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管理體系

綠色管理體系是指以綠色管理為指導思想建立起來的綠色指導方針和實現綠色管理目標的系統,包括綠色設計與製造系統、綠色行銷系統、綠色理財系統、綠色企業文化系統以及綠色管理戰略等,這些子系統相互配合,組成了企業的綠色管理系統。

該系統以“綠色”為導向,要求企業全方位的“綠色化”,強調經濟生態社會的綜合發展,更注重社會效益,強調長遠利益,鼓勵企業進行綠色創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管理體系
  • 指導思想:綠色管理
  • 對象:企業
推廣實踐,積極回響,提升發展,

推廣實踐

全面總緒、大力推廣國內實踐經驗
近年來,中國也逐漸展開了一些循環經濟實踐探索。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總結和推廣這些國內實踐經驗.對不斷最佳化綠色管理模式也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1.在企業居面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白2002年頒布《清潔生產促進法》以來,遼寧、江蘇等省以及瀋陽、太原等城市先後制定了地方清潔生產政策和法規。據統計,目前中國已在20多個省(區、市)的20多個行業、柏0多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計,建立了加個行業或地方的清潔生產中心,有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l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幾百種產品獲得了環境標誌。這些經驗的取得,對單體企業循環經濟的綠色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2.在工業集中壓建立由共生企業群組成的生態工業因區。
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國內已經建立了10個生態工業圊區。這些園區都是根據生態學的原理組織生產,使上游企業的“廢料”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材料。如:貴港國家生態工業園區是由蔗田、製糖、酒精、造紙和熱電等企業與環境綜合處置配套系統組成的工業循環經濟示範區,通過副產品、能源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形成比較完整的閉合工業生態系統。總結和推廣這些以綠色管理方式運行的現代產業園區的實踐經驗.對進一步最佳化資源配置能力、促進以綠色管理為基本手段的現代產業集群的大範圍形成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3.在城市和省區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目前已有遼寧和貴陽等省市開始在區域層次上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遼寧在老工業基地的產業結構調鏈中.全面融人循環經濟的理念。通過制定和實施循環經濟的法律和經濟措施體系+建設一批循環型企業、生態工業圃區、若干循環型城市和城市再生資源回收及再生產業體系,最佳化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廣這些地區的先進經驗,對科學配置、系統最佳化產業結構,形成以綠色管理為核心的區域循環經濟競爭比較優勢有著深遠的意義。

積極回響

積極借鑑、發揚創新國際先進經驗循環經濟
目前在已開發國家不僅得到了政府推動,也得到了企業界的積極回響,西方許多企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很值得我們借鑑。
1.杜邦化學公司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可稱之為對企業內部循環經濟的綠色管理,其核心思想是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20世紀舳年代束,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員把工廠當作實驗室.創造性地把循環經濟三原則發展成為與化學工業相結合的“3R製造法”,以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
到1994年已經使該公司生產造成的廢棄塑膠物減少了25%,空氣污染物排放量減少了70%。
2.卡倫堡生態工業目區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可稱之為對企業間循環經濟的綠色管理.其方式是把不同的工廠聯結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得一家工廠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等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該工業園區以其主體企業(電廠煉油廠製藥廠、石膏板生產廠)為核心.通過貿易方式利用對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副產品,作為自己生產中的原料,不僅減少了廢物產生量和處理的費用,還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形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循環。
積極借鑑國際先進經驗並結合我國國情發揚創新.是我國在促進循環經濟建設道路上“少走彎路”、“多、快、好、省”的最佳“綠色”管理方法。

提升發展

加強政府主導,提升技術支持,多種手段發展
1.加快制定健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法律法規。借鑑國外經驗,將循環經濟納入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戰略中系統推進。著手制定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再生利用以及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包裝物品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類廢物回收制度;制定充分利用廢物資源的經濟政策,在稅收和投資等環節對廢物回收利用採取經濟激勵措施。
2.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推進作用。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繼續探索新的綠色管理實踐模式,積極創建生態省、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生態市、生態示範區、生態工業園區、綠色村鎮和綠色社區,為發展循環經濟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繼續擴大生態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示範區建設試點工作;依法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加強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推進循環經濟中的作用.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使綠色管理模式中的各個主體形成互補互動、共生共利的關係。
3.在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中,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降低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強度,堅定不移地淘汰和關閉浪費資源、蔣染環境的落後工藝、設備和企業.大力發展節能、降耗、減污的高新技術產業: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有機農業,建立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
4.以綠色消費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綠色消費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和綠色消費意識:積極引導綠色消費,優先採購經過生態設計或通過環境標誌認證的產品.以及經過清潔生產審計或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的產品,鼓勵節約使用和重複利用辦公用品。
5.探索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棱算制度。在經濟核算體系中.改變過去重經濟指標、忽視環境效益的評價方法,推廣綠色GDP核算,並納入國家統計體系和幹部考核體系。
6.開發建立循環經濟的綠色技術支撐體系。以發展高新技術為基礎,開發和建立包括環境工程技術、廢物資源化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等在內的“綠色技術”體系。通過採用和推廣無害或低害新工藝、新技術。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實現投入少、產出高、污染低。儘可能把污染排放和環境損害消除在生產過程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