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巴爾幹同盟”反對土耳其的控制和壓迫所進行的戰爭。“巴爾幹同盟”由於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給予馬其頓色雷斯自治權的要求遭到拒絕,在沙皇俄國支持下於1912年10月9日對土耳其宣戰。經過激戰,塞、門兩軍進占馬其頓和亞得里亞海沿岸;保軍控制伊斯坦堡以西地區;希軍進占愛琴海諸島;土軍敗退到埃迪爾內約阿尼納斯庫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請求歐洲列強進行和平調處,1913年5月30日簽訂《倫敦條約》,戰爭宣告結束。戰敗國土耳其喪失了在歐洲的大部領土。

基本介紹

  • 名稱: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 地點:First Balkan War
  • 時間:1912.10.8-1913.5.30
  • 參戰方:巴爾幹同盟;奧斯曼帝國
  • 結果:巴爾幹同盟獲勝
  • 參戰方兵力:奧斯曼帝國336472人
    保加利亞:35萬人
    希臘:12.5萬人
    黑山:4.45萬人
  • 傷亡情況:奧斯曼帝國:5萬人死亡,4926人受傷
    希臘:2373人死亡,9295人受傷
    塞爾維亞:5000人死亡,1.8萬人受傷。
    保加利亞:8840人死亡,4926人受傷
    黑山:2340人死亡,6602人受傷
基本信息,戰爭簡介,戰爭原因,戰爭過程,歷史作用,戰爭概述,

基本信息

日期: 1912年10月9日 - 1913年5月30日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地點: 巴爾幹半島
結果: 巴爾幹同盟勝利,1913年倫敦和會
參戰方:
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即黑山)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指揮官:
鄂圖曼帝國:Nazim Pasha, Zekki Pasha, Esat Pasha, Abdullah Pasha, Ali Rizah Pasha
保加利亞:Vladimir Vazov, Vasil Kutinchev, Nikola Ivanov, Radko Dimitriev
塞爾維亞:Radomir Putnik, Petar Bojovic, Stepa Stepanovic
希臘:Crown Prince Constantine, Panagiotis Danglis, Pavlos Kountouriotis
黑山:King Nicholas I, Prince Danilo Petrovic, Mitar Martinovic, Janko Vukotic
兵力:
300,000名保軍350,000名鄂軍
220,000名塞軍
115,000名希軍
35,000名黑軍

戰爭簡介

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即黑山)所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反對土耳其的控制和壓迫所進行的戰爭。盟國由於向奧斯曼帝國提出給予馬其頓色雷斯自治權的要求遭到拒絕,在沙皇俄國支持下於1912年10月9日對土耳其宣戰。盟軍為民族解放而戰,士氣旺盛。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經過激戰,塞、門兩軍進占馬其頓和亞得里亞海沿岸;保軍控制伊斯坦堡以西地區;希軍進占愛琴海諸島;土軍敗退到埃迪爾內約阿尼納斯庫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請求歐洲列強進行和平調處。由於盟國得到俄國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國和奧匈帝國支持,在大國影響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簽訂《倫敦條約》,戰爭宣告結束。戰敗國土耳其喪失了在歐洲的大部領土。

戰爭原因

巴爾幹半島民族繁多,自從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戰役中擊敗巴爾幹聯軍,以武力征服整個巴爾幹半島後,南斯拉夫民族便長期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
19世紀,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不斷發動武裝起義,力圖擺脫土耳其帝國獨立。
1830年希臘獨立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至於俄國也一直為了奪取地中海出海口,而發動第八次俄土戰爭,土耳其戰敗求和,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當中獲準塞爾維亞,黑山獨立,羅馬尼亞則與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合併,另外建立一個大保加利亞公國,波士尼亞獲得‘自治’(實際上由奧匈帝國託管)。

戰爭過程

在俄國支持下,泛斯拉夫主義成為巴爾幹半島主流思想,巴爾幹半島諸國也積極擴軍及進行外交工作,謀求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希望奪取土耳其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
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結盟,5月,黑山和希臘也參加,組成巴爾幹同盟。1912年10月8日,黑山向土耳其宣戰,10月4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聯合向土耳其帝國發出最後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宣戰,18日希臘向土耳其宣戰。結果土耳其戰敗。
由於列強干涉,1913年5月30日雙方在倫敦召開和會,原屬土耳其的馬其頓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希臘瓜分,塞薩洛尼基則被併入希臘,隨後奧匈帝國加入和會,奧匈恐怕塞爾維亞得到塞國西南面的阿爾巴尼亞後會變得更加強大,堅持阿爾巴尼亞必須獨立,奧匈的動議正與塞爾維亞一直希望透過奪取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建立一個包含塞爾維亞,黑山,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及阿爾巴尼亞的‘大塞爾維亞’夢想違背。
此後,塞爾維亞國內更加仇視奧匈,成為奧塞戰爭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因。

歷史作用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20世紀初期,歐洲地區的軍事衝突及對抗的開端,標誌著解決東方問題的第一步。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使巴爾幹半島各國人民擺脫了土耳其的長期封建統治,具有進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質。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使巴爾幹各國重新分化,羅馬尼亞與英、法、俄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國
·戰爭中,由於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飛機、裝甲車、無線電)的使用,作戰方法也有新的變化:戰鬥隊形更加疏開;軍隊行動更注意隱蔽;進攻多採取機動作戰和迂迴包圍;防禦多採取陣地作戰。巴爾幹戰爭導致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戰爭概述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20世紀初,巴爾幹各族人民反對土耳其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日益高漲。1911—1912年意土戰爭期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結成巴爾幹同盟。1912年10月9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宣戰,保、塞、希隨後參戰。土耳其軍節節敗退,11月初請求歐洲列強調停。12月16日土耳其與4交戰國在倫敦議和談判。次年1月23日,土耳其國內發生政變,新政府在德國的支持下,態度強硬,和談破裂。2月3日,戰爭再起。土耳其戰敗,再次求和。5月30日,土耳其與巴爾幹4國簽訂《倫敦條約》,規定埃內茲至裏海的米迪那一線以西的土耳其歐陸屬地(阿爾巴尼亞除外)和克里特島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須受俄、英、法、德、奧、意6國監督;愛琴海諸島問題須由德、奧、英、俄4國處理。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