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出自佛教重要經典《金剛經》。學佛不要以貪受福德為目的,因為那就違背了佛法真諦。“不受不貪”,因為佛教的根本教義是空諦,福德的心念也要空,當然對一切福德都不應該有接受貪著之心。不貪世間福德,果報謂之不受。菩薩所作福德不為自己,止欲利益眾生,此是無所住心,即無貪著,故云不受福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
  • 作品出處:金剛經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相傳為釋迦牟尼講述,阿難記錄
  • 譯者鳩摩羅什玄奘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評析,出處簡介,

作品原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①,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②如,是故說不受福德。”

作品注釋

①忍: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嗔心,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即忍受不順利境遇而以佛法超脫
②貪著:貪婪執著。

作品譯文

須菩提,如果菩薩以充滿恆河沙那樣多的七寶世界來布施。又如果有人,知道一切法都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相的話,就得以安忍於無上正等正覺心,這位菩薩勝過前位菩薩所得的功德,須菩提,因為菩薩不受福德的緣故。須菩提對佛說:世尊,菩薩不受福德,這話怎么說?須菩提,菩薩所作的福德,不以為真實有,不貪戀執著,所以說不受福德。

作品評析

金剛經另外有一個特點,除了教授法特殊以外,還有個特點,就是佛善於推銷;就像西門町百貨公司的推銷員一樣,自己在那邊吹喇巴就賣起來。當年在上海杭州山東青島,經常看到賣梨膏糖的,手裡拉個洋琴,一邊唱:小孩子吃了我的糖啊,讀書考得好呀,老年人吃了我的糖呀,永遠長生不老呀,女人吃了我的糖,又是青春又美麗呀。看了金剛經啊,就覺得佛在賣梨膏糖,他說不了幾句,就是這個功德怎么樣,那個功德又怎么樣;等到你相信了它的功德,他又把功德推翻了,這是佛的教授法。
大家可以大膽的承認,自己就是菩薩。以菩薩戒來說,自殺是不準許的,連自己故意破壞自己的身體,也是犯菩薩戒的,等於出佛身上血。因為這個身體是菩薩身,不能隨便破壞。由此我們了解,曾子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同樣的道理。孔子也告誡,“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明知道是危險的牆邊,偏要拿身體去靠,這就是不孝。拿佛法來講,也是犯菩薩戒,因為你這個肉身不屬於你的,悟道以後,這個肉身就是肉身菩薩;換句話說,就是菩薩的肉身;菩薩就是得道的人,有道德的人。
現在說到菩薩要來布施,怎么菩薩還要來布施呢?其實連佛都還要布施。在佛的戒律上看到許多地方,佛帶領一般弟子修行,學生中有眼睛看不見的,佛幫忙他做事情,那些弟子說,你老人家怎么還來幫忙呢?他說我也是要培養功德,他說一個人做功德是無窮無盡的。換句話說,做好事是不分尊卑地位的,也沒有夠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至高無上,崇高偉大,好像功德圓滿了,那就算成了佛,也已經不值錢了。所以佛的偉大也就在此,他永遠不斷的以身作則,不斷的善行培養功德。一切菩薩修持善果,修持功德,永遠都是無窮盡的。
長老請問云何菩薩不受福德,蓋有三意:(一)既已修之矣,而又不受。則初何必修。恐不得意者,生出誤會。此請問之意一也。(二)不受者,謂拒而不納乎。福德之至也,因果一定之理,豈能拒而不納。然則何謂不受耶?此請問之意二也。(三)上言得忍,由於不受。然何以能不受耶?長老請問,意在俾大眾徹底明了,皆能達於不受之地。此請問之意三也。故特標以須菩提白佛言句,使知此問之要。應於下科開示,加意體會也。
初句言作福德,使知雖不受而應作。不可因不受之言,誤會修福可緩。當知作福德,即是修六度,是從大悲心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云何可緩乎!第一重問意可以釋然矣。次,三句,言不應貪著,故說不受。使知所謂不受者,非拒而不納,乃不貪著耳。不貪著者,福德之有無,絕不在念之謂。蓋明若為求福德以修六度,是名貪著,則是利益自己,非為利益眾生。非大悲心,非無上菩提矣。故不應也。知此,第二重問意可釋然矣。作福德,不著空也,大悲也。不貪著,不著有也,大智也。悲智具足,空有不著,是名中道。且著者,住也。不應貪著,即是應無所住。合之上句,即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正是回映經初所說。且修福不著,亦即最先所說度盡眾生而無所度之意。皆所以降伏我執者。此經宗旨,在無住降我。故說至成證時,歸結到無住降我上。精神義趣,一線到底,一絲不紊也。
然則上文何不徑曰:以諸菩薩不貪著福德故。豈不直捷了當。何故先說不受,再以不著釋之。當知上科說不受,是開示云何而為成忍。蓋成忍即不受之謂也。大智度論云:“一切不受,是名正受。”正受者,三昧是也。亦謂之定。亦謂之忍。然則不受之言,乃成忍之註腳要語,豈能不特特標出。至於此說不著,則是開示云何而能不受。換言之。上科先告以成證之境界,乃是一切不受。此科復告以成證之方法,不外經初所言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云何證、云何修,指示得極親切、極扼要。故不受、不著,兩說皆不可少。
且當知行人一切皆不應著。迨至不著功醇,便成不受。故不受亦是一切不受。茲不過約福德以明義耳。蓋所以受者,由於著。所以著者,由於貪。所以貪者,由有我。而我之所貪,莫過於福。故約福德言之耳。知此,第三重問意可釋然矣。
總之,平等法界,本來一切法無我。學人先當開此正知。如是知已,便如是行。云何行耶?最初所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此中所說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也。換言之,便是廣修一切法而行若無事。久久功醇,則心若虛空。雖一切法熾然行之,不厭不倦。而相忘於無何有,是之謂不受。不受者,形容其一心清淨,不染纖塵也。且自然如是,而非強制。恆常如是,而非偶然。則悲智具足矣,定慧均等矣,分別執著之我相我見,化除殆盡矣。至此地位,無以名之,名曰得成於忍。然此猶菩薩境界,而非佛也。故繼此而明諸法空相,本來不生。若至於一念不生,不生亦無。則隨順而入如來平等法界矣。聞斯要旨,當靜心思惟之。

出處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