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仙岩

福仙岩

福仙岩洞位於湖南郴州資興市碑記鄉石鞏村後山山腳下,規模較大,風光秀麗,是旅遊佳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福仙岩
  • 所屬地區:湖南省郴州地區資興市
  • 電話區號:0735
  • 郵政區碼:4234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東南部
  • 氣候條件:亞熱帶溫濕氣候
  • 火車站:郴州站,唐洞站
  • 車牌代碼:湘L
簡介,詩詞,地理位置,規模簡介,風土人情,

簡介

福仙岩洞位於湖南郴州資興市碑記鄉石鞏村後山山腳下。
福仙岩:在零陵城西四十里(今梳子鋪鄉坪田村),入門開廠高曠,儼若堂室,可坐千人,兩壁石乳結成雲霞,草木百物,神鬼之像,深入莫測,惜少水耳。太守丁懋儒游焉。

詩詞

游福仙岩
[清]蔣本昌
野岩斜枕石崚增,一宿談心好友朋。
溪響夜聲續斷磬,窗留螢火代殘燈。
涼深花徑杳垂露,月出松陰客對僧。
話久亂離忘漏永,相逢何必嘆填膺。

地理位置

福仙岩洞位於資興市碑記鄉石鞏村後山山腳下,規模較大。

規模簡介

洞口低於地面約2m,積水甚多,是村民用水的重要來源。洞內地面高低崎嶇不平,通道錯綜複雜。洞體可分為主洞和旁洞,主洞洞腔廣大,最大廳高約23m,面積達80m2,但進人通道狹窄,夏季常為積水封閉。旁洞地面坑凹不平,洞頂較低。洞內到處可見各類奇特的石頭景觀,平均氣溫約17~18℃,冬暖夏涼。據介紹,解放前,此洞是當地人避難的場所,曾有人在此洞中掘得一尊銀制菩薩。洞左壁的浮雕八仙有近兩米高,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神態中異,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刀法精湛,氣勢雄偉,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堪稱明石雕藝術瑰寶。左側有 “阿彌陀佛”等石造像,面慈目祥,目光深邃而睿智。

風土人情

一,資興舊俗
(一)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又稱“過年”。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過了小年就就開始籌備過節。
除夕的晚上,祭過祖先,全家一起吃年飯。外出人口都要趕回家吃年飯,以求合家團聚。飯前要貼上春聯,燃放鞭炮。在吃飯桌上,任何人不得講“破話”(不吉利的話)。還有的人忌諱怕招不利,便用紅紙寫上:“童言婦語,一概不忌”,貼在牆上。吃罷年飯,全家人徹夜不眠,坐守長夜,稱作“守歲”,過了半夜十二點放鞭炮叫除舊迎新.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穿戴一新,先給自家長輩拜年,再出門互相道賀新年。
初一早晨,家家都爭先開大門(俗稱“開財門”),放鞭炮,意思是,誰家新年開門早,誰家就大吉大利,最能得到“財氣”。人們都爭著去挑水,誰第一個挑水,就會吉祥如意.
舊社會,窮人躲債,有這樣一條諺語:“二十八把嘴答,二十九有、有、有,三十不見面,初一拱拱手。”除夕晚,貼春聯最早的,往往是債台高築的人,因為貼了春聯,債主就不登門逼債了。
(二)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夜晚,花燈鬧市,歌舞昇平,男女老少相攜觀燈,以為樂趣。
“燈節”自正月十三日試燈起至十五日辭燈止,共有三夕。這三夜大放花燈,豐富多彩。有龍燈、獅子燈、花船和花挑等。
燈節的夜晚,焰火沖天。管弦絲竹合奏,鑼鼓鞭炮齊鳴。觀燈者熙熙攘攘,密集如雲。
附:在過去幾十年,正月十四晚上,那些小孩都會去別人的菜園去偷菜回家做稀飯吃,這叫偷春.偷晚菜就在門口打副鞭炮讓人知道你來偷春了.也算是回禮.先在很少有人知道這項傳統,也很少有人去做了.
偷春在以前是代表和諧,增強人們的友誼
(三)三月三,上巳日
歷三月初三為上巳日。古時以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稱為“上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這天,人們把薺菜花鋪在灶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為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為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用莽菜花炒雞蛋來記念.
(四)清明節
資興風俗 公曆的4月6日的前五天和後五天為清明節.家族在各地的人氏,都跑回來掃墓.祭祖.非常榮重,一般都是全部必須到場.體現當地人尊長的風俗.
(五)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前,家家戶戶用棕葉包糯米粽子。用楚麻做成繩子,把粽子連成串!
端午節劃龍船,是一項傳統的競技體育活動,競渡之興,是紀念屈原,正是此時 資興各河水位上漲正好適合龍舟賽.
晚輩向長輩祝賀,飲雄黃酒,節日的問候.年輕的家長帶著小孩去外婆家過節,稱走外氏,帶過去節日的祝福和一些禮物.
(六)七月半
民俗中,七月十四那一天黃昏正是鬼門關大開之時,地府放假半天.尊老的資興人們按風俗在家中祭祖,在神台上放上供品,買彩紙做剪成各位各位的衣服之類的,意為孝敬祖先,為其做衣做褲,燒給祖先,隨後放鞭炮,請有祖先.
(七)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
中秋節有“賞月”之風俗習慣。“實,分食月餅,名曰“賞月”。中秋正是板栗成熟之時,年輕的人們往往在這一天帶著板栗去看望岳母家.
民諺:“雲霧中秋月,雨打月半天”。中秋佳節,一般除賞月外,還存看天的用意。
(八)重陽節
九月九重陽節,正是白露時分,和農閒時,當地人會用傳統的方法,製造一種米酒為白露酒.採用獨特的方法.用土製的白露米酒對土製燒酒,然後密封,埋於地下.至數十年後.開蓋十里飄香,宴請十分珍貴,酒甘甜,有醉生夢死之稱.正如:程鄉有千日酒,飲之至家而醉.這正是傳說中的程酒.也是在此時釀製和封土.
同樣在重陽節,晚輩都會去問候長輩,包括雙方父母.
(九)春至 夏至 秋至 冬至
這四天,資興舊俗,人們都應該團聚在一起,滋補身體,慶祝生活.
二、婚姻嫁娶
(一)訂婚
清朝、民國期間,沿襲婚姻舊制,求婚者必須先請媒人說合,經男女雙方同意後,這一天男方要送訂婚禮。禮品由媒人徵得雙方意見,確定多少,一般有“押庚錢”、衣服、金銀首飾、肉蛋糕點等。
(二)擇吉迎娶
俗語叫“送日子”(即選擇結婚的日期)。這一天除了食品、花紅禮品以外,還要送上彩禮和代禮(代禮:與女方父母同輩的親屬都要送上一份食品、花紅禮品),女方接到“日子”後便給女兒辦嫁妝。富家愛女,陪嫁十分講究,結婚的衣服、首飾、家具,一一配套齊全,應有盡有。。
結婚這一天,男方要迎娶、宴客、謝媒等,都要大擺酒席。
迎娶時,要用花轎相接,並請吹鼓手。夜晚發轎後一路鞭炮相隨,轎子到了女家門前停下,鳴放鞭炮告知親家轎子到了,第二天一早等著新娘梳洗打扮完畢上轎。如果時間很久新人不上轎,男方就燃放鞭炮催促,女方在門內也放鞭炮表示慶賀。男方催一次,必須敲一次大門,女方稍將門拉開,男方便遞上“催門包”(用紅紙包上錢幣)。有的很快就能開門上轎,有的則關開大門多次,甚至達數十次,藉以推遲上轎時間。
新娘上轎前,必須梳洗裝飾。全身里外都要穿婆家的衣服,把自己原來的衣服丟下來,父母盛一碗飯菜,遞到新娘手裡,但不能吃,由新人的同輩兄弟接下飯碗,意思是將她的衣服飯碗丟下來,不給帶到婆家。然後,新人站在盛滿稻穀的斛上,由同輩兄弟背著上轎,不給她帶走娘家的地皮。
新娘到了婆家,將轎子抬到大門前歇下,新娘坐在轎內,需要很長時間才給下轎,這種做法,習俗叫“冷性格”,意在壓壓新娘子的脾氣。
新娘下轎時,由娘家人背下轎,腳不沾地。另有“全人”(夫婦雙全、兒女滿堂的人)在腳下傳袋,新娘在袋上向前走,走完一袋又傳一袋(意為“傳代”),一直傳到堂前紅氈毯上,與新郎拜堂。拜堂後送入洞房。新娘進洞房時,要抬頭仰面,這叫“抬頭”,“不受氣”。
進入洞房以後,晚間眾親友都來鬧房,熱鬧非凡。習俗規定“三天無大小”,在新婚三日內不管同輩、晚輩或長輩都可以取鬧。鬧新房必須“說好”、不準“說壞”。
新婚夫婦入寢時,雙方都要爭先問話,說是這時誰先說話,將來誰就能在家庭說話算數。習俗上還規定新婚一個月不“空床”,新婚夫婦在這一個月內不準單宿。結婚的頭一個月叫“蜜月”。
結婚喜期,男方要大擺酒宴酬謝賀客。酬謝過賀客以後,還要將女方的父母、叔伯嬸娘,以及同輩兄弟姐妹接到家中赴宴,這叫“會親”。
滿月後,新婚夫婦要“回門”。新女婿“回門”,娘家也要請客陪新女婿。
三 生辰壽慶
婦女生了孩子,要向娘婆兩家近親好友“報喜”(尤以第一胎為隆重),報喜禮品有歡團、麵條、紅雞蛋、棗子或紅糖等。收到喜禮的人都要送賀禮,送的禮物有三類:孩子穿戴的裝飾品;母親坐月子吃的東西;給嬰兒的見面錢(或叫“百歲錢”)。送禮的人不能空著籃子回去,每個禮籃內部要放上紅雞蛋,也有的放上麵條(長壽麵)和雞蛋,有的人家還要放上米粉做的壽桃粑粑壓籃底。一般關係的親友也散喜蛋。這種蛋是香蛋,不染紅,不散紅蛋就是無須送禮的意思。賀喜送禮的日期有的在“洗三”,有的在“九朝”,也有的在半月。受禮之後,都要大擺筵席答謝。
孩子生下三天,給孩子洗澡,叫做“洗三”。這一天,大人抱著孩子出門拜天地,托天地之靈大喜大慶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孩子拜天地時要給他打傘遮天。一種說法是打傘孩子身上的“血腥穢氣”就沖不到天上的神靈,可以免遭災禍;另一種說法傘是驅邪的,妖魔鬼怪見到傘就不敢接近孩子的身體,可以四季保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