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壟斷資本

自由資本主義是以經濟自由為基本特徵,其經濟體制包括自由競爭自由放任自由貿易三大基本內涵,其經濟活動的外在表現是既擺脫封建關係的束縛,又不受政府的干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私人壟斷資本
  • 基本特徵:經濟自由
  • 包括自由競爭自由放任
  • 表現:不受政府的干預
形成,基本特徵,壟斷,組織形式,壟斷手段,發展,壟斷統治,程度提高,範圍廣泛,統治加強,集中與壟斷,資本結構,結合緊密,國際化運動,規模總量膨脹,國際聯合,流向變化,與中小企業,發展,作用,

形成

基本特徵

企業的運行完全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這似乎能夠保證實現資源最有效地配置,因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體制曾被視為古典經濟學的理想模式。其實,完全的自由競爭體制不僅事實上從未存在過,而且它也不可能是資本主義的理想模式,更不是資本主義的終結模式。因為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體制天然地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小資本經營和市場運行的自發性,因而不可能適應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正是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體制固有的矛盾,促使它向相反的方向即壟斷體制轉化,從而找到解決矛盾的途徑,所以說壟斷既是自由競爭的對立物,又是自由競爭的必然產物。
壟斷代替競爭並在資本主義經濟生活中占據統治地位,其最初表現形式是私人壟斷資本的形成和發展,其關鍵環節是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自由競爭規律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集中的趨勢和機制,馬克思曾經指出:“競爭鬥爭是通過使商品便宜來進行的。在其它條件不變時,商品的便宜取決於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又取決於生產規模。因此,較大的資本戰勝較小的資本。競爭的結果總是許多較小的資本家垮台。他們的資本一部分轉入勝利者手中,一部分歸於消滅。除此而外,一種嶄新的力量——信用事業,隨同資本主義的生產而形成起來。起初,它作為積累的小小的助手不聲不響地擠了進來,通過一根無形的線把那些分散在社會表面上的大大小小的貨幣資金吸引到單個的或聯合的資本家手中;但是,很快它就成了競爭鬥爭中的一個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後,它變成一個實現資本集中的龐大的社會機構。”而實現生產和資本集中的途徑是“通過強制的道路進行吞併”和“通過建立股份公司這一比較平滑的辦法把許多已經形成和正在形成的資本溶和起來”。
也就是說,自由競爭必然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因為在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中,少數大企業擁有雄厚的資本,易於取得銀行貸款,因而能夠廣泛地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在更大的範圍內組織生產專業化和協作,利用廉價的原材料,節約不變資本,降低成本,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所以,競爭的結果,總是大企業戰勝中小企業,大資本吞併中小資本,從而使生產和資本日益集中到少數大企業手中,這是其一。其二,隨著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發展,資本主義的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得到廣泛發展,通過發行股票把許多分散的資本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巨額的資本,能夠在較短時期內建立起一個大型的企業,這種個別資本股份資本的發展,實現了資本占有形式和資本組織形式的社會化,從而極大地促進和加速了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進程。其三,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頻頻爆發,造成大批中小企業的破產並被大企業所吞併。而大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優勢,紛紛聯合和合併,從而使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達到了更高程度。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都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例如1909年在美國,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占企業總數的1.1% ,而它們占有的工人數和產值,則分別為30.5%和43.85%。亦即,僅占企業總數大約1%的企業,已控制了美國工業生產的將近一半。1907年德國擁有工人1000人以上的企業就有586個。它們的工人幾乎占總數的10%,它們的汽車和電力幾乎占總數的32%。因此列寧指出:“幾萬個最大的企業擁有一切,數百萬個小企業無足輕重。”
當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產生壟斷。一方面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之間容易達成聯合協定,並且它們的實力雄厚,也有力量操縱和控制該部門的生產和流通,這就為壟斷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既造成競爭的困難和新企業進入的限制,同時也造成了大企業之間在競爭中的兩敗俱傷的現實性,為了避免雙方因勢均力敵帶來的競爭損失,它們就有必要暫時達成聯合協定,形成壟斷。

壟斷

所謂壟斷,是指少數資本主義大企業,為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聯合起來,控制和獨占一個或幾個部門的產品生產和銷售市場。它是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主要標誌和基本經濟現象。壟斷的形成過程是自由競爭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而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自然而然走向壟斷,這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基本趨勢。壟斷一旦代替自由競爭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就標誌著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

組織形式

壟斷統治是通過一定的壟斷組織形式來實現的。壟斷組織是指控制某個或某些生產部門的生產和銷售,以獲得高額壟斷利潤的資本主義大企業或企業的聯合。壟斷組織的形式隨壟斷程度的不斷提高而發生相應的變化。最簡單的、初級的壟斷組織形式是短期價格協定。這種形式很不穩定,一旦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壟斷組織就會自行解體。壟斷程度較高的、比較複雜的壟斷組織形式主要有:
(1)卡特爾(Cartel)。它是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為獲取高額利潤,在商品的產量、銷售市場和價格等方面簽訂協定而形成的壟斷同盟卡特爾內部的各企業之間的關係比較鬆散,是因為參加者在生產上、商業上和法律上仍保持其獨立性。
(2)辛迪加(Syndicate)。它是由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為了共同採購原料和銷售商品通過簽訂協定而建立起來的壟斷組織。參加者仍保持在生產上和法律上的獨立性,但喪失了商業上的獨立性。辛迪加設辦事處統一接受商品的訂單和統一採購原材料,按照協定在辛迪加所屬企業之間進行分配。
(3)托拉斯(Trust)。即許多生產同類商品或生產上有密切關係的企業合併組成的大壟斷企業。各個參加的企業喪失了商業上、生產上和法律上的獨立性。托拉斯董事會統一掌管所屬企業的生產、銷售和財務活動,原來的企業主變成了托拉斯的股東,按股份分取股利
(4)康采恩(Konzern)。它是由一兩個實力極為雄厚的大工業企業或大銀行為核心,把不同部門、不同行業的許多大企業聯合起來而組成的壟斷組織。儘管各企業在形式上仍保持獨立性,但實質上受占統治地位的大企業或大銀行的直接操縱和支配,具有明顯的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相結合的特點。
總之,壟斷組織的形式儘管多種多樣,不同的組織形式內容不同,壟斷程度亦有差別,但其實質都是通過對生產和市場的壟斷,來保證壟斷資本家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壟斷手段

壟斷價格壟斷組織牟取壟斷高額利潤的重要手段,是指壟斷組織憑藉其在經濟上的壟斷地位人為規定的旨在保證壟斷高額利潤的市場價格。壟斷價格=成本價格+壟斷利潤。它包括壟斷高價壟斷低價兩種形式。壟斷價格的形成不同於競爭市場上產品的價格形成,而是一種人為規定的價格,但這並不意味著壟斷組織可以隨意定價。因為壟斷不可能消滅競爭規律市場供求關係以及產品成本和價值因素的制約。
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所有權在經濟上實現自身的形式。它是壟斷企業憑藉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而獲得的一種特殊超額利潤,即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壟斷利潤主要來源於:其一,壟斷企業內部職工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其二,壟斷企業通過規定壟斷高價壟斷低價將非壟斷企業的一部分價值和剩餘價值轉化為壟斷利潤;其三,通過資產階級國家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如政府對壟斷企業的減稅、科研資助、優惠貸款、軍事訂貨等等)把社會已經形成的一部分價值和剩餘價值轉化為壟斷利潤
可見,壟斷價格和壟斷利潤的形成並沒有否定價值規律。無論是壟斷高價壟斷低價,都不能增加或減少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商品價值量壟斷價格只不過是通過價格和價值或生產價格的背離,使剩餘價值作有利於壟斷資本家的重新分配。從整個社會來看,壟斷利潤壟斷價格的總和並不能超越社會總價值的界限。

發展

私人壟斷資本的形成和發展是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經濟基礎。私人壟斷資本作為資本社會化的一種較高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生產力的社會本性,較能容納當時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私人壟斷資本在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後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其發展主要表現在:

壟斷統治

生產集中壟斷統治的增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礎上,社會生產力和生產社會化空前發展。與此相適應,生產集中壟斷的程度大大超過戰前,呈現出規模大、程度高、範圍廣的特點。
第一,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巨型公司數目劇增。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兼併從過去的數千家發展到現在的數萬家,合併的資產日益龐大。以美國為例。美國市場從自由競爭資本壟斷,再到混合經濟,曾經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史。期間先後發生了五次企業兼併浪潮。第一次兼併浪潮是以大公司橫向兼併為特徵的規模重組。從1893年到1904年,共發生了2864起兼併。其中僅1898—1903年高峰期就有2653家企業被兼併,涉及資產總額63億美元,典型案例是美國鋼鐵公司的重組。
第二次浪潮是以大集團縱向組合為主導的產業重組,發生於20世紀20年代,被兼併企業12000家,涉及公司、銀行、製造業和礦業。其中在1928—1929年高潮期間,被兼併公司達2300家,典型案例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重組。第三次浪潮是以跨國公司多角產業擴張和品牌重組為主的兼併,發生在20世紀50~60年代,兼併規模之大是空前的。1960—1970年間,就發生了25598起兼併。僅1953年,工業中的兼併資產數量占全部工業資產的21%。以金融運作為主的資本重組的第四次兼併浪潮始於20世紀70年代,延續到80年代末。1976—1981年兼併交易額分別為200、219、342、435、826億美元,1985年兼併達到高潮,交易額高達1796億美元,這次兼併規模大大超過前三次。其典型案例是美國潘特里公司收購露華濃化妝品公司。第五次兼併浪潮以“強強聯合”為特徵。它始於1994年,當年兼併交易額達3419億美元,1995年兼併數量9152起,涉及金額5190億美元,均創歷史最高記錄。1996年兼併案達10200起,兼併金額達6588億美元,再度刷新上一年剛創下的兩項歷史記錄。這次兼併的典型案例是摩根·土丹利—迪恩威特合併案。

程度提高

隨著生產集程度的提高,不僅大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企業資產規模愈來愈大,壟斷程度增大。據統計,美國資產在10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1901年只有1家,1972年為252家,1980年為522家。而100億美元資產以上的大公司1961年僅有1家(即埃克森公司的前身——新澤西美孚石油公司),至1986年已達31家。最典型的案例是,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製造公司——位於美國西亞圖的波音公司宣布兼併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美國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簡稱麥道公司。通過兼併,波音公司擁有了500億美元的資產和20萬員工,成為占世界民用客機75%銷售量的最大的飛機製造企業。又如,1997年2月5日,摩根·土丹利—迪恩威特宣布合併。此次合併創造了一個總市值達210億美元的新型投資銀行,其規模堪稱華爾街之最。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投資銀行與零售證券經紀行破天荒的結合,它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爾街的文化。

範圍廣泛

混合聯合公司迅猛發展。企業合併或兼併是生產和資本集中的重要途徑。“橫向合併”和 “縱向合併”是企業合併的兩種主要方式。20世紀初,生產集中表現為“橫向合併”,即部門內的生產上有關聯的同類企業聯合或兼併為一個大企業;20~40年代的生產集中發展為“縱向合併”,即供產銷相互銜接的生產、流通部門和企業之間的合併,這是由某一部門包括原材料開採,燃料動力的運輸,產品各工序的製造,乃至副產品的加工等各個環節組成統一體系的聯合體。戰後,不僅縱向合併進一步延伸到運輸、銷售以至金融等環節,而且更向其它業務和生產經營上毫不相關的各個企業聯合,實行跨部門、跨行業的多類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組成龐大的混合聯合公司。例如,美國在1926—1930年(第二次兼併浪潮)期間,橫向兼併占全部兼併次數的67.7%,混合兼併占27.6%,到了1966—1968年間,橫向兼併只占7.6%,而混合兼併則占81.6%。同時多部門、多行業的兼併公司日益突出。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本來專營電訊器材的有關業務,但自60年代以來,先後大舉兼併了美國最大的麵包、旅遊公司和最大的木質化纖製造公司。而且還經營建築、軍火、汽車零件、食品、地產、保險、銀行信貸、醫院、書籍出版等五花八門的業務。它們的經營範圍之廣,可謂從“飛彈到雞蛋”無所不包。
綜上所述,生產和資本的加速集中特別是混合聯合公司發展已經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趨勢。其客觀必然性在於:它適應了社會化大生產中供產銷過程緊密聯結的客觀要求;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合理利用資源,較易獲得資金;可以節約管理費用,利用多行業經營可以分散風險,減輕經濟危機的衝擊,以保證壟斷企業獲得穩定的利潤。可見,生產集中和混合聯合公司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而作出的局部調整,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其自身範圍內的進一步“揚棄”。

統治加強

在工業資本形成集中和壟斷的同時,銀行資本也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向壟斷,從而大大加強了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的的統治,並且成為戰後世界兼併活動的一大主要特徵。

集中與壟斷

美國銀行協會報告,1994年全美有550家銀行合併,到1995年8月底合併銀行已達600家,超過1994年。90年代以來進行了規模龐大的銀行兼併,幾乎每年都有兩起以上。銀行兼併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大銀行之間的兼併呈現明顯趨勢,使世界銀行界的巨型航空母艦層出不窮。最典型的例子是1995年3月8日,名列日本第六的三菱銀行和名列第十的東京銀行合併,成為東京三菱銀行,總資產高達52.6萬億日元,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銀行。
在美國,1995年8月,排名第四的化學銀行與排名第六的大通銀行合併,成為總資產2970億美元的美國第一大銀行,在世界排名也由37位上升至14位。1996年富國銀行兼併第一聯美銀行,其兼併價值高達142億美元,成為美國兼併史上第一大兼併案。同時歐洲也不例外,如荷蘭的ING銀行兼併了破產的英國巴林銀行瑞士銀行收購塞朗銀行等。

資本結構

發生顯著變化。由於生產日益社會化,因此任何單個家族的資本都無法獨占一個大企業或一個大集團公司,這就導致壟斷財團之間相互滲透,使金融資本集團變為由多個家族共同控制,這是資本進一步社會化的結果。與此相適應,金融資本集團的內部組織結構由縱向控制轉變為橫向聯合特徵,由個人股東為主轉變為法人股東相互持股。戰前,金融寡頭是以某個家族為核心,採用“參與制”以金字塔式的層層控股來實現其統治。戰後,集團內的銀行與企業之間越來越多以法人股東的身份,採取橫向相互持股的辦法實現相互滲透,財團與財團之間的關係變的模糊不清,錯綜複雜。

結合緊密

銀行壟斷資本形成後,銀行的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普通的借貸中介人變成萬能的壟斷者,並通過三種方式直接操縱和控制著工商業資本:一是壟斷銀行通過貸款影響和控制工商業資本。已開發國家的企業一般採取負債經營,借入資金的比重約占50%~70%。商業銀行和人壽保險公司是工商企業資金的主要提供者。它們通過貸款規模、期限和利率高低,以及貸款契約,制約和控制工商企業的發展。二是銀行財團通過收購企業的股份,成為企業的控股者,從而控制和操縱大工業企業的經營活動。其中以日本和西歐最為顯著。例如,日本6家最大的都市銀行控制著全國1/4的工業公司的股份。三是銀行通過人事結合加強控制。即直接由銀行的董事或經理兼任大工業企業的董事或經理,從而在更大程度上控制和掌握大工業企業的領導權。

國際化運動

資本國際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要求,是資本主義剩餘價值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戰前,私人資本的國際化主要表現是商業資本借貸資本的國際化。產業資本雖然也早已跨越國界,但還未達到世界規模。而且其流向是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二戰後,隨著資本國際化運動的國際政治經濟條件的變化,比如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國際分工的深化與發展;私人壟斷資本與國家壟斷資本的緊密結合;國際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的發展與完善以及亞非拉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舊殖民體系瓦解等等條件的變化,大大促使了私人壟斷資本向國際化方向發展。主要表現在:

規模總量膨脹

不僅加強了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的國際化程度,產業資本國際化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並在資本國際化中起著主導作用。

國際聯合

私人資本的國際聯合從流通領域進一步發展到生產領域,跨國公司取代國際卡特爾成為戰後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

流向變化

私人壟斷資本輸出的流向發生了變化。戰後資本輸出的重點逐漸從經濟落後國家和殖民地附屬國轉向已開發國家,形成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資本雙向對流、相互滲透的新局面。

與中小企業

隨著壟斷的形成和發展,並在經濟生活中占據統治地位後,壟斷資本也成為社會資本的主要形式。儘管如此,壟斷資本不會也不可能消滅或完全取代非壟斷資本即中小企業的資本,這正如壟斷不可能消滅或取代競爭,而只是改變了競爭形式一樣。從實踐上看,戰後,特別是1996年波音——麥道兩大飛機公司的合併,引發了新一輪大企業的購併浪潮之後,幾乎各行各業都有強強購買的案例,金融業、藥業、電腦業等新興行業也在醞釀、進行著更大規模的購併,但是這種購併浪潮並沒有斷送中小企業的出路。客觀地說,在壟斷資本統治下的中小企業不僅存在,而且發展還非常活躍。一個未來學家就曾預言,在將來的經濟社會中能夠存在下來的企業只有4類:一是世界性的,二是國際性的,三是國家性的,四是小型企業。

發展

中小企業存在與發展的客觀原因是:
(1)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國國民經濟的體系極其龐大與複雜,少數大壟斷企業不可能囊括一切經濟部門和一切經濟領域,從而為中小企業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空間。
(2)現代科技與生產專業化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社會化分工的發展使行業和產品的專業化走向零部件生產的專業化和工藝過程的專業化,高度專業化的生產職能逐漸獨立化為中小企業的專有生產職能。在美國以洛克希德飛機公司為例,其外部協作的零部件20世紀60年代為30%,1980年達到70%,80-90年代又有增長。福特汽車公司在國內外的協作廠商有4萬家,供應2千種汽車配件和工作機具,每年用於外購協作件的款項達200億美元。資本在集中,而零配件的生產卻越來越分散,這是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趨勢。
(3)現代社會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的趨勢,為中小企業的廣泛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如果說市場是恣肆汪洋的大海,那么,大企業就猶如奔騰的江河,而中小企業就象注入江河湖海的大大小小的支流,它們形成了按價值規律調控的市場體系。
(4)國家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各種優惠政策,也為中小企業的生存和廣泛發展創造了機會。由於中小企業可以在壟斷資本尚未到達的部門或地區,彌補壟斷資本的不足,滿足社會不可缺少的各種需求;同時也為壟斷組織提供原材料或半成品服務,以滿足壟斷資本的需求,並且在擴大一國的就業和對外貿易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國家在調節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過程中對中小企業都實施扶持或優惠政策。諸如頒布反托拉斯法,對壟斷組織的過分行為進行某些約束;設立中小企業管理局等政府機構,負責對中小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和貸款擔保;幫助中小企業培訓管理人員,為中小企業提供國內外市場信息等。

作用

各國經濟的發展表明,中小企業是繁榮市場的根基,是一國經濟興盛的支柱。中小企業在各國經濟發展史上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最主要的作用是:
第一,中小企業是經濟成長的重要推動力量。由於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因此,在很多國家(或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都已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關鍵。從企業數量看,中小企業占有絕對優勢。歐盟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8%,美國占99%以上,日本占99.1%。從對產出的貢獻上看,中小企業也有相當大的份額。1993年美國GDP的40%、產品銷售額的54%和私營企業產值的50%來自中小企業;1993年韓國製造業和礦業的中小企業產值占總產值的43.8%;1996年英國中小企業營業額占總營業額的42%。此外,在經濟蕭條時期,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有助於抑制經濟衰退。如在80年代初,韓國經濟進入蕭條期,國民經濟出現負增長,為-5.2%,其中製造業為-1.1%,而此時中小企業增長高達2.1%,從而大大地降低了衰退所造成的經濟成長下降的幅度,顯示出中小企業有較強的產業適應能力和對國民經濟變化的緩解作用。
第二,中小企業是技術革新的重要源泉。小企業在創造新技術和開發新產品上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十年來,大企業和小企業在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發揮不同的作用。“過程”革新多源自大型組織,大企業的新產品往往出自漸進地改革或改善;小企業的產品創新則往往產生於突然的“蛙跳”。據統計,從20世紀初到70年代,美國科技發展項目中的一半以上由中小企業完成的。中小企業的人均發明為大企業的2倍,中小企業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工藝創新和管理創新中的貢獻分別達到32%、38%、17%和12%。可見,小企業已成為創新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源泉,與大企業相比,它們作出貢獻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第三,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最活躍的主體。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來自競爭的繁榮已成為經濟學家的共識。從西方國家的教訓來看,大公司、大集團如果不加限制地過度發展將嚴重限制自由競爭,導致企業活力下降,國際競爭力削弱,因此各國都通過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來促進競爭,同時中小企業具有數量大、種類多、地域廣、行業全的特徵,這使中小企業成為市場經濟理論和實踐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石。壟斷時期壟斷組織之間以及內部的競爭不可能取代更不可能消滅壟斷組織與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形式。亦即,沒有廣大中小企業的存在,市場經濟從理論到實踐都將化為烏有。
第四,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不斷增長。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中小企業積極參與重化工產業的發展,並在出口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據統計,在美國的出口企業中,約有96%是中小企業,但其出口份額僅占23%左右,一般它們並非主要的出口企業。近年來,參與高科技創新的中小企業越來越多,在高科技貿易中所占份額也越來越大。美國出口的高科技產品中,一半是直接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另一半的1/3與中小企業的協作配套有關,而且為大型出口企業提供配套零部件和出口組裝的能力也在增強。
總之,中小企業作為一個國際性的經濟問題已被人們重視。對於一個國家,如果說大企業是國家的命脈,中小企業形成的經濟體系則是大企業生存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