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比較機制

社會比較機制是社會化的心理機制,將自己的狀態與他人的狀態進行對比以獲得明確自我評價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社會比較,人們正是通過正是通過這種社會比較,實現社會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比較機制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介紹,影響,動機,性質,意義,

介紹

發生在個體身上的社會化目標狀態的最終實現,是個人(主體)不斷進行自覺和不自覺選擇的結果。並且,這種選擇性在一定的範圍內是隨年齡的上升而不斷加強的。由於選擇,使得人們的社會化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具有主體性的能動過程。這種主體能動性的存在,使得社會引導不能簡單地使人們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發展,也為人們在實現社會化的同時實現個性化提供了可能性。
隨著兒童進入青春期之後,他們自我意識的水平不斷提高,自我意識的廣度與深度都表現出明顯的增加,進行自我選擇的能力也相應提高。這種變化與生活領域的擴展一起,使選擇對人們的社會化過程所發揮的影響越來越大。
自我意識水平提高的一個直接效應,是人們進行自我評價的需要也越來越強烈。費斯廷格、米德等確認,任何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人,都需要在明確評價和確認了自己的確切狀況之後,才能明確自己作為主體同別人及周圍世界的關係,才能明確自己對所處環境中的他人及其他客體應當怎樣行為,自己的行為才有明確的定向。沒有明確行為定向的人是不能擺脫不安定感和焦慮的。由於青少年處於身體迅速成長、性發育趨於成熟及自我意識廣度與深度飛速發展的特殊階段,他們的自我評價需要更為強烈。費斯廷格(1957)發現,無論從動機的出發點來說,還是從評價所涉及的內容說,人們的自我評價都傾向於是社會性的。由於更多的時候現實生活中根本不存在進行社會性評價的絕對標準,人們必須通過將自己的狀態與他人的狀態進行對比,才能夠對自己的狀態形成明確的自我評價。這種將自己的狀態與他人的狀態進行對比以獲得明確自我評價的過程,就是所謂的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在許多情況下,社會比較是人們形成明確自我評價的唯一途徑。70 年代末期,高田利武(1979)通過實驗發現,在缺乏客觀的物理標準的情境中,人們自我判斷的確信程度會下降,此時他們要求知道別人的判斷並將自己的判斷與別人的判斷進行比較的傾向明顯加強,人們面臨的情境越是偏於社會方面,越是缺乏客觀標準,他們要求進行社會比較的傾向也越強。

影響

大量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已經很好地證實了社會比較對於人們的深刻影響。米爾格萊姆與謝立夫(S.Milgram,1965;M.Sherif,1935,1969)的經典研究發現,社會比較不僅有即時的行為效應,而且會導致穩定的觀念改變,經過社會比較過程所獲得的規範概念便在人們獨處時也會繼續發揮影響。社會心理學家50 年代以來的大量研究表明,當人們不能確定自身狀況的社會評價意義時,人們傾向於選擇與自己社會特徵其同的人進行比較(見L. Festinger,1957)。由於這一原因,同輩群體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

動機

有關社會比較問題的更進一步研究揭示,人們進行社會比較的動機是十分複雜的,確切了解自己的狀況僅僅是社會比較動機的一種原因。實際上,人們許多社會比較行為都超出了試圖確切了解自己的範圍。儘管人們有方便的客觀評價標準,但常常仍會進行社會比較。比如,一個學生知道自己考試得到滿分時,雖然滿分是個客觀標準,說明考試沒有錯誤,此時自身的考試結果是明確的,但學生會並不滿足於知道自己的成績,他們還會急切地想知道其他同學的成績,並將自己的成績與同學的成績進行比較。在這種情況下,社會比較不只是為了了解自己的狀況,而且是為了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別人而獲得成就感與自我肯定感。

性質

研究表明,人們的自信心狀況直接決定著他們的社會比較的性質及其社會化後果的指向。如果人們的自我勝任感得到確立,能夠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感,那么他們的社會比較傾向於是積極導向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傾向於選擇比自己優秀的人作為比較對象,並且也存在著較多的、自發的自我努力。毫無疑問,這種傾向會導致人們的整個動機系統與心理結構朝著積極的社會化方向發展。相反,如果人們的自我勝任感受到威脅,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感,那么他們的社會比較傾向於是消極引導的。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傾向於選擇比自己低劣的人作為比較對象,自發的自我努力活動也較少。這種傾向會導致人們整個動機系統和心理結構朝著背離社會化目標的方向改變。很顯然,在人們,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勝任感和發展良好的自我肯定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意義

由於社會比較對於人們的社會化過程有著如此重要的影響,充分利用這種社會比較機制,引導人們,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擴展自己的社會比較範圍和深化社會比較的性質,就成了促進他們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引導人們一方面進行個人間比較(與各種同輩進行比較),另一方面也重視個人內在的歷時性比較,重視超出自身所屬社會群體的狹窄範圍而進行廣泛的比較,將大大有助於人們擴展自己的視野,形成更為適當的自我概念並向更為理想的社會化目標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