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朝周

箕子朝周

箕子入朝鮮時,把中土的詩書禮樂、醫藥卜筮,都帶到朝鮮,教化臣民,使朝鮮習行中國禮樂制度,其衙門官制、飲食衣服全隨中國。箕子教民八條化移其俗,民夜不閉戶,無為盜者,婦人守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禮,無買賣婚姻,人民節儉敬睦,無爭訟私鬥。後來,箕子再次朝周,已是紂子武庚叛亂被消滅,微子封於宋了。箕子有意經過故殷墟亳都(今曹縣城南)憑弔湯王,眼見商湯故都宮室毀壞坍塌,禾苗叢生,殷商六百年江山已失,觸景生情,悲從中來,想大哭一場,隨行人眾,覺得不適合;想小聲抽泣,又感到近於婦人品格,不禁脫口吟道:“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與我好!”殷的遺民聽了,個個都痛哭流涕。等到箕子朝周歸來,宋國君微子陪他再經故殷墟,憑弔了塗山湯王陵、歷山太甲陵、曹南盤庚陵、亳東伊尹墓、亳北仲虺墓,瞻拜列祖列宗先代功臣陵丘,心裡越發傷心,終於一病不起,殤於中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箕子朝周
  • 外文名:不詳
  • 出處:《逸周書》
  • 時期:周武王
箕子朝周的背景,箕子朝周的可靠性,

箕子朝周的背景

箕子與殷遺民在大同江流域建立自己的方國之後,中原對箕氏朝鮮的認同出現兩重性。一方面,箕氏朝鮮作為殷遺民的方國,是殷政權在朝鮮半島的延續,對於周人來說,是先王之後。周人對先王的後裔都立有封國。據《史記》卷36《陳杞世家》可知,陳是舜之後,宋是殷之後,英、六是皋陶之後,齊是伯夷之後,等等。武王封箕子於朝鮮,就有著“興滅國、繼絕世”的意味。語出《論語》第20《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箕氏朝鮮與中原的關係,應該屬於諸夏之國系統內部的關係。箕氏朝鮮在周人的方國體系中的地位應該與微子所封的宋國相似。箕子“教以詩書,使知中國禮樂之制,衙門官製衣服,悉隨中國”,此節引文不見於今本《三才圖會》。“教以禮義田蠶”,《後漢書》卷85《東夷傳》。用殷商文化對當地土著夷人文化進行改造,就是一個“用夏變夷”的過程,是應該得到中原諸夏國肯定的行為。中原華夏諸國應該存在與箕氏朝鮮的認同。可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箕氏朝鮮畢竟立國於夷人居住區,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箕氏朝鮮並不屬於諸夏之國,而是屬於蠻夷戎狄國家。在周人的文獻中,本著“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禮記》卷5《曲禮》。的原則,不是稱呼箕子的本爵“箕侯”,而是稱其為“箕子”,就是將之視為夷狄的心態的反映。中原各諸侯國也從未用對待宋國的態度來看待箕氏朝鮮。這樣一來,箕氏朝鮮就不是先王之後的華夏正宗,而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異類了。其與中原華夏諸國之間就存在著認同危機。
箕氏朝鮮對中原的認同也存在兩重性。一方面,“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三祀來朝”,《尚書大傳·洪範》。箕子朝周的舉動說明,箕子承認周的宗主國地位,正式將立國於大同江流域的箕氏朝鮮納入周王朝的方國體系之內。箕子的態度影響了一部分殷遺民,“東隅之侯鹹受賜於王”《逸周書》卷4《大匡》第38……這裡所說的“東隅之侯”與《國語·齊語》所載的“海濱諸侯”《國語》卷6《齊語》載齊桓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韋昭註:“海濱,海北涯也”,這裡的海濱諸侯指渤海灣以北的各諸侯國。當處於同一區域之內,也就是指中國遼東至朝鮮半島北部的商人所屬各部,這一地區的商人舊部紛紛晉見武王,可見箕子在此地區的影響力。從這一角度看,箕子是認同周王朝的。可是另一方面,箕子這次朝周,卻是見於史書記載的僅有的一次,證明在“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國語》卷1《周語上》。的服事方式上,箕子選擇的是“戎翟荒服”的“終王”,也就是與中央關係最為疏遠的一種。而後世子孫再也見不到朝周的記載,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在箕侯國內部一直在沿用著商人的封國名“箕”,而不是周武王所賜的封國名“朝鮮”。楊軍:《箕子與古朝鮮》,《吉林大學社科學報》1999年第3期。從這個角度看,似乎箕氏朝鮮與周政權之間並不存在認同,而是成為我行我素的一個獨立王國了。
受箕子影響,東北的諸方國及東夷部族未參與武庚的叛亂,所以,在叛亂被平定以後,孤竹等商人在東北的方國得以保全。在周人對參與叛亂的殷遺民嚴加控制,於東方新建周人諸侯國、遷徙殷遺民分隸周人諸侯國之後,乘中原戰亂已控制了商人及東夷人在東北各小國的箕侯國就以殷政權在東北的諸侯長的身份游離於周政權之外,自視為殷政權在東北的延續,不臣於周。保持殷代封國號不改就是這種心態的反映。
之所以出現箕氏朝鮮與中國間認同關係的雙重性,究其原因,還是與箕子之後大同江流域與中原之間的互動關係呈遞減之勢有關。箕子與殷遺民進入大同江流域,是當地與中原互動關係的一個峰值期,在這個特別的互動關係中,大同江流域不僅與中原政權存在認同,而且由於其先代之後的特殊身份,認同的程度還是比較強的,幾乎可以達到與中原華夏諸國相同的程度。但在此之後,大同江流域與中原之間的互動關係又回復到從前的低水平,在這種低水平的互動下,是無法繼續維持與中原華夏國相同的較強認同的,也僅僅能維持“終王”的最低聯繫。隨著時間的流逝,殷遺民與中原的聯繫為人們所淡忘,大同江流域又恢復為陌生的地方,也就是蠻夷之地,箕氏朝鮮也就由準華夏國家下降為蠻夷戎狄之國。短暫的強烈互動未能改變大同江流域處於古代東亞國際體系邊緣地帶的不利地理位置,一度在三環式等級結構中升入中環的箕氏朝鮮再次跌落回外環。
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卻發現,正是這種認同的雙重性,使大同江流域得以在低水平互動的情況下與中原保持長期的認同感。大同江流域與中原的認同,不像中原地區華夏諸國與蠻夷戎狄諸國間的認同一樣,始終向著越來越強一個方向發展,而是更具有搖擺性和不確定性。當互動能力趨強時,箕氏朝鮮就會更多地表現出其身份中的殷遺民、先王后的一面,與中原諸華夏國的認同也就趨於加強,其在方國體系中的地位也就趨於提升,箕子也就被稱為“箕侯”、“箕伯”。當互動能力趨弱時,箕氏朝鮮就會更多地表現出其身份中立國於夷人居住區的非華夏族方國的一面,與中原諸華夏國的認同也就趨於減弱,其在方國體系中的地位也就趨於下降,箕子也就還是“雖大曰子”的箕子。但無論如何擺動,由於地理位置與文化的限制,箕氏朝鮮絕不會真正地成為華夏之國;可是,由於這種認同心態的作用,箕氏朝鮮也絕不會自外於中國,把自己視為獨立政權。《魏略》記載,“昔箕子之後朝鮮侯見周衰,燕自尊為王,欲東略地,朝鮮侯亦自稱為王,欲興兵逆擊燕,以尊周室”,《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就是這種認同的表現。
經歷了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大同江流域認同心態終於從指向東亞前國際體系,轉而指向在此前國際體系內最早興起的國家——中國。這種認同感使之成為中國的組成部分,而在相當長的時期里,沒有試圖在當地建立地方政權。“及秦並天下,使蒙恬築長城,到遼東。時朝鮮王否立,畏秦襲之,略服屬秦,不肯朝會。”“箕子朝鮮”遭到燕、秦的攻劫,但仿佛並未亡國。張華《博物志》卷九《雜說》:“箕子居朝鮮;其後,燕伐之,朝鮮亡,[王]入海為鮮現師。”入海之“海”,可能是漢江口外的江華灣。在秦末、漢初,箕氏又得以將其統治線再度北返。《三國志》卷三0《韓傳》注引《魏略》:“時朝鮮王否立,畏秦襲之,略服屬秦,不肯朝會。否亡,其子準立。二十餘年而陳、項起,天下亂,燕、齊、趙民愁苦,稍稍亡往準,準乃置之於西方。”《鹽鐵論》篇三八《備胡》:“大夫曰:往者(秦末、漢初)四夷俱強,並為寇虐,朝鮮逾徼,劫燕之東地。”燕之東地,即“屬燕”之“列陽”,今大同江迤北、迤西。《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在秦王朝統一中國後,箕氏朝鮮即確立了對秦的臣屬關係。
總的看,自西周至秦統一,箕氏朝鮮的性質與同一時期內中原各諸侯國的性質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在秦統一中國後箕氏朝鮮臣屬於秦,也與秦吞併中原各諸侯國沒有本質的區別。在秦王朝開創的中國大統一時代,朝鮮半島北部的大同江流域也是統一中國的有機組成部分。
箕子朝鮮乃殷商遺裔在朝鮮半島上所建地方政權,臣於周,後又臣於秦,為周秦海外之屬國。箕子朝鮮為衛氏朝鮮所取代,衛氏朝鮮為漢之“外臣”、屬國。漢武帝伐朝鮮,裂其地為四郡,為漢的邊疆轄區。有了箕子朝鮮,方有衛氏朝鮮,方有漢之四郡,方有高句麗史、渤海史,從而構成了東北古史、東北民族與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鮮是為中國東北史之開端。

箕子朝周的可靠性

武王分封箕子於朝鮮之事,是應該予以承認的。王符《潛夫論·五德志》載“武王封微子於宋,封箕子於朝鮮”。《後漢書·氵歲》:“昔武王封箕子於朝鮮,箕子教以禮義田蠶,又制八條之教。”《尚書註疏·卷五考證》:“朝鮮,箕子所封,不應在化外。”《周易集注·周易下》:“箕子逃之朝鮮,武王以朝鮮封之,因以洪範援於武王,人方知其不狂。”《舊唐書·溫大雅傳》:“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已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通志·四夷傳·朝鮮》:“朝鮮,周封殷太師之國。”《通典·邊防一·東夷上》:“周初,封商太師國於朝鮮。”《太平寰宇記·四夷·朝鮮》:“朝鮮,周封箕子之國。昔武王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食周粟,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朝鮮史略·箕子》:“周武王克商,箕子率中國人五千入朝鮮,武王因封之,都平壤。”蘇軾、應劭、顏師古等也認為,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是事實。 箕子是否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漢上易傳·下經》說箕子“不受封,去之朝鮮”。《書傳·周書·洪範》雲“武王之得箕子,蓋師而不臣也”,意即周武王以箕子為師,但並不以之為臣。也就是說,周武王尊重箕子的政治選擇,並沒有強迫他朝周。《尚書疑義·周書·泰誓》也表達了基本相同的觀點。他們認為箕子不受封的理由是:一是箕子作為商朝賢人,有強烈的尊君觀念,“殷其淪喪,我罔為臣僕?”箕子雖然痛惜商紂王,但“無害其為愛君之心”,把商亡“歸咎於天”。他想效法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周遠走。二是“武王將立殷後,必以箕子為首,微子次之,而卒立武庚者,必二子辭焉”,也就是說,周滅商後,當立者應是身為太師、三公的箕子,而不是地位低於他和微子的武庚,說明箕子和微子肯定是拒絕了周武王的分封。明代經學家馬明衡對周武王分封箕子,持懷疑態度。他在《尚書疑義·周書·洪範》中說:“若說武王封之,必有命辭若微子之命者。夫子必錄之,即《書·亡序篇》亦無有,是未必武王封之也。”他認為,周武王有可能未曾分封過箕子。武王十三年來周,對武王演述《洪範》,是否就說明二者之間是臣屬關係?問題沒有那么簡單,筆者認為至少在箕子朝,二者並沒有立即建立起臣屬關係。“封而不受”可能最接近歷史事實。那么對武王問道,箕子演述之事怎么解釋?《尚書疑義·周書·泰誓》云:“若陳洪範,則大公道理自是不妨,武王不臣箕子而問道,箕子傳道武王而不臣,各行其本,心之誠然而無所愧焉耳矣。”這是最有見地的解釋。周武王虛懷若谷,寬宏大量,對箕子的政治選擇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不求他為臣;箕子也率真誠懇,和武王闊談治國之要,但原則分明,不稱臣於周。
二人之間達成了一種高度的默契,表現出兩位傑出政治家的寬廣胸襟和超邁氣度。《尚書大傳》所說“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三祀來朝”並不符合客觀實際。武王是“親虛己”訪問箕子,向他虛心求教,但並沒有箕子朝周的跡象。還有,武王和箕子會見的地點不在成周而在管地,就更說明了這點。
箕子於武王十三祀來朝,箕子晉見武王的地點在管的觀點。逸周書卷四大匡與文政兩篇,一開頭都說:
/惟十有三祀,王在管。大匡還指出武王在管現在鄭州時,/東隅之侯鹹受賜於王。聯繫到武王於此年十二月病逝,所以箕子是在武王東巡管地時與東隅諸侯一起來晉見的。
下面我們讀讀原文
《逸周書》大匡解第三十八
【題解】
大匡,大安之意。記武王在管訓導管、蔡之辭。講治民安邦之法。前第十一有大匡,指救助災荒,與此不同。
惟是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監,東隅之侯鹹受賜於王,王乃旅之,以上東隅。
用大匡,順九則、八宅、六位。寬儉恭敬,夙夜有嚴。昭質非朴,朴有不明,明執於私,私回不中,中忠於欲,思慧醜詐。昭信非展,展盡不伊,伊言於允,思復醜譖。昭讓非背,背黨雍德,德讓於敬,思賢醜爭。昭位非忿,忿非□直,直立於眾,思直醜比。昭政非閒,閒非遠節,節政於進,思止醜殘。昭靜非窮,窮居非意,意動於行,思靜醜躁。昭潔非為,為窮非涓,涓潔於利,思義醜貪。昭因非疾疾非不貞,貞固於事,思任醜誕。昭明九則,九醜自齊,齊則曰知,悖則死勇。勇如害上,則不登於明堂。明堂所以明道,明道惟法。法人惟重老,重老惟寶。嗚呼在昔,文考戰戰惟時,祗祗汝其。此有奪誤夙夜濟濟,無競惟人,惟允惟讓,不遠群正,不邇讒邪。入汝不時,行汝害於士,士惟都人,孝悌子孫。
不官則不長,官戒有敬。官□朝道,舍賓祭器,曰八宅。綏比新、故、外、內、貴、賤曰六位。大官作為武,小官承長。大匡封攝,外用和大。中匡用均,勞故禮心。小匡用惠,施捨靜眾。禁請無願,順生分殺,不忘不憚。俾若九則,生敬在國,國鹹順,順維敬,敬維讓,讓維禮。辟不及寬,有永假。
【譯文】
十一年,武王在管城。管叔鮮和蔡叔度自願作殷人的監國。東方諸侯也都受到武王的賞賜。武王還接見他們,讓他們各自陳述政事。武王訓導管叔、蔡叔要用大匡、順九則、口八宅、口六位。武王說:
寬緩廉潔,恭敬有禮,早晚都顯得威嚴。倡導質樸而不主過分,過分樸實則不顯明;昭明質樸於口,思慕口口憎惡口口。倡導忠誠而不私交,私交則奸邪不正;端正忠誠於物慾,思慕聰慧憎惡偽詐。倡導伸展而不展盡,展盡就不能回屈;回屈伸展得恰當,思慕回復憎惡過僭。倡導推讓而不背離,背離眾人必蔽塞道德;道德推讓在於禮敬,思慕賢才憎惡爭鬥。倡導直立而不忿恚,忿恚則不正直;正直立身於眾人,思慕正直憎惡勾結。倡導節制而不限制,限制則遠離節度;節度只達於節制,思慕節制憎惡毀傷。倡導清靜而不窮居,窮居則非本意;心意活動於行為,思慕清靜憎惡急躁。倡導清潔麗不造作,造作則不乾淨;乾淨清潔於財利,思慕合宜憎惡貪心。倡導堅固而不疾速,疾速則不貞定,貞定堅固於行事,思慕任事憎惡虛華。
昭明了九則,九醜自會得以糾正。正醜就叫做智,違背九則就必死於勇力。死勇如果威害國君,使國君不能登上明堂。明堂,是用以明道的地方。明道只有效法,知效法才是正人,人必重視老人,重老人是國家之寶。啊呀!從前先父文王,謹謹慎慎,唯
此為敬。你們要早晚恭敬,與人無爭,做到公允做到謙讓,不遠離正人,不接近小人。你們不做到這些,必有害賢士。賢士就是都邑中人士的孝悌子孫。
不任用官吏則無首領,為官教戒必敬上。居官、為民、在朝、在野、居家、為賓、居祭、居喪,叫八宅。安撫協調新舊、內外、貴賤,叫六位。
大官備威武,小官從其上。大安用和法,分封攝持於畿外;中安於均法,賞勞舊臣禮遇新臣;小安用恩惠,施捨以安定民眾。禁其所請不使有怨,順其生理昭明刑殺。牢記而不畏懼,使順九則。
使全國上下產生恭敬,全國都會和順。要和順只有恭敬,要恭敬只有謙讓,要謙讓只有知禮。君王如果做不到,就難有長久之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