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腦膜

硬腦膜

硬腦膜是一厚而堅韌的雙層膜。外層是顱骨內面的骨膜,僅疏鬆地附於顱蓋,特別是在枕部與顳部附著更疏鬆,稱為骨膜層。但在顱的縫和顱底則附著更牢固,很難分離。顱內無硬膜內腔。硬腦膜內層較外層厚而堅韌,與硬脊膜在枕骨大孔處續連,稱為腦膜層。主要作用是保護大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硬腦膜
  • 外文名:endocranium
  • 性質:是一厚而堅韌的雙層膜
  • 作用:保護大腦
  • 硬腦膜厚度:額區平均為0.25mlil
概述,硬腦膜血管,硬腦膜突起,顱底與硬腦膜間的解剖學觀察,

概述

硬腦膜為3層被膜的最外層,厚而緻密,由二層組成:即內層或腦膜層,外層或骨內膜。兩層除了分開包繞引流腦內血液的靜脈竇外,其餘部位均合為一層。硬腦膜貼於顱骨的內面,血管纖維束由其進入顱骨。在顱縫、顱底和枕骨大孔周圍,硬腦膜與骨的結合緊密。在兒童,從顱縫處除去硬腦膜是很困難的。而在成人,硬腦膜在骨縫融合處則與顱縫脫離。隨著年齡的增長硬膜增厚、柔韌性減低,並更牢固地與顱骨內面相結合,尤其在顱頂部。當硬膜從顱骨分離時,連線硬腦膜與顱骨的纖維束和血管被撕斷,故硬腦膜的外面粗糙並有纖維,而其內面光滑。硬腦膜的骨內膜層經顱縫和孔與骨外膜相續,並經眶上裂與眶骨膜相延續。當腦神經穿過顱骨的孔道時,硬腦膜層則形成管狀的神經鞘。當神經出顱時,該鞘與神經外膜融合。視神經的硬膜鞘與眼球的鞏膜相續。硬腦膜的腦膜層向內褶疊形成4個隔,把顱腔不完全地分隔為相通的間隙以容納腦的各部。

硬腦膜血管

主要來自上頜動脈發出的腦膜中動脈,是營養硬腦膜的重要血管。它從顱底的棘孔入顱中窩,沿顳骨內面的腦膜中動脈溝走行。硬腦膜的血管中,尚有來自篩前動脈的腦膜前動脈,咽升動脈的腦膜後動脈和椎動脈及枕動脈的腦膜支。

硬腦膜突起

在一定部位,硬腦膜內層摺疊成皺襞,其中形成重要的結構有:大腦鐮形如鐮刀。是硬腦膜內層自顱頂正中線摺疊並向伸展與兩半球之間的結構。其前端窄,附於雞冠,後分寬,向下連於小腦幕的上面。小腦幕呈半月形,水平地位於大腦半球與小腦之間。小腦幕分為兩側顳骨岩部;前緣游離並向後凹陷,稱為幕切跡,與蝶骨鞍背圍成的孔有中腦穿過。小腦幕將顱腔分為幕上、下間隙。幕上間隙又借大腦鐮分為左、右兩部。當幕上間隙的顱內壓增高時,可將海馬旁回和海馬旁回鉤推入小腦幕孔,形成顳葉鉤回疝。小腦鐮後部附著與枕內嵴,前緣游離,呈鐮刀狀,部分的分割小腦兩半球。向上連於小腦幕,下接枕骨大孔邊緣。鞍隔為環狀鄒襞,中央有一孔,漏斗從此通過。其前方附著於鞍結節和前床突,後方附著於小腦幕游離緣,構成垂體窩的頂。硬膜竇是由硬腦膜的骨膜層在特定部位互相分離而形成的腔隙,在腔隙內面襯有內皮細胞。硬膜竇中,充以靜脈血並於靜脈相續,故稱靜脈竇。因其壁厚不易塌陷,當損傷時則出血兇猛。上矢狀竇(superiorsagittalsinus):位於顱頂中線偏右,居大腦鐮的上緣。前起盲孔,後至竇匯。主要接受大腦背外側面上部和部分內側面的靜脈血。上矢狀竇兩側壁上有許多靜脈陷窩,蛛網膜絨毛伸入其中。腦脊液通過上述絨毛的再吸收作用而進入靜脈竇。因此,上矢狀竇是腦皮層靜脈和腦脊液回流的必經之路。下矢狀竇(inferiorsagittalsinus):位於大腦鐮下部的游離緣,在小腦幕的前緣處與大腦大靜脈匯合共同延為直竇。直竇(rectussinus):位於大腦鐮和小腦幕的匯合處,直行向後,在枕內隆凸附近與上矢狀竇匯合成為竇匯,並向兩側延伸為橫竇。橫竇和乙狀竇:橫竇位於枕骨橫溝處,即小腦幕的後外側緣,向前行至岩枕裂處轉向下成為乙狀竇。乙狀竇位於顳骨的乙狀溝內。竇匯:為上矢狀竇、下矢狀竇、直竇和左、右橫竇的會合處。實際上以上各竇會合在竇匯者少見。若上矢狀竇分支時,則右支常比左支大,右橫竇也比左橫竇寬大。枕竇:位於小腦鐮內,自枕內隆凸沿枕內嵴向下,至枕骨大孔邊緣是分為左、右支,在枕骨大孔後緣形成環竇。海綿竇:位於蝶骨體兩側,為不規則狀的靜脈竇。海綿竇左右由垂體前、後下方的海綿間前竇、海綿間後竇和海綿間下竇相連通。海綿竇內又有頸內動脈、動眼神經、外展神經、滑車神經和眼神經通過。

顱底與硬腦膜間的解剖學觀察

顱底與硬腦膜間結合程度可分為緊密結合、鬆散結合與不結合三級顱底與硬腦膜間的無名小血管,由於口徑過小,游離困難,在血管架橋手術中意義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