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症

結腸息肉症

結腸息肉屬於腸道疾病的一種,近年來發病率在不斷上升,結腸息肉的症狀表現在哪?凡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的息肉狀病變,在未確定病理性質前均稱為息肉,按病理可分為:腺瘤樣息肉(包括乳頭狀腺瘤)最常見,炎性息肉,腸黏膜受長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結果,錯構瘤型息肉,其他,如黏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組織增生,類癌等疾患。臨床上以大腸息肉多見且症狀較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腸息肉症
  • 就診科室:外科
疾病簡介,發病原因,結腸息肉症狀,是否會癌變,

疾病簡介

結腸息肉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其發病率也並不低,一般來說,結腸息肉主要會有以下三種症狀:
一是便血.結腸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現便血,但不少人會把大 便出血誤以為是痔瘡的症狀,結果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痔瘡引
發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後滴血,呈鮮紅色,而且在平時並不會出血.但結腸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雜在便中間.
二是大便習慣改變.包括大便時間、次數的改變,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特別是便秘與腹瀉反覆交替出現,或者引起腹痛的時候,更要引起警惕.
三是大便形狀異常.正常的糞便應該呈圓柱形,但如果息肉 在結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時往往會變細,或呈扁形,有時還附著有血痕.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上述症狀,就應當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合理飲食避免過勞,過去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大腸癌病人中最為常見的,但現在30多歲就得大腸癌的年輕人正越 來越多見.作為一種消化系統病變,結腸息肉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這主要是由於現代人習慣於“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加上運動量太少有關.這是結腸息肉和大腸癌的刺激因素.經過醃熏等加工的食品也是當今人們餐桌上的“常客”,這類食物往往含有一定的致癌成分.而諸多致癌物質又是脂溶性的,會很快溶解於脂肪中.

發病原因

目前為止,結腸息肉的病因不清。有些可能與長期炎症刺激或遺傳相關。
結腸息肉的發生與許多因素有關:
1、長期腹瀉,很多病人腸道黏膜容易過敏,例如飲酒、吃辣椒或油膩食物或海鮮後出現腹瀉,有些病人會無原因的出現腹瀉,這樣,腸道黏膜會出現慢性炎症,易導致腸道息肉生長。
2、長期便秘,便秘的病人經常是幾天排便一次,糞便長期在腸道內儲存會產生各種毒素,導致腸黏膜出現慢性炎症,易生長息肉。
3、遺傳,例如家族性息肉病就是一種遺傳疾病。
4、炎症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恩病等疾病易出現息肉。
結腸息肉的五項原因:
結腸息肉的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具體介紹如下:
1、感染:有報導認為腺瘤性息肉的發生與病毒感染有關;
2、年齡:結腸息肉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異常:幼年性息肉病多為錯構瘤,可能與胚胎髮育異常有關;
4、生活習慣:食物中含纖維多息肉的發生就少,反之就多,吸菸也與腺瘤性息肉的密切關係,吸菸史在20年以內者多發生小的腺瘤,而吸菸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發大的腺瘤;
5、遺傳:某些多發性息肉的發生與遺傳有關,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細胞內遺傳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結腸上皮內的另一個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時是正常的,以後當此等位基因發生突變時,則在突變部位發生腺瘤,這種突變稱為體細胞突變(somatic mutation)。

結腸息肉症狀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症狀。
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
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是否會癌變

武漢博仕肛腸醫院專家指出,隨著腺瘤息肉體積的長大,其 癌變率也隨之增加,總癌變率為10~20%.廣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於癌變;生長在高位息肉要比在直腸內的息肉易惡變.從病理組織學分析,管狀腺瘤癌變率較低 ,占5%,混合型腺瘤變率為20%,而絨毛狀腺瘤癌變率可達50%以上.無蒂息肉癌變潛力明顯大於有蒂息肉,故息肉一經發現,即是小腺瘤,也應及時切除.目前由於微小腺瘤的發現, 小腺瘤的癌變率亦高達7.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