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它是在資本主義生產力生產關係的矛盾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在生產和資本加速集中的過程中,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起來的。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壟斷階段,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壟斷是適應生產高度社會化而產生的資本社會化形式。壟斷取代自由競爭只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範圍內生產關係的階段性調整。壟斷資本主義在發展過程中又出現部分質的變化,從私人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產生背景,形成,確立,形式,特徵,矛盾,

產生背景

發生和發展於19世紀最後30年和20世紀初。187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標誌著資本主義制度開始由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19世紀最後30年發生的技術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以重工業為中心的經濟巨大發展,為實現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奠定了物質基礎。這一期間,以電力的發明和使用為主導,誕生了托馬斯煉鋼法、蒸汽渦輪、內燃發動機、汽鑽、裁截機、發電機、電動機、遠距離輸電、電燈、電車、電話、無線電以及從煉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一系列新技術和新設備。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利用和普及,使原有的重工業部門(冶金採煤機器製造等)加速地發展起來,並引起了一系列新興的重工業、化學工業部門(電力電器化學石油汽車飛機製造等)的建立和興起,促進了工業生產的迅速增長。
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
世界工業生產量,1850~1870年的20年間只增長了1倍,而1870~1900年的30年中增長了2.2倍,20世紀的頭13年中又增長66%。重工業的發展特別迅速,使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19世紀末,美、英、德等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工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的迅速發展,使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生產社會性和資本家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從而使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更加頻繁、深刻和持久。
進入19世紀70年代後,資本主義世界陸續爆發了1873、1882、1890、1900和1907年5次經濟危機。危機的間隔時間從以前的平均10年左右,縮短為7年左右。危機的頻繁化和深刻化,加速了中小企業的破產,加劇了企業的兼併活動,也激化了企業間的競爭,從而推動了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同時,重工業的發展,使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的資本越來越多,獨資經營企業日益困難,從而推動了股份公司的大發展。19世紀後半期,各資本主義國家都出現創辦股份公司的高潮。英國新創辦的股份公司在1893年為2515家,1897年達5184家。這也加速了生產和資本集中的趨勢。到20世紀初,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美國在1904年,產值在1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約1900個,占企業總數的0.9%,而它們擁有的工人占工人總數的25.6%,產值占國民總產值的38%。德國在1907年,占企業總數0.9%的大企業,占有了全國3/4以上的蒸汽力和電力,僱傭了全國39.4%的工人,而在冶金機器製造業中竟分別占97.5%和84.7%。

形成

金融資本金融寡頭在國內的統治,加劇了政治經濟矛盾,加強了壟斷資本的對外擴張,使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世界體系。
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1929年-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
資本輸出是帝國主義國家進行對外擴張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資本對世界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重要基礎。資本輸出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壟斷階段,它才具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時,少數富有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壟斷資本對本國和國外人民的剝削和掠奪,由於對生產和市場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過剩”資本。同時,資本主義發展已經把許多落後國家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那裡具備了進行投資的條件。據德國經濟學家J.庫欽斯基(1904~1997)統計,1875年,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等4個國家的國外投資為350億馬克,而到1913年增加到1590億馬克,增加3.5倍以上。英國和法國是兩個主要資本輸出國,1913年分別輸出資本達750億馬克和360億馬克。英國又是最早的資本輸出國,在1855年它就有了100億馬克的國外投資。但兩國資本輸出的地區和方式有所不同。英國資本絕大部分輸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並且很大一部分採取生產資本直接投資的形式。而法國資本絕大部分投放在歐洲(主要是俄國),並且主要採取借貸資本間接投資的形式。德國開始對外投資較晚,1875年只有20億馬克,而到1913年達到350億馬克,已接近法國的水平。它的投資半數在歐洲,其餘主要分布在南美、亞洲和非洲。美國這一時期正向西部領土擴張,擁有廣大的國內投資場所,資本輸出數量不大,到1913年為130億馬克。至於俄國和日本,20世紀開始後也有少量資本輸出,主要是對中國的投資。帝國主義對亞非拉國家的投資,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那裡開始發展起來,但也使它們變成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農業-原料附庸。
隨著壟斷統治的形成和資本輸出的擴大,各國最大的壟斷組織,在世界範圍展開了爭奪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的鬥爭。各國壟斷組織一方面竭力利用國家政權實行高額關稅政策,建立關稅壁壘,限制外國商品輸入,保持國內壟斷價格;另一方面,利用傾銷政策,衝破其他國家的關稅壁壘,把大量商品輸出國外,占據國外市場。各國壟斷組織為了避免在競爭中兩敗俱傷,往往改變鬥爭方式,求得暫時的妥協,組成國際壟斷同盟,共同從經濟上瓜分世界,剝削和掠奪世界各國人民國際壟斷同盟,主要採取國際卡特爾的形式,即各國壟斷企業之間簽定瓜分市場、確定價格、規定商品銷售量等的協定,或共同組織統一的銷售機構。最早出現的國際卡特爾是1867年成立的鹽業卡特爾和1872年出現的國際蘇打卡特爾、國際制鹼卡特爾,以及1884年出現的國際鋼軌卡特爾。到1913年,世界上締有正式協定的國際卡特爾達116個,分布在煤炭、鋼鐵業、運輸業、化學紡織業、陶瓷業、紙和紙漿、土石業、電氣設備等行業中。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沒有正式簽訂協定的“君子協定”。(見國際壟斷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前])
國際壟斷同盟經濟上瓜分世界的同時,帝國主義國家還在政治上結成各種聯盟,從領土上瓜分世界,展開了爭奪殖民地的激烈鬥爭。侵占和掠奪殖民地,早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就已開始。從那以後,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和俄國先後走上了殖民掠奪的道路。到1876年,僅英、俄、法3國的殖民地面積就達4040萬平方公里。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帝國主義國家瓜分世界領土的鬥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從1876~1914年間,英、俄、法、德、美、日等6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占領了近25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使世界上的殖民地領土達到6500萬平方公里。英、俄、法3國侵占的殖民地領土最多,1914年,這3國的殖民地領土分別為3350萬平方公里、1740萬平方公里和1060萬平方公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角逐的主要地區是非洲,其次是西亞和東亞。到1910年,非洲土地面積的90.4%,亞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100%,都已淪為列強的殖民地。此外,亞洲、拉丁美洲許多國家變成了帝國主義的半殖民地或附屬國。這樣,世界領土基本上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一方是剝削和壓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數帝國主義國家,另一方則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數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們是帝國主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列強之間在經濟實力和世界領土瓜分上的不平衡發展,終於導致了1914年爆發的帝國主義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大戰。

確立

生產和資本集中達到一定規模會造成壟斷,可能出現由大企業之間協定或聯合組成的壟斷組織。壟斷組織的發展有一個從少到多、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分為3個基本時期:
19世紀的倫敦,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19世紀的倫敦,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
第一個時期 19世紀60和70年代。這時,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發展到了頂點,壟斷組織開始出現,但只是處於萌芽狀態。如在60年代,美國工礦業和鐵路業中出現了稱作“普爾”的壟斷組織。它們在企業間訂立短期協定,規定共同價格,分配營業額和劃分銷售市場。德國在1857年出現了第一個卡特爾,到1870年增加到6個。
第二個時期 1873年爆發嚴重經濟危機以後到80年代。在這個時期,連續發生的經濟危機使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進一步加強,壟斷組織得到了廣泛發展。1882年,美國出現第一個托拉斯,即J.D.洛克菲勒(1839~1937)的美孚石油托拉斯,接著80年代在榨油、造酒、製糖、火柴、菸草、屠宰和採煤等部門都出現了托拉斯組織。德國1879年有卡特爾14個,1890年猛增到210個。英、法等國也出現了壟斷組織。但是這時壟斷組織還未占統治地位,壟斷協定往往還是暫時的、不穩固的。
第三個時期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時期,由於工業高漲和經濟危機的交替作用,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大大加快,壟斷組織急劇增加,普及到一切主要工業部門,並和銀行壟斷結合起來,形成了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壟斷成了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壟斷資本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了統治地位。以美國為例:到1904年,美國共有318個工業托拉斯,其中占資本總額5/6的236個,是在1898年以後建立的。這318個工業托拉斯吞併了5300個工業企業,擁有全部加工工業資本的40%。在這些托拉斯中,有26個托拉斯控制了各自部門生產的80%以上,有57個控制各自部門生產的60%以上,有78個控制各自部門生產的50%以上。在工業迅速集中和壟斷的同時,銀行業也迅速地向集中和壟斷髮展,並出現了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相融合的金融資本。1901年銀行巨頭J.P.摩根(1837~1913)組織美國鋼鐵公司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19世紀90年代掌握花旗銀行,就是典型的例證。金融資本通過對工商業的長期貸款、股票和債券的買賣、直接向工商業投資,支配著整個社會的工商企業,統治著整個國民經濟的活動。20世紀初,在美國已經確立了金融資本的統治。它們的代表者是摩根、洛克菲勒、庫恩-洛布、梅隆、杜邦芝加哥、克利夫蘭、波士頓等八大財團和60個家族。金融資本還操縱政府,控制著國家全部政治生活,決定國家的對內對外政策。
壟斷資本家控制下的美國參議院(漫畫)壟斷資本家控制下的美國參議院(漫畫)

形式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主要形式有四種:第一種是國家所有並直接經營的企業,包括:滿足國家機構自身需要的國有企業,提供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高科技、高風險新興工業部門中的國有企業和一般工業部門中的國有企業。第二種是國家與私人共有、合營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將一部分股份出售給私人,國家和私人共同投資開辦合營企業,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合併,國有企業對私人企業進行參股和國有企業轉由私人租賃或承包經營。第三種是國家通過多種形式參與私人壟斷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包括:國家作為商品和勞務的採購者,向私人壟斷企業大量訂貨,為私人壟斷企業提供了有保證的國家市場;國家通過各種形式的津貼和補助,直接、間接地資助私人壟斷企業;國家通過社會福利開支,提高社會購買力,擴大消費需求,為私人壟斷企業創造市場條件。第四種是巨觀調節和微觀規制。巨觀調節主要是國家運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經濟手段,對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進行調節,以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標。微觀規制則主要是國家運用法律手段規範市場秩序,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維護社會公眾的合法權益。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特徵

帝國主義的特徵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中提出的帝國主義特徵,在所有帝國主義國家都已表現出來。但是,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歷史條件的不同,帝國主義的特徵在每個國家的表現形式、發展程度,有著很大的差異,具體情況如下:
美國 當時是托拉斯帝國。托拉斯是美國壟斷組織最普遍的形式。參加托拉斯的企業被聯合為一個龐大的企業,由理事會經營管理,各個資本家變成托拉斯的股東,按照股份取得股息紅利。到20世紀初,美國各重要工業部門一般都已為一兩個或幾個大托拉斯所壟斷,形成了各部門的所謂“大王”。如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摩根等。舉世聞名的美國鋼鐵公司,福特、通用、克萊斯勒3家汽車公司,杜邦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美國菸草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大托拉斯,都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的。當時,各大托拉斯控制各部門生產的情況是:占石油的95%,占鋼鐵的66%,占化學工業的81%,占金屬工業的77%,占鋁業的85%,占製糖業和菸草業的80%。托拉斯已成為美國經濟生活中的統治力量,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美國所以成為托拉斯帝國,成為資本最發達的典型國家,是與其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分不開的。美國在歷史上沒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擁有廣大的國內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美國又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既沒有陳舊的固定資本的牽累,又充分利用了外國的先進技術成就、大量資金和大批移民勞動力。這些條件使美國比較順利和充分地利用了19世紀70年代出現的技術革命的成果,一開始就在最新技術基礎上建立了許多規模巨大的企業,這就為美國工業生產的高度集中和壟斷奠定了基礎。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德國 當時是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德國是在1848年的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後,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妥協的情況下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具有根深蒂固封建主義軍國主義傳統的容克地主階級,在德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這種情況,給德國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
德國在19世紀後半期和20世紀初,雖然經濟發展較快,工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較高,但它的壟斷組織普遍採取較低級的卡特爾形式。參加卡特爾的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仍然保持經營的獨立性,只是根據協定瓜分銷售市場,確定商品產量,規定標準價格。1911年,德國共有550~600個卡特爾,它們廣泛地分布在採煤冶金、電氣、化學、紡織、皮革、玻璃、磚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門。卡特爾成為德國最普遍的壟斷組織形式,是與德國經濟中廣泛存在封建殘餘分不開的。容克地主和壟斷資本結合在一起,對勞動人民進行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剝削,工人工資低,人民民眾購買力低,國內市場狹小,爭奪市場的鬥爭異常尖銳,從而推動了締結劃分市場和規定售價的卡特爾的發展。同時,封建勢力的存在,封建行會傳統對經濟影響很大,工業中與少數大企業並存的還有大量的小企業,它們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這為在生產上進行聯合的托拉斯的發展造成了困難,而卡特爾最易於把為數較多而技術狀況比較懸殊的企業組織在一起。
容克地主階級和壟斷資產階級的結合,使德國帝國主義特別富於對外侵略性。在國內階級矛盾和市場問題十分尖銳的條件下,德國地主資產階級為了轉移人民視線,同英法帝國主義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積極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鬥爭。
英國 當時是殖民帝國主義。英國是最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和實現產業革命的國家,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它是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世界工廠”。但是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後,它的經濟發展相對地緩慢下來,工業生產集中的速度和程度,壟斷組織的數量和對經濟的統治程度,都低於美國和德國,而且壟斷組織的建立也比美國和德國晚10~15年。英國壟斷組織較大發展是在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初,雖在多數部門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壟斷組織,但在紡織、煤炭、冶鐵等一些舊工業部門還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這與英國經濟發展緩慢,舊工業部門牽累較大有關,同時也與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有關。
但是,在資本輸出和從領土上瓜分世界方面,英國卻表現得非常突出。殖民地對英國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從17世紀初起到19世紀中葉,英國已逐步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殖民體系,以後又奪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到1914年,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達335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積的1/4,占各帝國主義國家殖民地總和的1/2,為英國本土面積的111倍以上;擁有的殖民地人口達39350萬人,為英國人口的8倍以上。在大量侵占國外領土的同時,英國又進行了大量資本輸出。到1913年,英國的國外投資總額已達4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民財富的1/4,占各帝國主義國家對外投資的一半。英國資本的輸出,一半以上是投放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英國最大的壟斷組織也是產生在壟斷殖民地原料生產和銷售的領域。如在南非創立的大壟斷公司德比爾斯採礦公司,1907年英國資本與荷蘭資本共同創立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1909年創立的英伊石油公司。英國對外投資的收入,不僅超過了對外貿易的收入,而且超過了工業的收入,英國成了典型的殖民帝國食利國
法國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基本上類似英國。它在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工業發展相對緩慢,集中的程度也遠不如美國和德國,壟斷的程度也比較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的工業人口仍然少於農業人口,基本上還是個農業-工業國。而在工業中,重工業又不很發達,以時裝和奢侈品為其特色的輕工業占據優勢,工業中廣泛地存在著大量中小企業。
法國和英國一樣,也握有大量的殖民地和輸出資本。1914年法國擁有1060萬平方公裡面積和5550萬人口的殖民地。就面積來說僅次於英國和俄國,占第三位,而在人口上則僅次於英國,占第二位。1869年,法國的資本輸出總額為100億法郎,1900年增至300億法郎,而到1913年激增到600億法郎,大大地超過了同一時期國內投資的總額,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法國的國外投資多半是借貸資本公債,而不是對工業企業的投資。法國投資的60%以上集中在歐洲國家,最多的是俄國,其次是土耳其、奧匈帝國、西班牙和比利時。大量輸出借貸資本帶來的巨額利息收入,加強了法國的腐朽寄生性。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的食利者階層達200萬人之多,連同他們的家屬,竟占全國人口的1/8以上。
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
俄國和日本 它們當時是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在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中,俄國日本在基本方面是十分相似的。這兩個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都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進行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保留了濃厚的封建勢力。地主階級資產階級聯合專政,並採取極端殘的專制主義的政權形式;都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沒有多大發展的歷史條件下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並都在經濟上對歐美先進資本主義國家有著依附性。因此,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和日本雖然也確立了壟斷資本的統治,但在國內社會關係中,普遍存在著封建關係,在工業技術和其發展水平上大大低於美國和西歐,大部分設備靠進口,幾乎沒有機器製造業。在壟斷組織上,俄國普遍採取辛迪加的形式。參加辛迪加的企業,在商業上喪失了獨立性,商品銷售和原料購買完全由總辦事處辦理,但是在生產上仍然保留其獨立性。這種只在商業上進行聯合的壟斷組織的大量產生,是與俄國各個地區和各個部門之間在經濟上和技術上的巨大差別相聯繫的,也是與封建關係的廣泛存在使國內市場問題十分尖銳有關。而在日本,作為壟斷組織最高形式的“財閥”,更帶有濃厚的封建性。
俄國、日本帝國主義,不僅具有濃厚的封建性,而且具有強烈的軍事侵略性。這兩個後起的經濟落後的帝國主義國家的國內階級矛盾和經濟矛盾都異常尖銳。專制主義政權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一方面在國內對人民進行軍事鎮壓,另一方面瘋狂地進行對外侵略,奪取國外市場和殖民地,藉以轉移人民視線,緩和國內矛盾。
壟斷資本主義的最基本特徵
第一,資本集中生產集中高度發展,在主要產業部門乃至整個經濟生活中產生了居支配地位的壟斷組織。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的單一單位企業和在此基礎上的分散競爭已經成為歷史。主要產業部門大都已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第二,工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日趨融合為金融資本,金融資本的進一步集中又形成金融寡頭。在工業壟斷資本形成的同時,銀行業的競爭造成銀行業日趨集中和銀行壟斷組織形成。銀行壟斷組織的形成,使銀行的地位與作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過去的借貸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並與工業資本日益融合在一起。這表現在:
(1)銀行支配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少數大銀行可以通過存放款及其他金融業務,了解工商企業的狀況,監督其經營活動,並通過擴大或減少貸款來影響工商企業可支配的資本數量,決定它們的命運。
(2)促進和加速了壟斷組織的形成。銀行業務的擴大和長期貸款的增加使銀行與工商企業的命運緊密結合。一方面,銀行信用增加了大資本的實力,在競爭中自發地推動了資本、生產集中和壟斷組織的形成;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的利益,銀行也開始有意識地促進有信貸關係的企業之間達成協定,形成壟斷組織。
(3)銀行成了交易所。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後,銀行成為股票與債券買賣的場所,並代理工商企業發行有價證券,使一切工商企業的創辦與擴大都要通過銀行。這使得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之間日益相互滲透並且在人事上實行聯合,其結果是形成金融資本。在金融資本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少數既控制銀行又控制工業的最大的壟斷資本家,即所謂金融寡頭。金融寡頭充分利用股份公司制度提供的參股、控股辦法,從上到下、逐步放大,對眾多企業進行控制,支配更多的企業,形成龐大的資本主義企業集團。這種控制辦法被稱之為“參與制”。
第三,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資本輸出就已經存在,但不占重要地位。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以後,由於生產和資本越來越集中於少數大企業,利潤率較高的部門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而資本的本性又必然使其對利潤率較低的生產部門不屑一顧,從而產生大量的過剩資本。落後國家資本有機構成低,勞動力價格低廉,則為資本輸出提供了對象和場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落後國家進行資本輸出的特徵十分明顯。資本輸出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借貸資本輸出,二是直接資本輸出。不論哪種形式,在促進和推動落後國家經濟的某種程度發展的同時,也加強了壟斷資本對落後國家人民的控制和剝削,並使這些國家的經濟片面發展,民族經濟衰敗,增強其對已開發國家的依賴。
第四,國際壟斷同盟經濟上瓜分世界。隨著各國資本輸出的增加,壟斷資本在國際上的勢力不斷擴大。各國最大壟斷組織為了爭奪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在世界範圍內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各國壟斷組織為了獲取壟斷利潤,一方面利用國家政權,建立關稅壁壘,限制國外商品輸入,以維護壟斷價格;另一方面,又通過繞過關稅壁壘及傾銷等政策,與外國資本展開較量。這種較量的結果往往給各國壟斷組織帶來巨大損失。為了避免在國際競爭中兩敗俱傷,各國壟斷組織尋求暫時的妥協,組成國際壟斷同盟國際壟斷同盟是不同國家占統治地位的壟斷組織,為保證獲得壟斷利潤,從經濟上分割世界而建立的一種暫時的國際經濟協定或聯合。國際壟斷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國際卡特爾、國際辛迪加、國際托拉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國際卡特爾。參加國際卡特爾的各國壟斷組織,主要在流通領域,通過締結價格和銷售協定,來共同瓜分世界市場。到1914年締結的正式國際卡特爾已有116個,其中著名的有國際電氣卡特爾、國際鋁卡特爾和國際鋼軌卡特爾等。
第五,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進入壟斷階段以後,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瓜分殖民地、建立殖民體系的骯髒交易。由於落後的殖民地可以作為壟斷資本的廉價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並為過剩資本提供有利的投資場所,隨著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捲入了爭奪殖民地、掠奪殖民地的狂潮。從1876年到1914年,列強共掠奪了近2500萬平方公里領土,使全世界土地總面積的2/3淪為殖民地,占世界總人口56%的人群被迫接受殖民統治。為了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列強之間進行激烈鬥爭,並最終釀成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矛盾

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趨於深化,並引起三個主要矛盾的激化,具體表現在:
第一,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加劇。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家為了追求高額壟斷利潤。在生產領域,壟斷組織壟斷了優越的技術條件,建立起嚴密的管理制度,極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其結果,一方面工人為壟斷資本家創造的財富日益增多;在流通領域,在分配領域,通過資本主義國家的財政信貸、通貨膨脹,對國民收入進行有利於資產階級的再分配。這一些都加深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貧富的鴻溝,使兩個階級的矛盾加劇。但是資產階級國家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實行了調節勞資關係,開展失業救濟,加強社會保險等一系列福利措施,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國家的這一階級矛盾。
第二,壟斷資本主義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矛盾不斷加深。戰前,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的高額壟斷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是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其他經濟落後國家的剝削和掠奪,是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勞動人民過著十分悲慘的生活。二次大戰過後,雖然舊殖民體系瓦解了,亞、非、拉出現了一大批民族獨立、開發中國家,而新殖民主義仍然像一副外表美麗的枷鎖套在開發中國家的脖子上,世界上窮國和富國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據1991年統計,占世界人口20%的莫三比克、印度等30個窮國,同占世界人口20%的瑞士、美國等38個富國比較,前者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163美元,僅相當於後者22808美元的1/140.開發中國家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外債2002年已經達到25000億美元,成為開發中國家的沉重負擔。
第三,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化。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資本家為了爭奪商品銷售市場、原材料產地、投資場所,必然在經濟上分割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由於壟斷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各國壟斷資本的實力必然發生跳躍式的變化,最終導致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鬥爭,這種鬥爭發展到尖銳的程度就要爆發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兩次世界大戰就是典型。二次大戰後,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在推行新殖民主義和爭奪投資場所和商品銷售市場的鬥爭中,矛盾愈演愈烈。戰後美國曾一度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隨著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發展,美國已由最大的債權國變成為債務國。目前,美國、日本和歐盟已形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三足鼎立,他們之間爭奪世界市場的鬥爭日益尖銳。20世紀60年代的“紡織品大戰”、“鋼鐵大戰”;70年代的“汽車大戰”、“彩電大戰”、“客機大戰”;80年代的“農產品大戰”、“電子產品大戰”,以及連綿不斷的投資戰、貨幣戰就是這種矛盾的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