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山

箬山

箬山,位於浙江省溫嶺市東南海濱,原為箬山鎮,現已併入石塘鎮。常住人口1.3萬,面積1.68平方公里。大部分居民為閩南移民後裔,保存著較為完好的閩南風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箬山
  • 地理位置:位於溫嶺市東南沿海
  • 占地面積:1.68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1.3萬
地理位置,歷史及現狀,600年遷徙路,飲食,扛台閣,大奏鼓,

地理位置

箬山,位於溫嶺市東南沿海的松(門)石(塘)半島的西南部,三面環山,西南瀕海。因盛產箬竹而名箬嶼,又名箬山。原為箬山鎮,現已併入石塘鎮常住人口1.3萬,面積1.68平方公里。大部分居民為閩南移民後裔,保存著較為完好的閩南風俗。
箬山

歷史及現狀

箬山鎮有天然避風港,早在唐宋時就有漁民在此居住,明代以來福建省惠安縣等漁民陸續遷入,此地至今保留著閩南方言和一些風俗習慣。現有天后宮(媽祖廟)等文保單位。箬山鎮的建築有別具一格的風貌,古街全部石結構,石屋別有韻味,配以山海背景,構成獨特的風貌。

600年遷徙路

“我爸爸以前有支大船隊”,說起往事,陳其文立刻挺直身板比劃著名雙手。稀疏捲曲的頭髮緊貼在頭皮上一動不動,額頭上刀痕般的皺紋也舒展開來,酒紅色的臉龐光澤熠熠。
陳其文是惠安陳氏移民的後裔。從福建惠安到浙江箬山,舊式木船要走兩天兩夜。
他說,福建老家以前很窮,地少人多,只好外遷。箬山三面環海,又有天然的避風港,地形和惠安海邊也很相似,這或許是祖先們選擇箬山定居的原因。《溫嶺縣誌》記載,明正統二年(1437年),福建惠安陳氏族人遷來箬山定居,此後遷徙綿延不斷。
清康熙癸亥年(1683年)解除沿海海禁後,許多外遷的惠安陳氏族人回到故土時已無屋可居,於是結伴出海大規模遷來箬山。與陳氏移民同來的還有朱、郭、胡、黃等姓漁民,自1437年始的遷徙至此達到一個高潮。
600年來,箬山人一直在“討海”中回訪祖居,然後帶動更多族人遷徙。這種遷徙模式一直綿延到上世紀50年代實行嚴格的戶籍制度後才停止。
陳其文的祖父、父親是一生輾轉於箬山、惠安、台灣之間的“討海”人。祖父終老箬山後自海路歸葬惠安祖塋;父親陳兆窟子承父業將家業光大,到晚年歸隱箬山時,已擁有一支雇員達200人左右的船隊。建國後陳兆窟定居箬山,1955年在箬山去世,享年72歲。那一年,陳其文16歲。
陳其文的母親林蓮仔早年也在箬山和惠安之間輾轉,人稱“麵餃阿太”。
阿太生於箬山,5歲時被賣到惠安,20多歲時又隨丈夫陳兆窟回箬山定居。阿太從惠安帶回了一手接骨絕活和“全箬山最好吃的麵餃”——麵餃是一種閩南移植到箬山的特色小吃,類似兩個餃子拼接成的一個圓環,裡面裝著各種餡。
晚年的阿太喜歡坐在石屋門口抱著鄰家小孩唱閩南童謠“月娘光光,建屋亮堂,大姑小姑,趕來梳妝(註:閩南方言稱月亮為月娘,太陽為日公)。” 閩南童謠拖著長長的尾音,舒緩動聽。
阿太於1991年逝去,享年84歲。兒子陳其文是她醫術的唯一傳人。
陳其文在上世紀90年代初去惠安會過本家兄弟、拜祭過祖墳,他說那時惠安還是很窮,比不上這邊。
陳其文的子女們沒有走出漁鎮,也沒有學會父親和奶奶的醫術。
浙江孤島上的閩南之花
陳其文的鄰居、56歲的陳青寶說,直到50年前,箬山都還沒有陸路直通內地,與陸隔
600餘年來箬山人沿襲著祖輩的“討海”生活,強調“因一本之親,講自強而互助”、“世代操閩南鄉音,示不忘本”。
箬山方言中,貪得無厭的人叫“普陀廁所”,形容人動作緩慢則會說“船都放到台灣港了”,胖乎乎的小孩叫“梅姑”,臉圓圓的人叫“荸薺”,傻乎乎的則是“藍行”…
箬山人就在這種閩南鄉土氣息濃郁的“閩南鄉音”中被反覆強調著族群文化意識,在信仰、服飾、飲食、建築、民俗禁忌等各個方面都保持著祖先的惠安特色,並在600年的遷徙過程中代代血脈綿延。
箬山漁民除信佛教之外,還與福建、台灣的漁民一樣信仰媽祖。離箬山里箬村不遠處的東海村有座天后宮,也稱媽祖廟,供奉著媽祖娘娘。離箬村不遠處有個“平水禹王廟”,供奉夏禹王,討海人長年跟海打交道,相信水神能保護一方平安。
每次出海前,漁民都要到媽祖廟、禹王廟焚香求神,請回護船符插在船尾。
箬山的老年漁婦至今如惠安漁家女般戴斗笠,盤得高高的精緻腦後髻插著簪子或彩線,遇喜慶日子還會在髮髻上插鮮花。
漁民出海則穿拷汁衣褲。這是一種在拷樹皮或番薯塊汁中染制的紫褐色土布衣褲,禁得起風吹日曬與鹹水侵蝕,上衣截成左開襟,便於右手操作漁具,又防海水濺濕內衣。

飲食

飲食上,箬山漁民吃蟶羹、魚圓敲魚餅、炊生糕、黃魚酒、索麵魚餅……這也跟今天的閩南人相似。
箬山
現今,箬山已形成一整條產業鏈。
生產資料的獲取:捕魚,包括蝦、螃蟹等
初步加工:去蝦殼,去魚骨等
製作成品:蝦殼製成甲殼素,蝦仁、魚肉加工成副食品
銷售:銷售至全國,遠銷海外
在副食品方面有個成功的廠,叫做“老爸豆腐乾”,全國各大超市均有銷售。

扛台閣

扛台閣是石塘漁民元宵慶典的主題曲,以前均是將八仙桌翻過來,四腳扎個頂篷,由青壯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漁村的藝人用彩燈、彩帶,鮮花等把台閣扮得花轎似的,十分艷麗。如今的台閣用上了發電機、節日燈,其形態、色彩更勝往昔。每一扛台閣均是一台戲,由標緻的童男童女扮演戲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動。扛台閣時,火鑊開道(火鑊是把木柴放在鐵鍋里燒起來。在石塘有座麒麟山,麒麟火噴到的地方就有財富),漁燈、台閣在後,悠揚樂曲相伴,喜慶羅鼓壓陣,這圖景無不向人們展示了石塘漁民祈望豐收、過上安樂生活的美好願望.
箬山

大奏鼓

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記載,溫嶺箬山大奏鼓是我國唯一一個漁村傳統舞蹈,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箬山
大奏鼓演奏由10來個男性漁民組成,但人數並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幾二十餘人。男扮女裝,臉上塗白圈紅,上身穿桔黃色的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的大口褲,衣襟的邊角上繡著桔紅色的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掛著“黃金”大耳環,套上手鐲腳鐲,全部光著粗大的腳板,走起路來忸忸怩怩,活像戲劇中的媒婆那樣滑稽幽默。兩個扛著大鼓,一個奏大鼓的兼指揮,一個敲木魚,兩個敲小鑼,一個敲大鈸,一個敲小鈸,兩個敲鈦鑼(也是一個一小),他們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開兩腿,搖曳著身子,兩隻大手有力地揮動著鼓槌,左縱右跳,隨著大鼓的節奏,不斷變換隊形,邊敲邊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既奔放又含蓄,是靈魂的吶喊,又是生命的細語;既體現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漁民內在的情感衝動及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專利”,已成為石塘大奏鼓、溫嶺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歲的青年漁民是這一活動的活躍份子,還有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學生跟著七八十歲的老漁民學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隊在箬山這塊具有豐厚海洋文化底蘊的熱土上應運而生。大奏鼓這一健康的民眾文藝活動,不僅活躍了海濱漁村的文化生活,還挺進了城市舞台。
扛台閣
扛台閣是溫嶺漁區元宵文藝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它與元宵節的“抓財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動不一樣,這些活動僅在正月十五進行,而扛台閣這一活動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幾甚至是二月初。
台閣是將一張方桌、一張長桌拼在一起,反過來桌腳朝天,用各種彩紙、彩布、彩花紮成彩架,成為一個漂亮的小戲台,上面掛著雪亮的汽燈和相應的戲劇場景,裡面有幾個五六歲、七八歲長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妝成諸如《樓台會》、《霸王別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等戲劇造型,由十幾個年輕力壯、熱心民眾性文娛活動的漁民抬著,緊跟著鑼鼓和火,隨著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遊行隊伍未進村,鑼鼓聲和人們的喧鬧聲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熱情好客的漁區人民,還會以觀賞台閣的名義,邀請一些遠地村莊的親屬來家做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