織品。 [felt]
不知其可以為旃也。――《淮南子·齊俗》
裘。――《史記·匈奴傳》
毛並咽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旃席(氈帳);旃衣(以毛氈等製成的衣服);旃車(氈篷車);旃席(氈席;毛氈)
(3)〈文言義〉〖助〗之、焉二字的合讀
(希望你奮發有為)
上慎哉,猶來無止。――《詩經·國風·魏風·陟岵》。馬瑞辰通釋:“之、旃一聲之轉,又為‘之焉’之合聲,故旃訓‘之’,又訓‘焉’。”
黃髮在廷,余感忘古人求舊之義。勉旃!夙夜服此訓辭。――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
有時僅相當於代詞“之”
後漢書·張衡傳》:“或不速而自懷,或羨旃而不臻。”
(釋義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諸延切,音饘。《說文》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眾,周禮曰:通帛為旃。○按《周禮·春官》司常,今作旜。《爾雅·釋天》因章曰旃。《注》以帛練為旒,因其文章,不復畫之。《釋名》旃,戰也。戰戰恭已而已也。三孤所建,象無事也。《左傳·昭二十年》旃以招大夫。
《博雅》旃,之也。《詩·魏風》上愼旃哉。《左傳·桓九年》虞公求旃。
《小爾雅》旃,焉也。《詩·唐風》舍旃舍旃。《箋》旃之言焉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乙曰旃蒙。
《史記·匈奴傳》被旃裘。《前漢·王褒傳》夫荷旃被毳者。
《韻補》葉之人切。《陸雲·夏府君誄》廣命俊乂,惟弓與旃。震我聲敎,遇響惟殷。

說文解字

【卷七】【㫃部】旃
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眾。從㫃丹聲。《周禮》曰:“通帛為旃。”旜,旃或從亶。諸延切

說文解字注

(旃)旗曲柄也。漢田蚡傳曰。前堂羅鐘𡔷。列曲旃。蘇林雲。禮、大夫立曲旃。曲旃、柄上曲也。按蘇林所據禮正與周禮司常孤卿建旜、大司馬帥都載旜合。帥都、遂大夫也。左傳曰。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正謂大夫用旃也。庸風傳曰。乾旄、大夫之旃。子虛賦。靡魚須之橈旃。張揖曰。以魚須為柄。師古曰。橈旃卽曲旃也。所㠯旃表士眾。旃當為展。以曡韻為訓。聘禮曰。使者載旜。注云。載之者、所以表識其事也。及竟張旜誓。注云。張旜、明事在此國也。此與仲秋治兵載旜皆展表士眾之義。從㫃。丹聲。諸延切。十四部。叚借為語助。如尙愼旃哉。傳曰旃、之也。周禮曰。通帛為旃。司常職文。注云。通帛謂大赤。從周正色。無飾。爾雅。因章曰旃。郭雲。因絳帛之文章。不復畫之。
(旜)或從亶。亶聲也。周禮、禮經皆如此作。

詞語

旃裘】zhānqiú
[fur coat] 即“氈裘”。毛制的衣服
旃裘筋角。――《史記·貨殖列傳》
旃檀】zhāntán
[sandal(wood)] 古書上指檀香。也作“栴檀”。[梵語 candan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