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原理、系統及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系統及技術

《移動通信原理、系統及技術》是2011年10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達仲。

基本介紹

  • 書名移動通信原理、系統及技術
  • 作者:曹達仲編寫
  • ISBN:9787302253938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0月 
  • 內容:數字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數字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套用系統2G、2.5G、3G、後三代(B3G)和4G的概念與架構,以及3G、B3G和未來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概論,移動通信電波傳播及電磁環境,系統外部噪聲和干擾,移動通信組網技術,數字調製與解調技術,語音編碼技術,GSM系統,IS一95CDMA系統,專用(集群)移動通信系統,3個主流的3G系統標準——WcDMACDMA 2000和TD SCDMA系統,B3G和4G移動通信技術,以及移動通信中的各種關鍵技術。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以及電子工程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亦可作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1997.7-1998.7 中韓青年科學家交流項目 科學家韓國漢城高麗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1998.1-2000.9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技術研究所,副教授 2000.9-2004.4 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技術研究所,教授 2004.4-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技術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1.電子學會高級會員 1999.12-- 2.電子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1999.12— 3.中國通信學會高級會員 2003.7— 4.中國通信學會第七屆無線及移動通信委員會委員 2011---5.IEEE會員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移動通信簡史及典型系統介紹
1.1.1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1.1.2 無繩電話系統
1.1.3 專用業務移動通信技術的演變
1.1.4 衛星移動通信系統
1.1.5 無線數據網路
1.2 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
1.3 移動通信的頻譜分配
1.4 移動通信未來發展趨勢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電波傳播及信道模型
2.1 電波傳播的特點
2.2 自由空間的電波傳播
2.2.1 自由空間傳輸損耗
2.2.2 視距傳播
2.3 地面電磁波傳輸機制
2.3.1 反射
2.3.2 繞射
2.3.3 散射
2.4 地面電磁波傳播的射線跟蹤建模
2.4.1 雙射線傳播模型
2.4.2 多射線傳播模型
2.5 路徑傳輸損耗
2.5.1 室外傳播模型
2.5.2 陸地移動通信傳輸損耗的圖表計算法
2.5.3 室內傳播模型
2.6 陰影效應
2.7 多徑效應
2.7.1 都卜勒頻移
2.7.2 多徑信道基本模型
2.7.3 多徑信道主要參數
2.7.4 移動通信信道分類
2.8 移動信道統計模型
2.8.1 多徑信道的統計分析
2.8.2 衰落信道的建模和仿真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語音及信道編解碼技術
3.1 語音編解碼技術
3.1.1 語音壓縮編碼的特點
3.1.2 語音壓縮編碼的分類
3.1.3 移動通信中的語音編解碼技術
3.2 信道編碼的基本原理及性能參數
3.2.1 基本原理
3.2.2 性能參數
3.3 線性分組碼
3.3.1 循環碼
3.3.2 BCH碼
3.3.3 RS碼
3.4 卷積碼
3.4.1 卷積碼的編碼
3.4.2 維特比解碼
3.4.3 軟判決維特比解碼
3.5 級聯編碼
3.6 交織編碼
3.7 Turbo碼
3.8 噴泉編碼
3.8.1 LT碼
3.8.2 Raptor碼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調製技術
4.1 概述
4.2 信號空間分析
4.2.1 信號與系統模型
4.2.2 向量空間的概念
4.2.3 信號空間的概念
4.2.4 信號的正交展開
4.2.5 信號的幾何表示
4.3 數字相位調製技術
4.3.1 二進制相移鍵控調製
4.3.2 QPSK
4.3.3 OQPSK
4.3.4 /4-QPSK
4.4 正交幅度調製
4.4.1 QAM信號的基本原理
4.4.2 MQAM信號的產生和解調
4.4.3 MQAM信號的性能
4.5 頻率調製
4.5.1 頻移鍵控
4.5.2 最小頻移鍵控
4.5.3 高斯最小頻移鍵控
4.6 格線編碼調製
4.6.1 格線編碼調製的基本概念
4.6.2 格線編碼調製信號的產生
4.7 正交頻分復用
4.7.1 概述
4.7.2 OFDM技術的基本原理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鏈路性能增強技術
5.1 擴頻通信
5.1.1 擴頻基本原理
5.1.2 直接序列擴頻系統
5.1.3 頻率跳變擴頻系統
5.1.4 擴頻系統的處理增益
5.1.5 擴頻系統的干擾容限
5.1.6 擴頻通信系統的主要特點
5.2 分集技術
5.2.1 獨立衰落路徑的實現方法
5.2.2 接收分集的合併方式及其性能分析
5.2.3 RAKE接收
5.3 發射分集和MIMO技術
5.3.1 發射分集
5.3.2 MIMO技術
5.4 均衡技術
5.4.1 均衡基本原理
5.4.2 均衡器的類型
5.4.3 線性均衡與非線性均衡
5.4.4 自適應均衡
5.4.5 頻域均衡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移動通信組網技術
6.1 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6.1.1 移動通信網的組成
6.1.2 移動通信網的覆蓋方式
6.1.3 蜂窩組網與頻率復用
6.2 多址接入技術
6.2.1 頻分多址接入
6.2.2 時分多址接入
6.2.3 碼分多址接入
6.2.4 空分多址接入
6.2.5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分析
6.3 移動通信網的信令與接口
6.3.1 接入信令
6.3.2 網路信令
6.3.3 公共陸地移動通信網的接口
6.4 多信道共用及話務量分析
6.4.1 話務量、呼損率和用戶量
6.4.2 信道自動選擇方式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GSM系統及其增強體制
7.1 GSM系統概述
7.1.1 GSM系統的歷史及其發展
7.1.2 GSM系統的業務
7.1.3 GSM系統的體系結構
7.2 GSM系統的信道
7.2.1 時隙和幀結構
7.2.2 邏輯信道及其分類
7.2.3 突發脈衝
7.2.4 邏輯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
7.3 GSM系統的無線傳輸技術
7.3.1 GSM系統中的語音編解碼技術
7.3.2 GSM系統中的抗干擾技術
7.3.3 GSM系統中的調製解調技術
7.3.4 GSM系統抗衰落技術
7.3.5 GSM系統的其他技術
7.4 GSM系統的控制與管理
7.4.1 鑒權與加密
7.4.2 GSM呼叫連線與管理
7.5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7.5.1 GPRS的網路結構及其功能
7.5.2 GPRS的關鍵技術
7.5.3 GPRS的移動性管理
7.6 增強數據傳輸速率技術
7.6.1 概述
7.6.2 EDGE的關鍵技術
7.6.3 EDGE的特色業務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IS-95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8.1 IS-95系統概述
8.1.1 IS-95系統的歷史及其發展
8.1.2 IS-95系統的業務
8.1.3 IS-95系統的體系結構
8.2 IS-95系統的前向鏈路
8.2.1 前向鏈路信道結構
8.2.2 導頻信道
8.2.3 同步信道
8.2.4 尋呼信道
8.2.5 前向業務信道
8.3 IS-95系統的反向鏈路
8.3.1 反向鏈路信道結構
8.3.2 接入信道
8.3.3 反向業務信道
8.4 IS-95系統的增強技術
8.4.1 語音編解碼技術
8.4.2 RAKE接收機
8.4.3 語音激活與功率控制
8.5 IS-95系統的控制與管理
8.5.1 登記註冊
8.5.2 鑒權與加密
8.5.3 越區切換與漫遊
8.5.4 呼叫接續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
9.1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概述
9.1.1 3G的概念
9.1.2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組織
9.1.3 第三代移動通信主要標準及演進
9.2 WCDMA系統
9.2.1 WCDMA系統的標準特色
9.2.2 WCDMA系統的網路結構
9.2.3 WCDMA系統的信道
9.2.4 高速鏈路分組數據接入技術
9.3 CDMA2000系統
9.3.1 CDMA2000的標準特色
9.3.2 CDMA2000系統的網路結構
9.3.3 CDMA2000系統的信道
9.3.4 CDMA2000功率控制和切換技術
9.4 TD-SCDMA系統
9.4.1 TD-SCDMA系統的標準特色
9.4.2 TD-SCDMA系統的網路結構
9.4.3 TD-SCDMA系統的信道
9.4.4 TD-SCDMA系統的關鍵技術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第10章 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及其關鍵技術
10.1 LTE系統
10.1.1 LTE系統概述
10.1.2 LTE系統架構
10.1.3 LTE系統關鍵技術
10.2 LTE-Advanced系統
10.2.1 LTE-Advanced系統概述
10.2.2 LTE-Advanced系統需求及發展
移動通信原理、系統及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