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識

第八識

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前五識是感識,認識具體對象;後三識具有抽象的感念,並非直覺。第八識是社會階層的烙印,有了善惡觀和立場觀,得道多助、普渡眾生,謀求大同社會。所謂第八識就是人的世界觀,不生不滅,得道者成佛,失道者地獄,走向下個輪迴。科學上指第八感空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的執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八識
  • 又稱阿賴耶識
  • 隸屬:佛學
  • 釋義:人的世界觀
簡介,分述,性別,相應,界地,理證,二次頌詮釋,三末頌詮釋,頌文解釋,附錄,

簡介

第八阿賴耶識,它是八個識中最重要的一個識,開悟就是悟到萬法統歸第八識,因此阿賴耶識又叫真心、法性、空性、真如本際如來藏、本地風光。它是前七識的根本(前七識由第八識的種子生起),也是宇宙萬法的本源。由於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也能生起、承載萬法。在“因能變”時,種子生起第八識;在“果能變”前七識相繼生起,八識識體各各生起相、見二分。而第八識的見分,它是識體“能認識”的功能,它所認識的物件就是相分。第八識所緣的相分,這是“根身、器界、種子”,根身就是有情的肉體,第八識攝為自體;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質世界,第八識“領以為境”;種子就是能生起萬法的功能(一種能量),第八識“持令不失”。由第八識的種子“起現行”生起萬法,這時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識的“根身”,故才說第八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頌文: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八識簡要:
意識包含意向和識別,意向是識別的條件反射,意識是存在的鏡像。
眼耳鼻舌身,零散的五識匯集大腦成為意識,任何動物都有。
前五識為感識,後三識為心識,心即中央,根據感識作反應。
六識為意識,簡單的生存欲望和基於本能反應的條件反射。
人類脫離採摘捕獵,開始稻作水利等主動勞動,才脫穎而出。
第七識為我識,人有了自我,要奮鬥發達謀私或修生成羅漢。
第八識為藏識,隱藏或兼容了私我善惡,含藏萬法平等中庸。
聖人第八識為普度眾生,地藏說: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
社會第七識為小康社會天下我執,第八識大同社會天下為公。
其它意見:
眼耳鼻舌身,零散的五識匯集大腦成為意識, 動物也有。前五識為感識,後三識為心識,心即中央,根據感識作反應。感識作用是了別,就像閉著眼睛吃東西,剛吃進嘴裡的感覺是屬於感識,而吃出細膩的味道,則加入了第六意識的分別心。第六識為意識,執著之心是它,修道之心是它,從善之心是它,分別之心是它,還滅之心也是它,從惡之心是它,要奮鬥發達謀私或修成羅漢都是它。
第七識為末那識,在染污的情況下會成為我執的存在處。第七轉識,運作的速度非常的快,非有很高的禪定不能觀現。
第八識: 前七識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的,可唯有第八意識是永恆不變的,它的體、性都從來不改變。八識概念是唯識學的現論基礎。而唯識學的形成年代,一般認為是在佛滅七百年後由彌勒創立;佛滅九百年後由無著和世親兩比丘完善其體系。此時已是佛在《阿含經》中所預言的像法時期了。

分述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了四個主題,即是第八識的性別、相應心所、界地定位,及它的理證。茲分述如下:

性別

第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中,它是屬於“無記”,無記有兩種,一種是有煩惱心所覆蓋,使之成為染污識,如第七識。一種是無煩惱心所覆蓋,單純的無記性,就是第八識。第八識何以必須是無記性呢?“冰炭不同爐、薰蕕不同器。”善、惡相違而不能相容。第八識含藏萬法種子,如果第八識性善,則不容納惡種子;如果性惡,則不能容納善種子。必須是平等的中庸無記,才能兼蓄並容,統納一切善惡種子。

相應

相應就是相應心所,在八個識中,第八識的相應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它是“周遍而行”,通於一切識、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故五遍行心所與第八識相應。而且於五遍行的受心所,三受之中也只有與第八識相應,而苦受樂受不與第八識相應。由於苦樂二受容易轉變,不是一性連續,而舍受卻是“性不變遷、相續不斷”,故與第八識相應。再者、由於第八識的活動是一類相續,行相微細難知,無以分別其順違的境界,而苦樂二受(或加憂喜二受)行相粗顯,亦是不能與第八識相應的原因。同時第八識為末那識所緣之境,它‘恆轉如瀑流’,一類相續,而苦樂等受有轉變、有中斷,此亦為不能與第八心王相應的原因。以上就是‘性唯無覆五遍行一句的詮釋。

界地

此指“界地隨他業力生”句。界是三界、地是九地。“由他業力生”句,他是指前六識。第八識本身並不造業,前六識以其思心所的作用,支配著身體、語言,造作下身、語、意三種業。業的性質又分為善、惡、無記三性善業召感未來的樂果,惡業召感未來的苦果,無記業不感果。而或善或惡的業種子,就含藏在第八識中,到業因成熟,眾緣具足,就是第八識受報的時候了。
第八識又名異熟識,舊譯為果報識,它是三界有情所招感的總報體。換言之,它是業力寄託的所在,也是生死輪迴的承載體,而它自身是不輪迴的。它以善惡業力的牽引,輪迴於三界九地(此中即包括六道在內),故界地由他業力生也。

理證

理證是指“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二句。第八阿賴耶識,行相深隱幽微,不但世間凡夫不能了解,即二乘聖者也難以通達。因為佛陀住世說法時代,只說到生滅無常的前六識,不曾說六識之後還有個執持自我的末那識,也不曾說末那識之後、還有個一類相續,含藏萬法種子,執持根身器界的阿賴耶識。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個阿賴耶識的存在。當初佛陀在說時,何以不對二乘行者直說阿賴耶識呢?這在中如下說明:“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因為佛陀住世時代、不曾說過此識,所以二乘行者迷惑執著,不承認此識的存在,以此引起大小乘論師的諍論也。

二次頌詮釋

次頌的四句頌文: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在這首頌文中,包括著第八識的體相、依緣、業用三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體相阿賴耶識,華譯為藏識,此識有“三藏”之義,即能藏、所藏、執藏:
1.能藏: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猶如倉庫,能藏一切米麥糧食。無始以來,有情所作一切善惡之業的種子,唯有此識能為儲藏,此約其持種一面而說。
2.所藏: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猶如倉庫,為米麥之所依。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處,故名所藏,此約受識一面而說。
3.執藏:執是堅守不捨的意思,猶如米麥糧食為農家所堅守。此識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為能執,第八阿賴耶為所執,故名執藏。
三.業用:業用是指此識的作用。此識的作用,大概來說可分別為五種,即受熏、持種、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以及“去後來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頌文“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茲分述如下:
1.受薰:受薰就是接受薰習。關於薰習,見本文第五講,即七轉識是能薰,第八識是所薰——接受七轉識薰習的受薰體。受薰體有它一定的條件,中立有“所薰四義”,即一者堅住性,受薰體要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二者無記性,即受薰體性是無記,法體平等,不分善惡都能接納。三者可薰性,受薰體性非堅密,有隙可乘。四者與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與受薰之間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在八個識中,只有阿賴耶識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所以可作受薰體。
同時,在中也立有“能薰四義”,於此附帶一述。所謂能薰者指的是變動不居的前七識。能薰者也要具備四個條件,即一者有生滅,有生滅變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習種子。二者有勝用,勝用就是作用力強,此有二種,一者是能緣的勢用,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無此作用;二者是強盛的勢用,它是“作意籌度”的作用。三者有增滅,其強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減,方能發揮其作用。四者與所薰和合性,即能薰與所薰同時同處,和合相應。
2.持種:持種就是攝持種子,“種子生現行”的種子,它是能藏(能持),“現行薰種子”,就是所藏(所持)。這是指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而說的。
3.內變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舌、的五根身,它是第八識中的色法種子所變現。原來第八識所緣的,是根身、種子、器界三類色法,種子是識中的潛勢力(潛在的能量),根身、器界是從這潛勢力變現出來的。種子何以能內變根身、外變器界?阿賴耶識能變現出四種功能,即堅實的功能,流潤的功能,炎熱的功能,飄動的功能。由這四種功能集體發生作用,使我感覺到有物形體的存在。由於四種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顯示出各種不同密度的物質。其實以上四卻種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風四種物性主觀上的感覺,地大雖然有堅實(質礙性)的功能,可它是眾多極微所聚的假有,根本不是實質。
4.外變器界:器界即物質世界,佛經上稱之為器世間,此亦第八識色法種子所變現,如上節所述。

三末頌詮釋

第八識頌的末一頌,它是頌第八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第八識,轉成無以漏的大圓鏡智。此四句頌文: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頌文解釋

這四句頌文,可分為四段來講,即三位轉舍,智力斷障,轉依、果德,分述如下:
一.第八識體,由凡夫到成佛,歷經長時,要經過染淨三個位次,三位名稱是:
1.我愛執藏現行位: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而起我愛執著。於此、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故第八識又名“我愛執藏”。由凡夫、二乘有學位、及七地以前菩薩,全為此位所攝。二乘無學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才捨去藏識之名,稱為異熟識。此即“不動地前才舍藏”。
2.異熟業果位: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因為它是善惡的異熟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所以第八識有異熟識之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此位所攝。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此即金剛道後異熟空。
3.相續執持位:證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識。這是無上轉依的清淨位,純粹是至善無漏的識體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點說,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學位、大乘七地菩薩,阿賴耶異熟阿陀那三名具備;二乘無學位,八地以上菩薩,已捨去阿賴耶識名稱,只剩下異熟識及阿陀那識二名;到究竟佛果位,異熟一名也捨去,就只稱阿陀那識了。
二.智力斷障:菩薩以智慧斷除執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斷除分別起的煩惱障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斷除俱生我執,而微細的俱生法執猶在,唯有到十地滿心,才永斷二障種子,轉識成智。
三.果德大圓鏡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證得萬法平等實相,離諸分別;二者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四者性離染,淨德依持,五者現身土影,盡未來際;六者如大圓鏡,現眾色相。以此鏡智,普照十方塵剎。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第八識、性、界總表:
┌——境
├——量——現量。
├——三性——無覆無記
├——界地——欲、色、無色三界(隨他業力生)。
├——相應心所——遍行五。
├——依緣——根(以末那識為俱有依)、境(以根身、器界、種子為所緣境)、作意、種子依,共四緣
├——體相——浩浩三藏不可窮。
├——業用——受薰,攝持種子、根身、器界,業力寄託、輪迴主體。
├——斷惑——不動地前(遠行地)俱生我執已斷,捨去藏識之名。
│金剛道後,俱生法執永斷,不感生死,空去異熟識之名。至此轉成“大
│圓鏡智”。
└——果用——圓明普照於十方世界,微塵剎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