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聞日本合併朝鮮

在海上北洋船艦從大連運兵,回程遭襲。十三隻北洋船艦迎戰失利,李鴻章錯打算盤,令其它艦隊躲進威海衛,最終還是沒有擺脫覆滅。日軍先襲取旅順港,由皮子窩入金州兩天后占領大連。兩個月後,占領威海。渡過鴨綠江的日本軍隊長驅直入,向遼陽進發,瀋陽受到威脅。滿清統治已經難以自保,何以保得了朝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時聞日本合併朝鮮
  • 創作年代:清末
  • 作者:陳寅恪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時聞日本合併朝鮮
陳寅恪
昔時嘗笑王政君,臘日黑貂獨飲酒(1)。
長陵鬼餒漢社屋,區區節物復何有(2)。
今來西海值重陽,思問黃花呼負負(3)。
登臨無處覓龍山,閉置高樓若新婦(4)。
偶然東望隔雲濤,夕照蒼茫怯回首。
驚聞千載箕子地(5),十年兩度遭屠剖(6)。
璽綬空辭上國封,傳車終嘆降玉走(7)。
欲比虞賓亦未能,伏見猶居昌德右(8)。
陶潛已去羲皇久,我生更在陶潛後(9)。
興亡今古郁孤懷,一放悲歌仰天地(10)。

注釋譯文

(1):王政君即西漢元帝皇后,姓王名政君,王莽之姑,其子成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哀帝即位尊為太皇太后;成帝時元後兄弟已壟斷朝政,於平帝時元後臨朝稱制,並委政於王莽。以後王莽篡漢,元後被迫接受。友人羅韜指出以上兩句用《漢書.元後傳》:“自莽篡位後,知太后怨恨,求所以媚太后,無不為然,愈不說。莽更漢家黑貂,著黃貂;又改漢正朔、伏臘日。太后令其官屬黑貂,至漢家正臘日,與其左右相對飲酒食。”元後不接受王莽新訂的官服、曆法制度,而仍保持漢室原來的黑貂官服及舊曆法的伏、臘日,此即陳詩“臘日黑貂獨飲酒”之典。元後雖眷戀漢室,但漢室的傾覆實亦元後之罪責,故王夫之《讀通鑑論》評日:“亡西漢者,元後之罪通於天矣。論者徒見其吝璽不予、流涕漢廟、用漢伏臘而憐之,婦人小不妨之仁,惡足以蓋其亡漢之大憝哉!”此似亦陳詩以上兩句用意。按:陳詩此處當借漢元後比擬慈禧。慈禧亦以皇太后身份臨朝訓政,故以元後為此。西漢亡於元後,而清朝實亦衰於慈禧,故陳氏譏笑其無能。
(2):長陵,漢高祖葬地;鬼餒,無人為先祖祭掃,群鬼則無所食;漢社屋,《禮記?郊特性》:“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陽也。”指國家覆亡;節物,似指上述“臘月黑貂”之類應時的制度。此處當謂清朝統治大廈將傾,僅在形式上守護制度又有何意義。
(3):西海,歐洲。負負,猶言慚愧。
(4):龍山句:據《晉書.孟嘉傳》載,桓溫九月九日大集群僚於龍山,後世遂常用重陽登高聚會之典。所謂“無處覓龍山”,當指陳氏人在海外,既無故鄉之山,亦無故鄉之友。新婦句:友人馮永軍謂此用《梁書-曹景宗傳》“閉置車中,有如三日之新婦”語。
(5):千載箕子地是指箕子朝鮮。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朝鮮最早是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中國漢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史稱箕子朝鮮。
(6):
十年兩度遭屠剖是指日本對朝鮮的侵占。一八九四年年日本進攻駐朝鮮的清軍,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清軍失敗,簽定《中日馬關條約》,同意放棄朝鮮的宗主權,於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鮮朝廷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係日俄戰爭後,俄國戰敗,朝鮮政權徹底被日本控制。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日本在一八六零年實行明治維新,開放海禁,富國強兵,效法歐美先進資本主義制度,意欲發動侵略戰爭稱霸東亞。一八七四年日本曾經武力侵犯台灣,一八七九年吞併琉球。緊接著開始制定針對中國發動戰爭的擴軍計畫。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日本首先對中國的緊鄰朝鮮下手。一八八五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天津誘逼李鴻章訂立了有關朝鮮的條約,為後來侵占朝鮮埋下伏筆。
一八九四年,朝鮮發生內亂,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日本引誘慫恿清政府出兵勘亂,繼爾以保護日本僑民為由,派軍隊占領漢城。清政府措手不及,毫無準備,只好央求英國俄國調停。但是英國為了利用日本牽制俄國,早已經和日本在倫敦簽約,等於支持它。俄國則坐山觀虎鬥,想從中獲得好處。還有美國也是早就打算利用日本進入朝鮮,因而予之縱容偏袒。在這種國際環境下中日戰爭一觸即發。
怯懦的李鴻章想以租用的英國商船以壯聲威和北洋軍艦同行,派兵增援。日本人不宣而戰,炮打英國商船,重創俘獲北洋船隻。漢城清兵與進攻的日本軍隊一觸即潰。
八月一日清廷被迫下詔對日宣戰。到了八月中旬一萬日本軍隊進攻平壤,清兵掛起白旗棄城而逃,至鴨綠江邊,軍械糧餉都留給了日本人。九月日本軍隊跨過鴨綠江侵入中國境內,四萬守軍潰散逃跑,日本人輕而易舉拿下丹東。
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中國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兩億兩白銀,開放通商口岸任日本臣民隨意經商開工廠。李鴻章在日本談判期間還遭遇日本流氓浪人襲擊臭揍,在日本醫院躺了好些日子。然後就老老實實簽字。
一九零九年日本第一任統監前首相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志士安重根刺殺而亡。
一九一零年八月二十九日日本與朝鮮合併。迫使韓國政府同之簽定《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半島,設立朝鮮總督府,進行殖民統治。日本將韓國王室封為日本貴族,讓高宗退位,擁立順宗。 日本派人在朝鮮充任總督。陳寅恪在詩中加註:日本並朝鮮,封其主為昌德君,位列伏見宮下 ;受日本人節制。朝鮮生產的大米魚蝦人參礦產等源源不斷運往日本。到了後來朝鮮中小女學生十萬人在戰爭年代被迫充當日本軍隊慰安婦。海外朝鮮人在中國俄國美國從未停止組織反抗。他們甚至後來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了朝鮮流亡政府。
(7):上國:諸侯稱帝室為上國,此指朝鮮脫離中國的控制和保護。傳車,古時驛站專用車輛。馮永軍謂此套用李商隱詩《籌筆驛》“終見降王走傳車”句,原詩指蜀後主劉禪,陳氏此處則借指朝鮮國王。
(8):作者原註:日本並朝鮮,封其主為昌德君,位列伏見宮下。
傳說上古帝王堯之子丹朱亡國,虞舜以賓禮待之,故稱虞賓,喻失位之君。伏見宮,日本皇族。此處指朝鮮國王亡國後的地位,不僅不能如儀式平等的賓客,連日本的伏見親王且不及。
(9):陶潛《飲酒二十首》之二十:“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這兩句謂中國歷史之悠久,故有下句“興亡今古”云云。
(10):朝鮮本為清朝附屬國,至此終為日本兼併,對國人之刺激極大。蓋不僅由於一地之得失,更可見中華老大帝國之衰微和日本新晉帝國之興起,陳氏之感慨當在此。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1910年10月,其時作者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得知朝鮮被日本占領,義憤而作。

作者簡介

陳寅恪,20世紀著名史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1969於文革中迫害而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