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1直升機

米-1直升機

米-1是前蘇聯米里直升機實驗設計局(現改稱米里莫斯科直升機製造廠)研製的單旋翼通用直升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賦予綽號為“野兔”(Hare)。

米-1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第一種直升機,也是前蘇聯投入批生產的第一種直升機。該直升機於1949年設計,1950年首次試飛,1951年服役。波蘭也在批生產米-1,編號SM-1。

米-1可用於觀測、聯絡、救援、防火、郵政、運輸、農業、農用作業、地質勘探、捕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米-1直升機
  • 研製時間:1949年
  • 服役時間:1951年
  • 國家:前蘇聯
  • 研製單位:米里直升機實驗設計局
  • 首飛時間:1948年9月20日
  • 綽號:野兔(Hare)
發展沿革,研製歷程,裝備情況,主要型別,設計特點,技術數據,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歷程


由米哈伊爾·米里設計的米-1直升機是蘇聯軍隊的第一種生產型直升機,也是裝備的第一種直升機。二戰期間,米里是蘇聯直升機部實驗室主任,而戰前,他曾與蘇聯直升機創始人尼古拉·伊里奇·卡莫夫一起工作過。米-1的原型機編號為GM-1,1948年首飛,試飛員為M.K.巴甫洛夫(M.K.Baikalov)。該直升機為單旋翼結構、全封閉座艙(1名駕駛員,最多3名乘員)、全金屬硬殼式機身。巴甫洛夫後來在一次原型機試飛中,由於尾槳軸承組件焊接點故障造成墜機事故而犧牲。該直升機的動力裝置為1台伊夫琴科設計局的AI-26V型星型活塞發動機。
米-1直升機
米-1旋翼的槳葉為全金屬和夾板結構,外面有一層金屬蒙皮。反扭矩旋翼為木質槳葉,安裝在尾梁的後部。尾梁末端下方裝有一個很長的尾撐,保護尾槳在起飛和降落期間不發生危險。機頭下方也安裝有玻璃,以便在降落時飛行員能很好的觀察地面情況。生產型裝備有無線電高度表,天線安裝在尾梁下方。所有的型號的燃料都是裝在一個容量為240升的鋁製信箱內。為了提高航程,在機身右舷外側還能攜帶一個160升的輔助油箱。
米-1直升機
1951年土希諾航空日上,8架米-1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而此時,它早已在蘇聯軍中服役了。米-1(北約綽號“野兔”)的生產在蘇聯時期持續了16年,大約生產了1000架。1955年位於波蘭斯維德尼克的科羅斯諾公司開始生產該型直升機,編號SM-1,生產超過1500架。當時的航空評論員認為,米-1與美國造的S-51,英國造的布里斯托公司171型“無花果”非常相似。該直升機被大量出口到其他華約組織國家及蘇聯友好國家的軍隊中。米-1承擔著一系列的任務,包括偵察、運輸搜救、醫療救護(在機身外側安裝有溫控的擔架艙)、訓練和觀察。另外,米-1還有安裝有浮囊的改型。
米-1直升機
20世紀0年代是一個直升機技術發展和創新的年代,因此在米-1直升機生產的過程中,它被不斷的改進和提高,特別是在可靠性方面。與大多數蘇聯裝備一樣,為了能夠在嚴寒、惡劣的環境下操作,該直升機為兩副旋翼及駕駛艙的擋風玻璃都安裝了除冰系統。

裝備情況

米1直升機的製造持續到1965年, 前蘇聯共生產1000餘架米1,波蘭授權生產約2000架,型號更改為SM-1。
海外的軍方用戶主要包括阿富汗空軍、阿爾巴尼亞空軍、阿爾及利亞空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古巴空軍、捷克斯洛伐克空軍、民主德國空軍、埃及空軍、芬蘭空軍、匈牙利空軍、伊拉克空軍、蒙古空軍、朝鮮空軍、羅馬尼亞空軍以及敘利亞空軍。
米-1直升機

主要型別

米-1發展了5種型別:
米-1 可乘坐1名駕駛員和3名旅客。
米-1直升機米-1直升機
米-1T 可乘坐1名駕駛員和2名旅客。尾梁後部增加了一個較小的水平尾面。
米-1HX 米一1的多用途型。適用於郵政、救護和農用作業。
米-1У 米-1的改進型。裝有雙套操縱系統,用於駕駛員改裝訓練。
“莫斯科人” 1960年中宣布的米-1大改型,具有晝夜全天候飛行能力。座艙內備有隔音設備,可容納1名駕駛員和3名旅客。裝有金屬旋翼槳葉和液壓操縱機構。
救護型機身兩側有懸掛兩副擔架的吊籃,有通道與座艙相通,護理人員在飛行中通過此通道照料擔架上的傷員。座艙和擔架吊籃均有加溫設備。擔架吊籃可快速拆除。
郵政型所攜帶郵件容器裝在擔架吊籃的位置上,郵件容器和擔架吊籃的外形相同。
農用型可攜帶一個較大的外部藥箱和噴粉或噴霧設備。可裝載的化學藥品的重量為400千克。
此外,米-1直升機還發展了專用的海上巡邏型和捕鯨偵察型。這種直升機裝有4個可壓扁的圓筒形浮簡,浮筒加裝在米-l的起落架上,起落架支柱比標準米-1的起落架支柱稍長。
米-1直升機
1963年5月15日,米-1創造了航程為l188.52公里的閉合航線飛行紀錄,起飛重量2434千克,著陸後的余油還可再飛1.5小時。

設計特點

旋翼系統 複合材料結構的3片槳葉旋翼,通過使 旋翼槳轂傾斜來改變槳距。裝有旋翼剎車裝置和標準 的槳葉除冰系統。尾槳安裝在垂尾右側,有3片槳葉。
機身 機身為鋼管結構,外面敷以金屬蒙皮,尾梁為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
著陸裝置 不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輪可轉向。主飢輪裝有剎車裝置。也可裝輔助浮筒。
動力裝置 一台423千瓦(575馬力)3И-26B7缸氣冷式星形活塞塞發動機,裝有水平曲軸。傾斜的減速器驅動旋翼與尾槳軸。燃油箱位於發動機艙後部,容量為240升。座艙左側有外掛油箱,容量150升。滑油容量為28升。
座艙 座艙前部設有一副駕駛員座椅,後部設有一副可坐3人(米-1)或2人(米-lT)的長椅。座掎兩側開有小轎車式艙門。
米-1直升機
系統與設備 機頭前端設有無線電收發報機。機身後部設有無線電高度表和變流器,尾梁下部有一對天線。裝有全套夜間飛行設備。

技術數據

尺寸數據:
旋翼直徑 14.35米,旋翼槳盤面積 161.7平方米,尾槳直徑 2.50米,機身長 12.09米,機高 3.30米,主輪距 3.30米,前主輪距 3.18米。
重量數據:
空重 17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 214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2330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 185千米/時,經濟巡航速度 140千米/小時,懸停高度 2000米,航程 590千米,實用升限 3500米。
動力裝置:
一台3И-26B活塞發動機,功率 575馬力。

總體評價

米-1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始於二戰末期,它採用全金屬硬殼式機身。從許多方面來講,它都是一種先進的直升機,該型直升機對之後蘇聯直升機的發展影響巨大,它標誌著蘇聯自己直升機製造業的建立。米-1直升機在國內外服役20年,創造了20多項世界紀錄,為蘇聯直升機在世界航空界贏得了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