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燃氣

秸稈燃氣是利用生物質通過密閉缺氧,採用於溜熱解法及熱化學氧化法後產生的一種可燃氣體,這種氣體是一種混合燃氣,含有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

農作物秸稈纖維中的碳元素占多數,秸稈氣化是一種生物質熱解氣化技術,作物秸稈經適當粉碎後,在氣化裝置內缺氧燃燒,隨著溫度升高,可揮發物質逐步析出,再經過氣化爐熱解、氧化和還原反應後轉變成為一氧化碳、氫氣以及甲烷等無塵無煙的可燃氣體,可燃氣經過降溫、冷卻、除塵和除焦油等淨化濃縮工藝處理後,然後藉助輸送管道供給各家各戶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秸稈燃氣
  • 方法:利用生物質通過密閉缺氧
  • 含有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
  • 氣體性質:可燃氣體
  • 燃氣組成:氧3.12%、甲烷1.57%等
  • 開發前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組成結構,發展前景,主要來源,技術原理,

組成結構

秸稈燃氣中燃氣組成
根據河南天盛燃氣及燃氣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秸稈燃氣檢驗報告得知:秸稈燃氣含量15.27%,氧3.12%、氮 56.22%,甲烷1.57%,丙烷0.03%,丙烯0.05%,合計100%。
秸稈燃氣

發展前景

秸稈燃氣的開發前景:
2003年,“太陽能”雜去第一期《我國植物生物質能源開發展望》一文中已做預測,摘錄如下:
秸稈燃氣能源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倉庫,是重要的“綠色能源”之一,可以講開發利用秸稈燃氣生物質能源,就是開發利用太陽能。秸稈燃氣能源可以再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根據我國國情和當今國際社會“新思維、新料學、新技術”的發展態勢,發展的秸稈燃氣為原料的綠色能源轉化技術,符合本世紀發展的主題——社會可持續發展。
我國著名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朱清時教授講,目前我國能源戰略迫切需要研究用非糧食類生物質作原料生產液體類,氣體類燃料。開發出擁有自主知織產權和具有推廣價值的實用技術,保障我國植物生物質能源的安全開發利用和經濟昌盛繁榮。

主要來源

秸稈燃氣來源:
農民使用秸稈燃氣來於兩個方面,第一,靠秸稈氣化工程集中供氣獲得。第二,可以利用秸稈燃氣自己生產秸稈燃氣爐
秸稈燃氣氣化工程,一般為國家,集體個人三方投資共建,一個村(指農戶居住集中的村)的氣化工程大約需50-80萬,在我國大約有200多個村級秸稈氣化工程。
農民自產自用的秸稈燃氣,主要靠家用制氣爐進行生物質轉化,投資不大,小則300餘元,多則700餘元。

技術原理

秸稈燃氣生產技術原理
秸稈燃氣(包括據木、木柴,野草,松針樹葉,作物秸稈,牛羊畜糞,食用菌渣)中的碳元素質量分數約為40%,其次為氫、氮、氧、鎂、矽、磷、鉀、鈣等元素。植物秸稈的有機成分以纖維素,半纖維素為主,質量分數為50%。這些生物質原料,在缺氧條件下加熱,使之發生複雜的熱化學反應的能量轉化過程。此過程實質是植質中的碳、氫、氧等元素的原子,在反應條件下按照化學鍵的成鍵原理,變成一氧化碳、甲烷、氫氣等,可燃性氣體的分子。這樣植物秸稈燃氣中的大部分能量就轉移到這些氣體中。基本反應包括:
C+O2=CO2 2C+O2=2CO
2H2O+C=CO2+2H2 CO+O2=2CO2
H2O+CO=CO2+H2 CO2+C=2CO
CH4+CO2=2CO+2H2 C+2H2=CH4
CO+3H2=CH4+H2O 2H2+O2=2H2O
上述秸稈燃氣的氣化過程的實現是通過氣化反應裝置(即制氣爐)完成的。
秸稈燃氣生產的工作原理
制氣爐具有生物質原料造氣,燃氣淨化,自動分離的功能。當燃料投入爐膛內燃燒產生大量CO和H2時,燃氣自動導入分離系統執行脫焦油、脫煙塵,脫水蒸氣的淨化程式,從而產生優質燃氣,燃氣通過管道輸送到燃氣灶、點燃(亦可電子打火)使用。
秸稈燃氣氣化爐的分類
秸稈氣化爐,亦稱秸稈燃氣氣化爐,秸稈燃氣制氣爐,燃氣發生裝置等,在氣化爐當中,分直燃(半氣化)式和導氣(制氣)式氣化爐。其中導氣式氣化爐中又分上吸式、下吸式、流化床氣化爐。直燃式與導氣式氣化爐在廣告詞中,不少讀者極易被誤導。直燃式氣化爐是適用二次進風產生二氣化燃燒,而導氣式氣化爐是運用熱化學反應原理產生可燃氣體燃燒。
秸稈燃氣生產技術發展方向
用秸稈燃氣替代煤,天然氣重油等化石燃燒來製備合成為甲醇汽油,或柴油等液體燃料而用於交通工具,這樣即可以滿足人類對液體燃料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又可有效減輕由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給環境帶來的污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