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化系列:中國考古文化

經典文化系列:中國考古文化

《經典文化系列:中國考古文化》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以時間的縱向分布為序,用通暢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了我國從史前時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中編主要對考古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下編以瓷器、青銅器、玉器等文物考古為對象,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發展歷史,說明其在我國文化史上的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經典文化系列:中國考古文化
  •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
  • 頁數:330頁
  • 開本:16
  • 品牌:時事出版社
  • 作者:李娟 張澤雲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3268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經典文化系列:中國考古文化》指出考古,再現湮沒的輝煌,喚起人類漸己淡漠的記憶;考古,照亮前進的方向,驅逐人類內心的孤獨和迷惘;考古,用零距離的方式,挖掘層層泥土中的塵封往事;考古,用無聲息的印鑑,見證吉往今來的風流雅韻。

圖書目錄

上 編
第一章史前時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節史前時期的墓葬制度
第二節史前時期的葬俗
第三節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
第四節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
第五節史前時期的藝術
第二章夏商周時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節夏商周三代都城遺址考古
第二節夏商周時期產生最早的文化考古
第三節夏商周時期成型的禮樂和喪葬制度
第四節夏商周時期愈演愈烈的盜墓行為
第五節夏商周時期其他文明遺址考古
第六節手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
第三章秦漢時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節秦朝的城市與建築
第二節秦始皇陵與兵馬俑
第三節氣勢恢宏的漢朝陵墓
第四節秦漢時期肆無忌憚的盜墓活動
第五節秦漢時期的絲綢之路及其發端考古
第六節秦漢時期的文化考古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瘋狂盜墓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墓葬考古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藝術遺蹟考古
第四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古戰場遺址考古
第五章隋唐五代時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節規模宏大的古代城市遺址考古
第二節隋唐時期的墓葬文化
第三節瘋狂盜墓的時代
第四節隋唐五代時期的宗教遺址和遺物文化考古
第五節隋唐手工藝品考古
第六章宋元明清時期的考古文化
第一節宋朝“官窯”之謎考古
第二節宋元明清時期的宗教考古
第三節宋元明清時期的墓葬考古
第四節宋元明清時期的盜墓行為
第五節宋元明清時期逐漸完善的金石之學
第七章近現代考古文化
第一節近代考古學的萌芽
第二節民國初年的破壞性盜寶
第三節解放後的考古學大發展
中 編
第八章文物是歷史的一面鏡子
第一節考古文物發掘出土過程
第二節考古文物清理修復要點
第三節考古文物保存展示關鍵
第四節常見考古文物類別
第九章嚴謹規範的考古手段
第一節考古的前期調查
第二節考古發掘的過程
……
下 編
附錄

序言

在我國語彙中,“考古”這個詞很早就出現了。1092年,北宋學者呂大臨寫成《考古圖》一書,第一次將“考”和“古”聯繫起來,並一直沿用至今。不過,考古學一直隸屬於史學,直到20世紀20年代,考古學才從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作為一門系統的現代科學,現代考古學於19世紀中葉在歐洲產生,並在20世紀20年代傳人我國。不過,我國的考古學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古學”的名稱。當時有很多學者精通“古學”。據《後漢書》記載,馬融“傳古學”,賈逵“為古學”,桓譚“好古學”,鄭興“長於古學”。這裡面所說的“古學”是專指研究古文經學,也包括古文字學。到了北宋時期,考古再也不僅僅局限於文字,其研究對象擴展到了古代的青銅器與石刻作品。那時的考古學叫作“金石學”,我國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明誠都是著名的金石學家。當然,那時候的“考古”僅限於蒐集整理傳世的青銅器、石刻等,無法跟現代的考古科學相提並論。到了清代,金石學的研究對象不斷擴大,不僅有銅器、石刻,還有其他各種古董和古物,因此,“金石學”也被叫做“古器物學”。近代“古器物學”的發展非常迅速,在形式和內容上已經非常接近近代的考古學。不過,這一學科沒有經過科學、系統的總結與歸納,最終為現代考古學所取代。
我國的現代考古學是在西方列強的侵略和壓迫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其中充滿了艱難和痛苦。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妄圖瓜分中國,其軍事、經濟、文化和宗教勢力滲透到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在20世紀初,英國的勢力還滲透到我國的新疆地區。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等人對我國的許多文化遺址進行了掠奪式的發掘。他們在敦煌莫高窟等地的考古發現震驚了整個世界。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我國的有識之士認為應該建立起自己的考古學,來研究自己的文化和歷史。在一代代學人的努力下,我國的現代考古學終於建立起來了,並不斷湧現出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
那么,什麼是考古學呢?顧名思義,“考古”就是研究古代的科學。準確的說法是:考古是根據古代人類活動遺留下的實物資料,來研究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學科。考古學在英語中名為:Archaeology,就是“研究古代之學”的意思。只要是古代的遺物,無論是墓葬,還是陶瓷器、青銅器,或是史前時代的瓷器,只要它是從地下發掘出來的,都屬於考古學研究的範圍。
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各個國家的考古學範圍也不一樣。一般說來,我國考古學的下限是明代,即從史前時代到1644年。這是因為我國一些史學家認為,我國自從清代開始便進入了近代,只有清代之前才屬於古代。當然,這個下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一些學者將考古學的興趣放在清代。從廣義說來,只要是過去的,都有或大或小的考古價值。
考古學是一門涵蓋內容較廣的學科。無論是文學、歷史、哲學還是山川地理,或者物理數學,只要在古代遺蹟中有所發現,都是考古學的研究對象。因此,一個考古學者掌握的知識越豐富,其可能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李濟先生、夏鼐先生和張光直先生都學富五車,博聞強識。
隨著中國考古學的不斷發展,收藏熱的升溫,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引起了專家和普通百姓的注意和興趣。鑒於此,筆者認為編寫一本通俗易懂、方便普通讀者了解中國考古文化的書是很有必要的。
本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以時間的縱向分布為序,用通暢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了我國從史前時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中編主要對考古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下編以瓷器、青銅器、玉器等文物考古為對象,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發展歷史,說明其在我國文化史上的意義。
筆者才疏學淺,能力有限,書中肯定有不少疏漏之處,歡迎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編者 2013年10月25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