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飛旋原海豚

短吻飛旋原海豚

短吻飛旋原海豚(學名:Stenella clymene)體小而粗壯,均長1.8米。背鰭呈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腹部白色,兩側淡灰色且具深灰或黑色披肩。中等喙長。嘴喙比長吻飛旋原海豚稍厚短些。面部特徵明顯包括黑眼圈;深色的唇和喙尖;喙上的深色條紋有時在額隆前形成“鬍子”圖案。

遠洋深水物種,棲息於500~5,000米的水下,近海難覓蹤跡。有時十分接近船隻,會在一些地方進行船首乘浪。雖然不常飛躍得很高,但在躍身擊浪時,隅爾會垂直旋轉。它們似乎在夜間捕食中層水域的魚類和槍烏賊。許多短吻飛旋原海豚的體表有雪茄達摩鯊留下的咬痕。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生物分類,

形態特徵

嘴喙尖端與嘴唇呈黑色。前額稍微突出。下頜呈白色(有個體差異)。噴氣孔與嘴喙間有淡灰色條紋。淡灰色條紋從眼睛延伸至胸鰭(有個體差異)。深灰或黑色的披肩部位延伸至背鰭。背鰭稍呈鉤狀,中央顏色可能較淺。深色胸鰭修長,末端尖銳。深灰色條紋沿體側分布。腹部呈白色或粉紅色,淺色部分或間雜小斑點,尤其是白色與灰色交接處。尾乾呈淺灰色。尾乾下方及上方皆有隆脊。尾鰭末端尖銳,後緣稍微突出,中央缺刻明顯。
上、下頜每側有
枚尖細牙齒。
大小量度:成體長♂176~197厘米,♀171~190厘米;成體平均重85公斤。
近種區別:短吻飛旋原海豚的體型比長吻(飛旋)原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粗壯些,背鰭也較不像三角形;此外正如其名,嘴喙比較短胖,而且也可以注意短吻飛旋原海豚背鰭下方、朝下延伸幾乎觸及白色腹部的披肩部位。可能會與瓶鼻海豚、真海豚混淆。

棲息環境

常出沒於熱帶暖溫帶的外海深水區域,適水深度44~4500米。

生活習性

群居性,約5~50隻組群活動,群內可能以性別和年齡區分。該群與長吻飛旋原海豚的群體有密切交流,也與真海豚以及其他小型鯨群混游。與其他鯨豚類同游時,它們依然保持自身群體的聚合不散。
會在一些地方進行船首乘浪,有時十分接近船隻。在躍身擊浪時,偶爾會側身翻轉,以背部或體側著水。短吻飛旋原海豚的旋轉跳躍沒有像長吻飛旋原海豚一樣的高度和複雜性,但在墨西哥灣,它們的旋轉動作和長吻飛旋原海豚沒有差別。
屬中等深水出沒的覓食者,主要在夜間捕捉游向水面的魷魚和其他小型魚類。

分布範圍

僅分布於大西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灣
原產地(海域):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薩巴島、巴西、喀麥隆、維德角、開曼群島、剛果、象牙海岸、庫拉索島、多米尼克、加彭、甘比亞、加納、格瑞那達、幾內亞、宏都拉斯、牙買加、茅利塔尼亞、墨西哥、波多黎各、聖赫倫那島、阿森松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法屬聖馬丁、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塞內加爾、獅子山、荷屬聖馬丁、美國、委內瑞拉。
短吻飛旋原海豚分布短吻飛旋原海豚分布

繁殖方式

該種的生殖狀況不明。根據近似種長吻飛旋原海豚的繁殖期推測,短吻飛旋原海豚四季皆可能繁殖,但在初夏最為常見。每兩年產仔一隻。雌性妊娠期11個月。初生仔豚長約75厘米。

亞種分化

單型種,尚無有效亞種。

種群現狀

僅在北墨西哥灣和美國東海岸有種群豐度統計,分別為6575(CV=36%)和6086(CV=93%)只(Waring et al. 2008)。由於在海上辨別相似物種的標記比較困難,所以該種並非數據反映的那樣稀少(Perrin & Mead 1994)。根據捕獲記錄推測,短吻飛旋原海豚可能是加納沿海最常見的鯨類品種。

保護級別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數據缺乏(DD),2008年評估。

生物分類

多年以來,短吻飛旋原海豚一直被視為長吻飛旋原海豚(S.longirostris)的諸多亞種之一;但從1981年起,已經公認其為另一獨立的品種。兩個品種的分布範圍在大西洋有著極大部分的重疊,因此兩者在海上可能難以分辨。短吻飛旋原海豚,是長吻飛旋原海豚和條紋原海豚長期雜交產生的新物種。
最新的遺傳學研究顯示,原海豚屬Stenella)具有復系特徵(LeDucet al. 1999),短吻飛旋原海豚未來可能隨海豚科重構而被移入其他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