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與通信工程精品課程配套教材:移動通信

《移動通信原理與套用技術》較詳細地介紹了移動通信原理和套用技術。首先介紹了無線通信的傳播環境和傳播預測模型、移動通信中調製解調技術以及抗衰落技術;其次介紹了蜂窩網組網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了GSM、CDMAIS-95、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以及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規劃和最佳化基礎;最後對當前移動通信的發展和一些研究熱點進行了介紹。 《移動通信原理與套用技術》力求兼顧移動通信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系統,內容由淺入深,可供不同層次的人員學習。每章開頭有學習指導,結尾處有習題和思考題。 《移動通信原理與套用技術》可以作為信息與通信相關專業本科生教材,並可作為成人教育的教材,另外,也可供從事移動通信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信息與通信工程精品課程配套教材:移動通信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328頁
  • 開本:16
  • 定價:38.00
  • 作者:啜鋼 李衛東
  •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5226655
  •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信息與通信工程精品課程配套教材:移動通信原理與套用技術》編輯推薦:21世紀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規劃教材,信息與通信工程精品課程配套教材。較詳細地介紹了移動通信原理和套用技術。首先介紹了無線通信的傳播環境和傳播預測模型、移動通信中調製解調技術以及抗衰落技術;其次介紹了蜂窩網組網的基本概念和理論,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了GSM、CDMA IS-95、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以及移動通信無線網路規劃和最佳化基礎;最後對當前移動通信的發展和一些研究熱點進行了介紹。
《信息與通信工程精品課程配套教材:移動通信原理與套用技術》力求兼顧移動通信的基礎理論和套用系統,內容由淺入深,可供不同層次的人員學習。可以作為信息與通信相關專業本科生教材,並可作為成人教育的教材,另外,也可供從事移動通信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啜鋼,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優秀骨幹教師,獨立獲得1995年榮獲北京郵電大學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觀摩比賽二等獎;承擔了北郵遠程“移動通信原理與套用”課件的工作,為項目負責人,三等獎,排名第1。參與原郵電部重大研究項目和國家863計畫“九五”期間重大研究項目(碼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基站收發信機子系統的研究開發)的開發研製工作,是項目的主要參與人員之一。作為項目負責人,獨立完成了華為科技基金項目(移動通信中切換技術)。被聘為東方通信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參與研製碼分多址移動通信系統基站收發信機子系統的工作。參與國家“863計畫”項目研究成果:寬頻綜合業務移動通信網的功能和性能模型設計與分析方法的研究。參與和領導研發了CDMA網路規劃軟體和CDMA最佳化後處理軟體以及基於CDMA網路的系統動態仿真軟體。李衛東,北京郵電大學教師,承擔移動通信課程教學工作,參與多項項目。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移動通信發展簡述 1
1.2 移動通信的特點和套用系統 6
1.2.1 移動通信的特點 6
1.2.2 移動通信的套用系統 8
1.3 本書的內容安排 9
習題與思考題 10
參考文獻 10

第2章 移動通信電波傳播與傳播預測模型 11
2.1 概述 11
2.1.1 電波傳播的基本特性 11
2.1.2 電波傳播特性的研究方法 13
2.2 自由空間的電波傳播 13
2.3 三種基本電波傳播機制 14
2.3.1 反射與多徑信號 15
2.3.2 繞射 16
2.3.3 散射 16
2.4 陰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16
2.5 多徑傳播模型 17
2.5.1 多徑衰落的基本特性 17
2.5.2 都卜勒頻移 17
2.5.3 多徑信道的信道模型 18
2.5.4 描述多徑信道的主要參數 20
2.5.5 多徑信道的統計分析 26
2.5.6 多徑衰落信道的分類 30
2.5.7 衰落特性的特徵量 31
2.6 電波傳播損耗預測模型 32
2.6.1 室外傳播模型 33
2.6.2 室內傳播模型 34
習題與思考題 35
參考文獻 36

第3章 調製技術 37
3.1 概述 37
3.2 最小移頻鍵控 38
3.2.1 相位連續的2FSK 38
3.2.2 最小移頻鍵控信號的相位路徑、頻率及功率譜 40
3.3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 42
3.3.1 高斯濾波器的傳輸特性 43
3.3.2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信號的波形和相位路徑 44
3.3.3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信號的調製與解調 46
3.3.4 高斯最小移頻鍵控功率譜 48
3.4 相位調製 49
3.4.1 二相調製 49
3.4.2 四相調製 50
3.4.3 偏移四相調製 53
3.4.4 π/4-QPSK 54
3.5 正交頻分復用 58
3.5.1 概述 58
3.5.2 正交頻分復用的原理 58
3.5.3 正交頻分復用的DFT實現 60
3.5.4 互交頻分復用的套用 62
習題與思考題 62
參考文獻 63

第4章 抗衰落技術 64
4.1 序 64
4.2 分集技術 65
4.2.1 巨觀分集 65
4.2.2 微觀分集的類型 66
4.2.3 分集的合併方式及性能 68
4.2.4 性能比較 75
4.2.5 分集對數字移動通信誤碼的影響 76
4.3 信道編碼 77
4.3.1 序 77
4.3.2 分組碼 78
4.3.3 卷積碼 80
4.3.4 Turbo碼 86
4.4 均衡技術 89
4.4.1 基本原理 89
4.4.2 非線性均衡器 93
4.4.3 自適應均衡器 96
4.5 擴頻通信 98
4.5.1 偽噪聲序列 98
4.5.2 擴頻通信原理 102
4.5.3 抗多徑干擾和RAKE接收機 105
4.5.4 跳頻擴頻通信系統 108
習題與思考題 111
參考文獻 112

第5章 蜂窩組網技術 113
5.1 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113
5.2 頻率復用和蜂窩小區 114
5.3 多址接入技術 117
5.4 碼分多址關鍵技術 122
5.4.1 擴頻通信基礎 122
5.4.2 地址碼技術 128
5.4.3 擴頻碼的同步 131
5.5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分析 135
5.6 切換、位置更新 139
5.6.1 切換技術 139
5.6.2 位置更新 142
5.7 無線資源管理技術原理 142
5.7.1 概述 142
5.7.2 接納控制 144
5.7.3 動態信道分配 145
5.7.4 負載控制 146
5.7.5 分組調度 147
5.8 移動通信網路結構 149
習題與思考題 153
參考文獻 153

第6章 GSM和CDMA IS-95系統 154
6.1 GSM系統的業務及其特徵 155
6.2 GSM系統的結構 158
6.3 GSM系統的信道 159
6.3.1 物理信道與邏輯信道 159
6.3.2 物理信道與邏輯信道的配置 162
6.3.3 突發脈衝 166
6.3.4 幀偏離、定時提前量與半速率信道 168
6.4 GSM的無線數字傳輸 169
6.4.1 GSM系統無線信道的衰落特性 169
6.4.2 GSM系統中的抗衰落技術 170
6.4.3 GSM系統中的語音編碼技術 175
6.4.4 GSM系統中語音處理的一般過程 176
6.5 GSM的信令協定 176
6.5.1 GSM的無線信令接口協定 177
6.5.2 GSM的地面信令接口協定 180
6.6 接續和移動性管理 180
6.6.1 概述 180
6.6.2 位置更新 181
6.6.3 呼叫建立過程 183
6.6.4 越區切換與漫遊 189
6.6.5 安全措施 192
6.6.6 計費 195
6.7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195
6.7.1 概述 195
6.7.2 GPRS的業務 196
6.7.3 GPRS的網路結構及其功能描述 197
6.7.4 GPRS的移動性管理和會話管理 202
6.7.5 GPRS的空中接口 205
6.8 CDMA IS-95系統 206
6.8.1 CDMA IS-95工作頻段和系統時間 207
6.8.2 CDMA IS-95前向鏈路 208
6.8.3 CDMA IS-95反向鏈路 209
6.8.4 CDMA IS-95中的功率控制技術 211
6.8.5 CDMA IS-95中的軟切換技術 217
習題與思考題 221
參考文獻 222

第7章 cdma2000 1x、WCDMA和TD-SCDMA系統 223
7.1 cdma2000 1x系統 223
7.1.1 概述 223
7.1.2 cdma2000體系結構 224
7.1.3 cdma2000空中接口概述 230
7.1.4 cdma2000 1x空中接口物理層 235
7.1.5 cdma2000 1x空中接口第2層 246
7.1.6 cdma2000 1x空中接口第3層 248
7.1.7 cdma2000 1x中的功率控制與系統切換 249
7.1.8 cdma2000 1x網路技術概述 253
7.2 WCDMA系統 256
7.2.1 WCDMA的標準體系 257
7.2.2 WCDMA的信道結構 259
7.2.3 WCDMA的擴頻和調製技術 263
7.2.4 WCDMA的信道編碼、功率控制和切換 266
7.2.5 WCDMA的網路結構 272
7.3 TD-SCDMA系統 274
7.3.1 TD-SCDMA概述 274
7.3.2 TD-SCDMA系統的關鍵技術 275
7.3.3 TD-SCDMA系統的網路結構 277
7.3.4 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 277
7.3.5 信道編碼和調製方式 278
7.3.6 TD-SCDMA系統中的無線資源管理 278
習題與思考題 279
參考文獻 280

第8章 無線網路規劃與最佳化基礎 281
8.1 無線網路規劃與最佳化的必要性與基本內容 281
8.2 無線網路規劃與最佳化的基本原理 282
8.2.1 規劃與最佳化兩者之間的分工 282
8.2.2 網路規劃與設計的基本原理 284
8.3 無線網路規劃 285
8.3.1 無線網路規劃的內涵 285
8.3.2 網路規劃原則和應該注意的問題 288
8.3.3 無線網路規劃流程及其系統設計與調整 289
8.3.4 CDMA規劃所遇到的問題 293
8.4 無線網路最佳化 293
8.4.1 無線網路最佳化的內涵 294
8.4.2 無線網路最佳化流程 296
8.4.3 CDMA網路最佳化措施 398
8.4.4 CDMA系統中存在的最最佳化配置問題 304
習題與思考題 307
參考文獻 308

第9章 無線移動通信未來發展 309
9.1 IMT-2000增強系統 309
9.1.1 概述 309
9.1.2 LTE系統 310
9.2 IMT-Advanced系統 316
9.2.1 概述 316
9.2.2 標準化現狀 319
9.2.3 熱點技術 319
習題與思考題 321
參考文獻 321
附錄 縮寫索引 323

序言

移動通信是當今通信領域中發展最快、套用最廣和最為前沿的通信技術。移動通信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從模擬網到數字網,從頻分多址(FDMA)到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的過程。移動通信網路已從僅提供語音、低速數據業務的窄帶網路發展到了可以支撐語音、高速分組以及多媒體業務的寬頻網路。進入2l世紀以來,人們在繼續關注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發展的同時,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也已投入商用,人們正在從3G商用網路的套用中得到無線寬頻業務帶來的高速、高質量的享受;與此同時3GPP LTE的標準化已經取得巨大發展,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就會出現商用的產品;另外,基於IEEE 802.16協定簇的下一代無線接入網際網路也在蓬勃發展;4G(或稱IMT-Advanced)正在從理論探討和系統仿真評估階段逐步走向制定標準的階段。
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了滿足通信以及電子類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和廣大工程專業人員的需要,我們編寫了本書。我們的宗旨是:全面介紹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套用技術,即在介紹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用較大的篇幅介紹移動通信網路技術,包括2G和3G網路以及網路規劃和最佳化。另外,在對移動通信原理和套用技術進行介紹時,避免過多的數學分析,而儘量用文字和圖表進行論述。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移動通信的發展和移動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移動通信的無線傳播環境、移動通信系統中的調製技術、抗衰落技術、蜂窩組網技術、GSM和CDMA IS.95移動通信系統、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無線網路規劃與最佳化基礎、移動通信未來發展等。
本書的第1章、第5章、第6章、第8章和第9章由啜鋼編寫;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第7章由李衛東編寫。
本書可供信息與通信相關專業本科生使用,同時兼顧了成人教育和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會出現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