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禪福

童禪福

童禪福,男,194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浙江省社會事務協會會長,浙江省民間組織研究會會長,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童禪福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45
  • 職業:副廳長
簡介,社會調查四十年,關注四大領域,既代言亦發言,多走多看多問,

簡介

童禪福,男,1945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原省民政廳副廳長,為浙江省社會事務協會會長,浙江省民間組織研究會會長,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專長為調研和寫作。

社會調查四十年

新春伊始,浙江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察訪中國 社會調查四十年》一書引起了許多黨政領導幹部讀者的關注。該書作者童禪福是我國首屆范長江新聞獎提名獎獲得者,在20多年記者生涯和10多年機關工作中,始終堅持調查研究。《察訪中國》匯集了他對重大民生課題的調研成果。日前,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為全黨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提供一點借鑑,這是我整理出版這本書的唯一目的。”

關注四大領域

童禪福曾是浙江省廣播電台記者、《中國新聞出版報》首批聘任的特約記者、全國先進工作者,現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察訪中國》是他繼獲得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的報告文學《新安江大移民》後的又一部力作。
童禪福以新聞記者的眼光,圍繞民生課題深入社會調查研究采寫了200多篇調查報告,其中有60多篇調查報告受到了中央領導和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察訪中國》精選了44篇重點聚焦重大民生課題的調研報告和10篇涉及社會調查的札記心得,全書共38萬字,分為社會管理、社會發展、心繫“三農”、關注民生等四個部分,其中既有關於社會管理、社會發展的調研和思考,更有關於民生課題的調查和建議。這批實事求是反映社情民意的調研報告為高層領導決策提供了客觀依據,有的甚至形成黨委政府的檔案下發,為政府解決了諸多難題,也為平民百姓解決了疾苦。

既代言亦發言

童禪福對調查研究的熱情在20餘年記者生涯中不斷升溫,而其中一件“小事”讓他至今記憶猶新:1988年3月24日下午兩點多,上海市郊發生列車相撞事故,正在列車上的童禪福第一個衝進車廂搶救旅客,一個人救出兩名日本女學生後,又同一位消防戰士一起抬出了5名罹難者。經歷了7小時的搶救工作,童禪福不顧疲勞地采寫了一篇事故現場目擊記。他的敬業精神受到了中國記協名譽主席邵華澤和浙江省人大原副主任許行的高度評價,他們稱讚他說,記者應當具有崇高的品行和紮實的採訪能力,既要做人民民眾的“代言人”,又要做黨和政府的“發言人”,在為人民做好服務的同時,還要努力去實踐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
這也恰恰是童禪福撰寫的調研報告受到中央領導關注的重要原因。2003年年初,童禪福跟隨一位省委領導到寧波調研,發現寧波市3萬多黨員幹部結對幫困效果頗佳,建議在全省推廣。省委領導說:“你是老記者,就由你來總結這個典型。”隨後,童禪福冒著大雪再次來到寧波進行了廣泛調研,撰寫了《“結”出百姓對黨的深情——寧波市黨員幹部幫困調查》,這份調研報告得到了當時浙江省委主要領導的批示,推進了浙江全省黨員幹部結對幫困工作。
童禪福在擔任浙江省信訪局局長時,經過大量的社會調查撰寫了調研報告《探索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新路子——從調查處理幾起信訪案件引出的思考》,提出要樹立“用民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的理念”也有效化解了諸多信訪難題。

多走多看多問

回首40餘年的社會調查路,童禪福說,無論是做記者還是做官員,都要深入基層多走多看、多問幾個為什麼。他說,“在浙江常山縣廣播站當記者時,全縣340多個村莊,我幾乎村村到過;在浙江省廣播電台當記者時,全省90個縣、區也幾乎走了一遍;其後我還採訪了省外的浙商,調查了德國的殯葬事業,訪問了美國涉外收養工作……”
童禪福說,社會調查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有時需要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甚至有的調查報告要經過5年、10年、20年的打磨,但卻可以真實、廣泛地了解社情民意。在40餘年的社會調查中,童禪福相信,“人勤地不懶”,更始終堅持踐行自己的座右銘“以人為本,立足本職,認真幹事,誠實做人”。
在採訪接近尾聲時,童禪福說:“做記者時,經過實地調研采寫的《“3·14”上海撞車事故記者目擊記》獲得全國好新聞一等獎。而多個調研報告受到中央和省部級領導的肯定,並且為百姓解決了一些實際難題則更讓我高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