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南嶽山

石首南嶽山

道教名山,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內,原名龍蓋山。山上松青柏翠,花草繁茂,風物宜人,景色如畫,素有“小武當”之譽。漢代時便有羽士居山潛修。三國時始建南嶽大殿、七女宮等,唐五代間增置李衛國公祠,明代山間道教發展極盛,時山上道眾大興土木,廣建宮觀,先後建有雷祖殿、靈官殿、紫金殿、南天門、一天宮、二天宮、三天宮、奎文閣等道教廟宇,均雕龍畫鳳,金碧輝煌,常住道士多達百餘人,參訪雲遊道士及香客遊人終年不絕,明末清初山麓四周之庵、閣、亭、壇時有興建,清鹹豐四年 (1854)部分建築被毀,後因兵火連綿許多建築陸續遭廢。現僅存南嶽大殿、一天宮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首南嶽山
  • 地理位置:湖北省石首市
  • 景點級別:國家AA級
  • 著名景點:情人岩
  • 原名:龍蓋山
森林公園,南嶽山道觀,總結,

森林公園

南嶽山森林公園屬省級森林公園,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區,東西向有岳陽經石首至公安二級省道,南北向有秦市經石首至黃石二級省道,距荊州古城(沙市)約118公里,是綜合型城市森林公園。南嶽山古稱龍蓋山,相傳山旁有石湫(現山底湖),傳說為龍穴,據說有龍現身,龍出則山上有霧如蓋而得名。 南嶽山森林公園總面積94.8公頃,由筆架山、馬鞍山、南嶽山和山底湖組成,其中南嶽山主峰海拔141.7米。園內三山挺拔,一水環抱,山水相依,雄秀兼具,是長江中游荊江平原和洞庭湖北部一帶少有的山地景觀,是難得的城市森林和山水佳景。由於南嶽山是鄂南湘北著名的道教勝地,故又被譽為“小南嶽”、“小武當”。南嶽山森林公園既是科普、教育、文化展示的重要場所,又是森林遊覽、宗教觀光、健身休閒的理想勝地。
石首南嶽山森林公園大門石首南嶽山森林公園大門
主要景觀有:情人岩、仙人洞、李衛公祠、抗日戰爭遺址、曬經石、祖師殿、三元宮、一天宮、關帝廟等。

南嶽山道觀

南嶽山位於石首市中心城區,山體呈東西走向,最高處海拔141?7米。南嶽山原名龍蓋山,相傳“山旁有龍穴,昔日龍現其上,龍出,則山上有霧如蓋”,故名龍蓋山。古有“三凌霄漢,下接平壤,左帶荊江,右襟洞庭”之讚譽形容南嶽山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南嶽山以道教而聞名,又以宏偉的宮觀建築而增色,使之成為鄂南與洞庭湖區知名度比較高的道教名山,冠以“小南嶽”、“小武當”之稱謂。
道教在石首相傳有近1700多年的歷史。在清鹹豐以前設有負責人住持,住在修天觀(後成廢墟)。道教歷代以市區南嶽山為主要活動場所。漢代以來,南嶽山就被譽為江漢、洞庭湖兩大平原的道教福地之一。漢代時期建有五座六角亭,列供多尊金、銅、生鐵、木質神象,時有香火奉祀。三國時期,百姓苦於兵荒馬亂,希冀有一尊能主持正義、興利除害的神祇,於是增修南嶽大殿,供奉南嶽祖師,並將六角亭改建成較大規模的七女宮。延及唐五代,又在南嶽大殿南側增修李衛國公祠,以紀念唐李靖下江陵取蕭銑駐兵於此時,關心民眾疾苦,招致遠近悅服,“建祠以祀其德”。之後,產生了許多符合人民民眾心愿的神話,廣為流傳。同治丙寅《石首縣誌》載:公嘗射獵山寧,宿一朱衣家。夜半,忽一婦人謂公曰:“此龍宮也,天符命行雨,二子都不在,欲煩公一行……”。此後,每逢天旱,當地人民就到李衛國公祠求雨。同書又載:山旁有石湫,世傳為龍穴,昔有龍現其上,故名龍蓋山。朝出雲則雨,農民種禾,往往占候不誣。是山是祠,為祈雨設也。因之香火鼎盛,歷宋、明、清而不衰。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時,由於他出身釋門,因而允許儒、釋、道三教流傳,並且藉此規範人心,穩定政權。其後,明成祖朱棣為消除“以臣弒君”、“同宗相戮”輿論的影響,於是大肆宣揚“天人合一”、“君權神授”,大造真武祖師保佑他的輿論,遂大建武當山道教宮殿,為他自己樹碑立傳。石首南嶽山的道眾也乘此擴大宮殿建築,將七女宮改建成玉皇樓,增修真武祖師殿、雷祖殿、靈官殿、紫金殿、南天門,又從南嶽山西腳至頂峰,每隔半里許依次建有關帝廟、一天宮、二天宮、奎文閣(俗名三天宮)等。其時為南嶽山道教活動鼎盛時期。所有樓、殿、祠、閣,均飛檐斗拱,畫龍雕鳳,頗具氣勢。至明代中葉,有些人崇仰佛教,南嶽山香火稍有冷淡。到明末至清代,南嶽山麓的庵、閣、亭、壇仍時有興建。明萬曆年間,曾可前(太史公)在山北麓建慈雲庵,在奎文閣後山建有涼亭。當這些庵、閣、亭、壇建成後,不少名筆巨手題字詠吟。公安袁宏道(吏部)題石頭庵額曰:“石首路滑”。蜀黃暉(太史)題慈雲庵額曰:“雜花莊嚴”。餘姚王守仁(兵部尚書)有《龍潭獨坐》七律一首云:“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草露不辭芒履濕,松風偏與葛衣輕。臨流獨寫倚闌意,江北江南無限情。”遊人無名氏題涼亭楹聯云:“扶短筇,壯遊名山,上凌霄漢,下接平壤,左帶荊江,右襟洞庭,兩湖鐘秀襯聖地;憑危亭,俯瞰寰宇,東臨夏口,西通巫峽,南極蕭湘,北望幽燕,三楚雄觀起宏圖。”這些豪吟巨書,名噪一時。清代,石首人李良恭在外地做官歸來,特在文峰山下修建普同庵,並將普同庵右首的般若庵(此庵在明神宗時修建)改名靜蓮庵作為李氏家廟。乾隆時,南嶽山腳下又增建有華嚴庵和準提庵。
人間滄桑巨變,道教幾經盛衰。從清鹹豐年間起,南嶽山道教逐漸趨向衰落。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據傳巴華人“作亂”,燒毀了一天宮、二天宮全部,亦延及奎文閣,惟神像倖免,乃寄供於東嶽山的三義寺內。後由道衲陳常靜化緣修復罹災廟宇,並迎回神像。不久,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因天京內訌而出走,會師江陵途經石首時,與清兵多次鏖戰,致使多數廟宇遭兵災,僅存峰頂南嶽廟及廟內供奉的南嶽祖師、雷祖、四大天王、城隍土地等神像。後人李宗蓮有詩云:“龍已乘雲去,空留一蓋陰,有時膚寸合,猶解作甘霖。”此時廟宇宮殿雖遭破壞,香客遊人稀少,但廟上公田仍存三百餘畝,收入可維持道眾的生活。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國民黨某師部幕僚褚如賓棄戈從道,來石首南嶽山主持道壇。此人頗富文學修養,廣交詩學名流,社會上因此一度盛行詠吟之風。時有繡林陳友發先生興游此地,被索聯。書以“九月寒星仰北斗,一簾春雨讀華南”見贈。另有聯友贈以“獨驢箱底張一鶴,雙燕門前葛稚川”一聯。褚見之,大為讚賞。據云:褚如賓主持南嶽山道政期間,曾蒐集整理遊人詩詞近2000首,楹聯約千幅之多,並裝幀成冊,贈送各界人士,惜已散失。
抗日戰爭前夕,湖南益陽人湯明德由武昌長春觀侯當家派來石首,主持南嶽教政。此人系行伍出身,曾擔任過國民黨軍隊的師長。湯明德到石首後,調解了佛教與道教爭奪地盤的矛盾。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侵華,使得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中國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付共同的敵人,南嶽山的道眾也曾參與抗日並作過貢獻。1943年2月12日,侵華日軍進攻石首江北地區,江北淪陷。同年3月8日,日軍渡江南犯,石首縣城、藕池、橫堤市、調關等處先後失陷。日軍在石首繡林設立總據點,在縣城設立的軍事區占去了縣城的大部份面積。1944年7月15日上午,國民黨第九占區某特工組長在南嶽山住持蔡至道及道眾的掩護下,(當時尚有湯明德、周、田、顏、趙、褚、沈、郭等道眾),將他化裝成道徒隱藏在南嶽山偵察日軍情況。該特工組長從望遠鏡里發現一日軍汽艇陸續將日軍官兵運駐在城內文明旅館內,於是給國統區發回電報,旋即來了兩批共十一架次國民黨軍隊的飛機,把文明旅館炸成兩半,日軍死傷官兵和騾馬甚多。此事後被日軍察覺,他們便將道眾全部驅逐下山,有的道眾被拷打致殘,廟宇亦幾乎全部被焚毀。南嶽廟內僅剩一尊南嶽祖師神像,余皆蕩然一空,道眾也四處流散。1945年日軍投降後,又有道徒陸續返回。當年臘月,全真道龍門派第二十五代弟子李信冰從團山寺將“觀音殿”搬遷到界山口,在舊台上建有二間三層瓦房,內設“關公”、“觀音”神龕,與南嶽山道徒一同活動,直到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剛成立時,南嶽山道眾僅有王至家(又名王志德)、董志善、彭禮元、蘇桂堂等十餘人了,由王至家任當家老師。這些人員在六十年代前後已大部份相繼去世,健在者也都走落他鄉。土改運動中,各宗教活動停止,但民眾中仍自發燒香化紙,供奉菩薩。1957年,謠傳南嶽廟殘址有麻瘋病人傳染疾病,山下民眾跑上山將僅有的空廟殘址及神像澆上煤油焚燒掉了,南嶽山頂成為一片廢墟。“文化大革命”中,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雷達連到石首駐防,他們在此廢墟上蓋了幾間用預製板做房頂的岩洞式營房。八十年代初,雷達連從南嶽山搬到新廠鎮。於是,以前散居在社會上的道徒又上山來,住在雷達連遺留的幾間岩洞式房子裡,並供有自製神像。
1958年,南嶽山“當家”王至家病死,由湯明德(益陽人)掌教,後由李信冰充任當家,住在界山口一間茅屋裡。1985年春,李信冰病死,留下半路出家的王崇柏、胡信學、張崇桂、伍崇新、郭崇喜等十餘名弟子,由坤道張崇桂、伍崇新、郭崇喜等三人臨時主持。她們三人住在李信冰遺留的茅屋裡為李守孝,燒香敬神,修道念經,常有信徒來敬香祭祀。這樣,自1985年以來,石首道教共有了界山口、南嶽山兩個自發的臨時活動點。不過,這兩處儘管在形式上分處兩地,生活上也各開鍋灶,但在財務、道務上卻是一體。1985年3月,這兩處活動點共同自發推舉從北京白雲觀回鄉探親的道教職業人員成理靜為總負責人(當家),負責處理南嶽山道教事務。
成理靜,男,石首粟田湖(即今繡林辦事處粟田湖村)人,1930年5月出生,初小文化程度,1943年出家上石首南嶽山修道,拜王至家為師,居南嶽祖師殿到1958年,屬全真道龍門派第二十二代弟子。由於成從小酷愛道學,遵全真道道規,一至未婚。他先後游過武當山、武昌長春觀、荊州太惠觀、北京白雲觀等地。1981年到武當山投靠方丈毛順發,被收留在紫宵大殿修道。1982年5月,中國道教協會在武當山開會期間,成理靜拜識了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黎遇航,並於1983年12月9日到協會會址北京白雲觀,後被委以“八仙殿”、“呂祖殿”殿主,負責接待國內外旅遊探拜人員。
在南嶽山道教開放之前,所有宮觀遺址荒涼一片,雜草芸生,到處散落舊時的磚粒瓦片。一些虔誠的道教徒在遺址場地上利用雷達部隊換防留下來的窯洞,設定臨時香火點,供奉神像,設壇開教。六十年代以來,黨和政府號召,在南嶽山植樹造林,美化環境,使昔日荒山坡上綠裝。這時,有許多信教民眾自發雲集到南嶽山,殷切期盼再現南嶽山道教宮觀歷史的輝煌。
1989年,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積極引導,從石首宗教歷史和現實出發,開放道教,並將南嶽山作為道教旅遊線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實行還地於廟,其面積達3000平方米,為南嶽山宮觀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年,批准成立“石首市道教協會”,選舉產生了以成理靜為會長的領導班子,從此,南嶽山道教有了自己的宗教組織。
道教協會率全體道眾以廟為家,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荒山坡嶺,見縫插針,開荒除草,搬石填土,種植瓜菜,實行勞動自養,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節約一切開支,用於宮觀建設。
南嶽山祖師殿於1989年正式動工建設,1992年竣工正式對外開放。祖師殿按照清式明例風格進行規劃設計,飛檐斗拱,雕龍畫鳳,金黃色琉璃瓦面映照日月,氣勢十分雄偉壯觀,超越歷史,再造輝煌。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為此還作了專題報導。
南嶽山祖師殿
歷史上的南嶽廟位於南嶽山頂。東漢時期,道教在此建亭立神。三國時,改亭建成南嶽大殿和七女宮,唐時,增修李衛國公祠,明時增修真武祖師殿、雷祖殿、靈官殿、紫金殿、南天門,至此,建成了前後五進的樓閣群。靈官殿撞鐘擊鼓,南天鬥神像滿座,祖師殿的一尊鎦金騎龍祖師像高3米、寬2米,神采莊重威嚴,深受世人仰慕鼎禮朝拜。 恢復重建的祖師殿是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仿古樓閣,歇山5間,重檐兩層,斗拱交構。殿四周有12根大紅楹柱繞一圈的精巧迴廊,殿頂高21米,黃色琉璃瓦蓋頂、殿脊上飾鳳鳴鳳舞,殿檐上布群龍出首,仿金風鈴懸掛檐端、下層檐前匾額“祖師殿”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馮傳宗題寫,殿前楹聯為“兩湖鐘秀襯聖地,三楚雄觀起宏圖”。殿堂內供奉真武祖師,南嶽大帝等神像。殿前陳列的一對大石獅,由香港候寶垣觀所贈送。
祖師殿古樸典雅,窗欞古色古香,擎柱金龍盤繞,屋角飛檐鰲脊,殿內真武祖師端坐正中,全身金光燦爛。爐內佛香裊裊,鐘聲悠揚,兩尊雄獅威風凜凜。院內奇葩蔥綠,牆外青松滴翠。晴天頭上摘星,雨日腳底生霧。極目遠望,長江滔滔,大地茫茫。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倘徉期間,似蓬萊仙山,又如玉皇殿堂。“自古名山僧占盡,南嶽雄渾勝武當”。人們爭先焚香化紙,祈禱國泰民安。
二天宮(又名三元宮)
二天宮始建於吳赤鳥三年(公元240年),清鹹豐四年(1854)“巴人”作亂燒毀。1998年在宗址重建二天宮,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依陡峭的山坡修建,梯階高6米寬4米,鼎石7×4平台,磨石望柱欄桿,3進為1正2廂的正殿,名三元宮,整個宮殿望去,紅牆碧瓦,飛檐斗拱、集樓、殿、閣、廊為一體,畫龍雕鳳,氣勢恢弘。道觀內明亮整潔,上下階梯,層次分明,樓中有閣,閣中有樓,殿內神像金光爍爍,院內蘭花幽香,尤如人間仙境,令人流連忘返,賞心悅目,使之成為南嶽山第二大道教景觀。
三元宮建成後,市道教協會又按照總體規劃,相繼恢復重建了南嶽山門和一天宮。到目前為止,依山勢形成的山門、一天宮、三元宮、祖師殿等主體宮觀建築,不僅再現了當年的輝煌,而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注入了新的宗教文化內涵,使之更具有厚重的歷史與現代感。

總結

南嶽山道觀的恢復和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今天,是市道協與廣大道眾20多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貫徹黨的宗教政策,發揚道教優良傳統,艱苦創業,在一個廢址舊貌的南嶽山上建起了一座座宏偉的廟宇建築,躋身於全省重點宮觀行列,1993年6月曾被中國道教協會授予“愛國愛教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道眾不會忘記,是老一輩道長們為開創石首道教事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中國道教學院教師周高德撰文《小南嶽有這樣一位道長》,寫的就是南嶽山道觀徐崇發坤道長的事跡。徐道長已有77歲高齡,且體弱多病,應當說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候,但她一如既往,留守南嶽山,繼續為道協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多年來,她就是南嶽山道觀建設與發展的歷史見證人和積極參與者。1998年8月,她作為南嶽山道教的代表,光榮地出席了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代表大會,有幸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同年10月,被推選為石首市政協委員;11月石首市道教協會換屆時,又被禮聘為名譽會長。如今,徐道長雖年過古稀,但仍在為道教事業奉獻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