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

竹板

竹板,傳說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洪武)發明。因數來寶及竹板藝人都供奉朱元璋(朱洪武)為祖師爺,供奉朱元璋(朱洪武)的畫像為手持竹板。 竹板適用於各種曲藝說唱的節拍伴奏。因伴奏的曲種不同,板的數量也有2塊、5塊和7塊之分。竹板板數多種; 竹板使用毛竹製作,以選擇不帶竹節、無劈裂和無蟲蛀的竹材為佳。竹板由兩塊長16~19厘米、寬7~8厘米、厚1厘米的瓦形竹板組成,上端用繩串連,下端可以自由開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板
  • 外文名:bamboo clappers
  • 漢語拼音:zhú bǎn
  • 用途:各種曲藝說唱的節拍伴奏
  •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發明
基本資料,概述,五功三技,“節子”基本功,“大板”基本功,合成,口訣,練習要求,演唱板,基本點兒,單點兒,雙點兒,墊點兒,顛點兒,火車點兒,晃板,拈花,鳳點頭,混合點兒,開場板,基礎板,鴛鴦點兒,馬蹄點兒,剃頭,滾板,蓮花板,連板,收尾板,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詞目:竹板
漢語拼音:zhú bǎn
英語:bamboo clappers
樂器類別:打擊樂

概述

竹板適用於各種曲藝說唱的節拍伴奏。因伴奏的曲種不同,板的數量也有2塊、5塊和7塊之分。竹板使用毛竹製作,以選擇不帶竹節、無劈裂和無蟲蛀的竹材為佳。
竹板形成於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竹板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節子板站唱。竹板老藝人口頭傳說:嘉慶年間,皇太后壽終,上諭京師百日之內禁止動用管弦樂器,致使北京許多藝人難以度日。河北來京行藝的鼓書藝人劉丹池為謀生計,與其師張連奎放棄弦索,改用竹板伴奏演唱。劉丹池下傳弟子分成兩個支脈,一脈以金永貴為代表,下排萬、福、來、臨、賀、國、順、玉、海、潮各字輩傳人;又以一脈以王永祥為代表,下排春、德、慶、田、祥、常、如、勝、茂、宣各字輩傳人。清末民初是竹板書在北京的興盛時期,出現了許多代表藝人,佘來榮、賈寶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在東安市場、朝陽門外、門頭溝、天橋等地演出,極受聽眾歡迎。
佘來榮英年早逝,未有傳人。賈寶山收徒三人:張順明關順貴(兼唱西河大鼓)、關順鵬兄弟。關氏兄弟拜師不久,賈寶山遂去世,便由大師兄張順明代師傳藝。但關氏兄弟只學了竹板書的中、短篇,不能適應演出長篇的需要。民國十七年(1928)關順貴、關順鵬又拜鼓書藝人田玉福為師,學習了《戰國春秋》 、《跨海征東》 、《薛家將》等長篇大書,開始在天橋等地打板演唱。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北京唱竹板較有影響的演員數關順鵬和女演員宋相臣等。關順鵬善於運用“京音”演唱,世稱“北京竹板書”;宋相臣襲用河北鄉音演唱,世稱“河北竹板書”。經過幾代藝人的不斷努力,使竹板書的藝術水平大大提高,他們繼承了河北竹板書唱腔樸實無華、鄉土氣息濃厚的藝術特色,並吸收了各種大鼓、小曲梆子評戲等姊妹藝術,豐富了竹板書唱腔的音樂,形成獨特風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竹板在北京已罕見演出。
竹板竹板

五功三技

五功三技為了給下一步竹板擊節的各種『板式』創造條件,必須加強〝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功訓練,下面將『五功三技』的基本練習方法介紹如下:
竹板竹板

“節子”基本功

『節子』的基本功分為五種,即:〝搧〞、〝撩〞、〝顛〞、〝搖〞、〝抖〞。
(1)搧功:將節子立直,〝食指〞橫穿底板前隙,〝拇指〞自然揚起,〝中指〞、〝無名指〞、〝小指〞,貼在底板的後側,隨即〝腕子〞搖動,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此動作就像搧扇子時手腕搖動一樣。搧功要求動作自然,每半拍一個聲音,速度平穩均勻。
(2)撩功:以〝搧功〞為基礎,速度加快一倍,用底板將上塊板〝撩〞起,發出〝嘀〞的聲音,用此功增強腕力。
竹板竹板
(3)顛功:將節子橫握,拇指按在節子的頂端,肘、腕往上推動,使節子顛起,也發出單點〝嘀〞的聲音,速度與撩功相同。
(4)搖功:將節子立起,側面朝外,拇指放在弟一塊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搖晃,用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嘀〞的聲音。當前四塊托起的時候,再被拇指彈回,又發出〝嗒〞的聲響,如此反覆,前半拍為〝嗒〞,後半拍為〝嘀〞,速度均勻不要快。
(5)抖功:在〝搖功〞的基礎上,腕子急速抖動,繼續發出〝嘩....〞的聲音,速度要均勻,切忌忽快忽慢。

“大板”基本功

『大板』的基本功練習分為三種,即:〝握〞、〝挑〞、〝揚〞。
竹板竹板
(1)握法:右手拇指為一方,其它四指為一方,將底板握住,側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繩處的下端,掌心與底板凹槽約有半個雞蛋的空隙,手掌與竹板接觸之處儘量密合,要能形成一個共鳴箱。肘和腕子向前推動,撞擊前板,發出〝呱〞的聲音。腕力似搧扇,速度較慢且均勻,手握竹板要鬆弛。
(2)挑法:將拇指穿入拴繩處,用虎口輕輕夾住底板,另四指鬆開,協從拇指的動作,手腕轉動,底板與前板的下端撞擊,發出〝台〞的聲音,類似戲劇樂器〝小鑼〞的聲響。
(3)揚法:將底板握住後,臂往上揚,前板隨著揚起的〝貫力〞,向上起翻,與底板成平行。然後,臂肘下落,發出〝呱〞的聲音,反覆進行。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挑法〞和〝揚法〞的操作。在上述〝挑法〞的基礎,手腕轉動更為用力,以底板下端與撞擊前板,發出〝特〞的聲音後,順勢將前板揚起。再將前板往下砸,發出〝呱〞的聲音,反覆進行。

合成

口訣

單項練習熟練之後,進入合成節段。可按〝數來寶〞,〝三、三、七〞的板式,基本點兒合成,口訣為: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心念手打:(每小節為一拍)
竹板竹板
口訣 :│ 一 二 │ 三 0 │ 三 二 │ 一 0 │
節子 :│ 嗒 嘀 │ 嗒 0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口訣 :│ 一 二 │ 三 四 │ 五 六 │ 七 0 │
節子 :│ 嗒 嘀 │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練習要求

(1)位置:敲打節奏時,〝節子〞與〝大板〞側面朝外持板姿式,〝低〞不能超過腹部。在練習的時候,動作要求伸展,里外前後,左右上下,運動自如,為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礎,〝立搧〞、〝平撩〞,可進可退,防止一種姿式的傾向。
竹板竹板
(2)節奏:以鐘錶速度做為節拍的標準,〝時鐘〞、〝手錶〞行走的速度有快慢之別,在練習時可採用各種速度,練習節奏的準確性。
(3)音量:要有〝強〞、〝弱〞的控制,要掌握節子方面的五指功能。其功能為:拇指為擋,食指為挑,中指為托,無名指為貼,小指為協。五指間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演唱板

演唱時,為配合各種句式,所採用的『板點』,用來烘托情節,這裡稱為『演唱板』。演唱板主要誁『節子』的運用:
竹板竹板

基本點兒

是敘述句子時用的板式,也是全段基礎。使用時,將節子立起,側面朝外,腕子左右扭動,先用底板將前四塊板推起,發出『嘀』的聲音,待回來時撞擊底板,又發出『嘀』的音,當弟二次推起時,拇指橫在節子的腰部踫出『嗒』的音,拇指又借樣回撞擊底板,又發出『嗒』的音,如此反覆,要求速度均勻,較慢。
嘀× 嘀嗒× 嘀× 嘀嗒×

單點兒

拇指將節子的『頂端』按住,用腕將節子托起時,拇指下按,撞擊底板機,發出『嗒』的單點機聲音,此節奏適用於『垛板』為1/4節拍,速度較快。
竹板竹板
嗒×××××××

雙點兒

腕子左右扭動將節子推動,拇指將節子的腰部擋回,撞擊節子的底板機,推起時發出『嘀』的聲音,擋回時發出『嗒』的聲音,如同鐘錶的搖聲、產生了雙點節奏,適用於『俏口』的句式: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墊點兒

用於句子的結尾處。在演唱肘惟恐節子音量壓演唱嗓音,因此,節子的音量要適當,當句子結束時,再加大節子的音量由於上述要求,才產生了『墊點兒』,但速度和演唱時一樣,發出『嘀嗒』的聲向,大致分為三種。
(1) 句尾墊點兒:
○滿山.的森林密屋屋,○嘀嗒 嗒○
(2) 無板墊點兒:
句子演唱時無拍節,和說話樣,使用墊點時再加節奏。象『山東快書』的句式演唱相仿,唱完一句後加『銅板』的過門兒。
二武松一聽火往上撞。○嘀嗒嗒○
(3) 達花墊點兒:
句尾加墊點,發出『嘟』的長音,或句中加墊點機。
○一輪紅日東方起,
日出,(嘟.....嗒○)您奔東嶽蹬泰山

顛點兒

將節子平端,放在腰的位置,拇指按住節子的『頂端』,腕子上下顛動,發出來『嗒』的單點聲向,節奏1/4節拍,一字為一板,板起家出,字停板上的板式。
嗒××××××

火車點兒

與火車行進時發出的節奏相仿。要求速度均勻,雙人快板或數來寶適用此點機,因它節奏鮮明一拍即合。
嗒×× 嗒×× 嗒×× 嗒××

晃板

無有節奏,拇指放在節子腰部腕子急速抖動,達續發出『嘩』──的聲音,表現緊張的情節適用於此點兒。

拈花

將節子平端,用腕顛起發出『嘀』的聲音,拇指放在節子的腰部,當顛起後踫出拇指發出『嗒』的音,隨即擋回撞擊底板機。拇指與拈花相似。胳膞可伸、可縮、可前、可後、可長、可短、可上、可下,此節奏適用於配合各種人物的動作,表現快活。
嘀嗒嘀 嗒× 嘀嗒嘀 嗒×

鳳點頭

拇指將節子的頂端按住,拳至與耳相齊,肘腕大幅度甩下,至左半姆相齊,發出『嘀』的音,然後,肘腕臂拈又拳至耳齊,發出『嗒』的音,如此反覆,由於節子上下舞動如雞啄碎米,因此稱為『鳳點頭』,此點機適用於『貫口』或『結尾』時使用。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混合點兒

前邊所述各種板式的結合。『單點兒』、『雙點兒』、『晃板』,等達環套用,可根據情節變化,起承結合,配合不同的板點機,也許一句當中前半句是『火車點兒』,後半句就改為『風點頭』。總之,變換頻繁,適用於一些高難度的情節及人物處理,混合點的創造在人物多變,情節復染的處理上,給快板書演唱表演,解決了很大的困難。

開場板

〝開場板〞使用於快板書演唱的開端,起到很好的〝攏神〞效果(凝聚觀察的注意力),更是快板書表演的一大特色。在前兩節的竹板操作基礎上,〝開場
板〞更重於左右兩手,節子與大板的互相搭配,難度也更大。〝開場板〞是由各種不同的板式所組成的,組合則因人而異,可以任意拆組。由於〝快板書〞演唱
的派別不一樣,〝開場板〞的演奏也不同,這裡綜合幾位快板書名家的打法,分類解說,參照如下:

基礎板

是開場板的主要板式,也是各種花點兒,轉換的扭帶。起著運接的作用,是最基礎的點兒,由始至終全用此點兒貫穿。起板時,節子甩動兩下發出〝嗒、嗒〞的兩聲響,規定出節奏,然後大板與節子配合。
節子:│ 嗒 0 │ 嗒 0 │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0 0 │ 0 0 │ 特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鴛鴦點兒

大板採用〝下點上敲〞的板式。下點時,拇指穿入兩塊竹板之間,撐住線繩處。以右手虎口夾住底板,向左敲打前板,發出〝台、台〞像小鑼一般的聲音。然後揚起前板,連續板落,發出〝呱〞的聲音。由於細聲粗聲結為一體,故稱之為〝鴛鴦點兒〞。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台 台 │ 0 台 │ 0 台 │ 台 0 │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馬蹄點兒

這種板式酷似馬蹄行走的聲音,發出〝勃〞,〝得〞的聲響。演奏時,右手掌握住大板的底板,拇指橫在底板上部打孔穿線處,其餘四指彎在底板前面側邊;掌心拱起,捂住底板的瓦壟處(凹面),形成〝共鳴箱〞。手腕轉動,用底板敲擊前板,發出〝勃〞的聲音。然後掌心動作不變,用拇指和食指原地捏住,固定底板,其餘三指張開;手腕轉動,用底板敲擊前板,發出〝得〞的聲音。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大板:│ 勃 0 │ 得 0 │ 勃 0 │ 得 0 │

剃頭

演奏此板式時,節子不再抖動。用拇指將節子的腰部捏住,靠虎口的張合,以中指、無名指、小指,托動底板,撞擊前四塊板,發出〝夾〞的聲音。
右手大板揚起,上端相迭,用虎口握住兩板迭接處,兩板平行成一字。轉動手腕,以大板前板的前緣,往節子底板的頂端敲擊,發出〝啪〞的聲音。
然後再以大板前板的前緣,搭在節子底板的頂端,順勢拉下,在節子的前四塊板上端,輕輕括出較長的〝聒~〞的聲音。
節子:│ 夾 0 │ 夾 0 │ 夾 0 │ 夾 0 │
大板:│ 0 啪 │ 0 聒~│ 0 啪 │ 0 聒~│

滾板

銜接在〝剃頭〞板式之後專用的板點。由於大板的動作,呈現劃弧一般的滾動,所以稱為〝滾板〞,共有三個碰擊點。當〝剃頭〞板式收尾時,也就是〝聒~〞的聲音一完,左手腕向上翻轉,以節子下端,撞擊大板前板的凸面中段,發出〝翻〞的聲音。接著,節子不動,右手腕向上翻轉,手往上抬,令大板底板凸面下端,撞擊節子下端,發出:〝挑〞的聲音。隨即,在節子發出兩拍〝夾、夾〞的聲音中間,右手掌心向上,反握大板,以底板下端,向左橫向撞擊節子第一塊板的中段處,發出〝撞〞的聲音。
節子:│ 夾 0 │ 夾 0 │ 夾 0 │ 夾 0 │ 夾 0 │
大板:│ 0 啪 │ 0 聒~│ 翻 挑 │ 0 撞 │ 0 0 │

蓮花板

用運腕力,將節子快速抖動,發出〝嘟~〞的聲音;延長兩拍後,用大板將節子的節奏切住,這就是蓮花板的打法。 由於〝嘟~〞的聲音達續兩拍,比起其它板式的節奏花樣要特殊,因此稱為〝蓮花板〞。  節子:│ 嘟....│....0 │ 嘟....│....0 │ 夾 0 │ 嘟....│....0 │
大板:│ 0 0 │ 呱 0 │ 0 0 │ 呱 呱 │ 0 呱 │ 0 0 │ 呱 0 │

連板

大板高高揚起,達續敲出,節子根據大板的拍節,配合節奏。此板式在〝對口快板〞或〝數來寶〞中經常使用。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嘀喀│ 嗒 0 │
大板:│ 呱 0 │ 呱 0 │ 呱 0 │ 呱 0 │

收尾板

開場板即將結束時使用,速度緩緩減慢,為起唱做好準備。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0 呱 │ 0 0 │
節子:│ 嗒 0 │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嘀 │ 嗒 0 │
大板:│ 特 0 │ 特 0 │ 0 呱 │ 0 0 │ 呱 0 │
節子:│ 嗒 嘀喀│ 嗒 嘀 │ 嗒 0 │
大板:│ 0 0 │ 0 0 │ 呱 0 │

文化遺產

竹板書形成於清嘉慶年間,是在蓮花落基礎上衍化出來的一個曲種,流行於河北和京津地區。清末民初是竹板書在北京發展的興盛時期。當時北京出現了許多竹板書藝人,他們在東安市場、天橋等地演出,上座率很高,極受聽眾喜愛。北京的竹板書又分為“京腔竹板書”代表人物有關順貴、關順鵬兄弟;“河北竹板書”,代表人物是宋湘臣。關、宋兩派竹板書各具特色,“關派”演唱的特點改河北鄉音為京韻京音,同時吸收了大鼓、小曲、戲曲等姊妹藝術的音樂曲調,演唱長篇故事大書,表演穩健、含蓄;“宋派”注意刻畫人物形象與情感,活潑大方,在語言音韻上卻仍沿舊習,使用河北鄉音;宋湘臣表演風格與關順鵬表演技巧形成鮮明的對比,被公認為天橋演唱竹板書的兩大門派。
竹板書具有濃郁的“宋派”竹板書特點,表演的同時在身段上又有所發展創新,在人物刻畫上注重形象和情感的結合,唱腔仍沿用河北腔調,表演詼諧幽默。他是目前能演唱其曲調的年輕曲藝演員。初聽“竹板書”並未留下印象,只是對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一群年輕人酷愛傳統的曲藝藝術,並且身體力行的傳承、演藝這種幾乎失傳的曲藝藝術深感疑惑。
2006年初在中國文化熱浪日漸高漲的情況下,文化的多元化、文化消費形式的求新獵奇,使得眾多“綱絲”們不斷地追捧新的明星大腕。可是“超女熱”剛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再次掀起了新一輪的文化熱浪。郭德綱作為一名年輕的曲藝演員,在他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每場演出中仍然不忘演藝傳承傳統的民間曲藝“竹板書”,至今他還能完整的演出宋派“竹板書”的代表曲目《耗子告貓》 、 《古城會》 、 《華容道》和“什不閒.蓮花落”代表曲目《王二姐思夫》、 《十里亭》、 《丁香割肉》等,使眾多“綱絲”們在欣賞相聲的同時,更加領略到傳統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
重溫“竹板書”,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富裕起來的百姓不再滿足於物質生活本身,而是要尋求精神生活的充實與滿足。對民族文化和京味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越來越被社會和人們所關注。
竹板和節板有時合用,有時單用,它們是快板、山東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錢板等曲藝音樂的主要伴奏樂器。常由表演者自打自唱,起製造氣氛和烘托情緒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