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主義影片

結構主義影片

結構主義影片在20世紀20年代,以史克洛夫斯基、普羅普和狄尼雅諾夫為代表的蘇聯“形式主義學派”和“布拉格語言學小 組”曾經在文藝學研究中採納結構主義原理。

歷史,特點,代表作,

歷史

20世紀60年代,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波及人文學科各領域,成為研究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的方法論模式。1962年,文化人類學家列維—史特勞斯的《野蠻人心智》一書問世,標誌了結構主義思潮的興起。文藝理論家羅蘭·巴爾特、思想史家福柯、哲學家阿爾都塞和德希達、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紛紛藉助結構主義模式,完成了相關學科的研究。派生自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符號學,深刻影響了電影理論研究的趨向,電影符號學應運而生。克·麥茨、皮埃爾·帕索里尼、溫別爾托·艾柯和彼得·沃倫,以結構主義方法論研究電影語言特性,分析電影文本,為結構主義電影理論奠定了基礎。70年代,強調事物的變化性的後結構主義取代了強調事物的穩定性的結構主義的主導地位,以電影精神分析學、意識形態電影理論和女權主義理論解釋電影和電影現象的各種理論登場,形成結構主義電影理論的新高潮。

特點

"結構主義影片"的特點是向觀眾暴露電影膠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學過程並創造新的時空觀念.這個詞的創造者、《電影文化》雜誌的影評家亞當斯·西特尼認為, "結構主義影片"的先驅者是勃拉卡其和瓦霍爾,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麥可-斯諾。斯諾的《波長》(1967)是一個長達45分鐘的單鏡頭,在一個約2.5米長的房間裡無休止地變焦。托尼·康拉德的《影片》(1966),喬治一蘭道夫的《出現字跡、齒孔和污點等等的影片》(1966),均屬此類。

代表作

邁克·斯諾(Michael Snow)-《波長》(Wavelength)
加拿大藝術家邁克·斯諾(Michael Snow)60年代拍攝著名的結構電影《波長》(Wavelength,1966-1967)全片只有一個伸縮鏡頭,攝影機對著公寓閣樓固定在遠處,鏡頭緩慢伸展,鏡頭內每個元素都在不停變化,最後鏡頭停在一張海浪的照片上。影片藉以探討電影的本質,時間和空間、幻想與現實、主觀和客觀的關係。《波長》多年來一直都沒有出正式的DVD,2003年,斯諾親自做將原片長45分鐘的電影平均卸成三份,然後將這三段15分鐘影片聲和畫強行疊加成為一部“新”的電影命名為“WVLNT”(Wavelength For Those Who Don't Have The Time),由加拿大Art Metropole公司製作出版成一張DV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