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客家族群分支)

福建客家(客家族群分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建客家,顧名思義,即福建地區的客家。福建是中國擁有客家人數居於廣東、江西、廣西之後排第四的省份。福建客家主要分布於西部和南部的龍巖長汀武平上杭永定連城)、三明寧化清流明溪等縣)、漳州(詔安南靖、平和、雲霄華安等縣西部)等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客家
  • 語   言:客家語
分布,民俗,名人,

分布

龍巖市通稱閩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點和重要聚集地,全市80%的人口是客家人,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有54個姓氏的居民遷往台灣,台灣現有500萬客家人中,祖籍龍巖的有70多萬人。在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累計超過120萬人。著名僑領胡文虎、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等名人政要的祖籍地就在龍巖。
三明地處閩西北部。西晉末年,百萬衣冠士族迫於戰亂,從中原出發,邁出了南遷的第一步。唐宋時期,又數次大規模南遷,入贛南、贛東進閩西、閩北,藉助武夷山屏障和滔滔贛江汀江和閩江。
他們守望中原文化的核心,歷經數百年的兼容並蓄,形成漢民族中一支個性鮮明的客家民系。至今客家人的足跡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客家總人口約1億多。寧化石壁作為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成為世界客家祖地。三明作為客家大市,被稱為“客家祖域,海西明珠”。
漳州的南靖、平和、雲霄、詔安等縣還有不少客家鎮、村,有客家人幾十萬,使用受漳州話影響的客家話。漳州是台灣同胞尤其是台灣客屬同胞最重要的祖籍地之一。有關調查顯示,在漳州歷史遷台人數中,漳州客家人就占了一半以上,漳州客家人與台灣客屬具有深厚的祖地淵源。
福建客家縣(市區)域分布
地級市下轄縣市區下轄鄉鎮客家語使用人數代表口音代表人物
所有鄉鎮
長汀話
所有鄉鎮
永定話
不包括古田鎮、步雲鄉、蛟洋
上杭話
古田鎮、步雲鄉
2萬人
古蛟話(古田片)
蛟洋鎮
2萬人
古蛟話(蛟洋片)
所有鄉鎮
武平話
中山鎮部分、城廂鎮小部分
1.1萬
軍家話
所有鄉鎮
城關話等
南洋鎮
3000人以上
梅州話
象湖鎮
100人以下
漳平畲家客
雙洋鎮
100人以下
漳平畲家客
註:漳平方言屬閩語系統,但受到客家方言的一些影響,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1.24萬人
萬安話
江山鎮
近1400人
雙車話
5000人
大池話
白沙鎮
2000人以上
營話、梅州話
適中鎮
不詳
紅坊鎮
不詳
東肖街道
不詳
龍門街道
不詳
註:龍巖話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註:龍巖地區客家語使用人數為179.2萬人(1985年底),而閩南語使用人數為59萬。
寧化話
夏坊鄉、楓溪鄉等
閩、客、贛方言過渡區
(將樂縣為主)
將樂話
客家方言島
永安
閩中方言區
小陶鎮上、下戶口
羅坊鄉吳坊、橋頭、左拔等
安砂鎮坑口等
大田縣
廣平鎮、桃源鎮等客家方言島
數千人
沙縣
閩中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泰寧縣
閩贛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梅列區
中村鄉客家方言島
三元區
陳大鎮客家方言島
漳州
西部
西部
北部
城關鎮等客家方言島
5.7萬人(2009)
註:西北部為閩、客、贛方言過渡區;東南部為閩北方言區。
延平區
茂盪鎮等4個客家方言島
註:大部分為閩北方言區,市區及西芹鎮為北方方言區。
邵武
閩贛方言區
武夷山
閩北方言區
光澤縣
閩贛方言區
浦城縣
忠信鎮客家方言島
寧德
福安
社口鎮客家方言島
福鼎
磻溪鎮、點頭鎮客家方言島

民俗

閩西漢劇舊稱“外江戲”,亦稱“亂彈”,主要流行閩西、粵東客屬地區。贛南和閩南等地亦有流行,影響遍及台灣和東南亞。
閩西漢劇閩西漢劇
閩西漢劇是從外來劇種脫胎出來、吸收閩西客家方言和民間音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戲曲劇種。音樂以西皮、二黃為主,並有崑腔、梆子腔、弋陽腔、佛調、民間小調等多種聲腔。最具特色的樂器是吊規、大蘇鑼。吊規狀如牛角又叫“牛角弦”,發音高尖、清脆,是閩西漢劇的領奏樂器。大蘇鑼直徑80公分左右,重十七八斤,其體積這大為其他劇種所少見,其音樂文靜、古樸、清雅,音波悠揚。
角色行當分生、旦、醜、淨四門,後為生、旦、醜、公(老生)、婆(老旦)、淨六行。現在一般都稱小生、老生、青衣、花旦、正旦(“烏衣”)、老旦(“老媽”)紅淨(“花臉”)黑淨(“黑頭”)等九個行當。旦行還有武旦,老生分文、武老生,黑淨分大花、二花,醜分官袍醜(“官帶醜”)、方巾醜、短衣醜。此外還有彩旦、大醜等。
各行當還有不同的唱腔和發音方法。小生、青衣、花旦、正旦用假嗓(“小嗓”)發音。老生、老旦、醜用本嗓(“原嗓”)。黑淨髮炸音。紅淨真假嗓結合,其發音方法為其他方法劇種所罕見。唱腔豐富多彩、優美動聽、富有特色。
閩西漢劇自乾隆始,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相傳有600多個傳統劇目,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造就了一批批有名望的藝人。張全鎮、張巧蘭夫婦演《醉園》,觀眾讚不絕口。名醜陳坤福演出的《蘭繼子》、《時遷偷雞》、《臧眉寺》、《審六曲》、《洛陽失印》等劇目,逼真傳神、家喻戶曉。
他在“審六曲”、“公堂審案”中為了敘述自己目睹的蔡明洪被殺的全過程,把魏打算所睹此案的所有人物的言談、舉止、神態、風貌都一一模仿出來。一個角色同時扮演九個行當,別具特色。林阿金在《沈潘洪》中扮演潘洪時的騰空甩筆和《珍珠衫》中蔣興哥踢鞋打妻,觀眾無不感到驚奇。
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於創新,1958年上演《陳客女麻》,開創了閩西漢劇上演現代戲的新局面。1959年創辦的漢劇學校、1978年開辦的福建省藝術學校漢劇班,為這一古老劇種增添了新鮮血液。演員陣容比過去更為壯觀。
閩西漢劇,脫胎於外來劇種,早已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閩西民眾把它稱為家鄉戲,外鄉人則讚譽它為“南國牡丹”,老一輩人回到故鄉總要點幾齣漢劇觀賞,以慰鄉思。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榮列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這是被列入的少數幾個客家傳統民間文化項目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連城芷溪客家十番音樂現場連城芷溪客家十番音樂現場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是閩西客家民間傳統文藝最主要的代表性文藝項目之一。又稱“客家十歡”、“打十般”、“十樣景”、“集歡”等。所以稱為“十番”,是因為樂隊演奏二胡、吊規、椰胡、板胡、月琴、三弦、琴、琵琶、竹笛、嗩吶等管弦樂器及板、堂鼓、堂鑼、小鈸、碰鈴等打擊樂器共十餘件樂器而得名。
“十”是泛指,並非一定是十人演奏十件樂器。樂隊的組合,除二胡、揚琴、月琴、竹笛及小鑼鼓鈸等主奏樂器為必須外,其餘則因樂隊所擁有的掌握何種樂器的人才不同而有所增減,可七八人,也可十五六人。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由於流傳的年代久遠,其間不斷地吸收融會了當地畲瑤古樂、漢劇、祈劇、潮劇、採茶戲、木偶戲音樂甚至宗教音樂等,不斷充實豐富自己,形成藝術積澱十分深厚和各種不同藝術風格曲調豐富多彩。據稱曲調總數曾多達1000餘首,但許多已失傳。
至今仍可找到的古“工尺譜”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蒐集、記譜、油印流傳下來的,不到300首;而如今尚在民間流傳演奏的,更不到百首。它的曲牌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大曲或大牌,如《過江龍》、《梅花三弄》等,是傳統的十番樂曲;
第二類是小調,如《紅繡鞋》、《雙扶船》、《螃蟹歌》等,是為打船燈、踩馬燈伴奏的民間小調;
第三類是戲曲弦串,如《南、北進宮》、《琵琶詞》、《一點金》、《小揚州》、《春、夏串》等等,吸收了閩西漢劇、潮劇、採茶戲、饒平戲等過場音樂或唱腔。板式有單板、雙板、雙雙板三種。單板又叫頭板、慢板,節奏較慢;雙板又叫二板、中板,節奏中等;雙雙板又叫三板、快板,節奏較快。在演奏中,經常是先從慢板起,然後接中板,最後快板。連線中常以笛子或吊規帶頭。大部分是器樂曲,也有少數有唱詞可供演唱。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在閩西城鄉廣泛流傳並深得民眾喜愛。不論城鎮和鄉村,幾乎都有演奏十番音樂的班社,多為業餘的自娛藝人組成。長年都有演奏,節假喜慶日尤甚。演奏者大多是商人和當地知識分子,也有少數普通民眾。一些地區的班社還頗有名氣,如連城的“集賢社”、“集英社”,長汀的“詠霓社”、“風雅軒”、“青雅軒”及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杭的“上杭民間音樂小組”和永定的“老蘇區國樂團”等。並湧現出連城的黃花孜、上杭的溫福霖等一大批著名的民間藝人。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除班社和民眾自身演奏外,還延伸到閩西漢劇、木偶戲、古首班和船燈、採茶燈、踩馬燈等民間傳統文藝活動中。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上杭縣民間音樂小組”演奏的十番音樂名曲《高山流水》,被省遴選赴北京參加會演,得到高度評價並獲獎,成為“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晉京的歷史上的首次。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源流,迄今尚無確實史料可查。據傳說,早在唐宋年間的客家先民南遷,便有人把中原古樂帶到了閩西定居地。至今尚有許多十番音樂曲牌名稱與中原古樂曲牌名稱相同,即為一證據。但傳入閩西客家地區的中原古樂,又與當時當地土著畲瑤民間音樂相互借鑑、吸收、融會而形成了自身的特色,這一點,許多客家十番音樂與中原古樂雖曲牌名相同、但曲調卻不完全相同即可佐證。有據可查的,清光緒年後,十番音樂已經在閩西各縣十分流行。
1905年前後又傳入龍巖福佬地區,因其節奏悠揚、舒緩、清雅而被改名為“靜板音樂”。革命戰爭年代,一批革命文藝工作者用“舊瓶裝新酒”的形式,用一些閩西人民喜聞樂聽的十番樂曲,填上革命的新詞,如廣為流傳的著名革命歷史歌曲《送郎當紅軍》,用的就是十番音樂《懷胎歌》的曲調等,用以宣傳革命道理,鼓舞民眾鬥志,並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為我國民族民間傳統文藝與革命鬥爭緊密結合的成功範例。此種革命文藝形式,後來流傳到了陝北等革命根據地,
如《東方紅》就是陝北民歌《信天游》“舊瓶裝新酒”的產物。而“閩西客家十番音樂”亦因此增添了燦爛光輝。今天,各種新興民眾文藝活動的豐富多彩,給民眾業餘文化生活提供了廣闊的挑選餘地,所以“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演奏活動之盛已不如從前。但在廣大農村地區,仍有不少樂隊在節假日開展演奏活動,尤其在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後,“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弘揚與振興,更是指日可待。

名人

寧化客家歷史上,英才輩出,自唐至清考中舉人152名、進士50名、狀元1名。民國時期大學畢業的有90餘人,出國留學的有10人。宋至清140餘位寧化人著書立說300餘部,其中鄭文寶的《江表志》、羅登標的《易學闡微》、雷鋐的《讀書偶記》等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唐代伍正己汀州的第一位進士。宋代鄭文寶,登太平興國進士,潛力詩、史,擅長篆書,其篆刻《嶧山石刻》被譽為後學楷模。明代張顯宗,洪武間中狀元,治學嚴謹。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豐富,志節高尚,其《物感》被譽為中國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寧化縣誌》被譽為天下名志。清代畫家黃慎,為“揚州八怪”之一,享有“詩書畫三絕”稱譽。理學家雷鋐主張窮理致知,躬行實踐,被贊為“天下第一流人物”。書法家伊秉綬其隸書別開生面,名重於時,與鄧石如共稱“南伊北鄧”。他們都是中國的一代名流,建樹卓越,享有盛譽。
舊石器時代的清流就有了“清流人”;隋大業年間清流開山始祖巫羅俊(582~664),由劍州(南平)遷居黃連(清流);清流籍古今名人:有明翰林院編修、著名詩人賴世隆(1401~1464),明隆慶年間進士、官至吏部尚書的裴應章(1536~1609),近代著名畫家裴春(1878~1943),現代著名音樂家王連三(1926~1986)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