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觀光團

網路觀光團

網路觀光團,通常是指某網站或者論壇網友自發組織的網路觀光團體,只要看到有趣的、震撼的、有爭議的內容,他們就會一呼百應,群起而觀之,並在被觀賞對象那裡留下來訪的痕跡。網路觀光團不僅僅是到此一游的網路衍生,網友在表達關注的同時,還往往會表達對某網路事件或批判或支持或不屑等諸多複雜的態度。網路觀光團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網路文化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路觀光團
  • 解釋網友自發組織的網路觀光團體
  • 類型:網路文化現象
基本介紹,發展過程,誕生背景,形成過程,觀光團詳解,觀光對象,觀光內容,觀光形式,成員態度,著名觀光團,介紹,比較,社會影響,發展趨勢,社會評論,社會問題,

基本介紹

如今,在瀏覽一些熱門帖子和視頻的時候,常可以看到有網友留言“天涯觀光團”、“貓撲觀光團”、“豆瓣觀光團”等字樣。所謂“××觀光團”通常指某網站或者論壇的網友自發組織的網路觀光團體,只要看到有趣的、震撼的、有爭議的內容,他們就會一呼百應,群起而觀之,並在被觀賞對象那裡大筆一揮留下痕跡。不過,網路觀光團不僅僅是到此一游的網路衍生,網友在表達關注的同時,還往往會表達對某網路事件或批判或支持或不屑等諸多複雜的態度。網路觀光團正逐漸成為了一種新興的網路文化現象。
網路觀光團網路觀光團

發展過程

誕生背景

網路觀光團這一獨特的網路文化現象的產生,“玩命”認為這是中國看客文化的一種網路體現。中國人向來是喜歡看熱鬧的,馬路上只要有人喊一嗓子“呦,有人打架了”,保證立即能招來一堆看客過去。網路觀光只不過是將這種吆喝放到了網路這個更加發散的平台上,形成了更有組織、更有規模、更有紀律的看客團隊。
網路觀光團網路觀光團

形成過程

從最初“木子美”的出名到“芙蓉姐姐”的走紅,再到“艷照門”的轟動,我們不難發現網路上原本就活躍著眾多“遊客”。只不過原來網友是以“散客”的形式在網路世界里“遊覽觀光”,而如今,這些散客的瀏覽行為逐漸演變成了組團瀏覽的集體行為。
具體地說,“網路觀光團”是一種網友自發組織起來的、鬆散的、非正式的虛擬網路群體,因其行為模式酷似旅遊觀光團而得名。通常,一個“網路觀光團”是這樣形成的:當某位網友看到了一個有趣的、令人震驚的,或有爭議的網路新聞、部落格文章、論壇帖子或網路視頻後,在某個論壇上(天涯貓撲、校內等)或即時通訊群組中(QQ群或MSN群)發出召集信息,並附上連結地址,號召更多的網友前去瀏覽。目前,根據組團不同地點形成了“天涯觀光團”、“貓撲觀光團”和“豆瓣觀光團”等3個著名的“網路觀光團”,其成員被稱為團友。在虛擬的網路空間,“網路觀光團”通過團友留言的形式體現團體的存在。
研究發現,最早明確提出成立“觀光團”的是作者“一江水”。2007年11月6日,“一江水”發表了一篇題為《小城11月上旬部落格觀光團報名處》的文章,目的是組織網友集體訪問其定期推薦的天涯部落版的“小小城市”中的部落格。此後,陸續、頻繁地組織網友觀光的行為出現於2008年1月天涯網的娛樂八卦版。到了2月份,大量以“天涯觀光團”署名的留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開始有網友詢問“什麼是天涯觀光團”。
有人認為,“豆瓣網的觀光團”始於2008年2月17日成立的“當時我震驚了”小組。該小組已達39124 人。其留言內容基本上是表示“震驚”之意,但是其留言並沒有統一的格式。關注的內容比較單一,組織性也比較差。其行為雖具有某些觀光團的特質,但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網路觀光團”。正式的“豆瓣觀光團”創建於2008年12月1日,目前團員已達15131 人,有自己的團規:“遠離國事、遠離政治、遠離宗教、遠離色情、遠離髒話”和統一的留言格式(詳見後文)。他們已形成3種組團方式:在豆瓣網內組建觀光小組、建立即時通訊群組(MSN群和QQ群)、在其他網站(校內百度天涯51網、網易騰訊YOUTUBE土豆網飯否網開心網等)開設“豆瓣觀光團”帳號。

觀光團詳解

觀光對象

要想入觀光團的法眼,照豆瓣觀光團的說法,需是牛B、2B、裝B事件,按我的理解,則是物、雷事、極品男女。總之那些淹沒在日常生活 塵埃中的人和事,就讓他們死去吧,必須是超出日常生活體驗甚至是人類想像極限的事物,才能稍稍挑逗團員的神經。

觀光內容

從三個觀光團的口號可以看出,他們主要關注網路上一些超出經驗範圍以外的一些事件或言論。特別是娛樂八卦事件。天涯觀光團更多出現在土豆等視頻分享網站上,對一些自拍視頻或藝人進行嘲諷。而一些特殊群體,比如以非主流自居的blog社區,相貌出奇的男同性戀者等也容易引發觀光團圍觀。新聞事件,以比如冰島破產在引發網友議論的同時,也出現了觀光團的大討論及回帖。另一方面,對其所在社區的批評言論也容易引起以觀光團為明的集體圍攻。近期引起觀光團圍攻的事件就是一篇名為《中國網名發起“團購”冰島》的新聞報導。三大觀光團紛紛現身。

觀光形式

任何瀏覽過被觀光團關注帖子的人都很容易發現。觀光團很注意回帖的形式,一些觀光團還對回帖內容和組成的頁面形式作出了規定。以豆瓣觀光團為例,規定的常用的回帖內容為:豆瓣觀光團前來圍觀,豆瓣觀光團到此圍觀並紛紛討論。(可以加上您的創意),豆瓣觀光團表示對此次事件負責,豆瓣觀光團成員XX從XX發來賀電,豆瓣觀光團前來圍觀,在豆瓣觀光團面前,一切都是塵埃
網路觀光團網路觀光團
當然團員可以自己定義回帖內容,但必須遵守的規範則是儘量保證整個回帖頁面出現以團名為主語的不斷重複的回帖內容,以達到在形式上的統一。通常稱為“保持隊形”。

成員態度

成員態度體現更多是以一種集體重複內容來獲得鋪天蓋地般的效果。對所圍觀主題本身並不發表過多評價。其形式像極了真正意義上的觀光團,一起來,在相同的地方拍照留戀,更多評價探究。網路觀光團通常就是以一哄而上,迅速消失的形式來表達態度的。對一個事件的評價通常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可以達到數十頁的回帖。
網路觀光不僅是到此一游
在越來越多的網友自發地組織起各種網路觀光團時,當越來越多的帖子的留言區域出現網路觀光團的足跡時,網路觀光團這種網路到此一游的形態已經被賦予了更多深層的含義。
網路觀光不僅僅是獵奇、湊熱鬧、表達存在和關注的一種形式,它同時也在表達觀光成員的某種態度。
網路是個放大器,它常可以將生活中人所隱藏的欲望、弱點放大,形成某種荒誕的東西,這從如今網路上泛濫的跪求富婆包養帖、炫富帖、徵友徵婚帖、艷照帖中可見一斑。而網路觀光團所選取的觀光對象常常就是這些超出常理之外的荒誕的網路事件,如豆瓣觀光團所言,觀光團的宗旨就是關注所有網路牛事、雷事和極品事。
在觀光的同時顯示“一種通過圍觀來表達的判斷”,“玩命”這樣解釋觀光的意義。他告訴記者,“天涯觀光團”這五個字所要表達的,有時候是讚揚,有時候是批評,有時候甚至是一言不發地將之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通過眾網友目光的灼燒,從而讓被關注者產生某種自省。“玩命”舉了幾個例子,像最近很紅的潑婦為吃魚翅在地上打滾的視頻,天涯觀光團就留下了大量的足跡,表達自己驚詫和否定的態度。

著名觀光團

介紹

目前,三個最著名的網路觀光團是天涯觀光團、貓撲觀光團、豆瓣觀光團。
豆瓣觀光團豆瓣觀光團
豆瓣觀光團:豆瓣觀光團是豆瓣網路上一群迷離撲朔整到處留言的人的名號。
天涯觀光團:網路用語。“天涯”是指“天涯社區”。但天涯觀光團的主要都是娛樂八卦版的童鞋(諧音:同學,網路用語)。八卦版上一旦有很雷人的帖子時,那群人就蜂擁而至,都以“天涯觀光團”留名。當然還包括了網路上面一些很紅,或者同樣很雷的帖子,大家也會以天涯觀光團的名義留言。天涯觀光團的出現就如同一個被雷到的標誌一般。

比較

觀光團的出現可能和2006紅極一時的“銅須先生”事件有關,mop網民在人肉搜尋銅須先生的過程中,組成了團隊。但真正以有組織的形式(建立QQ群,利用貓撲發布集體行動公告,提出觀光團口號),以“Mop觀光團”在社區里回帖卻出現在2008年。從2008年3月觀光團的公告中可以看到,這個網路群具有9個QQ群,並且已經人滿為患,加入還需要審核。同時在新浪開設了擁有了自己的貼吧。
網路觀光團
相比mop觀光團,天涯觀光團最早更多針對是社區內的帖子。中文百科的簡短解釋說“天涯觀光團”主要都是“娛樂八卦”、“八卦江湖“兩個版的網民。一旦這兩個版中出現“很雷人的帖子,那群人就蜂擁而至,都以‘天涯觀光團’留名。”但從現在天涯觀光團的發展來看,這個團體已經成為集體行動最快的團體。被觀光團青睞的帖子後邊最快出現的通常是天涯觀光團。但對天涯觀光團最早的出現卻難尋跡象。
豆瓣觀光團的出現和豆瓣上比較新的一些小組有密切的關係,問及身邊一些團員。一致說組團最早都是從加入“當時我就震驚了”小組開始的。這個小組建於2008年2月,一個月後以“豆瓣觀團”為名的小組建立。其後,在7月和12月又分別有兩個同名小組建立。
相對於天涯觀光團含蓄的觀光留言,豆瓣觀光團則使用了更直觀的方式。豆瓣觀光團常常用“在豆瓣觀光團面前,一切都是塵埃”、“豆瓣觀光團到此圍觀並紛紛流下激動的眼淚”、“豆瓣觀光團到此圍觀樓主並表示震驚”、“豆瓣觀光團到此圍觀並表示火星”、“豆瓣觀光團表示對此次事件負責”等固定的留言格式來表達態度。

社會影響

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
首先,從上述“網路觀光團”的信息傳播流程來看,它是一個具有加速度的信息傳播過程,它的傳達率具有幾何倍數增長的可能性。其次,在這一信息傳播過程中每個網友擁有同等的傳、受信息的權利和同等的使用網路進行再傳播的可能性。而這種媒介的使用,使得任何一個普通的網路用戶都可能產生以往只有廣播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專業傳播者才能產生的強大影響力,從而加快了信息的傳播。然而,鑒於“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古老的傳播規律,這種“網路觀光團”極有可能偏助負面信息的傳播,放大了信息總量中負面信息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會造成大量的注意力資源浪費。
形成了強大的輿論場
觀光團與散客形式瀏覽最大差別就在於散客的留言是雜亂的,好似七嘴八舌的議論。而觀光團的留言形式整齊,內容趨向一致,猶如眾口一詞,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話語力量。以“豆瓣觀光團”圍觀新聞《中國網友發起“團購冰島”行動》 為例。在655條留言中,觀光團留言共279條,占42.6%。從2008年10月14日到2009年4月23日 共歷時191天,55.2%的留言匯聚在前10天。留言格式基本上是以下5種形式:“豆瓣觀光團”前來(文明、繼續……)圍觀;“豆瓣觀光團”對此次事件表示(遺憾、震驚、慰問、對此事負責……);“豆瓣觀光團”拍照留念;“豆瓣觀光團”到此一游;“豆瓣觀光團”成員××(網名)從××(網站、或地名)發來賀電,統一的留言格式猶如旅遊團整齊的隊形。在時間維度,使原本歷時的觀光足跡以網路文本形式得以共時的再現;在空間維度,將分布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網友分散的話語彙聚到一個特定的網路空間內,以團體的名義發聲,格式化的簡單言語表明了讚揚、否定、震驚等鮮明的立場,形成強大的輿論場。
加深了媚俗趣味傾向
根據研究,“網路觀光團”現象最早誕生於天涯論壇的娛樂八卦版,這使得“網路觀光團”行為帶有與生俱來的媚俗獵奇傾向。通過對天涯論壇中觀光召集帖所推薦的“景點”進行分析發現,觀光團導遊們推薦的內容集中在:個人隱私、荒誕怪異、色情暴力狂人怪語等類型的景點,用當今最流行的網路語言來概括則是——“雷人”、“事”。此外,從“豆瓣觀光團”的團規也不難看出其追求娛樂性的單一目標。因而,“網路觀光團”的行為進一步加深了自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一直未能克服的媚俗信息泛濫問題。鑒於“網路觀光團”的快速傳播過程,極可能使大量低價值,甚至是無價值的信息充斥網路間。由過多的媚俗信息構建出的媒介擬態環境(Pseudo-Environment)將與真實社會產生巨大差異。這種誕生於觀光團高圍觀率的熱點問題往往不是現實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更不是重要的社會問題。

發展趨勢

當前“網路觀光團”尚處於成長期階段,無論是網民還是研究者都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愛護。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其快速傳播的特性,傳播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信息;另一方面則應通過適當的議程設定進行“觀光”引導,避免其媚俗趣味和侵犯他人隱私的不良傾向,使其能夠成為和諧網路文化的一部分。
在茫茫的網路信息海洋中,觀光團不但為網友提供了信息導覽服務,還滿足了其群體歸屬感的需要。因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和個體日益依賴網路交流的社會中,“網路觀光團”文化無疑將會繼續蓬勃發展。一旦具有旅遊集散中心性質的專業觀光團網站面世,將目前分散在各著名網站麾下的觀光團匯聚一堂,那么,“網路觀光團”的發展將會出現一次質的飛躍。專業觀光團網站出現的意義在於它不但能構建一個快速傳播信息渠道,而且能匯聚大量的注意力資源,以及由此形成一個強大的輿論場。如果說谷歌和百度網站匯聚了主動搜尋信息的人,專業部落格網站匯集了想表達自己思想的人,那么,專業觀光團網站匯集的則是網路看客,它們擁有當今最稀缺的資源之一——注意力。因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專業觀光團網站將會在網際網路發展史上寫下重要的一筆。

社會評論

網路觀光團的出現會否像“人肉搜尋”一樣引發道德和法律的為題還有待觀察。但就其緣起,關注點和出現形式來看,這樣的網路集體行為似乎已經向有組織化的“網路暴民”發展的趨勢得更近一步的研究。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新的網路集體行為,也可以成為研究各社區間互動的一個例子加以注意。

社會問題

方興未艾的網路團體觀光現象不禁會讓人聯想到頗具爭議的另一網路群體行為——“人肉搜尋”。
兩者的本質差別在於:對觀光團而言,在傳播過程中信源的信息含量不發生改變。而“人肉搜尋”是滾雪球式的信息傳遞,信息含量越來越大。在輿論影響力方面,觀光團的團友往往一鬨而散,評論點到即止;而“人肉搜尋”的“人肉引擎”通常越聚越多,深入探究事情的原委。因而,圍觀一般並不會引來道德和法律問題,而“人肉搜尋”通常伴有侵犯他人隱私、道德審判和濫用私刑等不良影響。
然而,事實上網路圍觀與“人肉搜尋”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遙。4月24日發生的“‘暈機女’事件” 就是很好的例證。一個“90後女孩”Shirley在其豆瓣網部落格中說了一句“會暈機,想買私人飛機”而被眾網友冠以“暈機女”進行圍觀。在短短時間裡,便有成千上萬的網友湧入Shirley的個人主頁。隨後,又有網友把Shirley更多日誌以及相片轉發到天涯論壇上。在短短3天時間,更是吸引了上百萬網友的觀光,近8000人的跟帖討論。圍觀過程中事態很快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圍觀”到“人肉搜尋”,最後演變成人身攻擊。她的QQ空間、私人部落格、校區域網路ID、Facebook的ID、Space的ID以及MSN等,都被網友公布於豆瓣的觀光團小組。在網友的圍觀下,她只好註銷了自己的校區域網路用戶名,刪除了部分豆瓣日誌和QQ空間相冊,並稱將以“網路隱私權肖像權”被侵害為由抗訴法院。由此可見,假使圍觀僅僅是出於一種獵奇或看客心態,那么,還無傷大雅。然而,一旦“網路圍觀”與“人肉搜尋”合流,那就難免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困擾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