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筆架山

石首市筆架山

筆架山,又名文峰山、廣播山,同治丙寅《石首縣誌》記載:“文峰山,三峰矗起,學宮望之,如筆架然”。筆架山面積1000餘畝,最高海拔118.5米,山體由花崗岩構成。遠遠眺望,因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視覺,群山三座主峰顯露,形如中國毛筆筆架,故名筆架山。歷代遊覽筆架山的墨客甚多,留下過不少詩篇,舉說:“山名筆架夸文峰,峭壁天膚面癖癰。翰梁煙霞輝日月,雲開錦繡煥人龍。東南列屏圖畫展,西北湍流硯墨濃。最喜鐘靈寇一邑,岩岩千古仰儒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筆架山
  • 英文名稱:bi jia shan
  • 別稱:文峰山、廣播山
  • 所屬山系:南嶽衡山
  • 地理位置:石首市
  • 主峰:筆架山
  • 海拔:118.5米
傳說,地理位置,意義,

傳說

相傳,筆架山之名與古代一位名叫畢甲(同音筆架)的才子有故。畢甲家住的村莊,是平地上突起一座大山,其山形如筆架,名筆架山,作為畢甲文采的化身,又美稱為文峰山。

地理位置

筆架山東連馬鞍山、南嶽山,兩山之間,南麓懸崖峭壁,臨壁俯瞰,怪石裸露,望而生畏,可望而不可及。自古以來,民間玄妙兩山全是風水寶地,稱凡是石首人士的文武官員,才子佳人,升官發財,訛傳與地靈相關,曾留下段段趣事。如明代時,朝廷尚書劉大夏和同朝宦官劉瑾不和,故劉瑾想陷害劉大夏。因為劉大夏是石首人士,於是安派親系邱九仞到石首任知縣,指示他從人傑地靈的風水上,找到破壞石首人做大官的根源。邱知縣來到石首任職以後,設法四處密謀。他從陰陽先生的話里,得知“龍”是命脈,龍乃福祿呈祥的象徵,找到了文峰山和龍蓋山的山口,是龍的藏身之地,於是先斬龍腰,後用泥石壓住龍腰,其龍經受不住腰間疼痛,飛身去了洞庭湖。據說從此石首未出大官,全是小小的芝麻官了。其實這只是民間茶話。推考故事存疑,據湖南華容、湖北石首兩縣舊志記載:“邱知縣,名叫邱九仞,江西貴溪人士,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石首知縣。”明朝兵部尚書劉大夏生於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死於公元1516年,享年80歲。從他倆在職為官的時間看,可以推算出,劉大夏逝世六年之後,邱九仞才來石首任知縣。由此說明,故事情節失真,只能笑談於民間。但是故事迷信流傳於後世,繼續鼓吹文峰山和龍蓋山山口是人才風水寶地。

意義

如今的,其人文景觀超前無比,山南建有文峰中學,是培育石首人才的基地,山下有文峰大道,到處布滿筆墨硯池商店,其山北,已是街道棋布,橫縱東西南北,有中山大道、建設路、筆架山路,設有繡林辦事處,不僅是商業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並且北麓原是市(縣)黨委和政府的機關駐地(曾有明代禮部尚書張壁之墓,已毀)。今在筆架山頂,建有富有現代氣息的廣播電視塔,塔峰入雲端,直指蔚藍天。整個山上森林茂密,有高大的松林,有翠綠的刺柏,有芬芳的香樟,有混交的針闊林帶,滿山林蔭下,成為市民健身、遊樂、休閒的良好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