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台閣

扛台閣是石塘箬山漁民元宵慶典的主題曲,以前均是將八仙桌翻過來,四腳扎個頂篷,由青壯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漁村的藝人用彩燈、彩帶,鮮花等把台閣扮得花轎似的,十分艷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扛台閣
  • 對象:八仙桌
  • 地點溫嶺
  • 歷史:300多年
民俗,簡介,

民俗

扛台閣是石塘漁民元宵慶典的主題曲,以前均是將八仙桌翻過來,四腳扎個頂篷,由青壯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漁村的藝人用彩燈、彩帶,鮮花等把台閣扮得花轎似的,十分艷麗。如今的台閣用上了發電機、節日燈,其形態、色彩更勝往昔。每一扛台閣均是一台戲,由標緻的童男童女扮演戲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動。扛台閣時,火鑊開道(火鑊是把木柴放在鐵鍋里燒起來。在石塘有座麒麟山,麒麟火噴到的地方就有財富),漁燈、台閣在後,悠揚樂曲相伴,喜慶羅鼓壓陣,這圖景無不向人們展示了石塘漁民祈望豐收、過上安樂生活的美好願望.

簡介

溫嶺各鄉鎮都有,惟石塘鎮箬山最著名。作為溫嶺石塘鎮箬山一帶傳統的漁民慶豐收習俗,扛台閣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扛台閣時,總是由一個村發起,其他回響的村要將本村的台閣扛到該村,待全部到齊後,再按照發起、回響的先後順序起程遊街穿巷,待每條街巷、村子巡遊完畢才結束,如此一直持續十多天,一般連續要扛三年。原來的台閣由竹木等材料製成,隨著時代的變遷,近年來都是用不鏽鋼管紮成,周圍裝上日光燈管,裝飾亮麗。扛台閣時,一般由火鑊開道(有時候最前面是當年的生肖模型),隨後是五六人組成的鑼鼓隊,然後才是發起的那個村抬的台閣,後邊又有十幾人扛發電機、牽電纜線,台閣隊就這樣一隊接一隊地出發。
扛台閣
扛台閣時,整個漁鎮形同節日,台閣隊經過時,人們夾道相迎,欣賞台閣中由童男童女妝扮的戲曲故事,有時候,在扛台閣時還表演大奏鼓。
據《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大全》記載,溫嶺箬山大奏鼓是我國唯一一個漁村傳統舞蹈,多次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扛台閣
扛台閣
大奏鼓演奏由10來個男性漁民組成,但人數並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幾二十餘人。男扮女裝,臉上塗白圈紅,上身穿桔黃色的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的大口褲,衣襟的邊角上繡著桔紅色的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掛著“黃金”大耳環,套上手鐲腳鐲,全部光著粗大的腳板,走起路來忸忸怩怩,活像戲劇中的媒婆那樣滑稽幽默。兩個扛著大鼓,一個奏大鼓的兼指揮,一個敲木魚,兩個敲小鑼,一個敲大鈸,一個敲小鈸,兩個敲鈦鑼(也是一個一小),他們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開兩腿,搖曳著身子,兩隻大手有力地揮動著鼓槌,左縱右跳,隨著大鼓的節奏,不斷變換隊形,邊敲邊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既奔放又含蓄,是靈魂的吶喊,又是生命的細語;既體現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漁民內在的情感衝動及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專利”,已成為石塘大奏鼓、溫嶺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歲的青年漁民是這一活動的活躍份子,還有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學生跟著七八十歲的老漁民學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隊在箬山這塊具有豐厚海洋文化底蘊的熱土上應運而生。大奏鼓這一健康的民眾文藝活動,不僅活躍了海濱漁村的文化生活,還挺進了城市舞台。
扛台閣是溫嶺漁區元宵文藝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它與元宵節的“抓財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動不一樣,這些活動僅在正月十五進行,而扛台閣這一活動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幾甚至是二月初。
扛台閣
台閣是將一張方桌、一張長桌拼在一起,反過來桌腳朝天,用各種彩紙、彩布、彩花紮成彩架,成為一個漂亮的小戲台,上面掛著雪亮的汽燈和相應的戲劇場景,裡面有幾個五六歲、七八歲長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妝成諸如《樓台會》、《霸王別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等戲劇造型,由十幾個年輕力壯、熱心民眾性文娛活動的漁民抬著,緊跟著鑼鼓和火,隨著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遊行隊伍未進村,鑼鼓聲和人們的喧鬧聲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熱情好客的漁區人民,還會以觀賞台閣的名義,邀請一些遠地村莊的親屬來家做客。
箬山的民居依山而建,村道高高下下,曲曲彎彎,頗為難行,何況是扛著一二百斤重的台閣和發電機,但扛台閣的人,雖然累得臉上都是汗,卻不顯得倦怠。當敲鑼打鼓的台閣隊經過時,沿途村居的男女老幼都紛紛出來,夾道相迎,爭睹台閣風采。有的站得高高的,有的拿出相機、手機拍照,有的則在路邊或從窗戶中探出頭來觀賞。記者看到,扛火鑊的,途中有人負責續添柴火。走在最後的一個村,不少人高舉鐵棍包棉布做成的火把,將周圍照得紅通通的。行進中,火把燃得差不多了,就將火把頭插入裝著柴油的油漆罐中續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