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理論

篩選理論(screening hypothesis),20 世紀 70 年代初美國經濟學家提出的視教育為一種篩選裝置,以幫助僱主識別不同能力的求職者,將他們安置到不同職業崗位上的理論。創始人麥可·斯潘斯和思羅。他們指出: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開發中國家的教育擴展並未加速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反而使受教育者大量失業,這說明人力資本理論關於教育能提高人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成長的論斷是不正確的;教育的作用主要不在於提高人的認知水平, 而是對具有不同能力的人進行篩選。這種理論認為,僱主總是希望從眾多的求職者中選拔有適當能力的人去填補空缺崗位。

但是,當他與求職者在勞動力市場上相遇時,他並不了解這些人的能力如何;儘管他不能直接了解求職者的生產能力,卻可以了解到求職者的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個人屬性和特點。一類是天生而不能改變的,如性別、種族、家庭背景等;另一類是後天獲得、可以改變的,如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個人經歷等。前一類被稱作“標識”,後一類被稱作“信號”。僱主可以憑藉標識和信號,特別是教育信號了解求職者的能力。教育之所以能起到這種信息作用,是因為一個人的能力與他獲得信號所需花費的成本成反比,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條件下,能力較高的人支付較低的成本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教育水平,因而教育水平是反映個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號,是僱主鑑別求職者能力,對他們進行篩選並安置到不同崗位上的一種裝置。由於教育水平反映了求職者的工作能力,僱主便對教育水平較高者支付較高的工資。另一方面,人們也可根據教育程度——工資等級表了解不同程度教育投資的私人收益,結合額外教育信號所需成本,作出適當的教育投資決定。該理論宣稱,由於獲得較高教育文憑便可獲得較理想的職業崗位和優厚待遇,因而大大刺激了人們獲得高等教育的胃口,導致了許多國家教育的過量發展。某些西方學者認為,該理論描述和解釋了 70 年代以來困擾許多國家的教育文憑膨脹問題,並因此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另一些學者則認為,該理論片面強調教育的信號篩選作用,否認教育提高人的認知技能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