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說

《文言說》是清朝學者、文學家阮元創作的一篇散文。在該文中作者借論說《文言》,來與古文家爭奪駢文的正統地位,並以“言之無文,行之不遠”為前提,提出文必有韻和文必尚偶的論文主張。作者借孔子之說以自重,引證皆出經文,語氣堅決,不容他說。

全篇語言簡練,通俗易懂,但也聲律和諧,辭彙對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言說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揅經室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阮元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文言說1
古人無筆硯紙墨之便,往往鑄金刻石,始傳久遠;其著之簡策2者,亦有漆書刀削3之勞;非如今人下筆千言,言事甚易也。許氏《說文》4:“直言曰言,論難5曰語。”《左傳》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6。”此何也?古人以簡策傳事者少,以口舌傳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為一言,轉相告語,必有愆誤7(原註:《說文》:“言,從口,從辛;辛,愆也。”)是必寡8其詞,協9其音,以文10其言,使人易於記誦,無能11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於其間,始能達12意,始能行13遠。此孔子14於《易》15所以著《文言》之篇也。古人歌詩、箴銘16、諺語凡有韻之文,皆此道也。《爾雅·釋訓》主於蒙訓17,“子子孫孫”以下用韻者三十二條,亦此道也。
孔子於《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為文章者,不務協音以成韻,修詞以達遠,使人易誦易記,而惟以單行之語,縱橫恣肆,動輒千言萬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謂直言之言,論難之語,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所謂文也。《文言》數百字,幾18於句句用韻。孔子於此發明乾坤之蘊19,銓釋四德之名20,幾費21修詞之意,冀達意外之言22(原註:《說文》曰:“詞,意內言外也。”蓋詞亦言也,非文也。《文言》曰:“修辭立其誠。”《說文》曰:“修,飾也。”詞之飾者乃得為文,不得以詞即文也。)要使遠近易誦,古今易傳,公卿學士皆能記誦,以通天地萬物,以警國家身心。
不但多用韻,抑且多用偶23,即如:“樂行”、“憂違”24,偶也25;“長人”、“合禮”26,偶也;“和義”、“幹事”27,偶也;“庸言”、“庸行”28,偶也;“閑邪”、“善世”29,偶也;“進德”、“修業”30,偶也;“知至”、“知終”31,偶也;“上位”、“下位”32,偶也;“同聲”、“同氣”33,偶也;“水濕”、“火燥”34,偶也;“雲龍”、“風虎”35,偶也;“本天”、“本地”36,偶也;“無位”、“無民”37,偶也;“勿用”、“在田”38,偶也;“潛藏”、“文明”39,偶也;“道革”、“位德”40,偶也;“偕極”、“天則”41,偶也;“隱見”、“行成”42,偶也;“學聚”、“問辯”43,偶也;“寬居”、“仁行”44,偶也;“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45,偶也;“先天”、“後天”46,偶也;“存亡”、“得喪”47,偶也;“餘慶”、“餘殃”48,偶也;“直內”、“方外”49,偶也;“通禮”、“居體”50,偶也。凡偶皆文也。於物兩色相偶而交錯之,乃得名曰文。文即象其形也。(原註:《考工記》51曰:“青與自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說文》曰:“文。逪52畫也。象交文。”)
然則千古之文,莫大於孔子之言《易》。孔子以用韻比偶之法,錯綜其言,而自名曰“文”。何後人之必欲反孔子之道;而自命曰“文”,且尊之曰古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文言》:舊稱孔子所作,《易傳》中的一種,即《十翼》中的第七翼。其主旨為闡說《乾》《坤》兩卦的義蘊。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劉(王獻)(註:古體字,現已廢棄)曰:“依文而言其理,故曰《文言》。”孔穎達《周易正義》引莊氏曰:“文,謂文飾。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飾以為《文言》。”阮元對“文言”的釋義,采文飾華彩之說。說:文體的一種。
2.簡策:竹木做成簡,數簡穿連成策,用以寫字。
3.漆書:用漆書寫的竹簡。刀削:古人寫字,如誤寫則用刀削去誤處竹木片,故稱刀削。
4.《說文》:《說文解字》的簡稱,東漢許慎著。
5.論難:辯論、駁難。
6.“言之無文”二句:見《左傳》:魯襄公二十五年。文:文采。
7.愆(qiān)誤:錯誤,過失。
8.寡:本意為少,引申為精簡。
9.協:本意和洽,這裡的意思是使讀音有韻。
10.文:修飾。
11.無能:不能。
12.達:實現,表達。
13.行(xíng):流通,傳遞。
14.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15.《易》:指《易傳》,儒家經典著作。
16.箴(zhēn):文體名,以規誡性質為主題。銘:文體名,以記載功德性質為主題。
17.《爾雅·釋訓》:《爾雅》是中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著,《釋訓》為其中的第三篇。蒙(méng)訓:訓導兒童。“
18.幾(jī):幾乎。
19.乾坤之蘊:天地的深奧義理。
20.銓釋:同“詮釋”,解釋。四德:《乾·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乾也。……君子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貞。”
21.幾費:意思是幾經思量,反覆斟酌。
22.意外之言:此下原註:“《說文》曰:‘詞,意內言外也。’善詞亦言也,非文也。《文言》曰:‘修辭立其誠。’《說文》曰:‘修,飾也。’詞之飾者,乃得為文,不得以詞即文也。”
23.抑且:而且。偶:對偶,指文章中多對偶句。
24.樂(lè)行憂違:《乾·文言》:“樂則行之,憂則違之。”
25.偶也:就是對偶句。
26.長(zhǎng)人合禮:《乾·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舍禮。”體仁:包容仁道。長人:被人尊長。嘉會:賓主宴會。
27.和義幹事:《乾·文言》:“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利物,即利人。貞固,堅持正道。乾,主持,主辦。
28.庸言庸行:《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即信於庸言,謹於庸精。庸,平常,普通。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謂言常以信,行常以謹矣。”
29.閑邪善世:《乾·文言》:“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閒,防止。善世,使世人歸於善。伐,自誇其功。
30.進德修業:《乾·文言》:“君子進德修業。”謂增進仁德培養功業。
31.知至知終:《乾·文言》:“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至之,到某一程度。可與,可以。幾,微小。
32.上位下位:《乾·文言》:“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上下位,指在上的官吏和在下的百姓。
33.同聲同氣:《乾·文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34.水濕火燥:《乾·文言》:“水流濕,火就燥。”就,趨近。
35.雲龍風虎:《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孔穎達《周易正義》:“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出,是雲從龍也。虎是威猛指獸,風是震動之氣,此亦是同類相感,故虎嘯則谷風生。是風從虎也。”
36.本天本地:《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37.無位無民:《乾·文言》:“貴而無位,高而無民。”
38.勿用在田:《乾·文言》:“‘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見,同“現”。
39.潛藏文明:《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40.道革位德:《乾·文言》:“‘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乾道,天道。革,革新,變革。位,同“立”,成立。
41.偕(xié)極天則:《乾·文言》:“‘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偕極,具達到最高點。天則,上天之法則。
42.隱見行成:《乾·文言》:“隱而未見,行而未成。”
43.學聚問辯:《乾·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
44.寬居仁行:《乾·文言》:“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45.“合德合明”二句:《乾·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46.先天后天:《乾·文言》:“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47.存亡得喪:《乾·文言》:“知存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喪。”
48.餘(yú)慶餘殃:《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慶,多餘的吉慶;餘,同“余”;餘殃,多餘的災禍。
49.直內方外:《坤·文言》:“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50.通禮居體:《坤·文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黃中,喻美好的品德。正位,以正道居其位。
51.《考工記》:先秦重要的科技著作。據近人考證,他是春秋末齊國人記錄手工業技術的官書。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因《周禮》缺《冬官》篇,以此書補入,故亦稱《冬官考工記》。
52.逪(cuò):同“錯”,交錯。

白話譯文

古人沒有筆墨紙硯的便利,往往鑄金屬或是刻石,才可以傳到久遠;那著在簡策的,也有漆書刀削的勞苦;不像現在人的落筆幾千言,講事情很容易啊。許慎的《說文解字》上說:“直言叫言,論難叫語。”《左傳》上說:“言而沒有文,流傳得不遠。”這為什麼呢?古人用簡策來傳事的少,用口舌來傳事的多,用眼睛來治事的少,用耳朵來治事的多。所以同樣是一句話,轉輾互相告訴,一定有錯誤的。(原文注釋:《說文》:“言,從口從辛。”辛,愆也。)這就要求節省言詞,調和音韻,把言語做成文章,使人家容易記誦,不能增改,並且沒有俗語夾雜在中間,才能達出意思,才能行到遠地方。孔子在《易經》上,所以著《文言》的篇章呀。古人歌詩、箴銘、諺語,凡是有韻的文,都是這類。《爾雅·釋訓》以訓蒙童為主,“子子孫孫”下面,用韻的有三十二條,也是這一類。
孔子對於乾坤的話,自稱叫“文”,這是千古文章的祖。做文章的人,不講求調和聲音來成韻,修飾文詞來達到遠處,使人容易誦讀容易記得,卻只把單行的話,縱橫放肆著,常常千言萬字,不知道這是古人所謂“直言的言,論難的語”,不是言的有文的,不是孔子所說的文呀。 《文言》幾百個字,差不多句句用韻。孔子在發明乾坤的底蘊,解釋元亨利貞四德的名稱,幾次費掉了修詞的意,希望達出意外的言。(原文注釋:《說文》上說:“詞,意內言外也。”實在詞也是言,不是文。《文言》上說:“修辭立其誠。”《說文》上說:“修,飾也。”詞的加以修飾的,才可以稱“文”,不可把詞就當做文。)總而言之,使遠近容易誦讀,古今容易流傳,公卿學士,都能夠記誦,來通達天地萬物,來警戒國家身心。
不但是多用韻,並且多用偶:就是像“樂行”和“憂違”;“長人”和“合禮”;“和義”和“幹事”;“庸言”和“庸行”;“閉邪”和“善世”;“進德”和“修業”;“知至”和“知終”;“上位”和“下位”;“同聲”和“同氣”;“水濕”和“火燥”;“雲龍”和“風虎”;“本天”和“本地”;“無位”和“無民”;“勿用”和“在田”;“潛藏”和“文明”;“道革”和“位德”;“偕極”和“天則”;“隱現”和“行成”;“學聚”和“問辨”;“寬居”和“仁行”;“合德”、“合明”和“合序”、“合吉凶”;“先天”和“後天”;“存亡”和“得喪”;“餘慶”和“餘殃”;“直內”和“方外”;“通理”和“居體”,都是比偶的。凡是比偶的,都是“文”呀。在物品上,兩樣顏色相偶了交錯著,才能叫做“文”,文就是像文的形狀。(原文注釋:《考工記》說:“青和白叫做‘文’,紅和白叫做‘章’”。《說文》道: “文,交錯的畫,像交文。”)
這樣那么千古的文,沒有比孔子的講《易經》來得大。孔子把用韻比偶的方法,交錯配合組織語言,而自己叫做“文”;為什麼後來的人一定要違反孔子的道理,卻自己叫做“文”,並且尊稱它叫“古”呢?

創作背景

阮元是個經學家,在經籍文獻的編撰校刻方面成就卓著,同時,他對文章也有獨到的見解。他提出,文章當自成一類,不可與經、子、史混同,文章的特性不在於“立意紀事”,因為這也是經、子、史共有的體性,文則必須體現“沉思翰藻”的特點,即有精到的構思和華美的藻飾。阮元喜好駢體文,認為駢文才與文之名稱相吻合。在他這種文學思想下創作了《文言說》一文。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文指出,所謂文章必備兩個要求:一是用韻,一是用偶。並明確表示,“惟以單行之語,縱橫恣肆”的文辭形式即“非言之有文者也”,不可稱之為文。這是倡導駢文,為駢文張本的文學主張。圍繞著提出這兩個要求的依據所在,該文作了充分論述。
先是追溯歷史淵源,說明文辭要求來自於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是在發展中產生的必然結果。文章從闡釋“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一語出發,指出古人由於受書寫條件限制,信息和思想的交流主要藉口舌相傳,為了不在言語流傳的過程中產生錯誤,達到便於記誦、準確傳述的要求,自然就需要“寡其言,協其音”,這樣才能有效實現“達意”“行遠”的目的,而用韻比偶的表達形式亦正孕於此。
接著指出,用韻比偶不僅在古代特殊的語言交往環境中成為必須的要求,而且也是今人必當遵循的原則。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層意思,作者以孔子《文言》為據,依託聖人的權威,極意把古代的口傳所需提升為對後世文辭的普遍要求。他不僅稱《文言》為“千古文章之祖”,大量徵引以示為文之範式,並特別對孔子著《文言》的用意加以深化揭示,指出孔子對《易經》乾、坤二卦的闡述是“幾費修辭之意,冀達意外之言”,又用文中加注的方式進行強調,說明書面文辭與口頭語言相同,若不加修飾同樣難達其效,因而不能以為書面文辭即等同於文,文辭修飾才是成文的先決條件。在此基礎上,作者進而提出,文辭的修飾除了實現“遠近易誦”這一空間流傳的效果,還體現為“古今易傳”的垂世意義,還具有被世人普遍接受,產生“通天地萬物”、“警國家身心”的重大作用,可見修飾文辭以達到韻協句偶,絕非限於古人之需,也絕非簡單的形式追求,實是關及實現文章價值的大問題。闡述這一層意思儘管用語不多,卻見出作者思維的縝密,溯古及今,使他的文章主張得到了周全的論證。
作者以一個經學家而撰就此文,在文字表現力方面也頗具特性。文章充分顯示出經學家崇古尊聖的學術風尚,其觀點的提出必引經據典,從史書所述,至聖人之文,乃至拈出具體一字以申其原義,無不說明論必有據,決非虛言。同時,作者也注意對自己文章進行修飾,除了論說中時而夾以偶句,尤引人注目的是他主張用韻的一段文字,幾乎全部引用《文言》中的對偶句來說明問題,這既是藉助聖人之語以示此說的不可置疑,又通過他對《文言》原句的簡化,避免了大量徵引的繁瑣之狀,而使這段文字自身也呈現對偶形態,在表現形式上與其論旨達到一致,足見作者的用心之處。

名家點評

當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張永健《中外散文辭典》:作者意有偏主,其立說難以圓融。
當代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芬《古文鑑賞辭典》:作者把用韻與對偶作為文的特性,雖然在肯定駢文的同時,對散體否定過甚,顯出認識的褊狹,但另一方面,這正表明他是以比較純粹的美學要求為文作出界定,對於文章必明道經世的傳統認識是一種突破,對推進文學觀念的發展有一定啟示意義。

作者簡介

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芸台,或作雲台,江蘇儀征(今揚州)人,清朝學者、文學家。乾隆進士。授編修。嘉慶間歷任多省巡撫、總督。道光間官至大學士,加太傅。卒諡文達。憑藉其尊貴的身份地位,為乾嘉樸學的發展做出過較大貢獻。曾創辦詁經精舍、學海堂,校刻《十三經註疏》。他也是揚州學派的重要成員,著述甚豐。詩與古文、駢文並工,倡“文筆說”。有《揅經室集》,編有《廣陵詩事》、《淮海英靈集》、《兩浙輶軒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