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潰瘍

結腸潰瘍

結腸潰瘍(Colonic ulcer)是一種局限於結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可表現為局限性缺損、潰爛,多由感染、缺血、炎症、腫瘤以及藥物等所致,其大小、形態、深淺、發展過程也不一致。因病因不同,病變分布各異,部分病變可累及全結腸。常見疾病主要有: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缺血性腸病(Ischemic colitis)、結腸腫瘤(Colonic tumor),藥物性腸炎以及感染性腸炎(Infective enteritis),如包括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腸結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阿米巴(Amoebae)、抗生素相關性腹瀉(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等。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結腸潰瘍
  • 英文名稱:Colonic Ulcer 
  • 所屬科室:內科 - 消化內科
  • 發病部位:全結腸任何部位
  • 主要症狀:腹痛,腹瀉
  • 主要病因:感染、抗生素、免疫失調、腸道菌群紊亂、缺血、結腸腫瘤、藥物  
  • 多發群體: 免疫力低下、長期使用抗生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年老體弱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是
  • 主要症狀:腹瀉、腹痛、粘液膿血便
病因,臨床表現,臨床診斷和鑑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結腸潰瘍的病因主要包括:
1.感染性腸炎,按照病原體可分為:
病毒性腸炎細菌性腸炎真菌性腸炎阿米巴腸炎病毒性腸炎所致結腸潰瘍多見與免疫力低下患者,如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EB病毒感染。
②細菌性腸炎,主要包括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沙門菌空腸彎曲桿菌、耶爾森菌等。長期使用抗生素易合併難辨索狀芽孢桿菌感染,以及其他耐藥菌所致的抗生素相關性腸炎。
真菌性腸炎,主要由組織胞漿菌、藻狀菌、麴黴菌白念珠菌等引起,以白色念珠菌多見,主要發生於免疫力缺陷或免疫損傷患者。
④阿米巴腸炎等
2.自身免疫性相關疾病,包括炎症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白塞病(Behcet’s diseae)、過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
3.缺血性腸病,由於腸系膜動、靜脈閉塞或狹窄所致的腸壁缺血、缺氧、梗死的疾病,多見於動脈粥樣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
4.結腸腫瘤。
5.藥物性腸炎,多見於服用NSAIDs類藥物,也有案例報導服用減肥藥致結腸潰瘍。
6.放射性腸炎盆腔腹腔腹膜後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的腸道併發症,可累及小腸結腸直腸,內鏡下可表現為腸壁充血水腫潰瘍、狹窄、穿孔、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可因病因不同而表現各異,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等。根據起病進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缺血性、藥物性等引起多表現為急性起病,部分疾病可反覆發生轉化為慢性進程。炎症性腸病,白塞病等疾病多慢性起病,遷延不愈。
1.感染性疾病多病程較短,起病急,以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為主,可多達10次/日,腹部絞痛,多合併發熱、寒戰等全身中毒症狀,以及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有明確進食不潔食物史、長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病史。
偽膜性腸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ocolitis)主要致病菌為難辨索狀芽孢桿菌,腹瀉是最主要的症狀,腹瀉程度和次數不一。輕者大便2~3次/日,停抗生素後自愈;重者有大量水樣瀉,30次/日,部分患者可排出斑塊狀偽膜。常伴有腹痛,多在下腹部,呈鈍痛、脹痛或痙攣性疼痛,也可伴有腹脹、噁心、嘔吐、發熱等,重症及暴髮型者可出現水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症、中毒性及低血容量性休克。
2.炎症性腸病多病史較長,反覆發作,少部分患者呈急進性發作。
潰瘍性結腸炎多以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為主,多伴左下腹壓痛,大便次數可多達十餘次/天,里急後重、排便不盡感,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可因貧血而乏力,可有體重下降和發熱。
克羅恩病則以腹痛、腹部包塊、消瘦為主要表現,腹痛多位於右下腹,合併小腸病變者可出現臍周痛,部分患者出現腹瀉、便秘等症狀,大便帶粘液或帶血。可有低熱、低蛋白血症,肛周病變(肛瘺、肛周膿腫)常見。可因腸道狹窄而發生腸梗阻,累及上消化道病變可出現上腹部疼痛,燒灼感、嘔吐等症狀,部分患者發生穿孔或腸瘺。
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均可出現腸外表現,骨病為最常見場外表現,包括外周關節痛、骨軟化、強直性脊柱炎、骶髂關節炎,嚴重程度可與胃腸道症狀相關。皮膚表現:結節性紅斑、壞疽性膿皮病等。眼損害:結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層炎等。腎結石:草酸鈣結石與CD脂肪吸收不良相關、尿酸結石與營養不良有關。其他腸外表現還包括: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血栓性靜脈炎、血管栓塞、維生素B12缺乏所致周圍神經病變、口腔潰瘍等。
3.白塞病多以復發性口腔潰瘍為首發症狀,約60%患者發生外陰生殖器潰瘍,消化道損害占8.4%-27.5%,可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便血以及潰瘍穿孔而引起的突發劇烈腹痛,腸道潰瘍多見於回盲部、橫結腸和升結腸,少數可見於胃和食管下段。典型表現為回盲部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的圓形或類圓形深淺並存潰瘍。此外白塞病也會合併皮膚損害、眼部病變和關節、心臟大血管、神經、肺、腎、睪丸等多系統的病變。
4.過敏性紫癜以皮膚紫癜最常見,對稱性分布,下肢伸側及臀部多見。50%患者出現腹痛,內鏡下可見腸黏膜紫癜和深大潰瘍形成,嚴重者可合併嘔吐及消化道出血,腸壞死和腸穿孔少見。
5.缺血性腸病最常見的表現是突發左下腹痙攣性疼痛,伴有明顯便意,在之後的24h內便血,為鮮紅色或暗紅色,血與糞便混勻,出血量不大,極少需輸血。由於腸道缺血導致腸功能紊亂,可出現噁心、嘔吐、噯氣、腹脹、腹瀉等症狀。伴隨病程的進展及病變的加重,表層黏膜壞死、潰瘍形成。病變嚴重者,腸壁全層壞死,甚至引起腸壁破裂、腹膜炎、休克致死。梗死面積小者可不穿透腸壁,局部發生纖維化。病變自愈後可因瘢痕形成引起腸狹窄。
6.結腸腫瘤,主要症狀:排便習慣或性狀改變,腹痛,腹部腫塊,腸梗阻,全身症狀包括貧血、消瘦、低熱、乏力,腫瘤轉移可出現腰骶部酸痛、贅脹感。
7.藥物性腸炎,多有明確藥物服用史。
8.放射性腸炎,詳見放射性腸炎百科詞條。

臨床診斷和鑑別診斷

根據病史、實驗室檢查、影像學CT或MRI可輔助診斷。
內鏡是主要的診斷標準:
1.感染性腸炎多為節段性分布或連續分布不規則深大潰瘍,環形潰瘍為主。
偽膜性腸炎常累及左半結腸,而直腸可無病變。內鏡肉眼觀察:輕者僅可見黏膜充血水腫,血管紋理不清,呈非特異性腸炎表現;稍重者可見黏膜散在淺表糜爛,偽膜呈斑點狀分布,周邊充血;嚴重病例偽膜呈斑片狀或地圖狀,偽膜不易脫落,部分脫落區可見潰瘍形成。偽膜具有特徵性,對臨床診斷有重要意義。
腸結核多合併午後低熱、盜汗等症狀,內鏡下病變主要在回盲部,內鏡下見病變腸黏膜充血、水腫,潰瘍形成,典型病變為環形潰瘍,大小及形態各異的炎症息肉,腸腔變窄等。活檢如能找到乾酪樣壞死性肉芽腫或結核分枝桿菌具確診意義。
2.潰瘍性結腸炎病變多局限於直腸、乙狀結腸或左半結腸,瀰漫性病變患者則從直腸、乙狀結腸蔓延至全結腸,呈連續性分布,多以淺潰瘍為主,部分重症或合併腸道感染患者可呈深大潰瘍。
克羅恩病潰瘍則呈跳躍性分布,回盲部病變為主,可累及全消化道。輕度病變多為點狀潰瘍潰瘍,中重度患者,潰瘍融合後呈不規則深大潰瘍,多為縱行分布。
3.白塞病腸道潰瘍多見於回盲部、橫結腸和升結腸,少數可見於胃和食管下段。典型表現為回盲部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的圓形或類圓形深淺並存潰瘍。
4.放射性腸炎必須有腫瘤放射治療史,照射後數日出現里急後重,排粘液便、腹痛等,數周甚至在半年內,臨床上出現腸道功能紊亂(便秘或腹瀉),不同程度的腹痛,便血、肛門刺痛、大便時墜痛等直腸反應。纖維腸鏡檢:黏膜水腫、充血、出血灶、糜爛乃至壞死。

鑑別診斷

需結合病史、實驗室檢查結果、內鏡下表現進行鑑別診斷。

治療

1.感染性腸炎需尋找病原體,進行針對性抗感染治療。
難辨索狀芽孢桿菌感染首選抗生素為甲硝唑、萬古黴素、非達黴素。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療難辨索狀芽孢桿菌感染有效率達90%以上,被列入美國臨床醫學指南,用於第二次復發抗生素治療無效的難辨索狀芽孢桿菌感染的治療。其他抗生素相關腹瀉也是FMT治療的有效適應症。現如今“中華糞菌庫”已經對全國範圍內的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抗生素相關性腹瀉、難治性的耐藥菌感染進行緊急救援治療。
2.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常規治療方案包括5-ASAs製劑、激素、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FMT也被臨床研究證實對炎症性腸病具有很好的治療價值,常規治療無效、激素依賴的難治性炎症性腸病患者可考慮使用FMT治療。有研究報導攝入豬鞭蟲卵可誘導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臨床緩解,其機制可能與調節腸道免疫有關,但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證實。
3.其他原因所致的結腸潰瘍需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