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

綦江

綦江,長江上游南岸支流。發源於烏蒙山西北麓貴州省桐梓縣北大婁山系,流經重慶市綦江區,於江津區仁沱鎮順江村匯入長江。

據明代曹學佺《蜀中名勝記》載: “江發源夜郎,作蒼帛色,故名綦。”因流經夜郎境曾稱夜郎溪。南齊時稱棘溪,元代又稱南江。流域處於貴州省北部和重慶市西南部,位於東經 106°19†~ 107°15†、北緯28°11†~29°18†,地跨貴州省桐梓縣、習水縣和重慶市綦江區、江津區、南川區、巴南區等6 個區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綦江
  • 所屬水系:長江
  • 流經地區:貴州省、重慶市
  • 發源地:烏蒙山
  • 長度:220 千米
  • 流域面積:7020 平方千米
  • 支流:通惠河、筍溪河、清溪河等
幹流概況,上游,中游,下游,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流域情況,地貌地質,水旱災害,經濟社會,治理開發,水利建設,航運,水能開發,

幹流概況

綦江河長220 千米,流域面積7020 平方千米。按河谷地貌及河道特徵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①河源至綦江趕水鎮段為上游,又稱松坎河,河長約 80 余千米,平均坡降約13‟,河寬一般30~60 米。②趕水至綦江區城為中游,河長約60 千米,河寬一般60~100 米,平均坡降約1.3‟。趕水以下始稱綦江。③綦江區城以下為下游,河長約 70 千米,河寬一般 80~150 米,平均坡降約 0.5‟。 綦江水系呈樹枝狀分布。流域面積大於300 平方千米的支流共5 條:左岸的筍溪河、清溪河;右岸的新站河、蒲河、藻渡河。流域面積 100~300 平方千米的支流共5 條:左岸的郭扶河、楊渡河、東溪,右岸的扶歡河、通惠河。

上游

綦江自發源地至趕水鎮稱松坎河。自源頭向東至勝利鄉與發源於韭菜壩的支流相匯,折向東北經蒙渡,至松坎鎮。松坎千年古鎮,是清代後期綦江上源崛起的小港之一,素稱“黔北門戶”。鹹豐七、八年(1857、1858 年)貴州戰亂頻發,“各途皆阻,惟松坎尚通川路”。在松坎設有水文站。向北又轉西偏北入綦江區境,至趕水鎮,左納楊渡河、右納藻渡河。
幹流。南北朝·齊時稱僰(bo剝)溪,亦名夜郎溪;元代稱南江;今上游段名夜郎河,長江一級支流。綦江河源,歷史以來,一說發源於省桐梓縣夜郎壩;亦說發源於桐梓縣銅鼓園;1984年12月《綦江縣水利電力農機志》確定:“從1:50000地形圖上量算,以長度、流域面積、流量比較,則夜郎河(蒙渡-大潭)西源1711.8米高地黃瓜埡分水嶺作源頭為宜”,即習水縣仙源鎮黃瓜埡東側大獐村河壩組河壩為綦江河源。綦江河自西而東流經仙源鎮大獐村河源組洞口壩入地下為暗河,於小獐村三元組倒鏵洞出流復為明河。至大石村岔口組岩侖崗入桐梓縣境,漸轉自東而北向,經蒙渡、捷陣、三元、松坎、九店及綦江縣趕水、東溪、綦江縣城,於江津區杜市鎮彭橋入江津區境至仁沱鎮順江(古稱僰溪口)匯入長江。綦江河全河長222.3千米,自然落差1535千米,比降0.53‰,流域面積7140平方千米。其中境段長15.8千米,自然落差720米,比降45.6‰,多年平均流量1.34立方米/秒。
松坎河坡降陡、灘險密、河槽淺,常年水深僅30~40 厘米,流速一般2~3 米每秒,河床多大卵石或頑石。船舶行駛,不僅上水拉縴,下水也需利用挽纖控制航速航向,或船工涉水抬船推進,有的河段船體幾乎是擦著河床航行。清鹹豐年間,老百姓曾創造了一種純由木板釘合而成的僅見於綦江航運的“軟板船”。清同治年間,治理松坎河,解決部分航段運輸困難。光緒年間,對松坎至江口數百里水路加以疏浚;並開拓松坎河上游,航線由松坎向上延伸六七十里,直抵新站。民國23 年和民國28 年,分別對桐梓縣松坎河段及松坎白石塘至趕水段進行治理。抗日戰爭期間,松坎河是由重慶經川江、綦江、松坎河水運至松坎,再轉貴陽的“築渝”聯運線的組成部分。

中游

趕水鎮以下始稱綦江,至綦江區城古南鎮為中游。綦江過趕水北流約 40 千米,至東溪鎮左納東溪。在東溪設有水文站。復北流,於三江(三溪)鎮右納蒲河,再至綦江縣城右納通惠河。綦江流域中段,以深丘為主,有部分中低山。中下遊河段仍然灘險眾多。重 7 慶市境內就有灘險127 處,平均約1 千米有一灘險。有兩處稱為“峒”的特大險灘,亂石堆積,上下游落差大,水流從亂石穿流。其中,羊蹄峒在趕水下游約4 千米,灘長約 1 千米,河底高差 6 米;蓋石峒在趕水下游約 13 千米,灘長 500 多米,河底高差7.5 米。
東溪古鎮,原名萬壽場,有 1300 多年歷史,有西漢古鹽道天梯、明清穿斗結構吊腳樓民居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是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
綦江區處於流域腹地,周代屬巴國疆域,公元619 年建制南州;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明玉珍據蜀稱帝,始置綦江縣,至今 630 餘年。綦江農民版畫蜚聲中外,1987 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下游

綦江河過城,北流入江津市境,左納清溪河。至江津賈嗣鎮,有五岔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5566 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97.8 立方米每秒(39 年),水位變幅12.3 米,枯水期水深0.8 米,歷年實測最大洪水洪峰流量4930 立方米每秒(1963 年)。過賈嗣又依次左納紫荊溝、筍溪河。流域面積 1230 平方千米。綦江復北流至仁沱鎮順江村匯入長江。江口段受長江回水頂托,20 年一遇洪水,回水可至江津市五福約45 千米;一般洪水亦達連千子約35 千米。

水文特徵

綦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 毫米;其中在5~10 月,約占全年的 70%~80%。降水量較大的地區主要在蒲河流域。中下遊河谷、丘陵地帶降水量較小。重慶萬盛站多年平均降水量1202.1 毫米。江津沙灘站1973 年降水量1585.7 毫米,為流域內實測最大記錄;蒲河綦江縣石角站1960 年降水量663.7 毫米,為最小記錄。流域內歷年最大 24 小時降水量為 216.5 毫米(綦江 1963 年)。 徑流 綦江幹流控制站五岔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1.5 億立方米,最大 4 年徑流量為48.1 億立方米(1954 年),最小為18.8 億立方米(1961 年)。綦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8.5 億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為342 萬噸。
上游及中游東溪鎮以上河段,一般為Ⅱ類;東溪鎮至綦江縣城段,一般為Ⅱ~Ⅲ類;綦江縣城以下,水體有輕度污染,氮、磷超標,有富營養化趨勢,一般為Ⅲ~Ⅳ類。
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 38.5 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約 36 萬千瓦,技術可開發量約17.1 萬千瓦;經濟可開發量12.4 萬千瓦。

主要支流

響馬河,屬貴州松坎河水系,發源於黔北崇山峻岭之中,於響馬河漂流起漂處的兩河口流入重慶綦江趕水鎮地界,在趕水與藻渡河羊肚河三河同匯綦江河。
清溪河,古名奉恩溪,發源於貴州習水茂密的原始森林,是綦江縣境內最優美的河流之一,經貴州、江津四面山、綦江中峰、永新至清溪口匯入綦江,流域長約80公里。
楊渡河,發源於習水縣東北大婁山系,北流入綦江區境,河長35 千米,流域面積257 平方千米。
藻渡河,是綦江河一級支流,發源於重慶市南川區金佛山自然保護區,經南川區頭渡鎮、金山鎮,向南進入貴州省桐梓縣,過獅溪鎮、羊蹬鎮、坡渡鎮,進入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在趕水場鎮處匯入綦江河。 藻渡河流域面積1189km2,河道全長102km,總落差1550m,平均比降8.1‰。其中重慶市境內流域面積469km2,河長48km,落差1185m。 河面寬30~60m,河窄坡陡,呈典型的深丘峽谷地形。 流域內植被較好,耕地率低,流域上游為金佛山暴雨區,洪水陡漲陡落,來水量較豐沛,多年平均徑流深達700mm以上。
通惠河,發源於巴南區陳家鄉南山岡,入綦江區境後,左納小石壩河,於綦江區城東匯入綦江;河長32 千米,流域面積198 平方千米。
清溪河,發源於貴州省習水縣蛇皮峰,北偏西流為江津市與習水縣界河;在江津市境,入清溪溝水庫(總庫容 1638 萬立方米)。出庫後復入綦江縣境,又經馬頸子水庫,再過鵝公沱船閘、詹灘船閘,至溪口匯入綦江;河長61 千米,流域面積414 平方千米。
藻渡河,綦江右岸支流,流域面積1190餘平方公里。藻渡河發源於重慶市南川市金佛山東側大埡口,先流入貴州省桐梓縣,後又轉向進入重慶市綦江區,經藻渡鎮匯入綦江。河長約95公里,平均坡降約16.3‰。
筍溪河,綦江下游左岸支流,流域面積約1190平方公里,發源於重慶市屬江津市南隅,左、右兩源流向西北於習水縣與重慶江津市界附近合流後進入江津區。筍溪河上段與茶壩河、飛龍河支流,從互相鄰近的發源地向北偏西平行流程約50~70公里,先後匯合,再於白溪匯入綦江。河長120餘公里,平均坡降約8.5‰。
由於習水河分水嶺所隔及黔、渝、川三省(市)行政區劃之限,境內綦江河流域被分割為東、北兩片,總計流域面積415.9平方千米,占國土面積的13.3%。轄支流31條,總長188.7千米,河網密度為0.45千米/平方千米。其中流域面積20-100平方千米的支流7條,共長107.7千米,流域面積405.5平方千米,占該流域總面積的97.5%;流域面積小於20平方千米的支流24條,共長81千米,流域面積10.4平方千米,占該流域總面積的2.5%。
溫水河,境段因溫水鎮東大木林一溫泉而名溫水河及溫水鎮,重慶市綦江縣境段稱揚渡河,為綦江一級支流。發源於溫水鎮小彎崗,由東而西至溫水鎮折向東北,流經星文、平原,於犁園壩入綦江縣境而為地下暗河至獐獅壩復出,經金雞岩、小漁沱於趕水鎮匯入綦江。全河長46.1千米,落差1094米,比降12.5‰,其中習水段長17.8千米,落差213米,比降12‰,多年平均流量1.72立方米/秒。流域面積78平方千米。
天池。位於仙源鎮西北小獐村天池組,距縣城61千米。距仙源鎮約3千米,石灰岩溶蝕發育而成的天然湖泊。集雨面積1.58平方千米,池水面海拔1420米,平均水面長257米,水面寬192米,水面面積49344平方米(約5公頃),平均池水深10米,蓄水量49.3萬立方米。池區基流量約5公升/秒,由池邊溶洞排出,經地下暗河匯入溫水河。池邊小煤窯已關閉,池水還原自然狀態。多年平均氣溫12.7度,按38年同步系列氣象資料計算,天池多年平均白天有舒適月3個月,溫暖月2個月,涼爽月2個月,稍冷月5個月,夜間有舒適月2個月,涼爽月3個月,稍涼月7個月。都是適宜旅遊的氣候。與附近綦江源、仙源洞、萬家溝水庫,溶洞群落、天然氣候、跑馬崗構成唯一高原型多元性待開發的休閒避暑旅遊區。2006年3月22日,確定為重點水源保護單位。
清溪河,上游段曾名清溪溝。為綦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寨壩鎮石包坪。自東南而西北向,流經寨壩鎮白螺壩大致沿習水、江津邊界至黃蓮溝入江津區境,過太平埂轉東向,至三角潭與發源於坭壩鄉文二坪的張家溝匯合後入綦江縣境,經中峰寺至黃家灣轉向東北,過永興場至清溪口匯入綦江。幹流長63.3千米,落差889米,比降14‰,流域面積489.4平方千米。其中習水段長18.6千米,落差525米,比降28.2‰,多年平均流量1.01立方米/秒,流域面積50.7平方千米。
筍溪河,上游段習稱茶壩河、頭道河,在江津中咀納入復興河後始稱筍溪河。為綦江一級支流。發源於大坡鄉飛鴿村群力組寨門。自東南而西北至洪海界碑入江津區境。經四面山、蔡家、柏林、李市、先鋒,於仁沱鎮,白溪羊滿組匯入綦江。全河長120千米(其中習水段長10.7千米,落差53.5米,比降5‰),多年平均流量20.1立方米/秒,(其中習水段多年平均流量0.51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061立方米/秒),流域面積1168.9平方千米(其中習水境15.8平方千米)。

流域情況

綦江流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3~19 攝氏度,月均最高氣溫多發生在7 月。綦江縣城極端最高氣溫44.5 攝氏度(2006 年)。全年無霜期250 天~350 天。

地貌地質

綦江地處川東平行嶺谷區,地勢由南向北傾斜,東部又略高於中、西部。流域上段位於四川盆地外圍中低山區,南面是大婁山山脈,東側為金佛山山脈。中段以深丘為主,有部分中、低山,西側為支流清溪河、筍溪河的上部山區。綦江縣城以下,大部分屬盆地淺丘區。江津境內,多數丘陵散布於廣大的沿江平壩上,丘頂高程一般在500 米以下。 流域位於重慶陷褶束華鎣山穹褶束,由南向北有大盛場向斜、南溫泉背斜、中鋒寺向斜、石龍峽背斜和觀音峽背斜。出露地層為寒武系至侏羅系(缺泥盆系、石碳系),主要岩石有灰岩、白雲岩、砂岩、泥岩和頁岩。
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段,系中低山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林產品以松、杉、柏木為主。有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在內的多種珍稀植物。流域內礦藏以煤、鐵礦為主,已探明煤炭儲量30 多億噸,大都分布在沿江一帶和叢山中。流域內江津四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重點風景名勝區。萬盛黑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黑山谷和石林是國家AAAA 級風景區。綦江區東溪鎮、江津市中山鎮是重慶市歷史文化名鎮。還有重慶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津灰千岩崖畫、朝源觀道教造像以及綦江柏樹林和七拱嘴崖墓群等眾多歷史文化遺存。

水旱災害

綦江流域水旱災害嚴重。據記載,自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 年)至民國 11 年(1922 年)的354 年中,有嚴重水旱災害53 次,平均6 年半一次。甚至連年受災,或在同一年內水災旱災均有發生。 旱災 流域中下段處於四川盆地東部伏旱區,素稱“十年九旱”。《綦江縣誌》記載:明萬曆十六年(1588 年),大旱,民掘草根為食。萬曆十七年, 5 大旱民掘草根、削樹皮充飢,死者無數。自1961~1980 年的20 年中,嚴重伏旱 2 年,重伏旱8 年,中伏旱6 年,輕旱3 年。 水災 綦江流域降雨年內分布較為集中,且夏季常有暴雨發生。加之河道淺窄,坡度平緩,泥沙淤積,常致暴雨成災。據《綦江縣誌》記載:“清道光九年、十年、十一年並大水,而十一年(1831 年)水且入城,於是南關以東大析裂,民居半盪析,並北關亦壞,將不復成縣治矣。”1963 年 7 月 6 日晚,綦江區城水位猛漲9.3 米。此次洪災綦江死亡4 人,沖毀房屋2053 間、小水庫5 座、山平塘353 口、渠堰4738 條、橋樑120 余座。

經濟社會

流域內川黔鐵路、渝黔高速公路、210 國道縱貫南北,與水路結合為骨架,構成了較為便捷的交通網路。煤鐵工業發達,是上中游地區經濟的重要支柱。中下游區縣(市)工業門類較多、基礎較好,經濟較為發達。域內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水果和油菜等,還盛產生豬、肉牛。中低山區盛產獼猴桃、蕨苔等天然食品和天麻、杜仲等中藥材。桐梓、萬盛的方竹筍,南川的茶葉,綦江的牛肉干等久負盛名。江津廣柑有 1000 多年栽培歷史,品質優良,暢銷中外。 2004 年,綦江流域人口236 萬,有耕地21.3 萬公頃,糧食總產量為 102.8 萬噸。

治理開發

水利建設

綦江流域農田水利開發較早,農家早有以水田囤水(稱冬水田、囤水田)保來年栽插的措施。清代《重慶府志》、《江津縣誌》均有明洪武時期(1368~1398 年)即“修築塘堰,蓄水保家”的記載。清道光十二年,綦江知縣鄧仁堃召集全縣殷實士民捐資修建“金墉堤”,以保縣城。在此基礎上,現建成了綦江縣環城公路。民國時期,已有漿砌條石的石河堰(在小溪流或河溝上築壩蓄水引灌)等工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流域內興建了大量的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至2004 年底,流域(重慶)內共建成中型水庫4 座,小型水庫184 座,灌溉面積達4.1 萬多公頃。
抗日戰爭爆發後,民國二十六年(1937 年)11 月國民政府遷重慶。次年 1 月導淮委員會西遷入渝,奉命承擔綦江航道治理任務。為戰時經濟需要,制定了以建閘壩為主、整治淺灘為輔的分二期建設的渠化計畫。一期工程於1938 年11 月開工,1941 年3 月竣工,在幹流及支流蒲河上共建成5 座船閘。閘室均為寬9 米、長66 米,一次可通行5 噸木船12 只或15 噸木船6 只。其中蓋石峒是中國第一個二級連續船閘,總水級9.2 米。當時,船隻過閘,傳為奇聞。二期工程,自1940 年8 月~1945 年3 月,建成石溪口大中閘、滑石子大華閘、剪刀口大常閘等3 座船閘。閘室均為寬12 米、長60 米,可通行30 噸級木船,長江小汽輪能過閘至三溪鎮。據統計,1938 年綦江通航船隻1600 多艘,年運量4.8 萬噸;到1941 年2 月,船隻增至2600 多艘,年運量30 萬噸。

航運

清雍正七年(1729 年),為利川鹽運黔,鑿疏江口石樑數灘。光緒四年(1878 8 年),自江口向上源整治,鑿疏江口之頭渠、二渠、三渠上下漕口,使船隻通至綦江縣城。抗日戰爭時期第二期渠化工程,修建了“大勝”(喬溪口)“大利” (車灘)和“大民”(五岔)三座船閘。一、二期渠化工程的實施,時逢抗戰,艱難曲折,在工程設計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但工程完成後,支撐了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的鋼鐵企業的生存,也促進了沿江經濟發展。原擬第三期渠化工程,再建 14 座船閘,因抗戰勝利,國府東遷,遂未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對各閘壩進行閘門改造、壩體維修,對一些區間航道進行整治。在清溪河、筍溪河上又建成3 座船閘。流域內興建了大量的水利水電工程。隨著縱貫流域的川黔鐵路通車,公路漸成網路,而原有船閘通航技術明顯落後,綦江航運日漸衰萎。1985 年交通部研究表明,綦江趕水鎮以下至河口130 余千米,若全面渠化,連通長江構成內河航運網,鐵路、公路、水路合理分流,水道可進一步利用,仍有相當開發價值。按《重慶市內河航運規劃》(2001 年~2020 年),綦江選定10 級渠化方案,2020 年趕水至江口河段通航100 噸級船舶。
綦江自古是川鹽運黔的重要水道。清代以來,對其航道多次進行局部整治。抗日戰爭期間,為加快向重慶的冶煉廠、兵工廠運送鋼鐵原料和原煤,自 1938~1945 年在綦江連續修建船閘11 座,並進行航道整治,使之成為川江中渠化最早的支流,也是近代治河技術在長江流域具體的實踐。

水能開發

綦江水能開發始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 年),地方人士在大常閘壩處興建大常水電站,裝機容量40 千瓦,民國三十三年建成。1968 年重慶市相繼完成了《綦江河流規劃報告》和《綦江梯級電站普查選點報告》,並對貴州境內松坎河段也作過一些研究。現已完成綦江幹流(重慶段)水電規劃報告,擬定 12 級方案,興建徑流式電站,以發電、防洪為主,兼顧航運、城鄉生活及工業供水,總裝機容量3.876 萬千瓦。至2004 年底,流域內已建成水電站34 座,總裝機容量達6.18 萬千瓦。其中幹流電站5 座,總裝機容量1.58 萬千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