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翅短腳鵯

綠翅短腳鵯

綠翅短腳鵯(學名:Hypsipetes mcclellandii):共有9個亞種。中型鳥類,體長20-26cm。頭頂羽毛形尖、栗褐色具白色羽軸紋,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上體灰褐綴橄欖綠色,兩翅和尾亮橄欖綠色。耳和頸側紅棕色,頦、喉灰色,胸灰棕褐色具白色縱紋,尾下覆羽淺黃色。

棲息在海拔1000-3000m 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次生林、林緣疏林、竹林、稀樹灌叢和灌叢草地等各類生境中。常呈3-5隻或10多隻的小群活動。多在喬木樹冠層或林下灌木上跳躍、飛翔。主要以野生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部分昆蟲,食性較雜。

分布於東喜馬拉雅山區至印度東北部、中國、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馬來半島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綠翅短腳鵯至頭頂、枕栗褐或棕褐色,羽形尖,先端具明顯的白色羽軸紋,到頭頂後部白色羽軸紋逐漸不顯和消失,頸淺栗褐色。背、肩、腰橄欖綠色(指名亞種)、橄欖褐色或灰褐色、微沾橄欖綠色(雲南亞種)或橄欖棕色(華南亞種)。尾橄欖綠色,兩翅覆羽橄欖綠色,飛羽暗褐或黑褐色,外橄欖綠色。眼先沾灰白色,耳羽、頰銹色或紅褐色,頸側較耳羽稍深。頦、喉灰色,胸淺棕或灰棕色,從至胸有白色縱紋,其餘下體棕白色或淡棕黃色,兩脅淡灰棕色,尾下覆羽淡黃色,翼緣淡黃或橄欖綠色,翼下覆羽棕白色。
虹膜暗紅、朱紅、棕紅或紫紅色,嘴黑色,跗蹠肉色、肉黃色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30-50,♀26-5g;體長♂195-257mm,♀194-243mm;嘴峰♂19-27mm,♀19-25mm;翅♂99.5-118mm,♀95-112mm;尾♂95-120mm,♀96-114mm;跗蹠♂15.5-22mm,♀15-20mm。

棲息環境

棲息在海拔1000-3000m 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次生林、林緣疏林、竹林、稀樹灌叢和灌叢草地等各類生境中,尤以林緣疏林和溝谷地帶較常見,有時也出現在村寨和田邊附近叢林中或樹上。

生活習性

常呈3-5隻或10多隻的小群活動。多在喬木樹冠層或林下灌木上跳躍、飛翔,並同時發出喧鬧的叫聲,鳴聲清脆多變而婉轉,其聲似‘spi-spi-’。
主要以野生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部分昆蟲,食性較雜。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果實、野櫻桃、漿果、烏飯果、榕果,核果、草莓、黃泡果、薔薇果、雞樹子果、草子等。動物性食物主要有鞘翅目昆蟲、蜂、同翅目、雙翅目昆蟲、蚱蜢、斑蝥和其他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香港、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西部和中部及南部和東南部、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島等長江流域以南地區。)。
綠翅短腳鵯分布圖綠翅短腳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營巢於喬木樹側枝上或林下灌木和小樹上,巢距地高1.2-12m。巢呈杯狀,主要由草莖、草葉、草根和竹葉構成。每窩產卵2-4枚,卵灰白色、灰色或黃色,微綴紫色或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2-28.1mm×16.0-19.3mm。

亞種分化

綠翅短腳鵯(9亞種)
1
綠翅短腳鵯亞種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canescens
2
綠翅短腳鵯亞種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griseiventer
3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holtii
4
綠翅短腳鵯亞種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loquax
5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mcclellandii
6
綠翅短腳鵯亞種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peracensis
7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similis
8
綠翅短腳鵯亞種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tickelli
9
綠翅短腳鵯亞種
Hypsipetes mcclellandii ventralis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