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詩學研究

電影詩學研究

“詩學”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亞里士多德在這部著作中不僅提出了“藝術摹仿自然”的美學原則,還試圖批判地研究古希臘文學特別是史詩和悲劇發展的經驗,確定它們共同的、穩定的組成元素,以及各種文學及樣式的獨特本性和內在結構原則。現代詩學的發展使詩學內部分科趨於細密化,出現了“一般詩學”、“敘述詩學”、“歷史詩學”等提法,其研究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影詩學研究
  • 外文名:Film Poetics
  • 性質:研究方向
  • 特點:藝術模仿自然
電影藝術,20世紀20年代,60年代以來,

電影藝術

電影的藝術特點、語言、風格、樣式、流派、作品結構和美學表現手段的理論。電影詩學是比電影美學低一級的理論層次,但因為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許多美學問題,在現有的論著中,“電影詩學”與“電影美學”界線劃分有時也不分明,電影領域最早的詩學論著是從研究電影中的詩的語言開始的。

20世紀20年代

20世紀20年代法國先鋒派代表人物愛浦斯坦、德呂克、杜拉克等對電影中的詩意及“電影詩”進行了許多探索,試圖確定電影有別於文學作品和舞台劇的詩學特點,認為電影所採用的“詩的語言”應有別於“散文語言”。同一時期,蘇聯結構詩學學派的代表人物也就電影與文學,電影中詩與散文的關係問題,發表了類似的看法。史克洛夫斯基的《文學與電影》(1923)和艾亨鮑姆主編的論文集《電影詩學》(1927)發表後,曾在蘇聯電影界引起了關於“詩電影”和“散文電影”的激烈爭論。多賓的《電影藝術詩學》(1961)一書對此有較詳細的評述。在西方,除先鋒派代表人物外,法國的一些電影理論家,如萊昂·慕西納克、安德烈·伯克萊、讓·梯德斯哥、莫里斯·巴爾台希和羅倍·勃拉西拉希等在二三十年代發表的論著中對電影詩學問題都有所闡述,他們都是擁護“詩電影”的。根據某些電影研究家的觀點,30年代的電影發展“以‘散文電影’對‘詩電影’的明顯優勢而告終”。隨著電影藝術本身的發展,電影詩學方面的著作已不局限於研究“詩的語言”問題。從30年代開始,蘇聯及西方各國論述電影藝術特點、電影語言、電影結構等問題的著作迭有出現。

60年代以來

60年代以來,這類著作更是層出不窮,而且論述範圍有所擴展,專門研究某一電影樣式、風格或流派的論著大量出版,但除了義大利電影導演兼理論家帕索里尼以符號學方法研究電影的《詩的電影》(1965),法國電影理論家阿傑爾從現象學觀點批判符號學和結構主義的《電影詩學》(1973),以及蘇聯電影理論家馬契列特側重於談論“紀錄性美學”的《論電影藝術詩學》(1981)以外,一般都不冠以“電影詩學”的名稱。現代一般詩學的發展顯然也使電影詩學的概念有所變化。一般認為,現代電影詩學應著重研究“形象化地體現生活的電影形式和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