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電影理論

結構主義電影理論

結構主義電影理論,西方結構主義思潮影響下興起的不同電影理論學說的泛稱。20世紀20年代,以史克洛夫斯基、普羅普和狄尼雅諾夫為代表的蘇聯“形式主義學派”和“布拉格語言學小組”曾經在文藝學研究中採納結構主義原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構主義電影理論
  • 外文名:Structuralism film theory
  • 時間:20世紀20年代
  • 特點:史克洛夫斯基
20世紀60年代,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波及人文學科各領域,成為研究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的方法論模式。1962年,文化人類學家列維—史特勞斯的《野蠻人心智》一書問世,標誌了結構主義思潮的興起。文藝理論家羅蘭·巴爾特、思想史家福柯、哲學家阿爾都塞和德希達、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紛紛藉助結構主義模式,完成了相關學科的研究。派生自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符號學,深刻影響了電影理論研究的趨向,電影符號學應運而生。克·麥茨、皮埃爾·帕索里尼、溫別爾托·艾柯和彼得·沃倫,以結構主義方法論研究電影語言特性,分析電影文本,為結構主義電影理論奠定了基礎。70年代,強調事物的變化性的後結構主義取代了強調事物的穩定性的結構主義的主導地位,以電影精神分析學、意識形態電影理論和女權主義理論解釋電影和電影現象的各種理論登場,形成結構主義電影理論的新高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